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洁灌肠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手段,其目的是为了软化粪块、刺激肠蠕动、促进排便、解除便秘、清洁肠道等[1]。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我们发现采用传统清洁灌肠法为老年患者灌肠时,常因老年人肛门内括约肌收缩力增强,外括约肌收缩力减弱,当肛管受粪便或灌肠液刺激后极易发生失控现象[  相似文献   

2.
清洁灌肠是医疗及护理工作中必须掌握的技术之一。然而在临床工作中,笔者发现一些肛门括约肌张力松弛的患者对其灌肠时,肛门括约肌松弛不能抓紧肛管,灌洗液经肛门及肛管之间大量外溢,无法达到清洗灌肠的目的。也无法配合临床诊断及治疗(特别是需要泌尿系造影、钡剂灌肠造影及术后长期卧床而肛门括约肌又松弛的患者)。笔者改刷球囊导尿管替代肛管行清洁灌肠,经临床实践,达到清洁灌肠的目的,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清洁灌肠是由肛门直接灌人液体,达到软化粪块,刺激肠蠕动,促进排便,彻底清除滞留在肠道中的粪便,达到清洁肠道的目的,是结直肠术前常规护理操作之一。肠道清洁程度直接影响手术操作。采用传统的清洁灌肠的方法灌肠,因肛管管径粗、长度短,常有灌肠液外溢,尤其是肛门括约肌松弛的老年患者,灌肠液保留时间短,且易因反复灌肠造成肠黏膜损伤甚至影响灌肠效果。为减轻患者痛苦,又达到清洁灌肠的效果,本科采用一次性输液器代替肛管进行灌肠,  相似文献   

4.
正一般灌肠法是用肛管自肛门经直肠插入灌注液体,以达到通便排气的治疗方法。对于老年便秘患者,采用一般灌肠法,由于肛管较粗,无法调节液体速度,至灌肠液快速进入肠道,加之老年患者肛门括约肌松弛,导致液体快进快出,达不到软化粪便,解除便秘的目的,往往需多次灌肠,才能达到解除便秘目的,费时费力。而采用生理盐水加液体石蜡油灌肠法,吸痰管比肛管细2/3,可减轻对肛门及直肠的刺激,利用输液器调节阀作  相似文献   

5.
大量不保留灌肠是将500~1000ml溶液通过肛管由肛门经直肠灌入结肠,刺激肠蠕动、清除肠腔粪便和积气,其目的是解除便秘;清洁肠道;稀释和清除肠道内有害物质;为高热患者降温。现临床将灌肠筒更换为瓶装灌肠液,操作更方便。我科均为老年人,经长期实践发现大量不保留灌肠中采用一次性吸痰管代替肛管,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赵惠晴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6):6506-6506
清洁灌肠是由肛门经直肠灌入液体,以软化粪便、刺激肠蠕动、促进排便、彻底清除滞留在结肠中的粪便。笔者使用一次性吸痰管代替肛管用于患者的清洁灌肠,效果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预防清洁灌肠时肛管堵塞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清洁灌肠是将一定量的溶液通过肛管由肛门经直肠灌入结肠 ,帮助病人排出粪便和积存的气体。若清洁灌肠时遇粪块阻塞肛管常导致插管失败。自 1997年始 ,采用下述方法有效地克服了以上不足。现介绍如下 :1 方法1.1 清洁灌肠时 ,将肛管轻轻插入肛门 3cm ,然后适当松开止血钳控制灌肠液缓缓流入 ,同时继续缓缓插入肛管达 7cm~10cm ,固定肛管 ,至灌肠液达量。1.2 如灌肠过程中 ,灌肠液流入受阻 ,移动肛管后仍不见灌肠液流入 ,此时可将灌肠筒抬高 ,见灌肠液流入后 ,再将灌肠筒放至原来高度 ,待灌肠液流入达量后将肛管拔出。2 讨论  …  相似文献   

