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007年佛山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谭敏秀  邓智明 《中国药事》2010,24(2):207-208,F0003
目的探讨2007年佛山市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和分布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病例回顾性研究方法,利用广东省药品不良反应网络管理平台,对2007年佛山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收到的753例药品不良反应报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药品不良反应涉及的药品以抗微生物药最多;不同给药途径中以静脉给药引起的ADR最多见。结论应开展全方位的ADR监测工作,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尽量避免或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我院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影响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信息。方法:利用网站检索功能和Excel对我院2006年上报的115例药品不良反应报表进行回顾性分析与评价。结果:115例报告涉及142个药品。抗微生物药、注射剂、输液给药方法和中药注射剂是引发药品不良反应的4个主要因素。不良反应损害主要为皮肤及其附件(59.02%)和全身性损害(20.49%)。结论:应加强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提高不良反应监测水平,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重复发生。  相似文献   

3.
我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6年成功上报省中心的78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78例ADR中,女性的患者较多,占总例数的71.79%(56例);以静脉滴注方式给药引发的ADR最多,占总例数的78.21%(61例);抗微生物药物引起的ADR最多,占总例数的52.5%(41例);临床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伤最常见,占总例数的35.9%(28例)。结论防止可能或潜在的ADR,关键在于临床用药监测,应加强ADR监测及其相关知识宣传,开展全方位的ADR监测工作,避免或减少ADR发生。  相似文献   

4.
贺桂泉  史勇 《天津药学》2007,19(4):24-26
目的:了解本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和分布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利用EXCEL电子表格对2006年1月—2006年12月上报的46份ADR报告进行分析、评价。结果与结论:发生不良反应的药物以抗感染药物最多见,ADR报告数量偏少,报告质量有待提高,应加强专业人员的业务和素质培养,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以减少和避免ADR发生。  相似文献   

