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吴冰 《中原医刊》2011,(10):114-115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产后母婴分离产妇负性情绪及产后42d纯母乳喂养率的影响及实施方法。方法将76例产后母婴分离产妇随机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个体化心理护理干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产后第1、5天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值及产后42d纯母乳喂养率。结果产后第1天两组产妇焦虑、抑郁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第5天产妇焦虑、抑郁情况及产后第42天纯母乳喂养率情况干预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可促进产后母婴分离产妇生理、心理康复及母亲角色的适应和转换,提高产后第42天纯母乳喂养率,提高了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何芳  任小玉  程敏媛 《西部医学》2010,22(6):1136-1137
目的探讨对母婴同室产妇开展目标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方法将200例自然分娩产妇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方法 ,即护士在进行治疗护理过程中给予健康指导,或产妇在遇到困难时护士方给予指导;干预组则对母婴同室产妇开展4个阶段性的目标健康教育,即产后第1天、第2天、第3天和出院后1周内给予有针对性健康教育;比较两组产妇对母乳喂养及新生儿护理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果产妇对母乳喂养及新生儿护理知识的掌握情况等方面的效果比较,干预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阶段性目标健康教育极大地提高了母婴同室产妇产褥期保健、母乳喂养、新生儿护理知识水平和护理技能;显著提高了整体护理质量,应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系统化护理干预对产妇婴儿喂养意图与喂养方式的干预效果。方法:对照组接受现有常规护理:住院期间产妇接受护士的母乳喂养口头宣教。试验组接受系统化护理干预:应用《实用母乳喂养手册》进行健康教育;产后24小时内护士对产妇规范实施面对面和一对一哺乳知识与技能指导。结果:产后3天,试验组产妇持有纯母乳喂养意图的分别占76.4%、55.2%、61.2%,均高于对照组(60.1%、41.2%、33.1%),p值为0.002。产后3天试验组的纯母乳喂养率分别为为31.5%高于对照组(20.9%),p值为0.006。结论:系统化护理干预能提高产妇在产后3天的纯母乳喂养意图和纯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 2004年1月~2004年6月在我院足月顺产的初产妇105名,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3例,对照组52例.两组产妇均得到母乳喂养有关知识的宣教,如早接触、早吸吮、按需哺乳,母乳喂养技巧等.观察组产妇在此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即在产后3d内每日由分管护士提供3次乳房护理.结果 观察组24h内泌乳例数多子对照组(χ2=11.235,P<0.005),观察组泌乳量多于对照组(χ2=270.165,P<0.005),两组新生儿第3天小便次数的比较(χ2=12.527,P<0.005).结论 护理干预促进母乳喂养,提高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社区护理干预对初产妇母乳分泌及喂养的影响。方法临床纳入10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临床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产前产后护理。观察两组产妇产后新生儿喂养情况以及母乳喂养不良因素发生率等。结果研究组产后新生儿母乳喂养率达62.0%,高于对照组的32.0%,差异有显著性(P<0.01);研究组各项母乳喂养不良因素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社区护理干预能够提高初产妇产后新生儿母乳喂养率,降低母乳喂养不良因素发生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李宛真 《中外医疗》2011,30(5):24-24
目的探讨剖宫产产妇术后母乳喂养的护理干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09年4月至2010年7月妇产科行剖宫产的产妇200例随机分为2组,收集2组临床基本资料、观察护理干预组的临床效果,并进行效果分析。其中对照组为常规的产科母乳喂养指导,干预组由有经验的护士针对影响母乳喂养的因素进行专业指导。结果干预组在产后第3天乳汁分泌充足所占比例为86%,对照组在产后的第3天乳汁分泌充足所占比例为65%;住院期间的纯母乳喂养率干预组和对照组分别为85%、62%,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对行剖宫产的产妇进行专业的护理干预,对于提高母乳喂养率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李笑君 《基层医学论坛》2014,(18):2438-2439
目的:探讨产后饮食护理及膳食指导对早吸吮、母乳喂养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05年4月-2012年12月在我院住院自然分娩的160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从规律宫缩开始接受产后饮食护理及膳食指导的816例产妇设为观察组,将按传统模式护理的784例产妇设为对照组。观察2组母乳喂养率及新生儿病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产后7 d内母乳喂养成功率(P〈0.01),产后28 d内母乳喂养成功率(P〈0.01),产后28 d内新生儿病率(P〈0.01)。结论产后饮食护理及膳食指导是产科护理的新型模式,可有效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减少新生儿病率,促进母婴健康,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刘丽  丁莉 《中国乡村医生》2023,(24):125-127
目的:探讨无缝隙护理联合个体化信息支持对母婴分离产妇负性情绪及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于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分娩且产后母婴分离的产妇8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围产期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无缝隙护理联合个体化信息支持。比较两组产妇负性情绪以及新生儿产后7、42 d的纯母乳喂养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产妇母婴分离焦虑量表(M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产妇MS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新生儿产后7、42 d的纯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母婴分离产妇实施无缝隙护理联合个体化信息支持的效果确切,能够有效缓解产妇的母婴分离焦虑,有助于促进母乳喂养的实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分析产前及产后护理干预对初产妇母乳喂养的临床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初次分娩孕妇82例作为此次研究活动的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原理将所有产妇分为基础性资料并无差异的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对照组产妇常规化的临床护理方法,给予产妇产前及产后相应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母乳喂养的情况。