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灰毡毛忍冬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贾晓东  赵兴增  王鸣  董云发  冯煦 《中药材》2008,31(7):988-990
目的:研究灰毡毛忍冬花蕾的化学成分。方法:灰毡毛忍冬药材90%乙醇提取液依次用石油醚和乙酸乙酯萃取。石油醚萃取部分反复柱层析得到化合物(1~9)。结果:从灰毡毛忍冬花蕾的石油醚萃取物中分离鉴定了9个化合物:白果醇(1)、正三十烷醇(2)、乌苏酸(3)、β-谷甾醇(4)、正三十烷(5)、棕榈酸(6)、β-胡萝卜苷(7)、3-辛烷基,3-癸烷基二十二烷醇(8)、3-壬烷基,3-十二烷基二十二烷醇(9)。结论:除化合物4外均为首次从本植物中分得,其中化合物2、3、5、8和9为首次从忍冬属中分得。  相似文献   

2.
灰毡毛忍冬花蕾水溶性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hen Y  Zhao YY  Wu S  Wang M  Feng X  Liang JY 《中药材》2012,35(2):231-234
目的:研究灰毡毛忍冬花蕾的水溶性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多种层析分离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灰毡毛忍冬干燥花蕾的水提物中分离得到了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反式-芳樟醇-3,7-氧化物-6-O-β-D-葡萄糖苷(1)、secologanoside(2)、secoxyloganin(3)、绿原酸(4)、咖啡酸(5)、蔗糖(6)。结论:化合物1为首次以单体化合物形式从自然界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3为从该植物中首次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
灰毡毛忍冬花蕾中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22,自引:4,他引:22  
目的:对灰毡毛忍冬花蕾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应用溶剂萃取及枉层析方法进行化学成分分离、纯化,并利用各种光谱技术分析鉴定结构、结果:从灰毡毛忍冬花蕾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其中3个绿原酸类成分、4个黄酮类成分、4个其他成分,分别为:1—O-咖啡酰基奎宁酸(Ⅰ),4-O-咖啡酰基奎宁酸(Ⅱ),5-O-咖啡酰基奎宁酸丁酯(Ⅲ),槲皮素(Ⅳ),苜蓿素-7-O—β-D-葡萄糖苷(Ⅴ),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Ⅵ),木犀草素-7-O—β-D-半乳糖苷(Ⅶ),肌醇(Ⅷ),Ⅶ-谷甾醇(Ⅸ),正十九烷醇(Ⅹ),葡萄糖(Ⅺ).结论:化合物Ⅰ、Ⅱ为首次从忍冬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Ⅲ~Ⅺ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
灰毡毛忍冬花蕾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寻找灰毡毛忍冬(Lonicera macranthoides Hand.-Mazz.)花蕾的药效物质基础,对其化学成分进行研究以评价该药材质量方法:应用各种柱层析方法进行化学成分分离,并利用各种光谱技术分析鉴定结构、结果:从灰毡毛忍冬花蕾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其中8个皂苷类成分,3个黄酮类成分,经鉴定为:常春藤皂苷元-28-O-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酯苷(Ⅰ),常春藤皂苷元-3-O-α-L-吡喃鼠李糖-(1→2)-。-,.