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某妇幼保健医院艾滋病病毒(HIV)抗体检测结果,了解HIV感染情况及流行规律,为妇幼系统的艾滋病的检测和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持.方法 收集2013年至2019年进行HIV抗体筛查的阳性病例及分析确证阳性病例的流行病学资料.结果 7年筛查阳性率为0.052%,经蛋白印迹试验(WB)确证阳性率为29.6%.确证阳性病例主要为通过异性感染的20~30岁女性,以初中以上学历为主,发现4例家庭内部传播病例.首次确证为HIV抗体不确定的病例,有2例随访中转阳性.结论 经异性途径感染的中高学历女性人群是HIV的主要感染人群,妇幼保健院人群结构特殊,应注意筛查假阳性,做好母婴阻断和不确定结果的随访工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输血前患者传染病感染情况。方法选择本院海南分院2013年1月至12月共1026例输血前患者,对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丙肝抗体(抗HCV)、艾滋病抗体(抗HIV)和梅毒抗体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HBsAg阳性者102例,阳性率为9.94%;抗HCV阳性者18例;阳性率为1.75%;抗HIV阳性者2例,阳性率为0.19%;梅毒抗体阳性者23例,阳性率为2.24%。感染指标阳性率在临床科室分布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血患者在输血前,传染病有一定的感染率,尤其是乙肝感染率很高。因此,输血前进行传染病检测很有必要,可减少或避免医院感染以及医疗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各种手术前患者血液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及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传染病的感染情况。方法选择本院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共1525例接受手术的患者,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及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术前血液的传染性疾病相关指标检测,总阳性率为12.39%,其中HBsAg阳性者133例,阳性率为8.72%,阳性率最高;抗HCV阳性者25例;阳性率为1.64%;抗HIV阳性者4例,其阳性率为0.26%;梅毒抗体阳性者27例,阳性率为1. 77%;男性患者各项指标阳性率为11.20%,女性患者各项指标阳性率为13.49%,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个临床科室检测指标阳性率分布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手术患者在操作前进行HBsAg、抗HCV、抗HIV及抗TP四项指标检测,用于了解患者是否存在相关感染,可明确患者健康状况,避免在治疗过程中与其他患者发生交叉感染,也可减少医院感染,降低医疗意外发生率,保护医患双方的利益。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北京市海淀医院2012~2018年HIV抗体检测初筛与确认结果数据的分析,了解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人群的流行病学特点,初筛与确认结果的相关性,为预防及干预其感染制定防治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2012~2018年的246458例样本为研究对象,用化学发光法和ELISA法初筛,初筛阳性的样本送确证实验室免疫印迹法(WB)确认。回顾分析阳性患者一般资料,对检测结果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12~2018年共完成HIV抗体检测246458例,初筛553例阳性标本,阳性率0.22%,确证阳性337例,阳性率0.14%;阴性121例,不确定95例;确证阳性患者年龄在16~76岁之间,其中男性318例,女性19例,男性构成比94.36%,明显高于女性5.64%,年龄分布21~30岁为高危人群,占59.05%,病例分布以皮肤科门诊患者居多,占69.44%。结论艾滋病总体呈散发、低流行,以21~30岁的男性为高危人群,应加强预防和控制措施,建立健全服务体系,加强高危人群的筛查,进行相关知识的宣传,尤其是高校大学生的教育,有效地遏制艾滋病的蔓延。同时提高检测技术以降低HIV抗体检测的假阳性率,对预防和控制其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调查分析某艾滋病治疗示范区人免疫缺陷病毒(HIV)-1感染者中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集某艾滋病治疗示范区97例经血感染HIV-1的感染者的血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与抗体(HBsAg与抗HBs)、乙型肝炎e抗原与抗体(HBeAg与抗Hbe)、乙型肝炎核心抗体(抗HBc)及丙型肝炎抗体(抗HCV);采用吸附柱法抽提HBV DNA;采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HBV S区;采用流式细胞仪计数CD4+T淋巴细胞.HBsAg阴性PCR阳性结果 者为合并隐匿性HBV感染者.