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华萍  陈凤英  张琳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28):130-131,145
目的探讨实施健康教育干预及系统的护理措施对手足口病并发脑炎患儿及家属知晓率的影响。方法58例手足口病并发脑炎患儿家属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单纯进行常规宣教和治疗、护理;观察组给予系统化的健康教育及护理。比较两组患儿家属对手足口病及并发脑炎知识的知晓率以及两组患儿的皮疹消退时间、口腔溃疡消失时间、平均住院天数等。结果干预组对手足口病的完全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经过积极对症治疗后,干预组患儿的皮疹、口腔溃疡的消退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手足口病并发脑炎患儿采取系统的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措施,提高了患儿家属对疾病的知晓率,使其能够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提高了治愈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手足口病合并神经系统症状患儿治疗,促进病情康复、避免手足口病交叉感染,总结护理体会。方法将我院2010年6月~2012年10月就诊的手足口病合并神经系统症状患儿3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根据手足口病患儿神经系统的临床特征制定口腔护理及皮肤护理、消毒隔离制度护理,并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主要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儿主要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结论通过宣传疾病的预防知识,加强护理干预,使家属消除恐惧心理,患儿病情迅速稳定,早期恢复,无一病例加重,无一病例发生交叉感染,使患儿得到身心恢复,护理工作得到提高。护理干预措施有效促进患儿康复。  相似文献   

3.
杜宝静  李静 《医学动物防制》2010,(12):1106-1107
目的总结重症手足口病合并脑干脑炎患儿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对住院治疗的23例手足口病合并脑干脑炎病例,就其临床表现、治疗方案、临床转归进行分析。结果早期积极给予CPAP呼吸机呼气末正压通气呼吸支持、脱水、激素、静脉用丙种球蛋白等治疗,22例患儿达到临床治愈,未遗留有神经系统后遗症状。结论重症手足口病合并脑干脑炎病例,病情进展迅速,要早期发现,及时干预治疗,则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4.
手足口病并发病毒性脑炎6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手足口病并发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特点,探索该病的诊断、治疗方法和预后。方法:65例手足口病并发病毒性脑炎患者,采用甲泼尼龙、丙种球蛋白冲击和脱水、抗病毒等治疗。结果:病毒性脑炎多发生在病程第2~4天,其主要临床表现依次为皮疹、发热、嗜睡、肢体抖动、呕吐等,2例出院时有神经系统后遗症,其余均痊愈出院。结论:手足口病并发病毒性脑炎多发生在3岁以下患儿,神经系统症状不典型,早期诊断和治疗病毒性脑炎是救治成功的关键,延误诊治可致神经系统后遗症,甚至死亡。  相似文献   

