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评价3种黄酮类同系化合物槲皮素及其单糖苷异槲皮素和双糖苷芦丁的体外抗自由基作用,进一步研究其构效关系。方法采用H2O2/Fe2 体系,通过Fenton反应生成羟自由基(·OH);采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产生超氧阴离子(O2-)。利用·OH造成肝细胞脂质过氧化以及红细胞膜破裂,观察受试化合物的保护作用,并计算IC50。结果在以上4种体外模型中,3种药物均表现出极强的清除自由基能力。在·OH以及O2-清除实验中,抗氧化活性顺序为芦丁>异槲皮素>槲皮素;在抑制肝匀浆脂质过氧化及红细胞膜破裂实验中,抗氧化活性顺序为槲皮素>异槲皮素>芦丁。结论3种受试黄酮类化合物均具有十分强大的自由基清除作用,且呈现明显的剂量依赖性和糖基结构依赖性,在不同的实验体系中其抗自由基活性强弱顺序不同。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柿叶乙酸乙酯部位的黄酮类成分。[方法] 应用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方法和波谱数据对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柿叶的乙酸乙酯部位分离并鉴定了6 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为:染料木素,异鼠李素,槲皮素-7-O-β-D-鼠李糖苷,槲皮素,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芦丁。[结论] 化合物1~3 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三白草Saururus chinensis中的黄酮类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各种柱色谱方法分离纯化,通过理化常数测定和光谱分析鉴定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三白草全草中分离鉴定了9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为金丝桃苷(1)、槲皮苷(2)、异槲皮苷(3)、槲皮素(4)、槲皮素-7-O-β-D-葡萄糖苷(5)、槲皮素-7-O-α-D-葡萄糖苷(6)、槲皮素-3-O-β-D-半乳糖-7-O-β-D-葡萄糖苷(7)、槲皮素-3-O-α-L-鼠李糖-7-O-α-D-葡萄糖苷(8)、芦丁(9)。结论 化合物2、5~9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
目的 建立棉花花总黄酮片中总黄酮、金丝桃苷、异槲皮素的测定方法。方法 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以芦丁为对照品测定总黄酮,HPLC同时测定黄酮类化合物金丝桃苷和异槲皮素。结果 3批棉花花总黄酮片中总黄酮分别为71.6、73.5、75.2 mg/片,金丝桃苷分别为4.28、4.35、4.23 mg/片,异槲皮素分别为18.55、18.73、18.31 mg/片。结论 该方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棉花花总黄酮片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测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大豆素、葛根素、槲皮素及芦丁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初步探讨类黄酮化合物的构效关系。方法 体外培养RAW264.7细胞,分别加入大豆素、葛根素、槲皮素和芦丁对细胞进行处理,4h后加入脂多糖刺激细胞,采用DCFH-DA探针法检测细胞内总活性氧水平,采用Griess试剂法检测细胞上清中NO、MDA的水平。结果 4种类黄酮化合物处理的RAW264.7细胞均可见细胞内总活性氧水平下降,以槲皮素处理效果最为显著;槲皮素可显著降低NO、MDA水平(P<0.01),葛根素可显著降低NO水平(P<0.01),芦丁可显著降低MDA水平(P<0.01),而大豆素对两者均无明显影响。结论 在4种类黄酮化合物中,槲皮素的抗氧化能力强于大豆素、葛根素和芦丁,这可能与槲皮素含羟基数目多、且羟基未成苷的结构特点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心脑舒通对缺氧/复氧损伤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 Neuro-2a 细胞, 分为正常对照组、缺氧/复氧损伤模型组、心脑舒通(10、25、50 mg/L)给药组, 建立缺氧缺糖(OGD)4 h/复氧复糖(Rep)24 h损伤模型, 检测心脑舒通对各组细胞增殖活力、乳酸脱氢酶(LDH)漏出量、活性氧(ROS)水平和线粒体膜电位(△Ψm)的影响。[结果] 与缺氧/复氧组比较, 心脑舒通可以明显增加Neuro-2a细胞活力, 减少LDH漏出, 降低ROS水平, 增强线粒体膜电位。[结论] 心脑舒通对缺氧/复氧损伤神经细胞具有明显保护作用, 其机制与其影响活性氧水平和线粒体膜电位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心脑舒通中黄酮类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反相色谱中低压柱色谱,硅胶柱色谱及Agilent 1260制备液相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NMR和LC-MS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分离得到6个黄酮类化合物,经鉴定分别是槲皮素(1);异鼠李素(2);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3);槲皮素-3-O-龙胆二糖苷(4);芦丁(5);山奈酚(6).[结论] 首次分离鉴定了心脑舒通中6个黄酮类化学成分。  相似文献   

