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新感与伏邪学说是温病发病学的主要内容,是随着中医外感病学理论发展而产生的,认为外邪侵入可直接发病,也可先潜入体内,过时发病。在系统回顾伏邪、新感学说沿革的基础上,浅析其涵义与特点,围绕如何看待伏邪温病学说,进而提出对伏邪新感学说的研讨应结合现代临床诊治,尤其伏邪学说对于临床辨证以及治疗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新感与伏邪学说浅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新感与伏邪学说是温病发病学的主要内容,是随着中医外感病学理论发展而产生的,认为外邪侵入可直接发病,也可先潜入体内,过时发病。在系统回顾伏邪、新感学说沿革的基础上,浅析其涵义与特点,围绕如何看待伏邪温病学说,进而提出对伏邪新感学说的研讨应结合现代临床诊治,尤其伏邪学说对于临床辨证以及治疗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伏邪学说是中医学发展史上的一种重要学说,有效地指导着临床上多种疾病的辨证论治。文章概述了伏邪学说的基本思想,从白疤的临床特点及目前中医界治疗白疤初期的主要方法说明白疤实为伏邪发病,最後应用本学说的相关思想来探讨白疤的病因、发病机制及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4.
伏邪学说作为中医病因学重要内容,其理论首载于《五十二病方》,渊源于《黄帝内经》,创立于西晋,发展于宋金元时期,成熟于明清两代,经近现代医家不断发展而被逐渐完善形成伏邪致病体系。伏邪主要分为外感伏邪与杂病伏邪,邪气侵袭,伏留体内,正不胜邪则引发疾病,对于内伤杂病的诊治有着深刻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从中医伏邪病因论治冠心病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伏邪潜伏于人体正虚之处,待时而发,有外感、内伤、先天、后天之分.禀承任继学教授"伏邪"理论,阐述了先天伏寒在冠心病发生发展的过程中的阶段性病理状态,丰富了伏邪学说的理论内容,以利于发挥中医药特色疗法在预防、控制、调节乃至康复目标的整体效应,从而指导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6.
临床中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为冠心病,其在中医学属于"胸痹心痛"的范畴。冠心病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且向年轻化发展,现我国医药领域对于冠心病防治的研究已经成为重中之重。"伏邪"的定义为人体感受到外来的邪气,且邪气藏于体内,逾时而发。秉承任继学老师的"伏邪"理论,主要介绍了伏邪的理论特点、伏邪与冠心病的病因病机的关系以及从伏邪学说论治冠心病的临床思路,从而丰富了伏邪与冠心病关系及治疗的理论知识,为中医药在冠心病的预防、治疗、调节乃至康复等方面提供了临床思路,从而达到指导临床实践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伏邪学说,是古代医家在长期医疗实践中,通过观察、分析,根据人体感邪过程推导出来的理论。因而,它不是具体的病因论,而是关于邪气伏藏和发病情况的一种学说。"伏"是隐藏、潜伏之意;"邪"是指随着气候变异所产生的致病因素。伏邪即指人体感受外邪当时并不立即发病,而是邪气伏藏于体内逾时发病。现就其源流、基本特点和治疗做一简要论述:1伏邪源流  相似文献   

8.
伏邪学说分"感而不发"和"伏而后发"两个阶段。临床发现部分抽动障碍患儿发病或复发与外感六淫邪气有较强的时间和病程相关性,与伏邪学说致病机制相似,故首次提出抽动障碍之"伏邪致动"理论。该理论认为外感邪气侵袭肌表,伏藏于半表半里而暂时不发怍,在外感邪气、情志变化等刺激下再次发病;病位在肺与肝,与风邪关系密切,系外风引动内风;治宜肝肺并调,一则宣肺肃降以疏散外风,二则疏肝通络以熄内风,表里同调,标本兼治。  相似文献   

