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应用放射免疫法和单光子骨密度测定法测定了113例绝经前后妇女的血清骨钙素水平(BGP)、尺桡骨平均骨密度(BMD),并测定了甲状旁腺激素(PTH)、降钙素(CT)、雌二醇(E2)等多种骨代谢参数。结果:绝经后妇女血清BGP升高,绝经5年内升高最为明显,BMD逐渐下降,BGP与BMD呈正相关,骨转换水平升高。提示绝经后妇女因缺乏雌激素存在骨质丢失。这一过程可能是在多种因素参与下,骨形成和骨吸收之间不平衡所致。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绝经妇女雌激素下后血浆一氧化氮(NO)与内皮素(ET)水平的变化,及服用结合雌激素加安宫黄体酮对NO、ET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70例绝经妇女作为绝经组,28例有围绝经期症状的妇女作为围绝经组,26例月经周期正常的妇女作为正常月经组。绝经组中30例服用结合雌激素加安宫黄体酮者为绝经1组,另外20例服用碳酸钙治疗者为绝经2组,绝经1期及绝经2组用药时间均为6个月。以上各组均取静脉血测定NO  相似文献   

3.
绝经后不同时期骨丢失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Xu H  Wu Y  Yan Y 《中华妇产科杂志》1998,33(9):542-545
目的探讨妇女绝经后早期与晚期的骨丢失特点及骨转换规律,评价生化指标对预测骨丢失的意义。方法对32例绝经1~3年(绝经早期组)妇女及33例绝经15~30年(绝经晚期组)妇女,在试验初始(0个月)、6、12个月分别测定骨密度、血总碱性磷酸酶、骨钙素、骨碱性磷酸酶、尿钙/尿肌酐、尿吡啶啉。结果绝经早期组妇女6、12个月脊柱平均骨丢失率为1.3%、2.6%;股骨部位骨丢失不明显;腰椎骨丢失率>3%(快速丢失)的15例,<3%(慢速丢失)的17例。绝经晚期组6、12个月股骨颈,Ward's三角骨丢失率分别为1.3%、1.9%,5.3%、4.6%,腰椎骨丢失不明显。两组尿吡啶啉随时间呈上升趋势,血骨钙素、骨碱性磷酸酶水平随时间变化趋势相似。生化指标与腰椎骨丢失率之间无相关性。结论绝经早期妇女骨丢失以腰椎部位敏感,快速与慢速骨丢失者约各占一半。绝经晚期妇女骨丢失以股骨颈、Ward's三角区显著,以慢速骨丢失者为主。两组妇女骨转换均增强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继发性高促性腺激素性闭经妇女的骨代谢状况。方法:对12例继发性高促性腺激素性闭经妇女,12例同龄正常妇女及8例自然绝经妇女的空腹2小时尿钙与肌酐比值(Ca/Cr)、尿羟脯氨酸与肌酐比值(OHPr/Cr)、血碱性磷酸酶(AKP)、血骨钙素(BGP)、血降钙素(CT)、血白细胞介素Ⅵ(IL-6)及血雌二醇(E2)水平进行测定与比较。结果:继发性高促性腺激素性闭经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E2血CT水平显著降低(P<001),尿Ca/Cr、尿OHPr/Cr比值及血AKP、血BGP、血IL-6水平均明显增高(P<001)。继发性高促性腺激素性闭经组与自然绝经组相比,尿Ca/Cr比值及血BGP水平明显低于自然绝经组(P<005),血E2水平,尿OHPr/Cr比值、血AKP、血CT及血IL-6水平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继发性高促性腺激素性闭经妇女与同龄正常妇女相比,骨代谢呈高转换负钙平衡状态,此状态的出现与其CT分泌减少、IL-6产生增多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受体(IL-6R),雌激素(E2)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131例健康妇女,年龄31-72岁,其中64例未绝经者按年龄分组,67例绝经者,按绝经年限分组,分别空腹抽取静脉血10mL,取血清检测E2,卵泡刺激素(FSH),可溶性白细胞介素-6受体(sIL-6R),可溶性糖蛋白(sgp130),骨钙素(BGP),碱性磷酸酶(AKP),钙(Ca),磷(P)等指标,同时测定腰椎及股骨颈骨密度(BMD),结果:研究对象的E2水平及BMD随年龄及绝经年限增加逐年下降,BMD和E2呈正相关,sIL-6R和sgp130在绝经前各组变化差异不明显,但均有随年龄和绝经年限增加而上升的趋势,和E2,BMD呈明显负相关,BGP和AKP绝经后各组明显高于绝经前各组,血钙,血磷水平各组变化不大。结论:妇女随着年龄增加,BMD逐年下降,特别是进入绝经期后,BMD下降速度加快,E2水平下降可促进IL-6R的分泌,并进一步促进由白细胞介素-6(IL-6)介导的骨吸收的增加,绝经后骨质疏松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转换增加,骨形成和骨吸收之间不平衡。  相似文献   