8.
老年人清洁灌肠不同插管深度效果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清洁灌肠是由肛门注入液体,软化清除粪便,以达到清洁肠道的目的。在临床给老年人灌肠中,经常遇到灌肠液外流的现象。有的完全达不到灌肠的目的,还容易造成床单以及地面的污染。为提高病人的诊治率,我们在门诊为老年人清洁灌肠时采用不同的插管深度做了比较,实践证明,给老年人灌肠时适当增加肛管插入深度,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临床上许多老年患者,由于肛门括约肌松弛或精神、病理等因素造成大便失禁不能有效自主控制肠道排泄,在灌肠的过程中,肛管脱出或大量灌肠液自肛门向外喷射,使灌肠液很难在肠道内保留,造成灌肠失败而影响手术或其他经肠道治疗的效果,也增加了护理人员的工作负担。因此采用气囊导尿管替代肛管进行灌肠,收到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介绍一种防漏式灌肠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普外科胃肠道手术的病人术前需要肠道准备或灌肠治疗。以往我们使用一次性灌肠器灌肠时 ,由于老年人肛门括约肌松弛或灌肠压力增大时 (肠道肿瘤 ,粪便梗阻 ) ,灌肠液或肠内容物可顺肛管从肛门溢出 ,污染床褥及病人的衣裤 ,给工作带来不便。为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 ,我们把原有的一次性灌肠器加以改进 ,在原灌肠器的肛管前 15cm处增加一个直径约 4cm的圆型橡胶护圈 ,灌肠时 ,根据负压原理 ,使保护圈紧贴肛门处 ,防止灌肠液及肠内容物外溢 ,经过临床应用 ,其保护效果显著 ,给工作带来方便 ,安全可靠 ,也适合其他科室病人灌肠介绍一种防漏式…  相似文献   

11.
改进法行清洁灌肠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清洁灌肠是由肛门经直肠注入灌肠液达到软化粪便、刺激肠蠕动、促进排便、清洁肠道的目的。在妇科一些较大及较复杂的手术前,常需进行清洁灌肠,灌肠效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手术效果。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灌肠液外流,达不到灌肠的目的,并易造成床单位和地面的污染。为了寻求一种有效的灌肠方法,于2003年10月-2004年7月对传统清洁灌肠法进行了改进,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清洁灌肠的护理进展   总被引:49,自引:0,他引:49  
清洁灌肠是将一定量的液体由肛门经直肠灌入结肠,以帮助患者排便、排气、清洁肠道,是基础护理操作中最常用的技术操作之一。传统的灌肠筒灌肠法因器械不佳、方法落后存在不易观察、灌肠液易外溢、保留时间短等不足,影响了灌肠效果。为提高灌肠效果,国内护理同仁在灌肠器材、操作技术及注意事项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现综述如下。1灌肠器材的改进1.1硅胶肛管与组织相容性好,已逐渐取代与组织相容性小的橡胶肛管;且硅胶肛管管壁柔软,对患者刺激小;头端侧孔多,利于粪便排出;管道透明便于观察管内情况。1.2气囊肛管[1]和双腔球囊式导尿管[2]两者…  相似文献   