9.
伏气致病与痛风性关节炎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伏气,亦即伏邪。伏气致病有狭义广义之分。前者多指天地间之邪毒,包括今所称之病原微生物侵袭人体,潜藏于机体之内,过时而引发相关疾病;后者指体内所产生的诸多内毒,留滞于人体内的诸如滞气、瘀血、痰涎、积食、虫积、结石、内寒、内热等继发致病因素,乃至潜伏之肿瘤基因等所致疾病。伏气致病不单为温热病,还包括诸多内科、儿科、皮肤科等杂病,都是伏气致病学说的内容。痛风,现代医学认为系嘌呤代谢紊乱引起高尿酸血症的痛风性关节炎及其并发症。在痛风性急性关节疼痛未发作前,患者往往有血尿酸增高,但可以持续多年而无症状。这在中医似可称之为伏邪。下文就伏气致病与痛风性关节炎之间的关系进行理论与临床的详细探讨。  相似文献   

10.
新感与伏邪学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感与伏邪学说是温病发病学的主要内容。在系统回顾温病新感、伏邪学说学术渊源的基础止,深入分析其涵义与特点,并对历代有关伏邪学说的学术争鸣进行了归类、汇总,进而提出对新感伏邪学说的研讨应着重于临床实际,分析不同类型温病的病变机理,探讨其演变规律及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1.
证候概念发展轨迹探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概念是随着人类认识深度和广度的增加而逐渐发展的。证候概念的发展亦是如此。隋唐时期,明确了证候概念的内涵,形成了除六经以外的脏腑辨证纲领的雏形。宋金元时期证候内涵的发展,体现在各派医家根据自己的临证经验体悟,在实践基础上进行的理论探索与完善。明清时期,通过建立八纲辨证实现对辨证方法的规范和完善。当代,对于证候概念的发挥,表现为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从不同层次、不同方面对疾病及其证候进行的客观化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痈疽在中国魏晋时期、梅毒在明代中后期广泛流行的社会因素。方法:通过引用中医文献、史学资料及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对比论证,从内史与外史结合的角度,探讨痈疽在魏晋时期、梅毒在明代中后期广泛流行的表现特点及其社会因素。结论:魏晋战乱造成的战伤感染,环境污染及服食丹石风气是痈疽发生与流行的主要社会文化因素;明代中后期梅毒的广泛流行与对外商贸开放、纵欲风气有关,而晚明时期社会淫欲世风才是梅毒大肆泛滥的根本因素。  相似文献   

13.
肝纤维化中医理论源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纤维化中医理论源流包括病名、病因、病机、证治、方药、流派等方面。先秦时期阴阳五行学说对腹部疾病描述蕴含了古人有关肝纤维化的早期理解。秦汉时期中医典籍已有肝纤维化理、法、证、治、方、药、术记载,包括病名归属范围广、邪毒蕴结肝络病机、阴阳和合诊治境界及辨证论治———方证对应体系;魏晋隋唐医药学全面继承发展,"肝王以胃气为本"说、"推陈致新"药证论、热毒内蕴肝络证治观点相继提出;宋金元时期学派纷呈,见解独到,如气机郁结肝络证治观点、推崇脾胃学说;至明清,肝纤维化中医认识已比较完善成熟,经方时方通变论、痰瘀内阻肝络论、经络病证论等注重临证通变;近代至今,中西医汇通。中医为体,西医为用,发挥中医药疗效优势,主导着当前论治肝纤维化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胎毒理论是中医儿科学对某些疾病病因的独特认识。运用传统文献整理方法对中医儿科胎毒理论源流进行梳理,认为其在宋之前开始萌芽,此时尚处于胎病理论阶段,认识到小儿尤其是新生儿诸多疾病的病因是在胎儿时期获得的,与患儿母亲胎孕时期养护及饮食不当相关,防治上注重清热解毒;宋金元时期明确提出胎毒为诸多儿科疾病的病因,并出现了胎毒医案的记载;明清时期渐趋成熟,认为胎儿形成前或胎儿期,由于父母嗜食辛辣甘肥,或五志过极化火,或房事过度,或孕母感受寒热之邪,形成胎毒内蕴,导致小儿出生后罹患鹅口疮、重舌、木舌等口腔疾病,虫疖、流丹、湿疹、痈疖等皮肤疾病,胎黄、胎惊等新生儿疾病以及麻、痘等传染性疾病,防治方法上注重辨证祛胎毒。  相似文献   

