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董保国  梁驰 《广西医学》2000,22(3):468-470
目的:探讨胸外伤与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关系及诊治.方法:应用创伤性ARDS发生指数进行早期预测及动态观察.应用机械通气(MV)治疗及综合治疗.结果:本组创伤性ARDS发生指数1值为-26.00±10.00.平均MV时间为6.5天.死亡率19.23%.结论:创伤性ARDS发生指数作为早期预测ARDS及动态观察的指标,有助于早期诊断及判断其治疗转归.机械通气是治疗ARDS的有效方法,根据病情可以选用不同的呼吸机及通气方式.同时应注意处理原发伤、抗休克及预防感染.  相似文献   

2.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资料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艳军 《中外医疗》2008,27(9):29-29
目的 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治疗方法,从而达到挽救生命的目的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6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28例ARDS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8例ARDS患者,治愈23例,死亡5例,病死率为17.9%.结论 ARDS患者应及早给予X线诊断与机械通气,以肺的保护措施为主,要加强抗感染治疗,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同时要避免肺机械性损伤.  相似文献   

3.
食管癌术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治疗和预防,方法:对8例食管癌术后发生ARDS的病人进行回顾,分析其术前肺功能,血气,PaO2/FiO2与治疗及预防的关系。结果:本组患者ARDS占同期行食管癌根治术的0.8%,8例的均予以机械通气,平均8.2d,全组死亡4例,结论:运用整体的观念治疗ARDS,正确使用呼吸治疗是降低本病死亡率的有效措施,同时术前完善肺功能检查,正规手术操作,术后加强呼吸道管理可有效预防本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治疗方法,从而达到挽救生命的目的。方法通过近两年来ICU病房28例ARDS患者的治疗体会,总结经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结果28例ARDS患者,治愈21例,死亡7例。结论ARDS患者应及早给予机械通气,以肺的保护措施为主。在治疗过程中注意患者的基础疾病处理、液体出入量、电解质平衡及酸碱失衡、激素使用及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要加强抗感染治疗,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同时要避免肺机械性损伤。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48例体外循环术后患者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的预防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ARDS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ARDS的预防及治疗进行探讨。结果48例患者中,2例死于呼吸衰竭,3例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1例死于急性肝坏死;42例治愈出院。结论对患者进行充分术前准备,改善其全身营养状况及心肺功能,缩短体外循环时间,提高手术技巧,术后加强呼吸道管理,合理应用抗生素,防治术后感染以及加强支持治疗,是高海拔地区ARDS防治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疗效及护理经验.方法对我院2009年3月~2011年12月收治的62例早期ARDS患者,应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通气阶段配合心理护理,管道护理,气道湿化,预防感染等护理措施.观察患者呼吸、心率(HR)、血压(BP)等生命体征变化,并于治疗前后行动脉血气分析,观察患者血PaO2、PaCO2、SaO2、OI变化.结果经无创通气治疗后,患者呼吸、HR、BP趋于平稳,PaO2、PaCO2、SaO2、OI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早期ARDS患者及时有效的应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及监护,能够迅速改善氧合状况,避免有创通气相关并发症,是早期ARDS重要治疗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早期应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卡托普利(CPT)对油酸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预防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36只大鼠随机分为CPT治疗组、ARDS组、假手术组.每组分别在静脉注药后3h、6h 2个时间点处死动物,左心室完全取血,测ACE、AⅡ、ER-1.测量左、右肺湿重,右肺干重,并观察左肺组织学改变.结果ARDS组肺水含量、血液中ACE、AⅡ、ET-1的水平较假手术组明显升高(P<0.05);CPT治疗组与ARDS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血液中ACE、AⅡ、ET-1的含量与相应的肺系数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在ARDS早期,血液中ACE、AⅡ、ET-1的水平与肺系数存在相关性,ACEI-CPT可抑制血液中ACE、AⅡ、ET-1水平的升高,对实验性大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8.
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方法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健  倪小毅 《四川医学》1993,14(8):490-492
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一种严重的以急性进行性呼吸窘迫和低氧血症为其临床特征的非心源性肺水肿,其病死率可达50~90%。近年来ARDS的治疗已有很大进展,病死率亦有较明显降低。目前对ARDS的治疗主要可分为两大方面:1.特殊基础疾病的药物治疗,其目的是预防或阻止肺泡-毛细血管膜进一步受损;2.支持治疗,可维持心肺功能直至肺泡-毛细血管膜得以修复。一、基础疾病及药物治疗 1.败血症的治疗:ARDS几乎迟早均伴有败血症,其败血症可为原发或继发的并发症,是导致多器官衰竭的主要原因,故应极积寻找细菌学证据及使用广谱抗生素。胃肠道外高营养可能是引起败血症的危险途径,故应尽量以经胃肠道营养方式加以代替。  相似文献   