6.
北京市城区1400例妇女腰椎骨量与年龄和绝经的关系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分析妇女的腰椎骨量变化规律,为防治骨质疏松症提供依据。方法:对1400例20~85岁居住在北京市城区的妇女,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仪(DEXA)测量第1~4腰椎的骨矿含量(BMC)和骨密度(BMD)。结果:(1)BMC和BMD在30岁以前随年龄增长而增加,30岁达高峰,50岁以后显著下降。(2)绝经前妇女,BMC和BMD达峰值后不随年龄增长有显著下降,绝经后10年内出现快速骨丢失,早绝经妇女的骨量较低(P<0.05)。(3)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病率17.40%。结论:绝经后10年内出现快速骨丢失,此期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7.
孕酮对绝经后妇女骨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孕酮对绝经后妇女骨代谢的影响郝秋芳张香云多年来学者们一致认为绝经后骨质丢失与雌激素减少有关,雌激素替代治疗可减少骨质吸收,缓和或制止绝经后骨质丢失。然而,长期应用雌激素,骨形成表面显著下降,一旦停用,骨质丢失的速度更快;而且雌激素有引起子宫内膜增殖、...  相似文献   

8.
雌激素替代疗法对绝经后妇女血浆一氧化氮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Ye Y  Dai S  Zhang S 《中华妇产科杂志》1998,33(6):340-341
目的探讨雌激素替代疗法(ERT)对绝经后妇女血浆一氧化氮(NO)含量的影响。方法测定17例健康绝经后妇女(健康组),21例患高血脂症绝经后妇女(高血脂组)应用ERT前及应用ERT4周后血浆NO及血清雌二醇(E2)含量,并与10例健康绝经后妇女应用安慰剂(对照组)进行对照。结果对照组应用安慰剂前后,NO含量无变化;健康组及高血脂组应用ERT后,NO含量明显升高,健康组升高尤其明显;健康组应用ERT4周后E2水平与NO升高有明显相关性。结论绝经后妇女补充雌激素,可通过升高NO含量发挥其对心血管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年龄 绝经年限 雌激素水平与妇女血脂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了解绝经后妇女(PMW)雌激素水平和血脂含量,探讨年龄、绝经年限、雌激素水平与妇女高脂的关系。方法 取273例绝经前、后及绝经期妇女的空腹静脉血,测定血脂及雌二醇(E2)。结果 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LDL)与年龄、绝经年限呈正相关,高密度脂蛋白(HDL)与年龄、绝经年限无相关性;而雌激素水平与TC、TG、LDL呈负相关,与HDL无相关性。结论 PMW血脂含量不仅  相似文献   

10.
绝经期骨质疏松症的早期诊断及治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绝经期骨质疏松症的早期诊断及治疗610041华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安珍绝经期骨质疏松症,是由于雌激素的缺乏而致骨吸收,特别是小粱骨的骨吸收加速造成的。据流行病学调查,约有1/3绝经后的妇女患骨质疏松症。特别在绝经后的3~4年,每年骨量丢失约为2.7...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尼尔雌醇对女性更年期综合征患者白细胞雌激素受体的作用机理。方法用放免法的放射配体结合法测定长期服用尼尔雌醇的女性更年期综合征18例血浆FSH、LH、E_2、P和外周血白细胞雌激素的含量变化。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血浆FSH、LH浓度明显下降,血浆E_2浓度明显上升,血浆P浓度保持恒定。2.治疗组白细胞雌激素受体含量明显增加。3.不同疗程(6~12个月、13~24个月、>25个月)的血浆FSH、LH、E_2、P和白细胞雌激素受体含量均保持稳定状态。结论1.尼尔雌醇具有较强的雌激素作用,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作用机理可能与E_2相似。2.长期服用尼尔雌醇可使更年期综合征患者内分泌状态趋于稳定,但对血浆P水平无影响。3.尼尔雌醇使患者的白细胞雌激素受体含量增加,可能有利于绝经期妇女免疫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12.
白细胞雌激素受体含量测定及其周期性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白细胞雌激素受体含量测定及其周期性变化隋龙张令浩杨云纺刘志民谭雯林朗外周血白细胞雌激素受体(ER)是否受卵巢周期性调节的有关研究,目前尚报道较少。本研究应用放射配体结合法测定正常月经周期妇女外周血白细胞ER含量的变化,并分析了血浆雌二醇(E2)、孕酮...  相似文献   