13.
住院病人由于卧床,进食少,生活习惯改变等原因,容易引起便秘.普通肛管灌肠,一方面由于肛管质地较硬,管腔大,管壁厚,易损伤直肠粘膜,导致疼痛和插管不适;另一方面插入长度短,一般7~10 cm,不易越过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因此灌肠液停留在直肠内,对肠壁产生刺激,产生强烈排便反射[1].尤其是肛管疾患及肛门括约肌松弛的病人,更容易边灌边流,不能充分软化粪质,影响灌肠效果.我们采用一次性吸痰管代替肛管灌肠.临床应用49例,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住院病人由于卧床,进食少,生活习惯改变等原因,容易引起便秘.普通肛管灌肠,一方面由于肛管质地较硬,管腔大,管壁厚,易损伤直肠粘膜,导致疼痛和插管不适;另一方面插入长度短,一般7~10 cm,不易越过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因此灌肠液停留在直肠内,对肠壁产生刺激,产生强烈排便反射[1].尤其是肛管疾患及肛门括约肌松弛的病人,更容易边灌边流,不能充分软化粪质,影响灌肠效果.我们采用一次性吸痰管代替肛管灌肠.临床应用49例,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住院病人由于卧床,进食少,生活习惯改变等原因,容易引起便秘.普通肛管灌肠,一方面由于肛管质地较硬,管腔大,管壁厚,易损伤直肠粘膜,导致疼痛和插管不适;另一方面插入长度短,一般7~10 cm,不易越过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因此灌肠液停留在直肠内,对肠壁产生刺激,产生强烈排便反射[1].尤其是肛管疾患及肛门括约肌松弛的病人,更容易边灌边流,不能充分软化粪质,影响灌肠效果.我们采用一次性吸痰管代替肛管灌肠.临床应用49例,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住院病人由于卧床,进食少,生活习惯改变等原因,容易引起便秘.普通肛管灌肠,一方面由于肛管质地较硬,管腔大,管壁厚,易损伤直肠粘膜,导致疼痛和插管不适;另一方面插入长度短,一般7~10 cm,不易越过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因此灌肠液停留在直肠内,对肠壁产生刺激,产生强烈排便反射[1].尤其是肛管疾患及肛门括约肌松弛的病人,更容易边灌边流,不能充分软化粪质,影响灌肠效果.我们采用一次性吸痰管代替肛管灌肠.临床应用49例,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住院病人由于卧床,进食少,生活习惯改变等原因,容易引起便秘.普通肛管灌肠,一方面由于肛管质地较硬,管腔大,管壁厚,易损伤直肠粘膜,导致疼痛和插管不适;另一方面插入长度短,一般7~10 cm,不易越过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因此灌肠液停留在直肠内,对肠壁产生刺激,产生强烈排便反射[1].尤其是肛管疾患及肛门括约肌松弛的病人,更容易边灌边流,不能充分软化粪质,影响灌肠效果.我们采用一次性吸痰管代替肛管灌肠.临床应用49例,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住院病人由于卧床,进食少,生活习惯改变等原因,容易引起便秘.普通肛管灌肠,一方面由于肛管质地较硬,管腔大,管壁厚,易损伤直肠粘膜,导致疼痛和插管不适;另一方面插入长度短,一般7~10 cm,不易越过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因此灌肠液停留在直肠内,对肠壁产生刺激,产生强烈排便反射[1].尤其是肛管疾患及肛门括约肌松弛的病人,更容易边灌边流,不能充分软化粪质,影响灌肠效果.我们采用一次性吸痰管代替肛管灌肠.临床应用49例,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住院病人由于卧床,进食少,生活习惯改变等原因,容易引起便秘.普通肛管灌肠,一方面由于肛管质地较硬,管腔大,管壁厚,易损伤直肠粘膜,导致疼痛和插管不适;另一方面插入长度短,一般7~10 cm,不易越过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因此灌肠液停留在直肠内,对肠壁产生刺激,产生强烈排便反射[1].尤其是肛管疾患及肛门括约肌松弛的病人,更容易边灌边流,不能充分软化粪质,影响灌肠效果.我们采用一次性吸痰管代替肛管灌肠.临床应用49例,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住院病人由于卧床,进食少,生活习惯改变等原因,容易引起便秘.普通肛管灌肠,一方面由于肛管质地较硬,管腔大,管壁厚,易损伤直肠粘膜,导致疼痛和插管不适;另一方面插入长度短,一般7~10 cm,不易越过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因此灌肠液停留在直肠内,对肠壁产生刺激,产生强烈排便反射[1].尤其是肛管疾患及肛门括约肌松弛的病人,更容易边灌边流,不能充分软化粪质,影响灌肠效果.我们采用一次性吸痰管代替肛管灌肠.临床应用49例,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