9.
对1985年至1996年11月收治的52例ARDS病例预后行回顾性分析,得出感染、颅脑及胸腹脏器伤所致ARDS预后较差,且与年龄、损伤程度、临床病程及对PEEP反应关系密切,激素治疗对预后无显著意义,并发MOF为主要死因,衰竭脏器的数目较种类更为有意义的结论。提出ARDS重在预防,决定ARDS顶后主要为原发伤,并发症及对治疗的反应。  相似文献   

10.
术前伴休克或在大手术后患者有发生呼吸功能不全的可能时,神经肌肉疾病或ARDS的患者,均可运用机械通气,可预防急性呼吸衰竭或ARDS的发生.我科于1999~2000年收治5例急危重症外科病人,于麻醉后苏醒期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由于治疗、护理得当,保证了病人的呼吸、循环良好,术后恢复迅速,最后康复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成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死亡率居高不下,而当前治疗手段大多以对症支持为主且效果欠佳。通过早期识别ARDS高危患者,及早施加干预措施阻断疾病进展是目前研究的新方向。较之传统机械通气模式,气道压力释放通气因其特有的肺保护作用备受国内外学者关注,APRV下肺泡持续开放并保持稳定可减少肺损伤发生,将APRV应用于ARDS预防理论上前景可观,本文将围绕早期实施APRV对预防ARDS应用价值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2.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是在严重感染、休克、创伤等非心源性疾病过程中,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肺泡上皮细胞损伤造成弥漫性肺间质及肺泡水肿,导致的急性低氧性呼吸功能不全或衰竭.临床以非心源性肺水肿和进行性低氧血症为主要特征,是临床常见的危重病.虽然广大研究者对ARDS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以及预防、治疗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ARDS总体病死率仍高达40%~70%[1-2].  相似文献   

13.
黄河  杨天德  陶军  吴悦维  李洪  李永旺 《重庆医学》2004,33(11):1634-1635
目的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麻醉管理和麻醉治疗.方法对26例并发ARDS的手术病人的麻醉进行回顾,分析其术中血气、PaO2/FiO2的变化.结果本组所有ARDS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一例术中死亡.其中3例在机械通气期间出现过呼酸,2例出现肺气压伤.结论运用整体的观念治疗ARDS,正确使用呼气末正压通气法及容许性高碳酸血症通气治疗是术中治疗ARDS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采用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通气治疗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SCAP)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治疗经验,提高技术应用和实际操作水平.方法:分析3年来入住我院ICU的15例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并ARDS的患者采用BiPAP呼吸机经鼻面罩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7例治愈,5例明显好转,死亡3例.结论?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出现ARDS并发症比较常见,在发病的中早期及时应用无创BiPAP通气是最为有效的治疗手段之一,通气治疗过程应注重6个关键环节:与药物治疗相配合,通气参数的及时调控,预防通气导致病菌感染,减少机械通气并发症和肺损伤,祛痰以解除气道阻塞,加强患者的营养配给,把握其中的技术要点是提高有效救治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总结烧伤后并发ARDS的预防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5年 1月至 2 0 0 2年 12月间该院收治的烧伤并发ARDS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及结果。结果  8年间该院烧伤科共收治体表总面积 (TBSA)30 %以上的成人 4 76例 ,并发ARDS 78例 ,发病率为 16 4 % ;发病时间高峰为伤后 5~ 11d ;脓毒症、延迟复苏或复苏不理想、重度吸入性损伤等为ARDS发病的高危因素。 78例中 ,治愈 6 1例 ,死亡 17例 ,病死率 2 1 8%。死亡 17例中 ,死于ARDS 3例 ,脓毒症 7例 ,MOSF 7例。脓毒症及其引发的MOSF仍为主要死亡原因。结论 严重烧伤后ARDS仍有较高病死率 ,预防重点在于早期复苏、早期切 (削 )痂植皮手术和防治脓毒症等综合措施。治疗关键在于及早诊断和机械通气 ,PEEP是必不可少的通气方式 ,保持呼吸道的通畅是治疗的重要内容 ,深度创面的手术等原发病的处理是治疗的根本。  相似文献   

