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青蒿素对人白血病细胞Caspase-3及细胞色素C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青蒿素对人白血病细胞Caspase-3及细胞色素C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白血病的作用机制,为进一步临床研究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体外培养K562细胞,用细胞计数法绘制生长曲线;荧光显微镜检测药物作用前后细胞凋亡作用;RT-PCR检测Caspase-3的表达;Western-blot测定药物作用前后线粒体、细胞浆细胞色素C的表达。结果:青蒿素的浓度为1×10-4,1×10-5,1×10-6mol/L时,细胞生长受到显著抑制,并呈剂量依赖性;Hoechst33342/PI双荧光染色可观察到明显的核浓缩、凝集等细胞凋亡表现;RT-PCR检测到Caspase-3的表达;Western-blot检测1×10-5mol/L药物处理细胞后线粒体细胞色素C表达水平下调,细胞浆出现明显细胞色素C蛋白条带。结论:青蒿素能显著抑制人白血病细胞K562的生长,并诱导其凋亡,而促进细胞色素C的释放,激活Caspase-3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中药对细胞色素P450调控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细胞色素P450酶系(cytochrome P450,CYP),又称混合功能氧化酶(mixed function oxidase)和单氧酶(monooxygenase),是由许多同工酶组成的超家族,主要存在于肝微粒中,参与生物体内源性和外源性物质的生物转化。作为人体重要的药物代谢酶,对药物代谢和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有着重要影响[1]。与 相似文献
4.
5.
动脉粥样硬化(AS)是一种慢性多因素血管性疾病,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病理基础,多发于中老年,患者死亡率较高。细胞凋亡是机体一种自发性程序性死亡,病理状态下,内皮细胞(VEC)、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和巨噬细胞凋亡是AS发生和发展的关键因素,VEC凋亡可能是促进AS病变的形成和发展的早期事件,而随后的VSMCs和巨噬细胞凋亡则加速AS不稳定斑块形成,在AS疾病晚期发挥重要作用。因此细胞凋亡可能为治疗AS疾病提供新的靶点。而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中药能够通过调节细胞凋亡因子及凋亡相关信号通路在治疗AS中发挥重要作用。但目前从细胞凋亡探讨中药治疗AS研究缺乏系统总结。因此该文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系统汇总了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重点从线粒体凋亡途径、死亡受体凋亡途径、内质网应激凋亡途径及相关细胞凋亡信号通路,探讨了细胞凋亡在AS中的作用,并对中药通过调控细胞凋亡抗AS的作用及机制进行梳理和总结,旨在为AS的治疗及新的药物研发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在单光束手动分光光度计上用扫描法来测定细胞色素C注射液合量的方法,实验
结果与双光束自动记录仪器一致。此法较药典法简便、快速 相似文献
7.
细胞色素P450 2E1(CYP2E1)不仅参与药物代谢,还能催化许多前毒物和前致癌物的活化过程.近年发现许多中药能抑制或诱导CYP2E1活性,从而导致有益的和不利的药物相互作用.以近年国内外文献报道以及相关研究为依据,综述了中药有效成分、提取物和单复方对CYP2E1的影响,以及CYP2E1介导的中药药物相互作用,并对其影响机制进行简要介绍.以期为中药的临床合理使用,提高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阐明中药调控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研究现状。方法:查阅国内外近年来相关资料35篇并对其进行汇总、分析、综述。结果:多种中药可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在基因、蛋白等不同分子水平产生调控作用,抑制或促进其凋亡,从而逆转或改变其相应病理状态。结论:中药合理调控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作用确切,具有明显的优势,对其机制进行分子生物学的深入研究有着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细胞色素C含量测定在甲状腺癌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应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69例甲状腺癌、甲状腺腺瘤与正常甲状腺组织中细胞色素C含量。结果甲状腺癌组细胞色素C含量明显高于甲状腺腺瘤组和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甲状腺腺瘤组细胞色素C含量与对照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测定细胞色素C含量对判别甲状腺肿瘤良、恶性及预后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11.
近年来,中药在科研中所占的比例及其临床上的使用量逐渐增高。其研究价值也越来越大,然而中药在使用过程中随之而来的毒副作用也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随着中药毒性研究逐渐深入,一些传统性的无毒中药也被发现有潜在的毒性。除了中草药的本身对肝脏有损伤作用之外。还包括以下原因:1中药在生长、加工、炮制、运输等环节上受到污染或变质也会引起对机体的副作用;2临床上应该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合理用药,应当遵循对症用药,配伍得当的原则;3患者体质皆不相同,除了少部分品种中药是固有型肝毒性中药外,大部分中药的潜在肝毒性具有特异质型的特征。肝脏在药物代谢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容易受到药物的损伤作用,因此中药潜在肝毒性及其毒性成分研究成为中药研究的基本领域之一。该文在查阅肝毒性文献的基础上,归纳了肝毒性的临床分型,靶细胞损伤发病机制,并且系统的对中药潜在肝毒性成分及其毒性机制进行了一定的总结。以期为中药肝毒性研究提供思路,为中药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2.
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中药血清药物化学是通过口服给药后,对血中移行成分进行鉴定分析,从而快速筛选药效物质基础及揭示复方配伍规律的有效方法。在近20年的发展中,得到了众多学者的认可及普遍应用。随着血清药物化学和血清药理学、药代动力学、代谢组学、网络药理学、系统生物学等学科的交叉融合,其在沟通药物体内外变化、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药物与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等方面体现出了较强的优越性,契合了中药配伍使用、多成分、多靶点、多种作用机制的复杂性。该文通过查阅2013—2016年CNKI Scholar和Pubmed 2个数据库中与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相关的文献,对有关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对血清药物化学研究中供试样品制备、实验动物选择、给药方案确定、取血方式和时间、血样制备和处理、血中移行成分分析等关键技术难题及多种解决方法进行了经验性归纳,同时,展望了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的拓展及综合应用,以期为该方法在中医药研究中更好的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17.
18.
19.
糖尿病前期是发展为糖尿病的关键环节,经过早期适当干预,可防止向糖尿病转化,减少糖尿病的发病率,有利于人们健康状态的保持。通过检索关于糖尿病前期干预的近5年文献,对糖尿病前期的中医干预有了较新认识,经过中药、针灸、穴位按摩、中西医结合、药膳、八段锦等疗法可有效防止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其主要病理变化为肾小球硬化症,病程10 a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并发DN的比例约为50%,严重威胁糖尿病患者的生命安全,而及早确诊并探寻有效的防治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现代医学认为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目前针对该病发病机制的系列研究已取得一定进展,而在基础上探讨防治糖尿病肾病的有效方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中医药治疗在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延缓其肾功能恶化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本文对该病的发病机制和现代医学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文献整理和相关分析,中医方面从病因病机、临床治疗和实验研究等方面就糖尿病肾病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