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护理管理干预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效果与具体实施方法。方法选取2013年5月—7月实施护理管理干预之后前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客户180例,设为观察组。再选取2013年1月—3月实施护理管理干预之前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客户180例,设为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护理管理干预,对比2组客户对健康体检服务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客户的满意度为98.00%,对照组客户的满意度为84.00%,观察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在健康体检中实施护理管理干预,有利于改善医护人员与体检客户的关系,提高客户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析VIP服务在健康管理中心做法与效果。方法:2014年对VIP客户进行全程优质的VIP服务,即进行院前服务体检过程中服务及体检后服务院前服务即进行体检客户的院前指导沟通、制定体检流程、开放程序化的体检过程;体检中服务即实施一对一VIP服务;体检后服务即进行信息化、健康管理、体检延伸服务。按体检时间段的不同分入两组,对照组为2013年,观察组为2014年,比较两组业务量和满意度的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体检业务量增长情况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体检健康管理的满意情况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VIP服务在健康管理中心应用可提升体检的业务量、服务质量和受检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析 VIP 服务在健康管理中心做法与效果。方法:2014年对 VIP 客户进行全程优质的 VIP 服务,即进行院前服务体检过程中服务及体检后服务院前服务即进行体检客户的院前指导沟通、制定体检流程、开放程序化的体检过程;体检中服务即实施一对一 VIP 服务;体检后服务即进行信息化、健康管理、体检延伸服务。按体检时间段的不同分入两组,对照组为2013年,观察组为2014年,比较两组业务量和满意度的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体检业务量增长情况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对体检健康管理的满意情况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VIP 服务在健康管理中心应用可提升体检的业务量、服务质量和受检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护理健康教育的科学化、个性化实施在健康管理中心的重要性和有效性。方法:68例体检客户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由护理人员采取一般护理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客户的具体情况实施科学化、个性化护理健康教育模式;比较两组客户满意度、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及体检服务纠纷事件发生率,并比较两组中高血压客户的健康生活方式形成率。结果:观察组客户满意度为98.4%,健康知识掌握程度优良率为79.4%,均高于对照组的85.2%(P <0.05)和55.9%(P <0.01);观察组客户体检服务纠纷事件1例(2.9%)低于对照组3例(8.8%),(P <0.05);两组高血压客户经护理健康教育后对照组的健康生活方式形成率为52.9%明显低于观察组78.9%(P <0.01)。结论:科学化、个性化护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实施有利于提高健康管理中心体检客户的满意度和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减少管理中心体检服务纠纷事件的发生,促进客户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值得在健康管理中心护理工作中进一步推广实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细化健康体检管理模式在体检中心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来我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127例体检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来院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63例)和观察组(6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体检管理,观察组实施细化健康体检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体检效果。结果观察组体检者对体检知识掌握度、护理服务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体检中心实施细化健康体检管理,既能够提高体检效率和体检中心服务治疗,同时也有利于提高体检者对体检知识的掌握度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及定期随访对健康体检人群中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0月140例在我院接受健康体检并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给予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定期随访。2组患者均以干预后1年为观察疗程,比较2组患者高血压健康知识知晓情况评分、健康行为依从性达标率及血压控制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高血压健康知识知晓情况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在遵医嘱用药、低盐低脂饮食、适度运动等方面健康行为依从性达标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压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健康体检人群中高血压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及定期随访,有助于提高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情况,有效促进日常生活健康行为的养成,对提高血压控制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糖尿病肾病(DN)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肾内科2013年3月—2016年2月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观察组采取优质护理服务,主要包括深入贯彻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在加强基础护理的同时强化心理干预和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在健康体检中应用人性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到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120例体检人员,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体检人员。为观察组体检人员施行人性化护理,为对照组体检人员施行常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体检人员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体检人员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96.67%(58例)。对照组体检人员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68.33%(41例)。观察组体检人员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体检人员,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健康体检中应用人性化护理可加强护理人员和体检人员之间的沟通,缓解体检人员的紧张情绪,提高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程序化和谐护理干预在城市全民健康体检中心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20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健康体检中心564例健康体检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82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程序化和谐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度评分、体检等候持续时间、体检过程持续时间、护理纠纷事件发生率及护理投诉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各项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体检等候持续时间及体检过程持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护理纠纷事件发生率4.61%、护理投诉事件发生率5.67%,观察组患者的护理纠纷事件发生率0.71%、护理投诉事件发生率1.06%,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城市全民健康体检中心的健康体检者实施程序化和谐护理干预,能获得较好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健康体检中心应用护理管理的方法与实际效果。方法研究资料为本单位健康体检中心在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期间接受体检的120例体检者,按照不同的护理方法将全部体检者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体检者有60例,给对照组体检者实施传统护理管理措施,对观察组体检者实施深入的护理管理,干预后比较两组体检者的效果。结果护理干预结果主要包括护理总有效率与护理满意度,经比较,观察组体检者的护理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经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结合健康体检中心自身的工作性质,进行有计划的培训,为广大体检者实施有效的护理管理措施,效果很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激励机制对提高护理人员积极性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12年本院在职女性护理人员60名,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名,观察组实施明确责任、绩效考核及改善工作氛围等激励机制,对照组采用传统管理方法。根据护理人员自身成就感、护理人员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水平、患者对护理人员满意度,来评价激励机制对提高护理人员积极性的有效性。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自身成就感、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水平、患者满意度等方面明显高于实施前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3.67,P〈0.01;χ2=6.69,P〈0.05)。结论:采用激励机制对护理人员进行合理化管理,能明显提高患者满意度、护理人员自身成就感及工作能力等,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2.
