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分析我院革兰阴性菌耐药性变迁趋势,研究细菌耐药率(BRR)与抗菌药物用药频度(DDDs)的相关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从医院信息系统-抗菌药物监测分析模块提取我院住院患者2011-2013年共12个季度4种革兰阴性菌对9种抗菌药物的BRR数据和81种抗菌药物的DDDs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对细菌耐药情况进行整体评价,建立BRR与DDDs的多元回归模型。结果 我院大肠杆菌对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的BRR上升较为显著,与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和阿奇霉素的DDDs呈正相关。结论 医院应进一步加强大肠杆菌对亚胺培南/西司他丁BRR的监测,加强对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和阿奇霉素的管理。 关键词:主成分分析;多元回归;抗菌药物;细菌耐药率;用药频度  相似文献   

2.
张芫 《中国药房》2012,(6):546-549
目的:调查我院铜绿假单胞菌(PA)的现状和耐药性变迁,探讨耐药性和用药量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我院2006-2010年8种抗菌药物的年用量进行汇总,计算抗菌药物的年用药频度(DDDs),并用SPSS14.0版统计软件对PA的耐药率与抗菌药物年用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PA对我院常用的8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呈上升趋势。5年来,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头孢吡肟用药量呈上升趋势,头孢他啶、环丙沙星用量呈下降趋势。PA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庆大霉素、环丙沙星的耐药率与DDDs呈强相关,与亚胺培南/西司他丁(r=0.933,P<0.01)和庆大霉素(r=0.971,P<0.01)DDDs呈显著正相关,与环丙沙星DDDs呈负相关(r=-0.840,P>0.05)。对阿米卡星、头孢吡肟的耐药率与DDDs呈中等相关,PA与头孢他啶无相关性。结论:5年来PA对8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呈波动性下降趋势,部分抗菌药物使用量与PA耐药水平变化之间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抗生素耐药性的来源与控制对策.方法 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97例肺部感染患者,采集所有患者痰标本,并进行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分析抗生素来源,制定控制对策.结果 97例痰标本有119株病原菌被分离出,主要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及鲍氏不动杆菌;91株革兰阴性菌以头孢唑林、头孢哌酮、头孢他啶耐药为主,而对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头孢哌酮/舒巴坦、阿奇霉素及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具有较低的耐药性;26株革兰阳性菌中环丙沙星、四环素、红霉素及青霉素产生的耐药性比例较高,对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头孢哌酮/舒巴坦及阿莫西林/克拉维酸耐药性较低.结论 革兰阴性菌是肺部感染患者主要致病菌,且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哌酮/舒巴坦及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具有较高的敏感性,故在未获得药物试验结果前可使用上述药物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鲍氏不动杆菌感染的临床分布及其耐药特点.方法 收集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从临床感染标本分离的121株鲍氏不动杆菌,了解其临床分布并做药物敏感试验,比较其耐药率.结果 121株鲍氏不动杆菌临床分布以呼吸科和ICU最多(63株,占52.07%),且多见于老年患者(67株,占55.37%);对第三代头孢菌素及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均>50.0%;对帕尼培南/倍他米隆、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性较低,分别为3.31%、6.61%、9.92%.结论 碳青霉烯类及头孢哌酮/舒巴坦对鲍氏不动杆菌感染仍有较强的活性;要减少多重耐药菌株的产生,应注意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鲍氏不动杆菌感染的临床分布及其耐药特点.方法 收集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从临床感染标本分离的121株鲍氏不动杆菌,了解其临床分布并做药物敏感试验,比较其耐药率.结果 121株鲍氏不动杆菌临床分布以呼吸科和ICU最多(63株,占52.07%),且多见于老年患者(67株,占55.37%);对第三代头孢菌素及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均>50.0%;对帕尼培南/倍他米隆、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性较低,分别为3.31%、6.61%、9.92%.结论 碳青霉烯类及头孢哌酮/舒巴坦对鲍氏不动杆菌感染仍有较强的活性;要减少多重耐药菌株的产生,应注意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鲍氏不动杆菌感染的临床分布及其耐药特点.方法 收集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从临床感染标本分离的121株鲍氏不动杆菌,了解其临床分布并做药物敏感试验,比较其耐药率.结果 121株鲍氏不动杆菌临床分布以呼吸科和ICU最多(63株,占52.07%),且多见于老年患者(67株,占55.37%);对第三代头孢菌素及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均>50.0%;对帕尼培南/倍他米隆、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性较低,分别为3.31%、6.61%、9.92%.结论 碳青霉烯类及头孢哌酮/舒巴坦对鲍氏不动杆菌感染仍有较强的活性;要减少多重耐药菌株的产生,应注意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鲍氏不动杆菌感染的临床分布及其耐药特点.方法 收集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从临床感染标本分离的121株鲍氏不动杆菌,了解其临床分布并做药物敏感试验,比较其耐药率.结果 121株鲍氏不动杆菌临床分布以呼吸科和ICU最多(63株,占52.07%),且多见于老年患者(67株,占55.37%);对第三代头孢菌素及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均>50.0%;对帕尼培南/倍他米隆、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性较低,分别为3.31%、6.61%、9.92%.结论 碳青霉烯类及头孢哌酮/舒巴坦对鲍氏不动杆菌感染仍有较强的活性;要减少多重耐药菌株的产生,应注意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8.