5.
目的判断循证护理在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文随机抽取我院于2015年7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86例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86例患儿均匀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个组别。分别为两组患儿提供常规护理和循证护理,观察两组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的脑脊液变化、平均住院时间和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的白细胞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患儿,且观察组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的平均住院时间、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患儿,两组患儿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用于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的护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周晓凤  熊林 《中国现代医生》2013,(15):98-99,102
目的探讨重症手足口病并发病毒性脑炎患儿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2012年6月问我院收治的36例重症手足口病并发病毒性脑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在积极治疗的同时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结果36例患儿预后良好,均痊愈出院,未发生神经系统后遗症,脑脊液指标均较护理前有所改善。结论早发现、早治疗并配合合理的综合护理措施是改善重症手足口病并发病毒性脑炎患儿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HFMD)并发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特点和诊治体会。方法对住院治疗的50例HFMD并发病毒性脑炎病例应用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联合纳洛酮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早期给予静脉注射IVIG联合纳洛酮等治疗,所有患儿均达到临床治愈,未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状。结论手足口病并发病毒性脑炎早发现、早干预、早期联合应用IVIG和纳洛酮大多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8.
刘睿骞 《当代医学》2014,(20):92-92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并发脑干脑炎的诊断和治疗。方法选取2011年6月1日~2012年9月30日深圳市光明新区人民医院收治的手足口病并发脑干脑炎患者230例,对其临床表现、治疗措施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早期治疗总成功率为97.83%。3例(1.30%)肺出血患儿转入上级院后,临床治疗无效死亡;2例(0.87%)患儿入院后突发神经源性肺水肿,肺出血,抢救无效。结论对手足口病并发脑干脑炎患者早期发现并及时行有效治疗,有助于增高抢救的成功率,降低病死率,减轻患儿机体神经系统的损伤,值得临床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重症手足口病并发脑炎综合性护理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70例肠道病毒71型手足口病并发脑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院观察组35例应用综合性护理,对照组35例以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发热、皮疹、精神萎靡、肢体抖动的消失时间和平均住院日、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发热和皮疹消退均较对照组快(P〈0.01或〈0.05),精神萎靡和肢体抖动消失时间、平均住院日均较对照组短(P〈0.01);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重症手足口病并发脑炎患儿应用综合性护理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病情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多脏器损害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了71例手足口病并发病毒性脑炎、支气管肺炎等多脏器损害患儿的护理。通过仔细的病情观察及早地发现神经、呼吸、循环系统受累症状,采取早期干预,给予对症、饮食、口腔、皮肤、心理等护理,结果:71例手足口病并发多脏器损害患儿除1例死亡外,其余均治愈出院,平均住院12.5d,无明显后遗症发生。结论: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注意严重并发症、及早发现、及时处理是护理过程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早期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病情观察和护理重点内容。方法:对我院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的78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作为探讨对象,随机分组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各组患者39例。常规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采用预见性的护理方法,对两组患儿的病情恢复情况及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的皮肤症状消失时间、退热时间、头疼症状消失时间、肢体颤抖症状改善时间均少于常规组,两组差异明显(P0.05)。并发症发生率常规组高于观察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重症手足口病患儿采取预见性的护理方案,有效减少患儿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儿的临床体征表现,利于患儿的病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手足口病并发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特点,早期识别重症患者的临床特征性表现,早期干预治疗。方法 12例手足口病并发脑炎的患者早期使用大剂量甲基泼尼松龙及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冲击及脱水治疗。结果 12例患者经治疗后均达到临床治愈标准,皮疹消退,体温正常,血常规正常,X线胸片正常,神经系统症状消失,复查脑脊液常规及生化正常。结论手足口病并发病毒性脑炎治疗成功经验关键在于及早识别重症患者的临床特征性表现,确诊病毒性脑炎后及早应用予较大剂量甲基泼尼松龙及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以阻止神经源性肺水肿产生,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分析循证护理在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5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6例和观察组26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儿则在此基础上加以循证护理干预,对两组患儿干预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退热时间、神经系统恢复正常时间、疱疹消退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明显更短(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明显更高(P0.05)。结论临床对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实施循证护理有助于促进患儿快速恢复,同时患儿家属对护理更为满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总结手足口病常见并发症观察要点,临床护理特点.方法 对我院住院治疗123例患儿中,选择10例患有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并发症的病例,进行重点观察和护理.结果 如早期观察出早期症状,给予相应治疗,患儿均可临床治愈,无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症状.结论 重症手足口合并中枢系统感染的患儿,病情发展迅速,早期临床症状较隐匿,如能早期干预治疗,则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5.
杨晓颖  杨小方 《中外医疗》2011,30(12):163-163
目的总结小儿手足口病并发脑炎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 81例手足口病并发脑炎的患儿,采取集中收治隔离,对症治疗,并发症先兆征象的观察、预防及进行针对性的护理。结果 81例手足口病并发脑炎患儿全部治愈出院,未留任何后遗症。结论手足口病疫情暴发时,早期发现重危患儿是抢救治疗成功的关键,同时给予行之有效的护理,可有效预防手足口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疾病的治愈率,减少患儿病死率。  相似文献   

16.
刘承娟 《华夏医学》2014,27(6):95-98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小儿病毒性脑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92例病毒性脑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护理方法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儿病毒性脑炎的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给予干预组患儿优质的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以及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干预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5.65%,对照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82.6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儿临床症状的缓解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小儿病毒性脑炎的治疗过程中采用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手足口病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2010年4月~2011年7月收治的215例手足口病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主要表现为发热、呕吐、颈抵抗、嗜睡、肌阵挛、抽搐和急性弛缓性瘫痪等.3例死亡,2例出院时遗留有神经系统表现.结论 手足口病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多发生在3岁以下幼儿,脑干脑炎患者病情最为严重,可导致死亡或遗留神经系统症状.  相似文献   

18.
小儿暴发性手足口病并发脑炎47例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儿暴发性手足口病并发脑炎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对收治手足口病并发脑炎47例,采取集中收治隔离,对症治疗,并发症先兆征象的观察、预防及精心护理。结果暴发性手足口病并发脑炎47例患儿全部治愈出院,未留任何后遗症。结论早期发现重危患儿是抢救治疗成功的关键,同时给予行之有效的护理,可有效预防手足口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疾病的治愈率,减少患儿病死率,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丙种球蛋白联合甲泼尼龙对手足口病合并神经系统损害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8例手足口病合并神经系统损害患儿进行研究,按照患者入院顺序先后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按照常规方式进行治疗,干预组患者采用丙种球蛋白联合甲泼尼龙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相比于干预组差距较大(P0.05),对照组的神经症状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以及退热时间与干预组相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种球蛋白联合甲泼尼龙对手足口病合并神经系统损害患儿有较为显著的效果,患儿持续发热时间明显缩短,临床症状具有显著消除,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76例手足口病并发脑干脑炎行机械通气患儿的护理体会。方法:本组均为PICU手足口病并发脑干脑炎行机械通气的患儿,通过做好消毒隔离,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加强基础护理,做好机械通气的护理,及时调整呼吸机参数,适时按需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做好患儿的心理护理。结果:76例患儿中自动出院1例,75例治愈出院,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7例,发生率为9.3%。无气管食管漏的发生。压疮5例,发生率为6.6%。非计划拔管4例,发生率为5.3%。机械通气时间为87.16±21.68小时。结论:及时正确的机械通气治疗,精心的护理,是手足口病并发脑干脑炎患儿治愈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