-吡喃阿拉伯糖苷(Ⅱ),常春藤皂苷元-3-O-β-D-吡喃葡萄糖-(1→3)-α-J-吡喃鼠李糖-(1→2)-α-L-吡喃阿拉伯糖苷即灰毡毛忍冬次皂苷甲(Ⅲ),3-O-α-L-吡喃阿拉伯糖-常春藤皂苷元-28-O-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酯苷(Ⅳ),常春藤皂苷元-3-O-β-D-吡喃葡萄糖-(1→4)-β-D-吡喃葡萄糖-(1→3)-α-L-吡喃鼠李糖-(1→2)10-L-吡喃阿拉伯糖苷即灰毡毛忍冬次皂苷乙(Ⅴ),3--O-α-L-吡喃鼠李糖-(1→2)-α-L-吡喃阿拉伯糖-常春藤皂苷元-28-O-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酯苷即川续断皂苷乙(Ⅵ),3-O-β-D-吡喃葡萄糖-(1→3)-α-L-吡喃鼠李糖-(1→2)-α-L-吡喃阿拉伯糖-常春藤皂苷元-28-O-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酯苷即灰毡毛忍冬皂苷甲(Ⅶ),3-O-β-D-吡喃葡萄糖-(1→4)-β-D-α-L-吡喃葡萄糖-(1→3)-α-L-吡喃鼠李糖-(1→2)-α-L-吡喃阿拉伯糖-常春藤皂苷元-28-O-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酯苷即灰毡毛忍冬皂苷乙(Ⅷ),山柰酚-3-O-β-D-葡萄糖苷(Ⅸ),芦丁(Ⅹ),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Ⅺ)。结论:皂苷Ⅰ~Ⅴ、黄酮苷Ⅸ和Ⅹ均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
灰毡毛忍冬茎叶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un MY  Feng X  Lin XH  Yin M  Zhao XZ  Chen Y  Shan Y 《中药材》2011,34(2):218-220
目的:对灰毡毛忍冬茎叶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利用各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根据化合物的光谱数据(IR、MS1、H-NMR1、3C-NMR)和化学方法鉴定其结构。结果:从灰毡毛忍冬茎叶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马钱子苷(Ⅰ)、马钱子苷酸(Ⅱ)、莫罗忍冬苷(Ⅲ)7、-O-乙基莫罗忍冬苷(Ⅳ)、东莨菪素(Ⅴ)、咖啡酸(Ⅵ)、绿原酸(Ⅶ)、β-谷甾醇(Ⅷ)、胡萝卜苷(Ⅸ)。结论:化合物Ⅰ~Ⅵ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所有化合物均是首次从该植物茎叶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采自湖南省四个不同产地的灰毡毛忍冬藤的主要成分绿原酸、挥发油含量进行比较.为选育优良品种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中绿原酸的含量。按(中国药典)2000年版附录XD挥发油测定乙法测定挥发油含量。结果:隆回产的总挥发油含量最高(0.5%);其次为武岗和邵东产,分别为0.32%和0.2%;最低为祁东产的,含量为0.1%。绿原酸含量也以隆回产为最高(2.66%);其次为祁东和邵东产的,分别为2.35%和2.31%;最低为武岗产的,为2.07%。结论:灰毡毛忍冬藤主要成分的含量与产地有着一定关系,不同产地含量不尽相同,育种时应择优考虑。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采自湖南省四个不同产地的灰毡毛忍冬藤的主要成分绿原酸、挥发油含量进行比较,为选育优良品种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中绿原酸的含量. 按<中国药典>2000年版附录XD挥发油测定乙法测定挥发油含量.结果:隆回产的总挥发油含量最高(0.5%);其次为武岗和邵东产,分别为0.32%和0.2%;最低为祁东产的,含量为0.1%.绿原酸含量也以隆回产为最高(2.66%);其次为祁东和邵东产的,分别为2.35%和2.31%;最低为武岗产的,为2.07%.结论:灰毡毛忍冬藤主要成分的含量与产地有着一定关系,不同产地含量不尽相同,育种时应择优考虑.  相似文献   

8.