次抑菌浓度的药物诱导细菌耐药与交叉耐药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铜绿假单胞菌接种于含次抑菌浓度的哌拉西林和阿米卡星的营养肉汤中,葡萄球菌接种于次抑菌浓度的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的营养肉汤中,经传代培养可获得相对应的耐药菌株。哌拉西林诱导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他啶亦耐药,但对阿米卡星、环丙沙星、亚胺培南/西司他丁不耐药;阿米卡星诱导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对哌拉西林亦耐药,但对头孢他啶、环丙沙星、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没有交叉耐药;氧氟沙星或环丙沙星诱导耐药的葡萄球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都有交叉耐药,但对苯唑西林、阿米卡星、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没有显著的交叉耐药性  相似文献   

9.
顾红燕 《中国药房》2011,(22):2045-2047
目的:评价我院住院病房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应用情况。方法:从医院信息系统中调取我院2008-2010年38个科室应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医嘱信息,结合《医院感染管理通讯》公布的细菌分离和亚胺培南/西司他丁耐药率情况,判断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合理应用情况。结果:碳青霉烯类抗生素3年内用量基本稳定,以重症监护室和老年患者集中的干部科室为主。至2010年,美罗培南替代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成为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首选。结论:我院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使用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10.
摘 要 目的:分析清华大学附属北京市垂杨柳医院铜绿假单胞菌(PA)耐药率与抗菌药物用药频度(DDDs)的相关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我院2010~2015年分离出的2 963株PA的耐药率以及同期常用抗革兰阴性菌抗菌药物的DDDs,对PA耐药率与抗菌药物DDDs进行Pearson 相关性分析。结果:我院PA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西司他丁、莫西沙星的耐药率与其DDDs呈显著正相关(P<0.05),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A)检出率与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的DDDs呈显著正相关(r=0.903,P=0.014)。结论:我院PA耐药率及MDR PA检出率与某些抗菌药物的使用量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可能与耐药机制有关,其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2011~2012年本医院患者分离出的铜绿假单胞菌(PAE)的耐药率.方法 采用VETEK2 Comact 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鉴定出274株铜绿假单胞菌,分别来自住院患者各类标本,按照CLSI各年度标准判断PAE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结果 在22种常用抗生素中,铜绿假单胞菌对半数以上的药物耐药率>40%.铜绿假单胞菌对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率较高,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性上升较快,对其他类抗生素都出现不同程度的耐药.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易出现多重耐药,2012年绿假单胞菌耐药率与2011年相比总体呈上升趋势,应加强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检测,依据药敏结果合理用药,才能有效防止多重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我院应用特殊使用类抗菌药物的住院患者的细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方法:抽取我院2011年7-12月应用特殊使用类抗菌药物的200例住院患者,对其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用药病原学送检率达95.0%,阳性率为52.6%;检出菌株数排名前5位的分别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占80.6%,肺炎克雷伯菌及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率分别为54.5%和60.0%,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50%,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和美罗培南的敏感率均为66.7%。结论:我院应用特殊使用类抗菌药物住院患者的检出菌株均为院内感染常见的致病菌,且耐药情况严重,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我院重症监护病房(ICU)革兰阴性(G-)杆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规范地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WHONET 5.4软件,对我院2010年7月-2013年6月ICU患者送检标本中分离的593株G-杆菌的分布及耐药状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我院ICU分离率最高的G-杆菌依次是鲍曼不动杆菌(189株,占31.9%)、肺炎克雷伯菌(125株,占21.1%)、大肠埃希菌(77株,占13.0%)、铜绿假单胞菌(60株,占10.1%)。593株G-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耐药性,耐药率较低的是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阿米卡星。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率分别为70.9%、87.3%、84.1%,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率分别为36.7%、35.0%、25.0%,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率分别为8.0%、21.6%、13.6%,大肠埃希菌的耐药率分别为5.2%、11.7%、10.4%。结论:我院ICU住院患者G-杆菌的耐药性较严重,耐药率较低的只有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阿米卡星,临床医师应尽量以药敏试验结果为参考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4.