5.
刘芸  张莉 《中国药业》2013,(18):86-88
目的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方法对医院2006年至2011年由临床医师、护士及药师共同收集的732例有效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按患者的性别、年龄、给药途径、引起ADR的药品种类、涉及器官或系统以及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732例ADR中,60岁以上老年人最多(42.08%),静脉滴注给药引最多(79.92%),抗菌药物最多(53.77%),}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多见(42.96%)。结论应加强ADR监测意识,完善相关报告分析制度,保障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6.
我院2006~2009年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规律和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 ,对我院2006年1月~2009年12月的243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按不良反应发生的年龄、性别、药物品种、给药途径、不良反应累及的器官及转归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43例药品不良反应中,抗菌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居首位,占44.0%,中药制剂不良反应发生率位于第2位,占22.6%;不良反应临床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伤最为常见,占总例数的58.8%;给药途径中,由静脉给药引起的不良反应最多,占90.5%。结论应继续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以减少或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促进合理用药和保障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特点,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6年收集的1184例ADR报告进行回顾性汇总分析。结果:1184例不良反应报告中女性多于男性;中老年患者比例较高;经静脉给药引发的ADR,占75.59%;以轻度不良反应为主,其中多数对原患疾病无明显影响(94.51%);抗感染药的报告比例最高;临床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害最多见。结论:应重视ADR的监测和ADR知识的宣传,加强药品规范使用的管理,完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和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对医院2008年和2009年的500份药品不良反应报表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不良反应涉及的药品以抗感染药物居首位,占40.20%;静脉给药引发的药品不良反应最多,占67.00%;发生药品不良反应的患者60岁以上最多,占43.80%.结论 医院应重视并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合理用药,尽量遴免或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牟洪 《中国药业》2011,(9):41-43
目的分析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和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对医院2008年和2009年的500份药品不良反应报表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不良反应涉及的药品以抗感染药物居首位,占40.20%;静脉给药引发的药品不良反应最多,占67.00%;发生药品不良反应的患者60岁以上最多,占43.80%。结论医院应重视并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合理用药,尽量避免或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2010年六安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我市各医院及药品生产、经营企业的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情况,探讨引起ADR的因素。方法对我市2010年上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平台的8614例ADR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结果抗感染药物引起的ADR 4686例占54.4%,中药制剂引起的ADR 1343例占15.6%。结论应加大ADR监测工作力度,最大限度的保障临床用药安全、合理、有效,尽量避免或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104例阿奇霉素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阿奇霉素不良反应的规律和特点.方法 对104例阿奇霉素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分析.结果 阿奇霉素的主要不良反应是过敏反应、胃肠道反应;其他还有造血系统损害、泌尿系统损害、肝胆系统损害、神经系统损害等.结论 合理使用能够减少其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方法:对我院上报的206例ADR报告,从患者一般情况、ADR涉及药品种类、涉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6例ADR中,50岁以上中老年患者居多,占48.06%;抗菌药物引起的ADR最多见,占44.17%,其次为中药制剂,占15.05%,其中注射剂占90.32%;给药途径以静脉给药最多,占62.62%;涉及器官及系统以皮肤及其附件最多,占46.12%。结论:应加强中老年患者的用药监护,降低静脉给药比率,提高抗菌药物及中药注射剂的合理使用水平,以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157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吴雪  蔡林  蒋帆  龚敏  石姗平  徐伟佳  张应辉 《中国药师》2012,15(9):1315-1318
目的:了解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规律及易发原因,为临床预防ADR和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某院2010~2011年上报的157例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分析。结果:157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中,以抗菌药居多,占40.76%;引起ADR最主要的给药方法为静脉滴注,占72.61%;ADR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占43.95%。结论:应重视ADR的报告和监测工作,加强临床合理用药监管,以减少和避免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吴雪  蔡林  蒋帆  龚敏  石姗平  徐伟佳  张应辉 《中国药师》2012,15(7):1315-1318
开放性骨折是外科常见急诊,多发生于交通事故、高空坠落、机械绞轧、枪弹伤等高能量损伤之后,患者可同时伴有烦躁、精神萎靡、虚汗、手足发冷、心率加快、血压进行性下降等创伤性、失血性休克表现.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及引发ADR的相关因素。方法对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集到的578例ADR进行回顾性统计与分析。结果 578例ADR报告中,女性多于男性,65岁以上老年患者占总例数的48.1%。给药方式中,静脉滴注引发的ADR最多,口服第二。涉及的药品种类中,抗感染药物居首位,其次是心血管药物,中药和解热镇痛药分别为第三、第四位。引起ADR的抗感染药中,喹诺酮类药物占首位,头孢菌素类药物居第二位,依次是林可霉素类、β-内酰胺酶抑制类。ADR的临床表现形式以过敏、消化系统反应比较多见。结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ADR的发生以女性、老年患者居多,其临床表现多样,发生因素与患者年龄、给药途径、药品种类等相关。应加强对ADR的监测及相关知识的宣传,以减少和避免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我院174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一般规律。方法:收集我院2008年上报至国家ADR监测中心的ADR报告174例,分别从患者的性别、年龄、给药途径、上报来源、药品种类、引发ADR的器官或系统及主要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74例ADR中,60岁以上老年人较多,有53例(占30.46%);以静脉滴注引发ADR最多,有137例(占78.74%);抗感染药引发ADR最多,有108例(占62.07%);ADR累及器官或系统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多,有81例(占46.56%)。结论:医疗机构应重视ADR的监测与报告工作,特别是抗感染药及注射用药,以预防和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莫西沙星致不良反应165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 要 目的:探讨莫西沙星所致不良反应特点及相关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在鼓楼医院2008年5月6日~2013年5月6日上报的不良反应报表中,检索由莫西沙星引起的不良反应,对患者用药情况、性别、年龄、不良反应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检索到莫西沙星引起的不良反应165例,其中口服莫西沙星片所致不良反应35例,莫西沙星针剂130例,涉及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等系统。结论:临床应重视莫西沙星发生的不良反应,用药时注意患者的临床表现,监测患者肝、肾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发生特点及相关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我院2012年2月-2014年2月上报于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188例ADR报告中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88例药品ADR报告中61岁以上患者所占比例最大(35.64%),男:女比例为0.79∶l。涉及的药品中,抗微生物药、中药制剂、循环系统药、维生素及营养制剂所占比例较高;ADR表现中,皮肤及附件损害最高(占42.55%)、其次为消化系统反应、循环系统反应、神经系统反应;静脉给药引发ADR的比例最高、其次为口服给药;新的、严重的ADR共计28例,占ADR总数的14.89%;我院ADR报告率偏低,存在漏报现象;新的、严重的ADR报告数较少;8例严重ADR中存在明显不合理用药。结论:加大ADR监测和报告力度,做好ADR知识宣传,加强对特殊人群、静脉给药方式及重点品种的用药监管与监测,加强对国家《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学习,提高合理用药水平,减少ADR的发生,尤其是严重ADR的重复发生。  相似文献   

19.
我院282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耘胜  杨斌 《中国药房》2010,(42):4002-4004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方法:对我院2008~2009年收集的282例ADR报告进行分类统计与分析。结果:282例ADR中,男性(162例)多于女性(120例),>60岁者占34.04%;抗微生物药引起的ADR最为多见,占44.68%,其次为消化系统药,占13.12%;静脉滴注较其他给药途径更易发生ADR(240例,占85.11%);主要的ADR类型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占44.33%。结论:临床应加强和重视ADR的监测工作,促进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20.
112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我院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方法:对我院2003年-2007年收集的112例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我院ADR涉及的药品种类及例次中,以抗菌药物占首位,其次是中药制剂;主要的ADR类型为皮肤及附件损害,其次为胃肠系统损害;注射给药ADR发生率占绝大部分。结论:加强对静脉滴注抗生素和中药注射剂时的ADR观察,重视ADR监测工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