合并隐匿性HBV感染者为实验组,未合并隐匿性HBV感染者为对照组.结果 97例HIV感染者中HBsAg阴性者92例(94.85%).92例HBsAg阴性者中合并隐匿性HBV感染者27例(29.35%),抗HCV阳性者73例(79.35%).合并隐匿性HBV感染者和未合并HBV感染者CD4+T淋巴细胞数、单独抗HBc阳性率分别为(212.11±133.1)和(318.9±172.2)cells/mm3、62.96%和18.46%,以上两指标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年龄、性别、是否合并HCV感染及抗HBs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有偿献血途径感染HIV者中存在隐匿性HBV感染;HIV阳性合并隐匿性HBV感染者中易出现单纯抗HBc阳性;CD4+T淋巴细胞数低的HIV感染者更容易合并隐匿性HBV感染.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本县健康人群中乙型肝炎病毒(HBV)表面抗原(HBsAg)携带者和表面抗体(HBsAb)的分布情况,为预防和控制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感染提供科学依据.将1200名体检人员按不同年龄分为老年组,青年组和中年组,并对3组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和表面抗体(HBsAb)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进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和表面抗体(HbsAb)进行检测.结果 受检者1200例,男性590例,阳性率5.25%,女性610例,阳性率4.10%,男性明显高于女性,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青年组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Ab)阳性率62.09%明显高于中年组44.97%和老年组4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健康人群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广大群众应积极注射乙肝疫苗,定期检测,对乙肝疫苗无或低应答者及时进行乙肝疫苗的接种或加强,提高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Ab)阳性率和覆盖率,预防和阻断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感染.  相似文献   

7.
目的孕妇孕期感染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梅毒均可引起母婴垂直传播,其危害可伴随终生,尤其是孕期感染梅毒并在活动期还可引起早产、死胎等。方法为了解本地区孕妇上述疾病的感染情况,我们对2010年1月至12月间在我院正常孕期体检的1816例孕妇(检测组)及同期健康体检的1500例育龄妇女(对照组)的HBVM,抗HCV抗体;抗HIV抗体;梅毒抗体进行筛查检测。结果检测组与对照组乙肝HBsAg阳性(2.64%;3.53%)、抗HCV抗体阳性率(0.06%;0)、抗HIV抗体阳性率(0.11%;0)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梅毒抗体检测结果分别为1.9%与0.27%,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孕妇孕期四项感染性疾病的筛查可及时发现孕妇的感染情况并可采取相应的措施,对降低新生儿感染、减少和避免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风险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男男性行为者(MSM)艾滋病防治知识掌握情况及高危行为方式,为在该人群中开展艾滋病预防干预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在男男性行为者聚集场所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对象年龄中位数为29岁,以未婚、高中文化程度、省外流动人口及在东莞居住2年以上者为主;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91.75%;74.75%的调查者在过去的6个月中有过同性性行为(其中3.34%的人有过同性商业性行为),其中51.84%的人每次都使用安全套;39%的人在过去的6个月与女性有过性行为,其中37.82%的人每次都使用安全套;27.25%的人在过去的6个月与男性、女性都有过性行为;7.25%的人在最近一年曾患过性病;10.5%的人HIV抗体筛查结果阳性。结论应采用民间组织宣传干预与VCT检测相结合的模式,加强MSM人群的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推广使用安全套,防止HIV在MSM人群中的传播及经其女性性伴向一般人群传播。