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3.
目的探讨桃红四物汤加减预防髋部骨折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 2013年2月至2016年1月选择在我院进行髋部骨折手术患者60例,根据随机配对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都顺利完成髋部骨折手术,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预防处理,观察组在对照组预防的基础上给予桃红四物汤口服,两组术后观察时间为2周。结果治疗1周后,对照组VAS疼痛评分为(6.92±2.01)分,观察组疼痛评分为(4.01±1.99)分,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2周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分别为3.3%和20.0%,观察组的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能有效预防髋部骨折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缓解术后疼痛,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胫骨骨折髓内钉固定术后感染临床特点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胫骨骨折髓内钉固定术后感染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97例行胫骨骨折髓内钉固定术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 197例患者中,术后感染共发生11例,发生率在闭合性骨折、Gustilo Ⅰ型、Gustilo Ⅱ型和Gustilo Ⅲ型骨折中分别为1.0%、0.5%、1.5%和2.5%。Gustilo Ⅲ型骨折中,Ⅲa和Ⅲb型分别为1.0%和1.5%。结论胫骨骨折髓内钉固定术后感染发生率高,治疗困难,临床医生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胫骨骨折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术前、术后的护理.方法对14例患者进行术前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术后根据不同时期指导患者练功,积极预防各种并发症.结果14例术后都恢复良好.结论术前重视健康教育,术后早期指导患者功能锻炼,积极预防各种并发症,出院前做好出院指导,对肢体功能恢复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丛晓荣  潘维亮 《中国医药》2012,7(12):1568-1569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预防胫骨骨折髓内钉内固定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疗效。方法将89例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研究组(43例)和对照组(46例),研究组于术后第1天给6ml加入5%葡萄糖或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10次/d。对照组术后12h起使用低分子肝素钙4000U皮下注射,1次/d,2组疗程均为7d。对照组予低分子肝素钙常规抗凝;研究组采用疏血通注射液行中药抗凝。术后第14天行下肢血栓B超检查,观察DVT的发生率。结果术后第14天,研究组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1.6%(5例)比13.0%(6例)],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日平均抗凝费用低于对照组[(73.3±9.1)元比(149.3±14.5)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前、术后第3天、术后第14天内皮素分别为(30±9)、(80±9)、(454-9)ng/L,对照组分别为(32±9)、(83±9)、(52±9)ng/L,2组术后第14天内皮素水平明显低于术后第3天,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疏血通注射液能有效预防胫骨髓内钉术后DVT的发生,且治疗费用更低廉。  相似文献   

7.
彭志英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0):104-105
目的:探讨有利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经验体会。方法:针对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采取针对性的预防及护理措施,以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1.8%,对照组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15.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护理措施,对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病率具有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磁力导航髓内钉与普通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带锁髓内钉与磁力导航髓内钉两种内固定方法分别治疗胫骨骨折患者35例和50例,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远端2枚锁钉锁定成功时间、一次性锁定成功率及骨折愈合时间和并发症等;术后随访12—30个月,采用Johner-Wruh评价方法,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肢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磁力导航髓内钉内固定术出血量(60.3±6.6)ml、平均手术时问(96.5±5.0)min、远端2枚锁钉锁定成功时间(6.7±2.0)min、一次性锁定成功率96%;与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110.0±8.5)ml、(170.6±6.2)nfin、(12.5±2.2)min、77%]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两种内固定方法治疗胫骨骨折都具有较高治愈率和远期治疗效果,磁力导航髓内钉具有操作简单、使用方便、不需要x线逐视下锁钉,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特点,是治疗胫骨骨折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干骨折的远期效果。方法对56例胫骨骨折施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5例患者全部康复。结论带锁髓内钉具有手术创伤小,固定牢靠不需要外固定,术式简单、损伤小、疗效好,便于早期功能锻炼等优点,提高了骨折的愈合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下肢骨折术后下肢静脉血栓(DVT)形成的有效性。方法 160例下肢骨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给予系统的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2组DVT发生率。结果观察组DVT发生率为1.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DVT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患者的影响。方法将60例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的胫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干预组在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仅给予骨外科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组患者的住院天数显著短于对照组,干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也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综合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对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效果显著,可明显缩短住院天数,促进患者早日恢复。  相似文献   

12.
