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门冬氨酸钾镁辅助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171例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患进行前瞻性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在AMI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86例)给予门冬氨酸钾镁治疗,对照组(85例)不用门冬氨酸钾镁,观察其对AMI早期死亡率和心律失常的影响。结果治疗组总死亡率及心律失常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显性意义(P>0.05)。结论AMI早期应用门冬氨酸钾镁治疗可明显改善预后,可为AMI的常规用药。  相似文献   

2.
镁在急性心肌梗塞(AMI)治疗中的作用已越来越多的被临床医生所重视,近年已证明镁可明显减少AMI病人的急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对AMI患者生存率的影响仍在进一步探索之中.我们对我院2009年1月至2009年12月入院的78例AMI病人进行静脉滴注硫酸镁临床分析,以探讨镁对AMI患者短期(6个月)及长期(2.7年)存活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60例AMT患者的临床研究,旨在评价镁盐防治AMI早期心律失常的疗效。治疗组30例患者给予硫酸镁+极化液缓慢静脉滴注,疗程10d;对照组给予极化液。结果表明,缓慢静脉滴注适当剂量和足够疗程的镁盐,才能彻底纠正机体(主要是细胞内)缺镁,从而有效地防治AMI的心律失常。根据镁盐治疗前后血浆、红细胞和尿镁含量,以及∑ST、∑T和心功能的动态变化,对镁盐的作用进行初步探讨。本研究为临床提供了一种有效而且安全治疗AMI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含镁极化液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症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加镁极化液(葡萄糖-胰岛素-氯化钾-硫酸镁)对急性心肌梗塞(AMI)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对85例符合WHO制定的急性心肌梗塞诊断标准的病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随机分为加镁极化液(GIKM)治疗组及不用GIKM治疗的对照组,观察分析两组病人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了解GIKM液对急性心肌梗塞并发症的抑制作用.结果:GIKM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7.1%,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6.3%,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GIKM液对急性心肌梗塞并发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早期应用可明显减少AMI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尿激酶(UK)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时再灌注心律失常(RAS)的发生情况,评价门冬氨酸钾镁对RAS的抑制作用。方法:86例AMI住院患者接受UK溶栓治疗,治疗组(43例)在应用UK前先静脉点滴门冬氨酸钾镁;对照组(43例)仅用UK治疗。结果:治疗组RAS与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严重心律失常(SA)、室性RAS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AMI早期应用门冬氨酸钾镁对RAS有重要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6.
李景海 《浙江医学》1995,17(3):165-166
急性心肌梗塞(AMI)并发心律失常,直接危及病人的生命安全,目前认为AMI后并发心律失常与缺镁有很大的关系。我院在1983年3月~1992年7月共收治AMI病人64例,其中33例在传统方法的基础上加用镁盐治疗,对治疗、预防AMI时心律失常的发生,有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对象和方法 患者均系本院住院病人,男48例,女16例,年龄22~95岁。随机分观察组:男25例,女8例,年龄23~95岁,平均51.2岁;对照组:男23例,女8例,年龄22~90岁,平均50.6岁。  相似文献   

7.
杨旭然  林辉 《黑龙江医学》2008,32(6):453-454
目的探讨潘南金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方法本文病例在静脉溶栓的基础上,治疗组48例AMI病人加潘南金静脉给药,防止发生低镁、低钾;56例病人单纯应用氯化钾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室速发生率、窦缓、房颤、室上速发生率、急性左心衰竭发生率及死亡率分别为8.3%、21.4%、24.2%、14.3%,14.6%2、8.6%,4.2%、7.1%。结论AMI应用潘南金疗效优于氯化钾。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镁制剂在急性心肌梗塞 (AMl)早期抑制心律失常发生的临床疗效及对病死率的影响。方法 对 3 6例AMI早期患者采用双盲对照的随机化方法分为治疗组 (n =2 0 )和对照组 (n =16)。两组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钾镁液 ,观察溶栓时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 治疗组溶栓时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χ2 =5 .0 6,P <0 .0 5 ) ,但两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AMI患者早期应用镁制剂 ,可明显降低溶栓后再灌注心律失常和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 ,虽病死率无明显降低 ,但对患者近期预后有益。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门冬氨酸钾镁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0例,治疗组30例静滴门冬氯酸钾镁20~40ml.结果 两组治疗后心律失常的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我们的体会,除对合并高血压、低血压、房室传导阻滞及肾功能衰竭的病人,尽早静脉给予门冬氨酸钾镁,持续7天以上.对AMI病人的治疗与恢复,是有益处的.  相似文献   

10.
陈明云 《西部医学》2005,17(4):322-323
目的观察镁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溶栓并发再灌注心律失常(RA)的防治效果。方法将接受尿激酶溶栓治疗的116例AM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UK,32例)、溶栓前治疗组(EUM,40例,在UK基础上于溶栓前15分钟开始用镁制剂治疗)和溶栓后治疗组(LUM,44例,在UK基础上于溶栓3小时后开始用镁制剂治疗),分别观察RA发生率、5周死亡率和不良反应。结果EUM组RA发生率低于UK和LUM组,前者与后二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EUM组与LUM组治疗后心律失常均低于UK组(P<0.05);治疗后心律失常与溶栓前比较,UK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EUM和LUM组均有显著性差异(分别为P<0.01和P<0.05);EUM和LUM组的5周死亡率均低于UK组(P<0.05);EUM和LUM组的不良反应与UK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早期用镁制剂治疗AMI,可有效防治RA,改善预后,无不良反应,镁制剂可作为冠心病、AMI的常规用药。  相似文献   