结果:护理结果表明,观察组初产妇分娩后的母乳喂养效果更优于对照组(P <0.05);且观察组产妇1~2 d 以及2~3 d 母乳喂养率要高于对照组(P <0.05);但观察组与对照组初产妇在人工喂养、混合喂养、0~1 d 泌乳和超过3 d 的泌乳并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加强对初产妇产前与产后的护理,可有效提高母乳喂养率,在临床中具有推广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产前及产后护理干预对初产妇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进行初次分娩的80例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80例产妇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0例,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产前及产后护理干预,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两组产后泌乳时间和新生儿喂养情况.结果:观察组在产后母乳喂养率上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人工喂养和混合喂养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泌乳后1-2d的泌乳情况和2-3d的泌乳情况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两组泌乳后0~1d的泌乳情况和>3d的泌乳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通过对初产妇母乳喂养进行产前及产后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母乳喂养率,缩短泌乳时间,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术前心理干预对家族性乳腺癌患者焦虑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家族性乳腺癌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实验组除常规护理外,接受心理干预,对照组只进行常规护理。采用焦虑量表(SAS)及状态-特质焦虑自评量表进行调查与对比分析。结果干预前实验组和对照组SBP、DBP、HR、SAS、S-AI及T—AI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和对照组SBP、DBP和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SAS、S_AI及T—AI值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干预前SAS、S-AI及T—AI值显著高于干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对照组干预前、后SAS、sAI及T—AI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家族性乳腺癌手术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有利于身体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临产室护理应用预防性护理干预对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资料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于无锡市妇幼保健院进行分娩的产妇共10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53例给予预防性护理干预,对照组53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产妇各产程时间、出血量及新生儿阿普加(Apgar)评分.结果 研究组第一、二、三产程时间分别为(7.21±1.62)、(1.03±0.27)、(0.57±0.14)h,均明显短于对照组[(10.34±1.67)、(2.01±0.36)、(0.75±0.14)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产妇总产程[(7.79±1.73)h]显著低于对照组[(13.34±1,67)h],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产妇第三产程(207.18±48.36)mL、产后2h[(43.68±6.42)mL]、产后24 h出血量[(102.89±10.05)mL]均显著少于对照组[(278.49±63.07)、(65.48±9.31)、(164.19±19.35)mL],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学意义(P<0.01);研究组产妇的新生儿Apgar评分[(9.48±0.47)分]显著高于对照组[(4.86±1.07)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产室产妇应用预防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缩短产程时间,降低出血量,改善分娩结局,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徐小燕  周虹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22):142-144
目的探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初产妇中应用及效果。方法选择浙江省衢州市常山县人民医院产科2010年11月~2012年12月住院分娩的112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初产妇分为A组(56例)和B组(56例),A组初产妇给予传统护理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B组初产妇给予母婴床旁护理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比较两组初产妇焦虑抑郁情绪、纯母乳喂养率、新生儿护理技能掌握程度、健康教育知识回答正确率和初产妇对护理人员提供护理服务方式和态度的满意度。结果 B组初产妇焦虑[(42.66±4.63)分]、抑郁[(44.25±4.53)分]得分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组初产妇纯母乳喂养率(100.00%)和健康教育知识回答正确率(98.21%)、新生儿护理技能掌握程度(80.36%)和对护理人员提供护理服务方式和态度(82.14%)的满意度明显优于A组初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母婴床旁护理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明显减少初产妇焦虑抑郁情绪的发生,不但明显提高初产妇育婴知识和新生儿护理技能掌握程度,而且还明显提高初产妇对护理人员提供护理服务态度和方式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杨秀红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25):112-113