8.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珍珠菜提取物中芦丁、异鼠李素-3-O-芸香糖苷、江户樱花苷、槲皮素、山柰酚的HPLC方法。方法 采用Chromas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0 μm),柱温35 ℃,以乙腈-0.1%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双波长检测(λ1=283 nm,λ2=370 nm),体积流量1.0 mL/min。结果 5个成分均能达到基线分离,线性回归方程分别为芦丁Y=14 958 X+179.22(r=0.999 3),异鼠李素-3-O-芸香糖苷Y=12 126 X+3.14(r=0.999 4),江户樱花苷Y=23 821 X+76.81(r=0.999 4),槲皮素Y=35 761 X-20.30(r=0.999 5),山柰酚Y=39 078 X+1.81(r=0.999 1),芦丁、异鼠李素-3-O-芸香糖苷、江户樱花苷、槲皮素、山柰酚进样量分别在228.60~1 143.00、99.60~498.00、232.20~1 161.00、22.08~110.40、15.12~75.60 ng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8%、98.9%、102.4%、98.4%、92.2%。结论 本检测方法简便、准确,为珍珠菜提取物中黄酮类成分的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褐藻多糖硫酸酯对H2O2诱导小鼠皮层神经元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以含有B-27的Neurobasal培养基无血清体外原代培养新生小鼠大脑皮层神经元,H2O2(50 μmol/L)诱导氧化应激损伤模型,MTT法检测不同质量浓度(0.01、0.1、1 g/L)褐藻多糖硫酸酯对细胞存活的影响,生化法测定乳酸脱氢酶(LDH)释放量和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结果 与H2O2处理组比较,0.1、1 g/L褐藻多糖硫酸酯能显著提高H2O2诱导损伤皮层神经元的存活率(P<0.05),并且降低培养液中LDH的漏出量,抑制细胞内MDA的生成,提高细胞内SOD的活性。结论 褐藻多糖硫酸酯对H2O2损伤皮层神经元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其机制与抗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线叶菊Filifolium sibiricum 抗感染有效部位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 采用大孔吸附树脂柱色谱、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及高效液相色谱等多种色谱分离技术,制备单体化合物,根据物理常数及波谱数据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共分离得到12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异荭草素(1)、异牡荆苷(2)、芹菜素-6-阿拉伯糖基-8-葡萄糖苷(3)、芹菜素-3′-甲氧基-7-O-芸香糖苷(4)、槲皮素(5)、金丝桃苷(6)、异槲皮苷(7)、异鼠李素-3-O-葡萄糖苷(8)、异鼠李素-3-O-芸香糖苷(9)、槲皮素-3-O-芸香糖基-7-O-葡萄糖苷(10)、圣草次苷(11)和圣草素(12)。结论 化合物111为首次从线叶菊属植物及线叶菊中分离得到,黄酮类化合物为线叶菊抗感染有效部位的重要组成成分。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油菜花粉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并进行提取工艺优化,同时建立HPLC-UV法测定槲皮素、山柰酚和异鼠李素3种黄酮类化合物的方法。方法 以总黄酮得率为指标,优选油菜花粉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提取方法和工艺参数;采用Capcell PAK-C18(250 mm×4.6 mm,5 μm)色谱柱,乙腈-pH 2.2磷酸水溶液(35∶65)洗脱,检测波长360 nm,体积流量1.00 mL/min,柱温40 ℃,对提取物中3种黄酮类成分进行分析测定。结果 渗漉法为提取油菜花粉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理想方法;3种黄酮类成分分离度良好,各成分质量浓度与峰面积在测定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重现性、稳定性和加样回收率均符合要求。结论 渗漉法适合提取油菜花粉中的黄酮类化合物,所建立的HPLC法稳定可靠、简便易行,可用于油菜花粉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同时定量分析,为油菜花粉原料及其提取物的质量控制和评价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半边莲Lobelia chinensis的化学成分。方法 用硅胶、MCI、ODS、Sephadex LH-20制备液相等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化合物的分离纯化,并通过多种波谱分析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半边莲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15个化合物,其中12个黄酮类化合物:槲皮素(1)、芦丁(2)、木犀草素(3)、芹菜素(4)、橙皮苷(5)、槲皮素-3-O-α-L-鼠李糖苷(6)、槲皮素-7-O-α-L-鼠李糖苷(7)、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8)、穗花杉双黄酮(9)、柚皮素(10)、橙皮素(11)、泽兰黄酮(12);3个香豆素类化合物:5, 7-二甲氧基香豆素(13)、异东莨菪素(14)、蒿属香豆素(15)。结论 化合物612为首次从半边莲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51314为首次从半边莲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3.
