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传统方法和经鼻内镜下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152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总结传统方法和经鼻内镜鼻中隔偏曲矫正术的手术技巧。方法对1998年3月~2003年8月复旦大学华山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152例鼻中隔偏曲病人中,84例采用传统方法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68例经鼻内镜鼻中隔偏曲矫正术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手术过程进行总结并观察其术后疗效。结果鼻内镜下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68例中,所有病人均获得完全矫正,症状缓解,无1例出现并发症。传统方法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84例病人中75例获得完全矫正,9例病人矫正不完全,术后鼻腔通气仅稍改善,2例术后并发穿孔。结论鼻内镜下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改变了以往传统的手术方式,光源充足、鼻腔后端显示好,术中仅去除偏曲的骨性或软骨部分,并发症少,术后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中隔再次矫正术的方法和要点。方法在鼻内镜下对27例鼻中隔矫正术失败的患者进行再次鼻中隔矫正。结果术后鼻内镜下检查27例患者均获满意矫正,鼻中隔偏曲引起的临床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0.5~3年,无1例出现鼻中隔穿孔、鞍鼻、鼻腔粘连等并发症。结论手术前全面评估、确立重点矫正部位及术式,鼻内镜下鼻中隔再次矫正术可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3.
鼻内镜下鼻中隔修正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鼻中隔矫正术失败而行鼻内镜下鼻中隔修正手术的技术方法。方法对1997年4月~2006年4月鼻中隔矫正术失败的39例患者在鼻内镜下根据患者鼻中隔偏曲的部位、程度、原有软骨及骨质的残留状况采用2种不同的手术径路:①对10例鼻中隔前下端偏曲,1例低位偏曲和14例高位偏曲的患者采用鼻中隔前端"C"形切口。②对12例鼻中隔后端偏曲和2例高位偏曲患者,在偏曲部位的前方作小弧形切口,必要时辅助电钻或骨锉进行手术。结果39例患者均获满意矫正,鼻中隔偏曲引起的临床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随访6~24个月,无1例出现鼻中隔穿孔、鞍鼻、鼻腔粘连等并发症。结论鼻内镜下鼻中隔修正手术针对不同的临床特点选择正确的手术方法,可获满意效果,是一种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失败进行补救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鼻内镜微创下局限性鼻中隔矫正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局限性鼻中隔矫正术的手术方法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78例鼻中隔不同部位偏曲的患者行鼻内镜下局限性鼻中隔矫正术,随访6个月以上,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78例患者均得到一次性矫正,疗效满意,未发生1例并发症.结论 鼻内镜下局限性鼻中隔矫正术在恢复鼻腔功能的前提下,减少了软骨与骨质的缺损,维持了鼻中隔的稳固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高位及后段鼻中隔偏曲的鼻内镜手术治疗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目的探讨彻底矫正鼻中隔高位及后段偏曲、有效治疗鼻窦炎和顽固性鼻出血手术的方法.方法对20例鼻中隔高位偏曲,27例高位偏曲合并其它部位偏曲及5例后段棘突患者在鼻内镜下分别行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及局部矫正术.结果经术后1~48月随访,所有患者均取得满意效果,未出现任何并发症.结论鼻内镜下鼻中隔手术是治疗高位及后段鼻中隔偏曲的有效方法,且并发症少,微创化.同时还可同期进行鼻中隔、鼻窦手术.  相似文献   