高英杰  马瑛 《中国药房》2012,(26):2439-2441
目的:汇总我院2011年分离病原菌的构成及耐药性的动态变化。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我院2011年病原菌分布、构成及耐药性进行统计、汇总。结果:2011年分离检出的革兰阴性菌2690株(62.65%)中全部耐药的革兰阴性菌占1.33%,革兰阳性菌528株(12.30%),真菌1076株(25.06%);主要病原菌是大肠埃希菌(16.02%)、肺炎克雷伯菌(12.74%)、铜绿假单胞菌(11.29%)、鲍曼不动杆菌(9.41%)。革兰阳性菌对呋喃妥因高度敏感,革兰阴性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性最低。结论:抗菌药物使用应加强药敏检测,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我院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ECO)的耐药现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将1999年1月- 2011年9月我院分离ECO的药敏试验结果,应用WHONET 5.5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产ESBLs菌株采用双纸片协同实验测定并经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确证试验确认.结果:ECO和产ESBLs ECO的分离率为21.6%和63.9%.产ESBLs菌株的耐药率远高于非产ESBLs菌株.产ESBLs ECO除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呋喃妥因和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敏感率较高外,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严重.结论:我院应重视对产ESBLs菌株的监控,临床应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碳青霉烯类是治疗产ESBLs ECO最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下儿童呼吸道感染超产β-内酰胺酶(ESBIS)细菌耐药情况以及临床特征。方法对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痰标本中分离的34株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进行耐药及临床分析。结果药敏试验显示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无耐药性,而对哌拉西林、头孢唑啉、头孢曲松、头孢噻肟耐药率达100%。结论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存在较严重的多重耐药及交叉耐药,临床应加强监测,依据药敏情况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我院糖尿病足感染的病原菌分类及耐药性,为临床经验性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2年6月112例就诊于我院的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资料,着重对糖尿病足合并感染的分泌物阳性培养结果进行病原菌分类及药敏分析。结果:糖尿病足无感染者47例,糖尿病足伴感染者65例;糖尿病足伴感染者病原菌培养阳性54例(83.08%),培养阴性11例(16.92%)。共培养出病原菌72株,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7株(23.61%)、粪肠球菌10株(13.89%)、大肠埃希菌7株(9.72%)、肺炎克雷伯菌6株(8.33%)、溶血葡萄球菌5株(6.94%)、奇异变形杆菌4株(5.56%)、表皮葡萄球菌3株(4.17%)、铜绿假单胞菌3株(4.17%)。36例为单一菌感染,18例为2种病原菌感染。革兰阳性球菌对莫西沙星、替加环素、利奈唑胺均较敏感,对青霉素、克林霉素、环丙沙星、红霉素交叉耐药,尚未出现对万古霉素耐药的菌株。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头孢替坦均较敏感,对头孢唑林、氨苄西林、甲氧苄啶/磺胺甲唑交叉耐药。结论:我院糖尿病足伴感染者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主要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增高,呈现多重交叉耐药。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大肠埃希菌耐药性变迁趋势,探讨抗菌药物的使用对大肠埃希菌耐药率变化的影响,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2012年大肠埃希菌耐药率变化趋势及抗菌药物年用量,计算用药频度(DDDs),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对耐药率与DDDs进行分析。结果:2007—2012年我院大肠埃希菌对常用抗菌药物均有不同程度耐药,未发现明显耐药变迁趋势,对碳青霉烯类始终保持低耐药性,耐药率波动于0.2%~0.5%,对碳青霉烯类耐药菌株多分离自各类重症监护室(ICU),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阿米卡星的耐药率相对较低,波动于3.7%~28.1%;自2010年多数抗菌药物DDDs有不同程度下降;头孢唑林、头孢曲松、头孢吡肟、庆大霉素和阿米卡星的DDDs与大肠埃希菌耐药率呈高度正相关(r>0.800,P<0.05)。结论:大肠埃希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较为严重,尤其是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或碳青霉烯酶菌株,抗菌药物用量与大肠埃希菌耐药率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应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住院患者常见非发酵糖革兰阴性杆菌的临床分布和耐药特征,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汕头潮南民生医院2009年4月1日~2010年3月31日住院患者送检标本分离的细菌,采用微量稀释法和部分纸片扩散法(Kirby-Bauer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判断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2007年版标准。结果:临床分离的156株非发酵糖革兰阴性杆菌中,铜绿假单胞菌49株(31.4%),不动杆菌属74株(47.4%)以及嗜麦芽窄食单胞菌33株(21.2%)。对铜绿假单胞菌敏感率较高的是多粘菌素E(100.0%)、哌拉西林/他唑巴坦(93.9%)、美罗培南(91.8%)、头孢哌酮/舒巴坦(91.8%);对不动杆菌属敏感率较高的是多粘菌素E(100.0%)、头孢哌酮/舒巴坦(74.3%)、亚胺培南(29.7%)和美罗培南(41.9%),对其余14种抗菌药物耐药率均在70%以上;对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敏感率较高的是复方磺胺甲唑(100.0%)、左氧氟沙星(72.7%),对其余16种抗菌药物多数呈高度耐药。结论:非发酵糖革兰阴性杆菌是引起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对多种抗菌药物呈高度耐药,临床应密切监测并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避免滥用,以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同时应加强对医院环境消毒和增强医务人员的无菌操作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