庄增红 《铁道医学》2014,(10):1237-1240
目的:探讨护理团队对提高手术护理管理质量的效果。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本院实施护理团队管理的80例手术患者设为观察组,将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实施常规性护理管理的80例手术患者设为对照组,分别于护理团队实施前后采用自行设计的护理质量调查问卷及患者满意度问卷了解患者对护理人员服务意识、工作责任心、解决问题能力、专科知识学习能力、专科操作能力、文书管理能力的评分及满意度,并记录两阶段护理错差率。结果:与未实施护理团队相比,实施后患者对护理人员服务意识、工作责任心、解决问题能力、专科知识学习能力、专科操作能力、文书管理能力的评分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未实施前相比,实施后配错药、文书归档错误、遵错医嘱、术后压疮发生率显著下降,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手术室实施护理团队管理模式能有效提高护理人员护理质量,降低护理风险,提高患者满意度,有利于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13.
邵爱玲 《中原医刊》2014,(22):96-97
目的 探讨手术室零缺陷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实践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枣庄市市中区人民医院手术室开展的100台手术,其中2012年1月至12月的45台常规护理手术作为对照组,2013年1月至12月的零缺陷护理开展后55台作为观察组,对患者满意度、医师满意度、缺陷发生率以及护理质量评分等指标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与医师满意度明显提高,缺陷发生率明显降低,手术相关指标明显改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零缺陷护理,手术室护理人员能够针对性做出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案,提高手术室整体护理素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护理细节管理在危重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7年12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480例危重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40例。观察组在医疗护理的过程中运用细节管理护理模式,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针对入院、治疗、出院等一系列的护理过程给予评分,对所给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评价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及其和家属对护理人员的服务质量、服务态度、需求满意度。结果运用护理细节管理患者生活质量及其和家属对护理人员的服务质量、服务态度、需求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除用药指导外的其他项目满意度均明显提高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细节管理可以明显提高危重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及家属对医疗护理的满意度,有助于改善护患关系,在临床医疗护理过程中值得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5.
李红  刘晓玲  曾宇 《中国医药导报》2014,(18):129-131,135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对老年住院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3年6月在江汉大学附属医院老年病房住院患者106例,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运用PDCA循环管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及护理后2、4、6、8个月满意度情况。结果实验组老年住院患者护理总满意度(77.36%)明显高于对照组老年住院患者护理总满意度(37.74%),差异有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实验组实施PDCA循环管理2、4、6、8个月单项护理总满意度逐渐提高,且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PDCA循环管理可以明显提高老年住院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在临床护理管理中可以广泛运用。  相似文献   

16.
母方  户建桦  谭芬华  张莉 《四川医学》2013,(8):1319-1321
目的探讨规范化带教在新生儿科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0年3月~2012年9月入我科实习的护生共94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传统临床带教模式,实验组采取规范化带教,并对两组带教效果通过护生理论知识考核成绩、操作技能考核成绩、仪器使用技能考核成绩和带教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护生各方面考核成绩有显著提高(P〈0.01),实验组对带教满意度也有所提高(P〈0.05)。结论规范化带教能有效提高护生理论知识水平和操作技能以及更快地掌握临床仪器的使用,而且护生对临床带教满意度也有所提高,对提高新生儿科带教水平起到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7.
尚启云 《安徽医学》2014,(3):393-394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1~12月收治的194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按照不同的护理方法,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和常规护理组,每组97例。护理干预组采取环境护理、雾化吸入护理、呼吸道管理、健康教育,常规护理组实行常规护理。结果护理干预组通过护理干预后,治疗有效率、住院时间、家长满意度均优于常规护理组。结论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临床疗效,缩短住院时间,提高家长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母婴同室(Direct rooming-in,DRI)对产妇在日常新生儿护理技能的影响分析.方法 从2012年2月至2013年3月,于我院共计有158例分娩产妇,以数字法随机分成观察组(78例)和对照组(80例).对照组仅行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则实施DRI模式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情况以及两组产妇对新生儿的护理技能掌握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满意率为96.15% (75/7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26% (61/80);一般率为2.56% (2/78),不满意率为1.28% (1/78),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5.00%(12/80),8.75% (7/8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产妇对新生儿的护理技能中的完全掌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一般掌握率以及未掌握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DRI护理模式不仅可明显改善病患对护理人员的满意程度,还可明显改善产妇对新生儿的护理情况,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对行结肠镜检查老年患者心理状况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科行结肠镜检查的老年患者6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行常规检查及对症护理,干预组于检查全过程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AS评分及两组患者肠镜到达回肠末端的时间、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AS评分较干预前均显著降低,且干预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肠镜到达回肠末端的时间为(12.56±2.14)min,对照组患者肠镜到达回肠末端的时间为(16.38±2.72)min,干预组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治疗后的护理满意度达97.0%(32/33),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护理满意度达72.7%(24/33),干预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患者行结肠镜检查过程中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可以缓解其焦虑心理状况,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减轻体检者静脉穿刺疼痛的作用.方法选择2013年2~4月在我院门诊进行健康体检的300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除常规护理外,给予积极的护理干预:包括心理干预、护士自身调整、穿刺器具的选择、穿刺部位的选择、减轻静脉穿刺疼痛的方法选择、无痛拔针的方法运用,观察两组体检者静脉穿刺的疼痛、静脉穿刺成功率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静脉穿刺后的疼痛低于对照组(P〈0.01),穿刺成功率和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使体检者以良好的心态接受静脉采血,能有效减轻体检者静脉穿刺的疼痛,提高了体检者的静脉穿刺成功率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