6.
鼻中隔偏曲不仅影响偏曲侧鼻腔的通气功能,还影响对侧鼻腔的生理功能和鼻窦的正常引流,最终引起一系列的临床症状。因此改善鼻腔的通气引流非常重要。随着微创理论的建立及微创技术的应用,鼻中隔偏曲矫正术也得到了不断改进。我们采用鼻内镜三线减张法矫正46例鼻中隔偏曲患者,术后随访6~30个月,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的方法和完整保留鼻中隔软骨的可行性。方法2009年3月~2012年6月鼻内镜下行较完整保留鼻中隔软骨的鼻中隔矫正术128例,根据偏曲部位不同,选择不同的切口部位。鼻中隔软骨部单纯偏曲和/或上颌骨鼻突偏曲行偏曲侧Killian术式切口,复杂型偏曲均行左侧Killian术式切口,筛骨垂直板C型偏曲、棘突和梨骨嵴或棘突行偏曲前方0.5 cm处切口。术后随访6~12个月。结果 128例鼻中隔偏曲均一次性得以矫正,其中治愈112例(87.5%),好转16例(12.5%)。所有患者术后双鼻腔通气良好。结论鼻内镜下行鼻中隔矫正术,具有视野清晰、微创、精准等优点,对不同类型鼻中隔偏曲选择个性化切口和术式可完整保留软骨支架、出血量少、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以鼻中隔偏曲为主要表现的一类鼻科疾病的诊治手段。方法:采用鼻内镜微创手术对24例临床诊断为鼻中隔偏曲的患者(鼻内镜手术组)进行鼻腔中、下鼻甲,鼻中隔等多结构同步矫形治疗,并与行传统鼻中隔偏曲矫正手术的17例患者(传统手术组)进行比较。结果:术后随访半年以上,鼻内镜手术组24例患者鼻塞症状全部缓解,其中22例流涕症状消失;传统手术组有7例仍感轻度鼻塞,8例仍有流涕症状,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鼻内镜微创手术进行鼻腔中、下鼻甲,鼻中隔等多结构同步矫形治疗,对以鼻中隔偏曲为主要表现的一类鼻科疾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鼻内镜下微创治疗鼻中隔偏曲伴下鼻甲肥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微创治疗鼻中隔偏曲伴下鼻甲肥大的疗效。方法对我科199例鼻中隔偏曲伴下鼻甲肥大采用鼻内镜手术,行鼻中隔矫正术;用4mmStryher微型电动切割器作下鼻甲黏膜下部分切除术。结果随访6~30个月,该方法对199例均能彻底地矫正鼻中隔偏曲,尤其是高位、后段的鼻中隔偏曲,能安全有效地减少下鼻甲体积,满意地改善病人的鼻腔通气,防止术后鼻腔干燥结痂及并发萎缩性鼻炎。仅有1例病人术后并发鼻中隔穿孔。结论该方法与传统的鼻中隔矫正术及下鼻甲手术比较,更加安全有效,既能保持疗效持久,又能保存下鼻甲的正常功能,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再次鼻中隔矫正术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目的 探讨鼻中隔矫正术失败而再次手术的技术方法。方法 对1992-2004年鼻中隔矫正术失败的32例患者进行鼻科检查,根据患者鼻中隔偏曲的部位、程度,原有软骨及骨质的残留状况和患者年龄,我们采用3种不同的手术切口(径路)进行矫正:①对5例鼻中隔前端偏曲,1例低位偏曲和14例高位偏曲的患者采用鼻中隔前端“U”形切口;②对8例鼻中隔后端偏曲和2例高位偏曲患者,在偏曲部位的前方作纵向切口,并辅助鼻内镜进行矫正;③对2例鼻中隔前端低位偏曲的青少年患者采用唇龈沟正中横切口,向上揭翻,辅助耳科电钻进行手术。结果 32例患者均获满意矫正,鼻中隔偏曲引起的临床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随访6~36个月,无一例出现鼻中隔穿孔、鞍鼻、鼻腔粘连等并发症。结论 鼻中隔偏曲再次矫正术需针对不同的临床特点选择正确的手术方法,可获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索鼻腔粘连合并鼻中隔偏曲的手术治疗方案.方法 鼻腔粘连合并鼻中隔偏曲患者13例.其中11例在施行粘连分解术的同时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和Merocel膨胀海绵持续性填塞鼻腔,1例施行单纯粘连分解术,1例联合施行粘连分解和鼻中隔偏曲黏膜下切除术.术后观察比较鼻腔创伤愈合情况及其功能改善效果.结果 第1组病例均获得痊愈;行单纯粘连分解术的1例症状无改善,改用第1组所用治疗方法后获得成功;第3种术式治疗的病例虽然粘连成功分解,但发生了鼻中隔穿孔.结论 对鼻腔粘连合并鼻中隔偏曲的患者,需在分解粘连的同时施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重建鼻中隔,并行Merocel膨胀海绵持续性鼻腔填塞,有利于创伤愈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内镜鼻窦手术一期行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对222例内镜鼻窦手术中182例伴鼻中隔偏曲患者一期行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结果 经随访6个月~2年,全部病例经门诊内镜检查,无如鼻中隔穿孔、鼻中隔血肿、脓肿和鼻腔粘连等严重并发症;总有效率100%。结论 临床实践证明:内镜鼻窦手术一期行鼻中隔黏膜下切除容易操作,对治疗鼻窦疾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鼻内镜在鼻颅底外伤处理中的临床运用价值。方法对35例鼻颅底外伤的患者应用鼻内镜技术进行诊治,回顾性分析手术前后的临床资料。结果35例鼻颅底外伤患者中15例合并有鼻大出血,急诊经鼻内镜处理后出血停止。单纯鼻骨骨折3例行鼻内镜手术,术后鼻外观及鼻通气良好。5例鼻骨骨折合并鼻中隔骨折或脱位,4例鼻内镜下行鼻中隔矫正复位术,术后鼻外观及鼻通气良好;1例术后左鼻塞,检查见鼻中隔左偏,1个月后行中隔矫正后鼻塞消失。2例合并鼻泪管断裂,鼻内镜辅助下手术治愈。处理上颌窦(前、上壁)骨折4例、筛窦骨折2例、额筛窦骨折4例(2例伴脑脊液鼻漏)、上颌窦筛窦骨折合并眶纸板骨折4例(2例伴复视)、蝶筛窦骨折6例(1例伴脑脊液鼻漏)。鼻内镜手术后均对位生长愈合良好,无复视及视力障碍,眼球运动正常,外形尚好,窦口引流通畅,鼻腔鼻窦上皮化好。伴脑脊液鼻漏者已愈合。35例中1例鼻腔大出血,虽鼻出血停止但因合并严重脑挫裂伤死亡。结论在处理鼻颅底复杂性外伤中配合应用鼻内镜可以获得较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鼻腔混合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及治疗方法,以提高对此病的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鼻腔混合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鼻内镜和鼻窦CT等术前评估选择手术径路;其中2例行鼻侧切开术,4例行鼻内镜下肿瘤切除术。结果鼻腔混合瘤原发于鼻中隔者5例、鼻咽顶后壁1例;术后随访3年,5例痊愈,1例复发。结论鼻腔混合瘤虽属良性肿瘤,但术后易复发,首次彻底切除是预防复发的关键,术后需定期随访。  相似文献   