13.
甲孕酮对雌激素替代治疗妇女骨密度影响的随机双盲对照研究AdachiJDetalBritishJObstetGynecol1997;104:64众多研究表明,雌激素替代治疗(ERT)对绝经后妇女由于雌激素缺乏而引起的骨质丢失以及心血管疾病危险性增高都具...  相似文献   

14.
小剂量利维爱对绝经后症状和骨代谢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维爱(livial)为合成类固醇类药物,结构与异炔诺酮相似,具有弱的雌、孕、雄激素作用,对子宫内膜影响小,在欧洲每日应用2.5mg治疗绝经后症状,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本观察旨在确定减少利维爱剂量后,能否有效地控制绝经后症状,预防绝经后骨丢失,同时...  相似文献   

15.
本文阐述了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病因学、病理生理过程以及临床诊断和治疗原则。绝经后妇女体内雌激素缺乏引起骨代谢活动异常,骨吸收活动大于骨生成活动,骨质丢失。测定血清碱性磷酸酶、空腹尿钙及空腹尿羟脯氨酸可以反映骨代谢活动,早期预测骨质丢失情况。补充小剂量雌激素加其它辅助治疗能阻止骨质丢失,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绝经后妇女空腹血糖变化及低剂量激素替代治疗对空腹血糖(FPG)的影响。方法:33例绝经后妇女(PMW)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17例,隔日口服结合型雌激素(CE)0.625mg与安宫黄体酮(MPA)2mg交替应用;对照组16例,口服CE0.625mg/日,每月连续服用25天,后10天加用MPA4mg。两组均连续服用4周期,于用药前后分别测定FPG及雌二醇(E2)水平、体重及血压,并与34例绝经前妇女对比研究。结果:绝经后妇女FPG较绝经前妇女明显升高;两组绝经后妇女治疗后FPG显著下降,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用药后血压、体重均轻度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绝经后妇女FPG水平与雌激素水平有关;低剂量激素替代治疗(HRT)可有效降低FPG,对体重、血压无副作用,能有效降低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腔液中白细胞介素-8的测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生育期妇女常见疾病,其发病机理至今尚不清楚。目前,免疫学说已引起人们的注意。大量研究表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免疫变化与细胞因子密切相关。卵泡液、腹腔液及血液中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  相似文献   

18.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性激素治疗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人类的骨骼代谢过程包括骨形成和骨吸收。当骨形成大于骨吸收时表现为骨积累,而当骨吸收大于骨形成时则表现为骨丢失。以往的研究已证实,雌激素是抑制骨吸收的。当雌激素缺乏时,骨吸收增加,从而加速骨丢失。妇女绝经后由于雌激素的缺乏导致骨量的快速丢失,使老年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患骨质疏松症。性激素补充治疗(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HRT)作为抑制骨吸收的治疗措施可以用于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但由于对长期应用HRT的利弊一直存在争论,对HRT的应用存在种种担心和困惑,有必要客观评价其在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应用价值,以便做…  相似文献   

19.
雌激素有促进肠钙吸收,抑制破骨细胞活性的功能。绝经后由于雌激素骤然缺乏使破骨细胞活跃,骨吸收增加,骨转换加快,导致骨量迅速丢失。因此,绝经后妇女是骨质疏松的高危人群。激素治疗是60岁以下绝经妇女防治骨质疏松的一线选择。  相似文献   

20.
雌激素受体与绝经后骨质疏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绝经后骨质疏松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雌激素水平下降.雌激素受体(ER)在骨组织的表达减少是其重要发病机制之一。雌激素通过ER介导直接刺激成骨细胞形成新骨.抑制破骨细胞吸收旧骨,调控骨再建周期。ER途径在绝经后骨质疏松的发生中起了重要作用.ER基因的多态性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的发生也密切相关。选择性ER调控剂的研制和应用是绝经后骨质疏松治疗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