以吡罗昔康合成中间体(CAS:35511-15-0)为原料,利用活性拼接等药物设计原理,设计并合成了9个结构新颖的目标化合物,其结构经1H NMR、MS等表征。通过测定对胰腺癌细胞Capan-1、白血病细胞L1210和人肝癌细胞SMMC-7721的抑制活性,评价目标化合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6f(IC50=2.4±0.5 μmol/L)对胰腺癌细胞Capan-1表现出较好的抑制活性;化合物6h(IC50=5.4±0.2 μmol/L)对白血病细胞L1210表现出较好的抑制活性;化合物6g(IC50=3.8±0.2 μmol/L)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表现出较好的抑制活性。初步的抗肿瘤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将吡罗昔康3位的侧链替代为噻二唑并三嗪侧链,对提高该类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栀子苷预处理对H9C2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H9C2心肌细胞,制备缺氧/复氧损伤模型。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缺氧/复氧模型组,栀子苷预处理组。分光光度法测定细胞培养液中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过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凋亡率。[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栀子苷预处理组能明显减少心肌细胞CK、LDH的漏出量,提高SOD活力,降低MDA含量,同时提高心肌细胞的存活率,减少心肌细胞的凋亡。[结论] 栀子苷预处理对H9C2心肌细胞的缺氧/复氧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增强心肌抗氧化能力、清除氧自由基以及抑制心肌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5.
对异甜菊醇C-环、D-环进行结构修饰与改造,同时将其C19-COOH成酯,设计并合成了 9个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化合物(5~13),所有目标化合物的结构均经ESI-MS,IR,1H NMR确定。采用MTT法测试了目标化合物对HCT116,Huh7,SW620及HepG2等细胞的抗肿瘤活性。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化合物13表现出对人结肠癌HCT116细胞具有选择性抑制作用(IC50=3.57 μmol/L),与阳性对照舒尼替尼(sunitininb)(IC50=5.62 μmol/L)活性相当,化合物10对HCT116,Huh7,SW620均有较强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珍珠菜抗肿瘤有效部位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珍珠菜Lysimachia clethroides抗肿瘤有效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各种色谱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及波谱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分离并鉴定了14个化合物,分别为山柰酚(1)、槲皮素(2)、江户樱花苷(3)、异槲皮苷(4)、山柰酚-7-O-β-D-葡萄糖苷(5)、山柰酚-3-O-β-D-芸香糖苷(6)、芦丁(7)、异鼠李素-3-O-β-D-芸香糖苷(8)、二氢山柰酚(9)、柚皮素(10)、(?)-表儿茶素(11)、圣草素(12)、槲皮素-3-O-(2,6-二鼠李糖基葡萄糖苷)(13)、山柰酚-3-O-(2,6-二鼠李糖基葡萄糖苷)(14)。结论 化合物91213首次从本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7.