郑光雅  马逾英  穆向荣  卢晓琳  翟蒙 《中药材》2012,(11):1792-1795
目的:对细毡毛忍冬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为其特征性成分的筛选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大孔树脂、硅胶柱层析、凝胶色谱等方法进行成分的分离纯化;运用1H-NMR、13C-NMR等波谱技术并结合文献对比确定其结构。结果:从细毡毛忍冬中分离得到9个单体化合物,分别为:5-羟基-7,4'-二甲氧基黄酮(Ⅰ)、芦丁(Ⅱ)、槲皮素(Ⅲ)、穗花杉双黄酮(Ⅳ)、秦皮乙素(Ⅴ)、β-谷甾醇(Ⅵ)、5-羟基-7,3',4'-三甲氧基黄酮(Ⅶ)、齐墩果酸(Ⅷ)、β-胡萝卜苷(Ⅸ)。结论:其中,化合物Ⅰ、Ⅳ、Ⅴ、Ⅶ~Ⅸ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
灰毡毛忍冬规范化种植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按照《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的要求,结合课题组试验研究成果和当地环境情况,经过近3年试验研究,初步总结出四川古蔺灰毡毛忍冬GAP栽培技术,为规范灰毡毛忍冬生产环节和保证灰毡毛忍冬质量提供初步研究资料。  相似文献   

10.
董俊丽  黄传奇  王富乾  黄伟  林世和  张耕 《中草药》2018,49(19):4484-4490
目的研究灰毡毛忍冬Lonicera macranthoides花蕾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正相硅胶、ODS、Sephadex LH-20、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对灰毡毛忍冬花蕾的水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采用NMR、MS等波谱方法进行鉴定结构,采用MTT法研究化合物的细胞毒活性。结果从灰毡毛忍冬花蕾中分离得到了7个三萜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O-β-D-吡喃葡萄糖基-(1→4)-α-L-吡喃阿拉伯糖基常春藤皂苷元28-O-β-D-吡喃葡萄糖酯苷(1)、3-O-α-L-吡喃鼠李糖基-(1→2)-α-L-吡喃阿拉伯糖基齐墩果酸28-O-α-L-吡喃鼠李糖基-(1→4)-O-β-D-吡喃葡萄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基酯苷(2)、3-O-α-L-吡喃鼠李糖基-(1→2)-α-L-吡喃阿拉伯糖基常春藤皂苷元28-O-β-D-吡喃葡萄糖酯苷(3)、3-O-α-L-吡喃鼠李糖基-(1→2)-α-L-吡喃阿拉伯糖基常春藤皂苷元28-O-α-L-吡喃鼠李糖基-(1→4)-O-β-D-吡喃葡萄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基酯苷(4)、3-O-α-L-吡喃阿拉伯糖基常春藤皂苷元28-O-α-L-吡喃鼠李糖基-(1→4)-β-D-吡喃葡萄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基酯苷(5)、3-O-β-D-吡喃葡萄糖基-(1→4)-α-L-吡喃阿拉伯糖基常春藤皂苷元28-O-α-L-吡喃鼠李糖基-(1→4)-β-D-吡喃葡萄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基酯苷(6)、3-O-β-D-吡喃葡萄糖基-(1→3)-α-L-吡喃鼠李糖基-(1→2)-α-L-吡喃阿拉伯糖基常春藤皂苷元28-O-α-L-吡喃鼠李糖基-(1→4)-β-D-吡喃葡萄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基酯苷(7)。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命名为灰毡毛忍冬皂苷丙;化合物2~7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细胞毒活性结果显示,化合物1、4和5对人宫颈癌He La细胞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IC50值分别为54.3、43.9、61.2μmol/L。  相似文献   

11.