11.
陶宗华 《河北医学》1998,4(11):31-33
心力衰竭常规应用强心,利尿,限盐等治疗外,有时不能取得良好疗效,其原因可能与体内缺钾,镁有关,本组48例心衰病人使用门冬氨酸镁治疗取得了较好效果,与对照组比较血清钾,镁均有明显提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临床心衰病人常规治疗效果不佳合低钾低镁时可并用门冬氨酸钾镁治疗。  相似文献   

12.
门冬氨酸钾镁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覃德冰  吴宗波 《黑龙江医学》2006,30(11):852-853
目的观察门冬氨酸钾镁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疗效。方法84例AMI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43)和对照组(n=41),所有病例都给予静脉给药溶栓治疗,治疗组加用门冬氨酸钾镁,对照组给予极化液。观察门冬氨酸钾镁对AMI溶栓治疗中心律失常和心脏性事件发生率的影响。结果两组溶栓再灌注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心律失常和心脏性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门冬氨钾镁用于AMI可明显减少心律失常及心脏性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福辛普利与螺内酯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左心功能不全病人心功能的影响。方法44例AMI并发左心功能不全病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福辛普利与螺内酯治疗,治疗前和治疗后2周测定血清钾、镁离子浓度,并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AMI病人用药2周后,其LVEF显著增高(t=2.36,P<0.05),血清钾、镁离子浓度变化不大。结论福辛普利与螺内酯可改善AMI并发左心功能不全病人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镁离子对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后再灌注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对117例AMI患者进行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其中69例静脉溶栓的同时给予门冬氨酰钾镁20-30ml自静脉滴注,48例静脉溶栓的同时静脉滴注传统的极化液。结果:静脉给予镁剂的患者中出现致命性的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的极化液组,结论:AMI溶栓同时给予镁剂治疗是一种减少再灌注性损伤和并发症的简便,安全,高效的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门冬氨酸钾镁与胺碘酮联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室性心律失常的作用。方法:观察68例老年AMI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在监护病房持续心电监护,将68例AMI患者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2例),两组均给予扩冠脉、有溶栓适应证者行溶栓及对症治疗,治疗组予静滴门冬氨酸钾镁和胺碘酮治疗。对照组则静脉注射利多卡因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室颤发生率和病死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门冬氨酸钾镁显著改善AMI患者的预后,可作为常规治疗用药;胺碘酮对心肌梗死急性期室性心律失常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心律失常是急性心肌梗塞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尤其是室性心律失常,不仅加重患者的病情,而且可直接导致心脏骤停、猝死,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急性心肌梗塞24小时血镁均降低,且有心律失常者降低更明显。因此,我们临床上对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尽早静脉给予门冬氨酸钾镁治疗,观察其对AMI所致的心律失常的疗效,并取得了明显效果。现将观察方法及结果做如下汇报。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加镁极化液(葡萄糖-胰岛素-氯化钾-硫酸镁)抑制急性心肌梗塞(AMI)溶栓再灌注心律失常的作用。方法 对43例符合WHO制定的急性心肌梗塞诊断标准的病人,随机分为加镁极化液(GIKMg)溶栓前治疗组及不用GIKMg单纯溶栓治疗的对照组,观察两组病人溶栓后再灌注心律失常(RA)的发生情况,了解GIKMg液对急性心肌梗塞再灌注心律失常的抑制作用。结果 溶栓前GIKMg治疗组RA发生率为22.7%,对照组RA发生率为63.8%,两组差异有显性(P<0.05)。结论 GIKMg液对急性心肌梗塞溶栓再灌注心律失常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门冬氨酸钾镁对急性心肌梗塞、心律失常、常见心衰的疗效。方法总结及对照60例急性心梗病例及文献分析。结果两组治疗后在心律失常和心衰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结论门冬氨酸钾镁对心梗病人早期应用能显著减少心律失常,尤其是室速、房颤等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并能显著减少心衰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钟兴美  钟恺立 《四川医学》1998,19(6):487-488
对36例外科危重病人术后低镁血症进行治疗观察。结果,36例低镁血症病人同时合并低血钙29例(80.56%)、低血磷13例(36.11%)、低血钾3例(8.33%),死亡6例(16.67%)。入科时全部病人A-PACHEⅡ评分为12.39±6.46,死亡组病人病情明显重于存活组(P<0.01),死亡组病人血镁明显低于存活组(P<0.01);全部病人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血镁有极显著改善(P<0.001)。提示外科危重病人术后低镁血症常合并其他的电解质紊乱,血镁降低程度可能与病情及预后相关,低镁血症的治疗应采取在补镁的同时补充钙、磷、钾等综合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20.
用门冬氨酸钾镁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病人34例,男24例,女10例,年龄30~72岁。其中心功能Ⅳ级18例,Ⅲ级12例,Ⅱ级4例。结果表明,34例病人,显效17例,有效1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4%,临床治疗中心衰病人易并发低血钾、低血镁,常规治疗往往难以奏效,加用门冬氨酸钾镁后疗效显著。对门冬氨酸钾镁治疗机制进行重点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