16.
氨中毒为氨吸入和刺激皮肤及粘膜而引起的多器官功能损害.主要表现为眼部、皮肤及呼吸道粘膜的化学性灼伤.当氨吸入肺并发弥漫性肺组织损伤导致肺水肿和急性吸吸衰竭时称氨中毒性成人型呼吸窘迫综合征,简称氨中毒性ARDS.其病情凶险,缺乏特效治疗,病死率较高.临床上表现为呼吸频率增加和呼吸窘迫.因此,合理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简称激素)治疗氨中毒性ARDS,对提高病人的生成率,减少死亡率.预防并发症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65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特点、转归、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 对65例ARD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ARDS患者病死率为60%.ARDS是由多种病因和诱发因素引起、以呼吸窘迫和难以纠正的低氧血症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综合征,起病急,病情凶险,病死率高.结论 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者预后不良.机械通气是治疗ARDS的极其重要的手段,迅速有效地纠正严重的低氧血症是救治ARDS患者的关键,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白蛋白及血浆等可以轻度改善ARDS的转归.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肺挫伤(AIS)患者伤情因素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关系,并提出临床对策。方法 把252例肺挫伤患者分成ARDS组和非ARDS组,分析两组的伤情因素,指导临床治疗。结果 肺挫伤及其合并伤的损伤严重程度、范围及休克与ARDS关系密切;其中颅脑外伤作为常见合并伤在ARDS组发生率最高。结论 肺挫伤患者常合并多发伤、休克,易并发ARDS;临床上依据其伤情特点早诊断早预防、正确处理合并伤及休克才能降低ARDS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低血容量性休克并发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1992-2003年收治的890例低血容量性休克并发ARDS病人分组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改进治疗前后两组低血容量性休克病人ARDS发生率及死亡率。结果 通过改进治疗措施,低血容量性休克病人ARDS发生率及死亡率均显著下降。由1997年前的12.4%和70.8%(甲组)下降至6.3%和53.1%(乙组)。结论 低血容量性休克病人并发ARDS重在预防。治疗应采用机械通气、限制液体量、大剂量激素、抗感染、抑制炎性介质及氧自由基、兼顾治疗MODS等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20.
[摘要] 目的 探讨胃肠道肿瘤术后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方法 回顾分析26例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发生ARDS的发病特点,可能的原因及防治方法。结果 术前患有慢性肺部疾病,长期吸烟史,高龄,高血压者,术后容易发生ARDS;严重创伤,感染,休克及大量输血是ARDS常见的诱因。治疗应积极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气道通畅,控制感染,尤其是尽早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机械辅助通气为抢救成功的关键。结论 胃肠道肿瘤术后并发ARDS的原因复杂,其中严重创伤,休克及肺部感染等多因素的作用是术后发生ARDS的主要原因;术后早期加强监护是预防术后ARDS的重要手段,一旦发生早期积极的治疗有望降低ARDS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