卞建 《中国医药指南》2011,9(34):269-270
目的分析并评价丹参注射液在防治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患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自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实施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进行分组治疗,分别进行预防性丹参注射液治疗以及未行预防性治疗,对两组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均在手术后1周后、2周后,通过彩超检查其患肢深静脉血流是否通畅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情况。结果在未用药组58例患者中,深静脉血栓形成阳性者23例,发生率为39.6%;用药组58例患者中,深静脉血栓形成阳性者11例,发生率为18.9%,用药组发生率低于未用药组,差异显著(χ2=7.2342,P<0.05)。未用药组近端深静脉血栓形成8例,发生率为13.8%,用药组近端深静脉血栓形成1例,其发生率为1.7%,未用药组高于用药组,差异显著(χ2=4.8112,P<0.05)。结论中药制剂丹参能够明显降低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孟红兵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7):74-74,105
目的探讨D-二聚体的检测对术后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乳胶免疫比浊法对来院检查的486例患者的D-二聚体进行检测。结果骨折患者DD阳性例数为258例,阳性率为53.09%;而手术后3d,骨折患者DD阳性例数为129例,阳性率为26.54%;手术后7d,骨折患者DD阳性例数为56例,阳性率为11.52%。经统计学数据分析后,骨折患者术后3d、7d的DD阳性率与术前相比有明显差异(P<0.01)。48例术后发生深静脉血栓(DVT),均为术后3d、7d DD持续阳性者。结论骨折患者DD随着病情的发生而改变,术后DD持续升高应警惕DVT的形成,须给予预防性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围术期护理干预对预防剖宫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至2014年2月期间在我院行剖宫产的足月产妇300例,其中150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对照组),另150例患者采用围术期系统护理干预(观察组),对比两组产妇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及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有14例产妇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9.33%%,观察组产妇1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0.67%,差异显著(P<0.05);其中对照组护理工作满意度68.67%(103/150),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4%(141/150),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剖宫产的足月产妇在围术期内提供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显著的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同时提高患者满意度,缓解护患关系,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摘 要 目的: 回顾性分析利伐沙班抗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本院2010年6月~2013年6月下肢骨手术患者共94例,按使用药品不同分为Ⅰ组(利伐沙班片10 mg,po,qd)和Ⅱ组(低分子肝素注射液4 000 IU,ih,qd)。比较两组术后出血情况,用药前后各项血常规和凝血常规数据、深静脉血栓(DVT)和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用药后两组血红蛋白和血小板计数明显下降(P<0.05),停药后恢复正常,其他各项血常规和凝血常规无明显变化。Ⅰ组发生大出血1例,Ⅱ组3例;Ⅰ组未发生DVT,Ⅱ组发生3例,两组DVT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严重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利伐沙班预防DVT的发生效果良好,比低分子肝素具有更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疏血通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7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症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予低分子肝素纳5000U皮下注射,每12小时1次。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疏血通注射液6mL+生理盐水250mL静脉点滴,每天1次,10d为一疗程。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94.3%,对照组为6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疏血通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下肢静脉血栓症疗效显著,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运用间歇式充气压力系统(Flowtron Excel)对预防和减少ICU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1ower exemity deepveinthrombosis,LEDVT)形成的疗效。方法将13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5例。对照组DVT预防方案为低分子肝素.实验组DVT预防方案为间歇式充气压力系统。结果入院第7d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实验组有3例发生DVT,发生率为4.6%,而对照组有4例发生DVT,发生率为6.1%,两组DVT发生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未发生DVT患者血流速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实验组血流速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常规应用肝素相比,ICU住院患者运用间歇式充气压力系统同样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DVT的发生,而且可避免因应用低分子肝素所致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与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腓骨折临床效果比较。方法对我院2004年6月-2006年6月期间收治的67例胫腓骨折随机分组分别给予切开复位(28例)与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39例)内固定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骨感染、膝关节活动度及骨折愈合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余项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交锁髓内钉是治疗胫骨干骨折重要的方法,小切口骨折复位锁定髓内针治疗股骨骨折,髓内针可准确置入,缩短手术时间及减少透视损伤,并不增加出血、骨感染及骨不愈合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成药脉血康胶囊预防下肢骨科创伤后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88例患者随机分为中成药组与化学药组。中成药组为口服中成药脉血康胶囊156例,化学药组为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120例。分别测量术前、术后第7 d患者伤肢肿胀程度;分别于术前、术后第7 d行下肢彩超,观察下肢深静脉血流情况及血栓形成情况;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第2、7 d检测血常规[主要为血小板计数(PLT)]及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观察比较2组病例术中、术后出血情况。结果:(1)术后脉血康胶囊与低分子肝素钠均能改善下肢(大腿、小腿)肿胀情况。(2)脉血康胶囊和低分子肝素钠预防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方面具有同等作用,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中成药组和化学药组在治疗前后APTT、PT、PL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均能明显改善患者凝血情况,延长凝血时间;比较2组对血小板的计数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小板的计数影响上,低分子肝素钠较脉血康胶囊显著。(4)脉血康胶囊出血并发症更少,更安全。结论:脉血康胶囊预防下肢骨科创伤后DVT形成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