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清远市高危人群HIV感染流行趋势和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为采取有针对性的行为干预措施和开展宣传教育工作提供准确的信息。方法于2005-2008年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对强制戒毒者、暗娼和性病门诊就诊者等高危人群进行监测,并调查吸毒者和暗娼的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结果吸毒人群HIV抗体阳性率介于2.58%~4.15%之间;吸毒者中注射吸毒的比例为82.05%,其中共用注射器吸毒的比例为57.26%;吸毒者中42.39%有商业性行为,而且从未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52.53%。在227名暗娼中未发现HIV抗体阳性者,暗娼中最近1个月与客人发生性行为时坚持每次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39.43%。性病门诊就诊者HIV抗体阳性率介于0.20%~0.42%之间;34.56%的性病门诊就诊者最近3个月有非婚性伴,而且从未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16.25%。调查人群的艾滋病相关知识总体知晓率为57.17%,其中吸毒者和暗娼艾滋病相关知识总知晓率分别为53.05%、61.73%。结论清远市高危人群中以吸毒者HIV抗体阳性率较高,注射吸毒及共用注射器的比例较高,性乱人群中HIV流行水平较低,但存在不安全性行为;高危人群中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低,需采取有效的行为干预措施,加大宣传力度和覆盖面。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湖南省既往HIV-2疑似感染者血清样本进行HIV-2抗体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 了解湖南省HIV-2感染状况。方法收集全省15家艾滋病确证实验室2003—2020年原始记录中出现了HIV-2抗体指示性条带的库存血样和检测对象流行病学资料, 采用国内批准上市的能同时诊断HIV-1和HIV-2的试剂盒进行重复检测。结果判定按照试剂盒说明说明书。结果共收集到出现了HIV-2抗体指示性条带的样本378份, 涉及病例363例。血清检测结果显示, 326例(89.81%)HIV-1抗体阳性;18例(4.96%)HIV-2抗体阳性;12例(3.31%)HIV抗体阳性但不能分型;6例(1.65%)HIV抗体不确定;1例(0.28%)HIV-1/2抗体阴性。18例HIV-2抗体阳性样本来自湘潭市15例(83.33%)和长沙市3例(16.67%)。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 男性12例(66.67%)、女性6例(33.33%), 男女比2∶1;丧偶或离异6例(33.33%), 在婚单阳8例(44.44%)、在婚双阳2例(11.11%)、婚姻状况不详2例(11.11%);首次检测平均年龄(56.94±1...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沧州市健康体检人群甲状腺自身抗体的阳性率及其与甲状腺功能异常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测定沧州市3 218 名健康体检人群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和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分别以TPOAb>34 U/ ml 和TgAb>115 U/ ml 为阳性,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健康人群甲状腺自身抗体的总阳性率为16.19%,且随年份增加呈明显的增高趋势,不同性别之间的阳性检出率有显著性差异(P <0.001),其中TPOAb、TgAb、TPOAb 和TgAb 同时阳性的检出率分别为14.57%、12.74%和11.12%,1 686 名女性的阳性检出率(21.53%、19.16%、16.67%)显著高于男性(6.92%、5.68%、5.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01),且随年龄增加阳性检出率逐渐升高,女性阳性率高峰在逸70 岁年龄组,男性阳性率高峰在50 ~59岁年龄组。甲亢和亚甲亢、甲减和亚甲减甲状腺自身抗体的阳性检出率和OR 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沧州市健康体检人群甲状腺自身抗体的阳性率较高,对甲状腺功能正常而自身抗体阳性者进行动态监测、随访或早期干预,有利于甲状腺疾病的早期诊断、鉴别诊断及其防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三河市肺炎支原体(MP)的病原学流行特点,为临床诊断MP感染提供病原学依据。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3764例呼吸道感染患者血清中MP-IgM抗体,根据性别、年龄和季节的MP阳性率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764例患者MP-IgM抗体阳性率为15.8%,男性患者阳性率(15.1%)与女性患者阳性率(16.