目的探讨术前宣教和心理护理对妇科手术患者疼痛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138例妇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术前宣教和心理护理干预,并于术后第3天进行疼痛程度和护理满意度评价。结果护理干预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干预组患者轻度疼痛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重度疼痛及剧烈疼痛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妇科手术患者进行术前宣教和心理护理干预,可明显减轻术后疼痛感,并获得较高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摘要]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剖宫产后不良情绪以及母乳喂养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汉中市中心医院2013年8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行剖宫产手术的初产妇146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7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措施,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对产妇产后不良情绪进行评价,采用母乳喂养自信心量表(BSES)评价产妇母乳喂养自信心,观察比较2组母乳喂养依从性,并在产妇出院后1周及1个月随访母乳喂养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干预后SDS、SAS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干预后母乳喂养自信心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母乳喂养依从性为97.2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周及1个月,干预组母乳喂养率分别为95.89%、91.7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56%、72.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初产妇剖宫产后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明显的改善产妇的不良情绪,增强产妇的母乳喂养自信心,提高母乳喂养依从性及母乳喂养率,值得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wborn intensive care unit,NICU)听力筛查阳性数据,分析不同疾病患儿畸变耳声发射(distortion product otoacoustie emission,DPOAE)阳性率。方法采用GSI-70耳声发射仪,于生后3d~出院前初筛,阳性儿于42d复筛,3月龄进行第一次诊断。对照组为同期母婴同室的正常新生儿。结果阳性率:NICU儿明显高于正常新生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早产儿为55.5%,低体重儿为52.2%,肺炎、窒息为42.3%,巨大儿为41.1%,其他高危儿为35%,高胆红素血症为33.2%,明显高于散发病种,多个率比较早产儿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NICU儿DPOAE筛查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儿,有病种差异而无男女性别差异。应重视高阳性病种患儿听力的随访监护。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及护理体会。方法:将6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全程、系统性护理干预措施,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PaO2明显升高,PaCO2明显降低,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缩短,焦虑和抑郁评分、日常生活得分、社交活动得分明显降低,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包括康复护理、心理护理等在内的全程、系统性干预护理可明显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护理操作细节规范化对新生儿院内感染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5月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患儿1 524例作为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操作细节规范化;选取2012年6月~2013年5月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患儿1 636例作为对照组,未实施护理操作细节规范化,观察两组院内感染发生率、不同季度感染率、院内感染部位。结果观察组院内感染发生率为2.30%(35/1524),对照组院内感染发生率为4.22%(69/163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第一、第四季度院内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呼吸道和泌尿道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综合护理操作细节规范化后新生儿院内感染发生率明显降低,通过护理操作细节规范化能够提高护理操作效率,提高护理质量,实现对院内感染的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9.
丁彩平  周小红  王艳 《中外医疗》2014,(33):175-176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剖宫产产妇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剖宫产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满意率为81.6%,观察组满意率为95%,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效果相比,母乳喂养知识知晓情况:观察组60(100%),对照组53(88.3%),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母婴健康知识知晓情况:观察组57(95%),对照组49(81.7%),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护理知识知晓情况:观察组58(96.7%),对照组48(80%),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脐部护理合格情况:观察组54(90%),对照组44(73.3%),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抚触合格情况:观察组59(98.3%),对照组51(85%),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妇情绪调节良好情况:观察组53(88.3%),对照组41(68.3%),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到剖宫产护理中可以避免护理工作中的随意性及盲目性,使护理工作流程化、标准化及规范化,有利于提高剖宫产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全程护理干预对预防产后抑郁的效果,为促进产妇心理健康调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以2012年1月1日-12月31日期间在我院进行产检并承诺在我院进行分娩的孕妇为研究对象,利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对产妇进行产前及产后第7天、第42天抑郁状态的测定,对产前有抑郁情绪的对象进行全程护理或常规护理,比较两种护理效果的差别.结果 通过全程干预护理可以减轻产后抑郁的发生,干预组产后第7天和第42天抑郁率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全程护理干预能够为产妇提供科学、有效的健康知识和指导,有助于降低产后抑郁的发生,改善产妇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