以吡罗昔康甲基物为原料,利用生物电子等排等药物设计原理,合成8个结构新颖的三氮唑化合物,其结构经1H NMR、MS表征。通过测定对胰腺癌细胞Capan-1和白血病细胞L1210的抑制活性,评价目标化合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6b(IC50=3.6±0.5 μmol/L)对胰腺癌细胞Capan-1表现出较好的抑制活性;化合物6a(IC50=1.8±0.2 μmol/L)对白血病细胞L1210表现出较好的抑制活性。初步的抗肿瘤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咪唑并三氮唑侧链的引入,对提高该类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马强  吴文宁  陈荣 《安徽医学》2017,38(11):1369-1373
目的 研究丁香酚对H2O2诱导H9C2心肌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 使用不同浓度H2O2建立H9C2心肌细胞氧化损伤模型,将建立好的心肌细胞氧化损伤模型分为对照组、50 μg/mL丁香酚处理组、100 μg/mL丁香酚处理组和200 μg/mL丁香酚处理组,采用MTT法观察吸光度值(OD)变化来评价丁香酚对H9C2心肌细胞活力的影响;采用Hoechst染色法观察细胞核形态变化,评价丁香酚对H9C2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丁香酚的抗氧化损伤作用,采用比色法检测试剂盒观察丁香酚对H9C2心肌细胞乳酸脱氢酶(LDH)、丙二醛(MDA)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的影响。结果 400 μmol/L H2O2显著降低H9C2细胞活力,增加细胞凋亡,适宜建立H9C2心肌细胞氧化损伤模型。100 μg/mL和200 μg/mL的丁香酚增加H9C2细胞活力,减少细胞凋亡(P<0.05);同时,H2O2诱导H9C2细胞LDH及MDA含量增加和SOD含量减少的效应也可被100 μg/mL和200 μg/mL的丁香酚抑制。结论 丁香酚对H2O2诱导H9C2心肌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贾德武  罗胜勇 《安徽医学》2016,37(3):257-261
目的 探讨抗血小板溶栓素(APT)对原培养大鼠皮质神经细胞缺糖缺氧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大鼠原代皮质神经细胞培养6 d后,经APT 80μg/mL、40μg/mL、20μg/mL、Toll样受体4(TLR4)阻断剂HTA12510μg/mL预处理24 h,皮质神经细胞缺糖缺氧3 h,恢复正常培养24 h,建立缺糖缺氧再灌注损伤模型。实验分为正常组,模型组,APT低、中、高组,HTA组。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免疫组化染色鉴定神经元。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比色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中丙二醛(MDA)含量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G-LISA法检测细胞中Rho蛋白A(RhoA)活性,Western-bloting检测细胞中TLR4、Rho相关卷曲螺旋形成蛋白激酶(ROCK)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细胞培养6 d后,免疫组化鉴定显示神经细胞纯度达90%以上;与模型组比较,APT低、中、高剂量能明显增加神经细胞存活率;中、高剂量能明显降低培养液中MDA含量和LDH活性,降低细胞中RhoA活性,抑制细胞中TLR4,ROCK1/2蛋白表达。结论 APT对大鼠原代皮质神经细胞缺糖缺氧再灌注损伤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其机制与抑制TLR4、RhoA、ROCK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苦参素(oxymatrine,OMT)对H2O2诱导乳鼠心肌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无菌环境下分离并培养乳鼠心肌细胞72h后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H2O2(200μmol/L)干预组、OMT(20、40、60μmol/L)+H2O2(200μmol/L)干预组,每组设10个复孔。药物干预12h后,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采用氧敏感荧光探针DCFH-DA检测氧自由基(ROS);测定细胞中抗氧化酶(SOD、GSH-Px、CAT)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检测细胞培养液中心肌酶(AST、CPK、LDH)含量,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检测细胞凋亡并计算凋亡率,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caspase-3、NF-κB蛋白表达并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 与H2O2(200μmol/L)干预组比较,OMT(40、60μmol/L)干预12h能够显著提高H2O2诱导损伤乳鼠心肌细胞存活率,降低ROS含量,改善SOD、GSH-Px、CAT活性并降低MDA含量,降低培养基中AST、CPK、LDH含量,降低细胞凋亡率,降低caspase-3、NF-κB蛋白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苦参素可能通过改善抗氧化酶活性而提高氧自由基清除能力、抑制促凋亡蛋白表达而降低细胞凋亡,对H2O2诱导乳鼠心肌细胞氧化应激损伤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