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腹腔镜优先脾动脉结扎巨脾切除术对晚期血吸虫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22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38例行腹腔镜优先脾动脉结扎巨脾切除术的晚期血吸虫病患者为腹腔镜组,并选取同期在本院行开腹巨脾切除术的33例晚期血吸虫病患者为开腹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前基线资料(性别、年龄、脾脏长径、Child-Pugh肝功能分级等)、术中资料(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等、术后恢复资料(术后首次进食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以及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脾脏长径、Child-Pugh肝功能分级等术前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腹腔镜组患者的术中失血量、术后首次进食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显著低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部患者均成功完成脾脏切除术,两组患者的腹腔出血、腹腔感染、静脉血栓、胰漏等各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开腹巨脾切除术相比,腹腔镜优先脾...  相似文献   

2.
套袖与免气腹装置辅助腹腔镜巨脾切除及断流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套袖与免气腹装置辅助腹腔镜巨脾切除及断流术许红兵萧荫祺郑方李虎城我们于1996年5月成功施行了腹腔镜套袖装置与自制免气腹装置辅助的电视腹腔镜巨脾切除加预防性断流及肝活检与卵巢囊肿切除术,结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患者女,36岁。临床诊断:门脉性...  相似文献   

3.
正脾脏切除术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伴脾功能亢进症的传统方法,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防治、血小板减少及巨脾引起的腹胀等都是脾切除术的理由。传统的手术方式是开腹进行脾脏切除,随着腹腔镜技术的推广和普及,腹腔镜下也可以完成脾切除术[1]。通过血管介入行部分脾动脉栓塞也是替代脾切除的常用方法[2]。这些方法使传统手术方式走向微创,固然有益于肝功能不良的患者,但重要的是,随着对肝硬化发展病理生理机制的理解及  相似文献   