15.
253例原发鼻中隔肿块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鼻中隔肿块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对1983年3月-2007年8月收治的253例原发于鼻中隔的肿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53例鼻中隔肿块中,良性肿瘤2J9例,恶性肿瘤34例;良性肿瘤采用鼻内/鼻侧径路,随访6个月~12年(平均72个月),173例无复发和恶性变,12例复发再次手术,9例死于其他疾病,25例失访。恶性肿瘤采用鼻内/鼻侧径路加放/化疗,随访12个月~15年3个月,6例于术后2年~6年7个月因复发或转移而死亡;余28例生存,未见肿瘤复发。结论:对于原发于鼻中隔的良性肿瘤以手术切除为主,关键是一次性彻底切除,而恶性肿瘤应采取综合治疗,术后应进行定期随访。  相似文献   

16.
复发性鼻息肉的鼻内窥镜修正术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修正术治疗复发性鼻息肉的疗效和手术体会。方法:回顾分析1997年7月-1998年10月间21例因鼻息肉复发在我院行鼻内窥镜修正术的患者,21例均双侧同时手术,根据CT所见及术中情况,采用筛窦全切或次全切,上颌窦自然窦口扩大,尖牙窝径路上颌窦病变组织清除等手术方式。结果:随访6-12个月评定疗效,治愈7傅,好转8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71.4%,无一例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鼻内窥镜  相似文献   

17.
鼻中隔偏曲鼻内镜下手术的术式选择及其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手术治疗的术式选择及其疗效。方法 对212例鼻中隔偏曲患者分别采取4种鼻内镜下手术方式: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52例,改良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37例,鼻中隔矫正术58例,鼻中隔成形术65例。结果 4种术式的治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鼻内镜下鼻中隔手术方式的选择以及术后疗效受到术者鼻内镜操作水平和有关理论水平的影响,同时也与鼻内镜器械设备完备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8.
Koren I  Hadar T  Rappaport ZH  Yaniv E 《The Laryngoscope》1999,109(11):1838-1840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nasal complications after transnasal transsphenoidal operations for pituitary tumors, comparing two surgical techniques: traditional sublabial transseptal and endoscopic transseptal techniques. STUDY DESIGN: We retrospectively evaluated by self-reported questionnaire and endoscopic examination the nasal condition of 40 consecutive patients with pituitary tumors: 20 patients had endoscopic surgery and 20 had surgery with the traditional sublabial technique.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technique, the endoscopic approach was associated with a shorter operative time (about 40 min), shorter hospitalization time (about half), absence of recurrent epistaxis snoring and denture problems, and lower incidence of septal perforation, synechia, and crust formation. Furthermore, loss of nasal tip projection was found only in the group that had surgery with the sublabial technique. CONCLUSIONS: Endoscopically guided transseptal transsphenoidal surgery is simple to perform and time-saving, and it results in fewer nasal and denture complications than the sublabial technique. At the same time, it allows the surgeon all the benefits of the binocular microscopic surgical field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the traditional approach.  相似文献   

19.
鼻窦鼻中隔联合手术对鼻中隔术后修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鼻窦鼻中隔联合手术,对鼻中隔手术后修复的影响.方法:65例鼻中隔偏曲并发慢性鼻窦炎的患者,行鼻内镜鼻窦鼻中隔联合手术,观察中隔术后的临床指标,并与单纯鼻中隔手术对照.结果:鼻窦鼻中隔联合手术组的术后早期反应重于单纯鼻中隔手术组,3个月后患者对手术的满意度高于后者,未发生鼻中隔感染等并发症.结论:鼻窦鼻中隔联合手术对鼻中隔手术预后没有产生不良影响,该术式安全,临床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行鼻中隔成形联合鼻骨复位术一期治疗鼻骨骨折伴鼻中隔偏曲的可行性、必要性及手术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鼻内镜下行鼻中隔成形联合鼻骨复位术治疗56例鼻骨骨折伴鼻中隔偏曲的诊疗情况,对手术方式、效果、并发症等进行分析.结果 56例患者鼻部外观满意,鼻腔通气畅,嗅觉良好,1例鼻中隔前端穿孔,经放置软骨支撑愈合.术后无鼻中隔脓肿、血肿,随访半年也无外鼻塌陷等并发症.结论 鼻骨骨折伴鼻中隔偏曲可在鼻内镜下同期行鼻中隔成形联合鼻骨复位术,同期手术具有直视下操作,复位精确,切口灵活,微创、并发症少等优点,同时具有卫生经济学意义,但要知情告知并征得患者同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