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组间MP-IgM抗体阳性率比较以学龄前及学龄期组的MP-IgM抗体阳性率(29.3%)为最高,明显高于其他各年龄组(P<0.01);以婴儿组的MP-IgM抗体阳性率(7.1%)为最低,显著低于其余各组,结果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季节患者MP-IgM抗体检测阳性率比较,秋季和春季的阳性率(23.4%和18.0%)明显高于夏季和冬季的阳性率(11.3%和1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本地区MP感染有人群性和季节性流行特点,学龄期儿童和青少年为易感人群,秋季和春季为高发季节。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公共卫生从业人员HBsAg携带状况及人群分布特点,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7年1~12月到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97991名从业人员,采用酶联免疫试验(ELISA)进行乙肝表面抗原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HBsAg阳性总人数为1874人,阳性率为1.91%;其中男性阳性人数为724人,阳性率为2.15%;女性阳性人数为1150人,阳性率为1.79%;20岁以下组阳性352人,阳性率为2.17%;20~29岁组检出阳性954人,阳性率为1.76%;30~39岁组检出阳性358人,阳性率为2.14%;40~49岁组检出阳性173人,阳性率为2.06%;50岁以上组检出阳性37人,阳性率为1.55%.食品卫生行业从业人员检出阳性76人,阳性率为0.13%;公共场所行业从业人员检出阳性1724人,阳性率为5.10%;化妆品行业从业人员检出阳性51人,阳性率为1.39%;生活饮用水行业从业人员检出阳性23人,阳性率1.91%.北京本市从业人员阳性317人,阳性率为0.84%;外来人口从业人员阳性1557人,阳性率为2.59%.结论 HBsAg阳性率较低,对易感人群实行接种乙肝疫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健康人群肝炎病毒感染现状.方法 采用ELISA方法检测人群血清中抗甲(HAV-IgG)、乙(HBsAg和HBsAb)、丙(HCV-IgG)和戊型肝炎病毒抗体(HEV-IgG).1977份人群血清收集于2008年5-10月.结果 人群肝炎病毒抗体阳性率,HAV-IgG为84.57%(1672/1977),HBsAS和HBsAb为4.81%(95/1977)和28.73%(568/1977),HCV-IgG为0.46%(9/1977),HEV-IgG为13.10%(259/1977).不同年龄段的人群肝炎病毒抗体阳性率分布,HAV-IgG阳性率,在≤9岁组至≥60岁组为43.21%~95.56%.HBsAg和HBsAb阳性率为2.09%~36.43%.HCV-IgG阳性总数9份,分布在30~59岁年龄组阳性为0.59%~1.79%.HEV-IgG阳性率,≤9岁组至≥3岁组分别为3.48%~21.67%.结论 低年龄组人群HAV和HBsAb抗体明显低于人群总体水平,应及时加强免疫预防.HBsAg携带和HCV感染下降.HEV感染随年龄增长而升高,汉和回族人群HEV感染率存在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5.
197例CWS人员HIV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春敏  李海文 《医学信息》2009,22(1):106-106
经性途径传播艾滋病已经成为我国艾滋病传播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造成艾滋病从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传播的一个桥梁.CSW(女性性工作者)人群是这一传播途径的重要人群,了解和掌握这一人群的基本特征对于我们开展有针对性的艾滋病防治宣传具有重要意义.招远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07年7月至10月对市区的197例CSW人员进行了HIV抗体监测及相关调查,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2020年至2021年北京市海淀区HIV抗体筛查试验结果与确证试验结果的相关性,为提高实验室的检测能力提供技术支持。方法 对筛查实验室送检的1 420例HIV抗体筛查有反应样本采用免疫印迹法(WB)进行确证试验,将筛查试验结果按不同的人群、检测方法、S/CO值与确证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 420例HIV抗体筛查有反应样本的确证阳性率为34.72%,其中男性(49.58%)确证阳性率明显高于女性(3.90%),21~40岁年龄组确证阳性率最高(39.95%),来自海淀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仁爱社区送检样本的确证阳性率最高(97.58%),最低为血液中心(23.09%)。不同筛查方法之间的确证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快速检测法最高(94.81%),ELISA法最低(32.17%)。当ELISA法S/CO>10或CLIA法S/CO>50或ECLIA法S/CO>50时,确证阳性率能达到较高的水平。结论 应加强对筛查实验室的质量控制,提高HIV抗体检测水平。