4.
腹腔镜脾脏切除术已在国内外广泛开展,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少、恢复快及住院时间短等优点。该文介绍了完全腹腔镜下脾切除术、手助腹腔镜下脾切除术、单孔腹腔镜下脾切除术、免气腹腔镜脾切除术、腹腔镜下部分脾切除术、经自然腔道腹腔镜脾切除术及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脾切除术等手术方式的特点、临床效果及应用前景等。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腹腔镜门奇静脉断流术联合脾切除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合并巨脾患者的效果。方法 2016年12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86例肝硬化并发门脉高压症合并巨脾患者被分为两组,每组43例,其中对照组行开腹,而观察组实施腹腔镜下门奇静脉断流术联合脾切除术。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为(180.8±23.1)ml,显著少于对照组的【(286.4±35.7)ml,P<0.05】,术后住院日为(6.0±1.3)d,显著短于对照组的【(8.6±1.5)d,P<0.05】;观察组术后7 d外周血WBC为(8.9±1.4)×109/L,PLC为(132.0±28.9)×109/L,对照组分别为(7.2±1.8)×109/L,PLC为(125.6±30.3)×109/L,均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术后门静脉直径为(1.2±0.1)cm,血流量为(911.7±261.7)ml/min,对照组分别为(1.2±0.2)cm,血流量为(888.5±191.5)ml/min,均较术前显著缩小或下降(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7.2%(P<0.05)。结论 腹腔镜下门奇静脉断流术联合脾切除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合并巨脾患者临床疗效确切,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恢复快。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盐酸肾上腺素对脾血闭合式回输的应用。方法总结彭山县血防医院2006-2008年32例巨脾切除术中,脾动脉内注入稀释的盐酸肾上腺素引起脾血闭合式回输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结果术中患者耐受度提高,无开放式自体输血以及异体输血的并发症,27例患者血红蛋白与术前比较均有不同程度增加。结论说明盐酸肾上腺素用于脾血闭合式回输,具有方法简便,自体回血安全,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经腹腔镜脾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经腹腔镜脾切除术的临床应用胡三元姜希宏张楠刘风军随着腹腔镜外科手术的开展及腹腔镜器械的发展完善,国内外学者对腹腔镜脾切除术(laparoscopicsplenectomy,LS)进行了探索。国外学者施行LS处理脾周围韧带和血管时,多数使用Endo-G...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晚期日本血吸虫病(晚血)巨脾型患者接受外科脾切除手术治疗后的血常规变化情况,以探讨其脾功能亢进能否得以纠正。方法选取105例晚血脾切除术患者和105例晚血巨脾有手术指征者分别进行血常规检查,对其自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数的变化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接受外科治疗切脾手术者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数分别为5.63±1.82(G/L)、4.17±0.72(T/L)和133±75(G/L);而晚血巨脾有手术指征者其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数分别为3.73±1.45(G/L)、3.70±0.71(T/L)和71±49(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晚血巨脾型患者接受外科脾切除治疗后可以纠正脾功能亢进,提高全血细胞数量,有积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因巨脾型晚期血吸虫病病因、病理、临床特征、预后有其特殊性,故其围术期处理也有所不同。本文针对晚期血吸虫病巨脾切除术围术期处理的难点问题,包括超低血小板、广泛严重粘连性巨脾、术中大出血、门静脉血栓形成等,进行分析和讨论并提出处理对策,旨在指导晚期血吸虫病临床救治工作,从而改善患者预后、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亓玉忠  王国斌 《山东医药》2008,48(24):43-44
76例难治性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癫(ITP)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2例)和对照组(44例),实验组于腹腔镜下游离脾周围韧带,辅加小切口直视下行脾切除术;对照组采用传统脾切除术处理脾蒂血管.结果 实验组患者均顺利康复出院,发生应激性溃疡出血1例,无切口感染、脾窝积液及术中大出血;对照组发生应激性溃疡出血3例,切口感染2例,脾窝积液2例.认为经腹腔镜脾切除术治疗难治性ITP具有微创、安全、有效、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晚期血吸虫病脾切除术后内出血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晚期血吸虫病脾切除术后并发内出血是脾切除术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现报告5例诊断和治疗情况。1 临床资料5例脾切除术后并发内出血患者中,男性4例,女性1例,平均年龄36岁,术前均诊断为晚期血吸虫病巨脾型病人。5例中有2例置负压引流,5例均予第2次开腹抢救,4例抢救成功,1例死亡。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脾切除术后血小板计数的变化及处理措施。方法选择晚期血吸虫病巨脾型285例,肝炎后肝硬化致门脉高压综合征120例,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5例,胃癌5例,外伤性脾破裂35例。脾切除术前查血小板,术后3天,连续查血小板,然后根据情况定期复查。术后血小板上升至400×109/L者,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单独或联合应用。结果发现所有病例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血小板计数升高,以晚期血吸虫病巨脾型合并脾功能亢进者最为明显,大多数能在术后2周左右自行降至(100~300)×109/L,部分患者需使用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方可恢复,无一例血管栓塞并发症发生。结论血小板计数应作为脾切除术后常规监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3.
对30例巨脾型和19例已切脾的晚期血吸虫病(晚血)患者及 41例对照人群进行外周血 NK细胞活性、红细胞C_(3b)受体花环率、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和淋巴细胞转化试验测定以检测晚血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变化及脾切除对其影响。结果显示,晚血巨脾型患者上述免疫功能均明显低于对照人群,切脾患者 NK细胞活性、红细胞C_(3b)受体花环率明显高于巨脾组。晚血患者中性粒细胞吞噬指数及淋巴细胞转化功能已呈抑制,但切脾组与巨脾组之间无明显差异。表明脾切除不仅能降低门脉高压,同时也有可能改善患者的细胞免疫调节功能,增加患者抵抗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镜脾切除和脾动脉栓塞术治疗老年脾功能亢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50例在该院治疗的老年脾功能亢进患者,依据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行腹腔镜脾切除术)和观察组(行脾动脉栓塞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手术前后血常规指标及自然杀伤(NK)细胞活性变化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00 1)。术后两组血红蛋白(Hb)、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术后NK细胞活性明显下降(P<0.05),而观察组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发热、腹痛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浆膜腔积液及门静脉栓塞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脾切除和脾动脉栓塞术治疗脾功能亢进均有较好的效果,但是脾动脉栓塞术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较小,在老年脾功能亢进的治疗中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脾切除术在不明原因发热(FUO)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05年6月北京协和医院的35例因FUO行诊断性脾切除术的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35例患者中,男20例,女15例,平均年龄为39岁。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脾大。从发病到脾切除术的平均时间为15.8(5~165)周。经脾切除术直接诊断淋巴瘤27例、播散性结核病2例。间接诊断成人Still病4例;2例未确诊,总诊断率为94.1%。手术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14.3%,无一例因手术死亡。结论脾切除术是诊断FUO伴脾大的重要方法,选择合适的患者和手术时机是脾切除术在FUO诊断应用中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135例外伤性脾破裂的诊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外伤性脾破裂治疗对策。方法对1990-2008年收治的135例外伤性脾破裂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非手术治疗19例,脾切除术85例,脾破裂修补术19例,脾部分切除术10例,自体脾移植37例,临床效果满意。结论脾外伤的治疗应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及脾破裂的类型而定。  相似文献   