15.
辛温药在治疗外感病初起时其配伍应用经历了单纯使用辛温药、辛温苦寒相配、辛温与辛凉相配的3个变化过程。萌芽阶段(战国到晋唐)、成长阶段(宋金元)与形成阶段(明清)是温病学派形成过程中的3个重要时期,随着温病学派的崛起,辛温药由最初的辛温峻烈之品到后来的微辛温之品,其与寒凉药的比例也不断变化。本文对三个时期温病初起时辛温与寒凉的配伍应用进行了梳理,强调根据病机临证处方用药,注重寒温并用、性味合化的组方思路,辨治温病初起时可体现为辛温与寒凉药物配伍,意在使用辛温开郁达邪,与清热凉解祛邪相结合,根据气机郁闭与热邪炽盛的程度决定选药与用量。为临床辨治温病时辛温药与辛凉药的配伍应用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6.
魏晋至五代,是我国中医外科实现专科化的时期,本文从外科临床实践的发展、外科专著的问世及唐代太医署分科教学的确立三方面进行阐述,着重论述这一时期外科是怎样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7.
温阳法是中医辨证治疗便秘的重要方法之一。《黄帝内经》为温阳法治疗便秘的理论渊源;汉代《伤寒杂病论》首创温阳法治疗便秘的理法方药;隋唐时期,温阳法治疗便秘不断推陈出新;宋金元时期,多位医家对温阳法治疗便秘进行了深入的探索;而到了明清时期,温阳法治疗便秘有了较大的创新及完善。因此,追溯温阳法治疗便秘的历史源流,有助于更加了解及重视温阳法在便秘治疗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纯阳学说是中医对小儿体质的理论归纳,"纯阳"先由术数范畴进入道教术语体系,由道教引入中医学领域;唐末内丹学的兴起为纯阳学说的形成提供了理论土壤;金元时期,医家以纯阳学说为理论依据,用药多以寒凉为主,确立纯阳学说的权威性,是典型的"赋魅"过程;明清时期,医家对纯阳学说的无限扩大提出质疑,并提出"稚阴稚阳"学说作为重新诠释纯阳学说的新思路,是一个"祛魅"过程。文章引入"赋魅""祛魅"的概念,分析探讨小儿纯阳学说学术地位演变过程,深入理解各时期中医理论认知的转变。  相似文献   

19.
拔罐疗法发展至今,已经成为一种独特的中医外治法,最早的拔罐工具为兽角,使用负压原理为水煮罐后形成的负压。两汉时期出现了刺血疗法。魏晋南北朝时期,将针刺与拔罐疗法结合应用,对后世的针罐结合具有很大的启发。隋唐时期,拔罐的工具有了突破性的发展,人们开始用削制加工的竹子做成的竹罐来逐渐代替兽角。宋金元时期,拔罐疗法已经逐渐完善,竹罐已经完全替代了兽角,拔罐疗法的名称亦由"角法"变为"吸筒法",在应用上出现了"药筒法"。明代时期,拔罐法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比较成熟的治疗手段,并广泛应用于临床,罐具上仍以竹罐为主,"药筒法"也有所改进。清代时期使用竹罐及投火法,拔罐疗法得到了极大的推崇,其适应证也得到了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20.
晋唐经方类著作在总量上远超过医经类著作,使该期医学呈现出"重术轻理"的特征。试图从社会生活、文化、科技、医学教育等大背景入手,揭示方书兴盛的时代原因。在战乱年代,直接从方书中找寻治法,无疑是最快捷有效的自救方式,方书正因通俗的便民特质而易于流通。又因当时印刷术尚未普及,理论性医著的流通极其局限,医学教育又多是师徒之间的秘授,故大多数人无法接触到医学理论,因此理论性著作较少,方书中亦少有病因病机及组方理法的阐释。故不应忽略科技、教育等时代局限而将晋唐时期在方剂学发展史上的地位简单地定位于"经验用方的积累"阶段,若将晋唐经方与《诸病源候论》联系起来解读,或许会对其背后的组方理法收获更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