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为了探讨经茎乳孔和星状神经节同时注射药物治疗面神经炎效果。方法:选择了面神经出颅部位茎乳孔处同侧星状神经节处同时注射药物。茎乳孔和茎乳管是面神经干肿胀后最易受卡压部位,通过在该区域注射药物,阻止面神经的水肿,阻断面神经的水肿受卡压而引起的恶性循环。星状神经节注射药物改善面神经和肌肉的血供,增加了神经和肌肉的营养。结果:茎乳孔处及同侧星状神经节处同时注射药物,阻断了面神经的水肿受卡压而引起的恶性循环及改善同侧头面部神经、肌肉的血供和营养,保护了面神经的解剖结构和功能。1994-2001年共治疗患者1382例,取得显著效果。结论:此法能使面神经功能较快恢复,疗效确切,安全,实用性强,治愈率高。经1-6年随访无复发病例。  相似文献   

2.
中西医结合治疗面神经炎37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神经炎是指急性非化脓性的茎乳孔内的面神经炎所致的周围面神经麻痹。其病因可能为局部营养神经的血管因受冷而发生痉挛,导致神经缺血、水肿、受压迫致病。茎乳突孔内的骨膜炎也可产生面神经肿胀、受压、血循环障碍而致神经麻痹,祖国医学称之为“口僻”,“口眼歪斜”并认为头面部经脉空虚,风邪乘虚入中经络,导致气血痹阻,面部脉络,经筋失养以致肌肉纵缓不收而发面瘫。本文运用中西医结合,使临床病例得到综合治疗,有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3.
面神经炎又称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或贝乐氏麻痹,患病率为258/10万,系因茎乳孔内面神经非特异性化脓性炎症引起的急性发病的面神经麻痹[1].诱发因素可为感受风寒、感染病毒和自主神经功能不稳引起局部血管痉挛,导致神经缺血水肿,及面神经受压而产生面神经麻痹,进而表现出相应的临床特征.为了减少并发症及后遗症,促进患者面部功能早日康复,笔者所在科在综合治疗的同时实施充分的护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周围性面瘫即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多由于急性非化脓性茎乳孔内的面神经炎所引起,它使局部营养面神经的血管发生痉挛,导致面神经组织缺血、缺氧、水肿受压而致病,产生面部肌肉瘫痪的症状.  相似文献   

5.
杨跃  齐尚书 《中原医刊》2003,30(13):21-22
目的 :探讨治疗急性面神经炎的方法。方法 :采用茎乳孔封闭治疗急性面神经炎 71例。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8%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84% (P <0 0 5)。结论 :茎乳孔封闭治疗急性面神经炎安全、简单、疗效肯定 ,是一种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面瘫又名"口僻",现代医学称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指茎乳孔内组织急性水肿或面神经本身的炎症所引起的周围面神经损害,又称面神经炎.本病是针灸临床的主要适应证之一,也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针灸治疗的143种疾病之一.笔者近年来在临床采用针灸配合零号疗法(淋巴结刺激疗法)治疗该病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葛志彰 《微创医学》2006,25(1):71-72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多因茎乳突内急性非化脓性面神经炎引起的神经组织水肿,面神经在茎乳突孔内受压导致面神经麻痹.其病因目前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病毒感染有关.我们采用鳝血局部外敷配合穴位针刺,治疗126例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8.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指原因不明、急性发病的单侧周围性面神经瘫痪,并认为是茎乳孔内急性非化脓性面神经炎所致,药物治疗常用激素、维生素B族、血塞通、丹参等。我科在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采用物理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5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急性面神经炎多指茎乳孔内和股索面神经管部分面神经的急性非化脓性炎症而引起的周围面神经麻痹.其症状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面瘫,有的病人则伴有味觉及听觉障碍.由于疾病来的很突然,使病人的心理稳定状态及自我控制能力明显减弱.病因目前尚不清楚,患者常因头面部受寒冷侵袭而发病.面神经呈水肿,髓鞘或轴突有不同程度的变性,以位于茎乳突孔和面神经管内的部分病变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0.
覃燕  邓冬梅 《广西医学》2005,27(8):1266-1267
面神经炎,即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又叫“面瘫”,是因茎乳孔内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所致的周围性面瘫,属中医“中风-中经络”的范畴。其急性期(发病1星期)病理改变为面神经周围炎症、水肿脱髓鞘改变。起病突然,以口眼歪斜,露睛流泪,鼻唇沟变浅,额纹消失为其主要临床表现。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加针灸的方法治疗21例面神经炎急性期患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翟彬  栾绪森  吕卫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9,22(10):1183-1183
面神经炎又称贝耳麻痹,俗称“面瘫”。此病在任何年龄均可发病,起病急,症状可于数小时或1-3d内达到高峰,男性多于女性。面神经麻痹是由于病毒感染或寒冷侵袭经络而致一侧茎乳孔内的急性面神经损害,导致面神经营养血管的收缩,使神经缺血,水肿,受压而发病。此病临床治疗方法颇多,均可取得疗效。为探讨更加可靠有效的治疗方法,我科自2006年2月-2009年3月期间在患者使用药物的同时,采用针灸治疗56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又称面神经炎或Bell麻痹,是指茎乳孔内急性非特异性面神经炎导致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表现.本病系常见病,迄今为止确切病因尚不清楚.  相似文献   

13.
茎乳孔内药物注射治疗面神经炎5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茎乳孔内药物注射治疗面神经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2例面神经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茎乳孔内药物注射组)58例与对照组(常规治疗组)64例,观察两组患者面肌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的面肌功能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改善,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茎乳孔内药物注射可显著改善患者面肌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面神经炎系指茎乳管内急性非化脓性炎症,其病因不明,多因受凉引起局部营养神经的血管痉挛、神经组织缺血、水肿、面神经受压迫所致。表现为周围性面瘫,亦称Bel氏麻痹[1];而星状神经节封闭主要是切断病理过程的恶性循环,保护神经系统,同时还由于温和的刺激使组...  相似文献   

15.
面神经炎即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又称Bell麻痹,是因茎乳孔内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所致的周同性面瘫.该病属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可遗留后遗症.笔者采用针刺配合理疗治疗该疾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面神经炎是茎乳孔内面神经的急性非化脓性炎症,常引起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本病是农村中的常见病,如治疗不当常留有瘫痪、肌挛缩、面肌痉挛等后遗症。近年本人采用醋酸可的松穴位注射合并运用  相似文献   

17.
陈忠荣 《右江医学》2010,38(3):340-340
面神经炎系茎乳突内急性非化脓性面神经炎,引起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或称贝尔(Bell)麻痹.面神经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以20~40岁最为多见,男性多于女性.笔者运用针刺结合药物治疗面神经炎,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弥可保治疗面神经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面神经炎又称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或Bell麻痹,是茎乳孔内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导致的周围性面瘫,也是神经内科门诊中经常碰到的一种常见的周围神经疾病.  相似文献   

19.
急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是指茎乳孔内非特异性炎症导致的周围性面瘫,又称面神经炎或Bell麻痹.越来越多的资料表明,面神经麻痹的主要病因与疱疹病毒有关,在面神经麻痹患者中使用抗病毒治疗是非常合理的[1,2].2006年8月~2008年8月我们用更昔洛韦联合强的松治疗面神经炎,获得较好的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鳝血局部外敷配合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126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葛志彰 《医学文选》2006,25(1):71-72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多因茎乳突内急性非化脓性面神经炎引起的神经组织水肿,面神经在茎乳突孔内受压导致面神经麻痹。其病因目前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病毒感染有关。我们采用鳝血局部外敷配合穴位针刺。治疗126例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