17.
脾切除是冶疗部分血液病和造血系统疾病的有效方法之一,更是门脉高压综合征脾肿大的首选术式。在实践中,术式多样:有传统的前人路脾切除术,后人路脾切除术,更有近几年来开展的腹腔镜脾切除术。2002年2月以来,我们采取前后结合人路巨脾切除术,在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失血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机器人脾切除术和腹腔镜脾切除术对非创伤性脾脏疾病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系统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库,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选择比较机器人脾切除术与腹腔镜脾切除术治疗非创伤性脾脏疾病的所有中英文文献,检索时间截止到2019年3月。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学评价后,采用Cochrane library提供的软件RevMan 5. 0进行分析。对研究中的连续性变量及二分类变量分别采用均数差(MD)及率差(RD)为效应指标,计算其合并值及95%可信区间(95%CI)。结果经筛选后共纳入7篇研究,包括374例患者,其中机器人脾切除组160例,腹腔镜脾切除组214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腹腔镜脾切除术相比,机器人脾切除术的术中失血量(MD=-127. 14,95%CI:-199. 87~-54. 42,P 0. 001)、中转开腹率(RD=-0. 06; 95%CI:-0. 11~-0. 01,P=0. 02]及术后并发症(RD=-0. 10,95%CI:-0. 20~-0. 01,P=0. 04]均显著降低。然而在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方面二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 0. 05)。结论基于目前的证据,在非创伤性脾脏疾病手术中,机器人脾切除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部分优于腹腔镜,未来还需要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来予以验证。  相似文献   

19.
[摘要] 目的 探讨腹腔镜脾切除术(LS)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2例行腹腔镜脾切除术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禁食时间、术后切口疼痛评分、术后住院时间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手术时间为155~182 min,平均为170 min;手术中出血量为85~100 ml,平均为94 ml;术后禁食时间为24~48 h,平均为40 h;术后第1天切口疼痛评分得分为2~4分,平均为3.1分;术后第3天切口疼痛评分为1~2分,平均为1.2分;术后住院时间为6~8 d,平均为7.3 d。结论 腹腔镜脾脏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患者痛苦少、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术后切口疼痛小,住院时间短、伤口小而美观等优点,是行脾切除术患者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20.
[摘要] 目的 总结腹腔镜下脾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体会。方法 回顾分析2010-01~2011-12该院施行的21例腹腔镜下脾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手术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为(178±36)min,术中出血量为(335±68)ml,均未需输血,术后住院时间为(10.2±1.3)d,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腹腔镜下脾切除术安全可靠,是一种临床治疗效果良好的微创手术方式。术中预防大出血和防止周围临近脏器热传导损伤是手术中必须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