筛查试验的S/CO值与确证试验结果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可在一定程度上通过S/CO比值预测确证...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北京地区戊型肝炎(戊肝)病毒感染现状.方法 采用EIA诊断试剂检测人群、猪和鸡血清中戊肝病毒(HEV)抗体.结果 1208份人群血清中有260份HEV-IgG抗体阳性,总阳性率为21.52%,对260份HEV IgG阳性血进行IgM抗体检测,有22份阳性,占8.46%.32份猪血清中有15份阳性,阳性率为46.88%,34份鸡血清HEV抗体全部为阴性.人群不同年龄组HEV抗体阳性率依次为11~20岁为5.60%(14/250),21~30岁为20%(42/210),31~40岁为24.03%(62/258),41~50岁为26.44%(78/295),51~60岁为32.82%(64/195),男女不同性别HEV感染率比较,男性阳性率为29.51%(144/488),女性为21.70%(102/470).结论 北京地区人群和与人接触密切的家畜猪均存在戊肝病毒感染,人群戊肝病毒感染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尤其是男性戊肝病毒感染率明显高于女性,郊区流动人群戊肝病毒感染率明显高于市内人群,家畜猪感染率是人群的2倍以上.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筛查来我院就诊患者(手术前、输血前、内窥镜检查前等)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状况,分析其人群分布、感染途径,提出HIV预防控制措施。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上述就诊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HIV检测。结果 3年共筛查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86 576例:其中男性49 800例,女性36 776例;年龄最大71岁,最小1岁。共检出HIV抗体阳性56例。2012、2013及2014年HIV抗体阳性检出率分别为0.056%、0.063%及0.072%。结论 HIV感染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在术前、输血前及内窥镜检查前进行HIV常规检测,对尽早发现HIV感染者、有效防止医源性感染及减少医疗纠纷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我国健康人群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现状.方法 采用北京万泰生物药业的HCV EIA诊断试剂检测人群血清丙型肝炎病毒(丙肝,HCV)IgG抗体.结果 六省市(区)人群血清共9 538份,HCV抗体阳性数37份,总阳性率为0.39%,其中北京人群阳性率0.23%,黑龙江人群为0.74%,山东人群为0.26%,宁夏人群为0.10%,甘肃和四川人群阳性率均为0.44%.对37例HCV阳性者性别及年龄分析,男性19例占51.35%,女性18例占48.65%,<10岁年龄组1例,占2.70%,10~19岁组5例,占13.51%,20~29岁4例占10.81%,30~39岁组6例,占16.22%,40~49岁组9例,占24.32%,≥50岁有12例占32.43%.对HCV阳性者重叠其他型别肝炎病毒感染分析,单独HCV阳性2例,占5.41%,伴有HAV-IgG抗体阳性35例,占94.59%,伴有HEV-IgG抗体阳性10例,占27.03%,伴有HBsAg、HBcAb和HbeAb阳性者2例,占5.41%,该2例HAV和HEV抗体也阳性.结论 六省市(区)人群HCV感染率均在1%以下,感染者年龄以50岁以上最高,决大多数HCV阳性者重叠有其他型别的肝炎病毒感染.  相似文献   

20.
宁波地区不孕不育患者的生殖免疫性抗体检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抗精子抗体(AsAb)、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抗心磷脂抗体(AcL)与不孕不育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4165例男性不育患者血清中的AsAb;6592例女性不孕不育患者血清中的AsAb、EMAb、AcL。结果①10757例不孕不育患者中抗精子总抗体的阳性率为52.2%,IgM阳性率为22.1%。其中男性抗精子总抗体的阳性率为45.8%,IgM阳性率为13.5%;女性抗精子总抗体的阳性率为56.3%,IgM阳性率为27.5%。男女两组比较,抗精子总抗体、IgM的阳性率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②6592例女性不孕不育患者EMAb的总阳性率为33.8%(2228/6592)。其中IgG阳性率为18.2%,IgM为15.6%,两者同时阳性389例,占5.9%;AcL的总阳性率为23.4%(1540/6592)。其中IgG阳性率为14.7%,IgM为8.6%,两者同时阳性396例,占6.0%。AsAb、EMAb、AcL检测中,其中两项同时阳性的1218例,占18.5%,3项同时阳性的627例,占9.5%。结论在免疫性不孕不育中最常见的是由AsAb引起的,AsAb、EMAb、AcL检测对免疫性不孕不育患者的诊断、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