灰毡毛忍冬中皂苷类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贾晓东  冯煦  董云发  赵兴增  王鸣  赵友谊  孙浩 《中草药》2007,38(10):1452-1455
目的研究灰毡毛忍冬Lonicera macranthoides花蕾的化学成分。方法灰毡毛忍冬药材90%乙醇提取液依次用石油醚和醋酸乙酯萃取,醋酸乙酯萃取部分反复柱色谱得到化合物。结果从灰毡毛忍冬花蕾中分离鉴定了6个皂苷类化合物:3-O-β-D-吡喃葡萄糖基(1-4)-β-D-吡喃葡萄糖基(1-3)-α-L-吡喃鼠李糖基(1-2)-α-L-吡喃阿拉伯糖基-常春藤皂苷元-28-O-β-D-吡喃葡萄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酯苷(Ⅰ)、3-O-β-D-吡喃葡萄糖基(1-3)-α-L-吡喃鼠李糖基(1-2)-α-L-吡喃阿拉伯糖基-常春藤皂苷元-28-O-β-D-吡喃葡萄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酯苷(Ⅱ)、3-O-α-L-吡喃阿拉伯糖基-常春藤皂苷元-28-O-β-D-吡喃葡萄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酯苷(Ⅲ)、3-O-β-D-吡喃葡萄糖基(1-4)-β-D-吡喃葡萄糖基(1-3)-α-L-吡喃鼠李糖基(1-2)-α-L-吡喃阿拉伯糖基-常春藤皂苷元(Ⅳ)、3-O-β-D-吡喃葡萄糖基(1-3)-α-L-吡喃鼠李糖基(1-2)-α-L-吡喃阿拉伯糖基-常春藤皂苷元(Ⅴ)、3-O-α-L-吡喃鼠李糖基(1-2)-α-L-吡喃阿拉伯糖基-齐墩果酸-28-O-β-D-吡喃葡萄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酯苷(Ⅵ)。结论化合物Ⅲ为首次从忍冬属植物中分得,Ⅳ、Ⅴ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Ⅵ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的齐墩果酸型皂苷。  相似文献   

12.
灰毡毛忍冬的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灰毡毛忍冬的指纹图谱。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二级管阵列检测器(DAD),乙腈-0.4%磷酸溶液(15∶85);流速:1.0 mL/m in;检测波长:327 nm。结果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中各共有峰相对保留时间和相对峰面积的RSD均<3%,10批样品间具有很高的相似度。结论本方法可以作为山银花药材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不同采收方法对灰毡毛忍冬药材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采收方法对灰毡毛忍冬药材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药材形态、采收期、开花率三种方法分别采样,观察药材形态并用RP-HPLC法测定其中绿原酸含量。结果以药材形态为采集方法所得到的样品中绿原酸含量最高,且各形态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认为以药材形态做为采集方法最优。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灰毡毛忍冬的鉴别,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来源、性状、显微、理化对其鉴别。结果:首次系统阐明了灰毡毛忍冬的生药学理论。结论:为制订灰毡毛忍冬质量标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九牛造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九牛造根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和葡聚糖凝胶柱层析分离纯化技术,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特征分离并鉴定化合物。结果:从九牛造根的丙酮提取物中分离鉴定出8个化合物,分别为大戟甾醇(eupholⅠ)、5-羟甲基糠醛(5-hydroxymethylfuraldehydeⅡ)、β-谷甾醇(β-sitosterolⅢ)、β-胡萝卜苷(β-sitosterolglucosideⅣ)、3,3′,4-三甲基鞣花酸(3,3′,4-tri-o-methylellagic acidⅤ)、3,3′-二甲基鞣花酸(3,3′-di-methylellagicacidⅥ)、3,3′-二甲基鞣花酸-4′-β-D-木糖苷(3,3′-di-methylellagic acid-4′-o-β-dxylopyranosidⅦ)、没食子酸(gallicacidⅧ)。结论:所分离得到的化合物Ⅱ、Ⅵ、Ⅶ、Ⅷ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南蛇藤Celastrus orbiculatus Thunb.茎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和ODS柱色谱方法进行化合物的分离和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南蛇藤茎的乙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经鉴定分别为:3β-hydroxy-2-oxoolean-12-ene-22,29-lactone(1),2,6-二甲氧基苯醌(2),3-氧代齐墩果酸(3),24-去甲基齐墩果烷-12-烯-28-酸-3-酮(4),白头翁酸(5),香草酸(6),23-羟基齐墩果烷-12-烯-28-酸-3-酮(7),丁香酸(8),齐墩果酸(9),β-谷甾醇(10),β-胡萝卜苷(11)。结论:化合物1为新三萜化合物,化合物2-5和7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8和9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