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麦默通扇形推进法旋切较大良性乳腺肿块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索麦默通旋切系统(mammotome,MMT)常规性能以外的延展功能:麦默通扇形推进法旋切术,即利用口径为2.5cm旋切槽的麦默通刀头切除直径3~6crn良性乳腺肿物的可行性。方法试验组200例,乳腺肿物直径3~6cm,采用麦默通手助结合超声导航下麦默通扇形推进法旋切术。对照组200例,病灶≤2.5cm,接受MMT常规手术治疗。治疗疗效两组进行比较。统计学分析采用卡方检验。结果手术操作成功率达100%。肿物平均切除时间为20min,平均旋切次数50次。在术中出血、皮肤瘀斑、术后血肿的发生率方面经卡方检验,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0.1329,P=0.715;X^2=0.0502,P=0.823;X^2=0.0000,p=0.995)。住院时间、手术刀痕外观及并发症方面两组相当。结论麦默通扇形推进法旋切术切除3~6cm较大良性乳腺肿块是可行的,具有安全、准确、微创、美容、并发症少等优点,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麦默通微创治疗乳腺肿物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麦默通微创旋切系统在乳腺良性肿块切除中的术中配合及护理方法 .方法 应用麦默通系统对84例病人101个乳房良性肿块施行微创旋切术,护士在术前术后进行相应的护理.结果 所有行麦默通肿块切除术患者,术后护理得当,无手术并发症.结论 麦默通微创旋切系统切除乳房良性肿块,操作简易、准确、安全、创伤小,微小病变切除彻底、不影响乳腺外观等优点.充分的术前准备和恰当的术后护理可以促进患者康复,避免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麦默通旋切术和区段切除术在乳腺微钙化灶切取活检中的应用,探讨乳腺钼靶立体定位麦默通旋切术在乳腺微钙化灶切取活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7-06-02-2009-06-30就诊于宁波市第二医院乳腺外科的180例乳房触诊阴性,体检影像提示乳腺微钙化灶行乳腺活检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患者自愿选择原则分为区段切除组(88例)和麦默通旋切组(92例).两组患者BI-RADS分级情况(x2=2.337,P=0.126)和病理类型(x2=1.979,P=0.740)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取材成功率,活检成本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麦默通旋切组和区段切除组取材成功率分别为100%和94.3%(83/8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两组活检费用分别为5 389.35元和2 449.35元人民币,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061,P=0.000 3.术后皮肤青紫和下血肿发生率分别为8.7%和4.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245,P=0.264.结论:麦默通旋切优于区段切除,是目前病理活检诊治乳腺微钙化灶比较理想的方法这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不同引流方法治疗哺乳期乳腺脓肿的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东风医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108例哺乳期乳腺脓肿患者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穿刺引流组(32例)、小切口引流组(39例)和切开引流组(37例)。对比分析3种方法对哺乳期乳腺脓肿患者的治疗效果。3组间疼痛评分、换药次数及脓肿愈合时间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SNK-q检验,治愈率和复发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结果穿刺引流组疼痛评分为(1.5±0.7)分,明显低于小切口引流组的(6.9±1.4)分及切开引流组的(6.0±1.4)分(P均<0.05);穿刺引流组脓肿愈合时间为(6.6±1.7) d,明显短于小切口引流组的(15.7±3.6)d及切开引流组的(14.6±3.2) d (P均<0.05);穿刺引流组换药次数为(3.2±0.6)次,也明显少于小切口引流组的(13.8±2.9)次及切开引流组的(12.9±3.0)次(P均<0.05);但是,3组间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638,P=0.244)。穿刺引流组复发2例,小切口引流组复发2例,切开引流组未见复发病例,3组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χ2=2.293,P=0.456)。 结论穿刺引流、小切口引流治疗对哺乳期乳腺脓肿的安全性较高,效果更加显著,但传统切开引流治疗仍有其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麦默通微创旋切术与环乳晕切口切除术治疗男性乳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至2013年10月本院收治的72例男性乳腺增生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术式分为两组,观察组26例采用麦默通微创旋切术治疗,对照组46例为同期采用环乳晕切口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疗效及并发症.结果 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完整切除腺体,所有腺体组织病理诊断明确,其中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口明显较对照组小,但医疗费用较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麦默通微创旋切术与环乳晕切口切除术治疗男性乳腺增生症临床疗效相近,但麦默通微创旋切术切口较小,外形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麦默通乳腺微创旋切术在注射式隆乳材料聚丙烯酰胺凝胶( PAHG)取出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至2013年4月本科38例行超声引导下麦默通乳腺微创旋切术取出PAHG的注射式隆乳患者资料,并记录术后病理结果和随访情况。结果38例注射式隆乳材料PAHG被取出,其中3例出现皮下积液。全部患者均未发生感染。所有患者术后随访3.0~24.0个月,8例发生少量注射物残留,全部病例乳房外形满意。结论麦默通是一项创伤小、并发症少的乳腺微创技术,对注射式隆乳材料PAHG的取出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乳腺脓肿是哺乳期妇女的常见病,以初产妇多见,传统的治疗方法为切开引流,切口愈合时间长,痛苦大,而且愈合后在乳房遗留下明显瘢痕,影响外观,多数患者需要回乳,影响母乳喂养。为了提高母乳喂养率,满足患者对乳房外形美观的追求,笔者对哺乳期乳腺脓肿不同治疗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穿刺灌洗术在治疗哺乳期乳腺脓肿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5月至2015年10月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收治的99例脓腔≥2个的哺乳期乳腺脓肿患者临床资料,其中超声引导下脓肿穿刺灌洗组51例,脓肿切开置管引流(切开引流组)48例。比较2组患者的穿刺/换药次数、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回乳率和乳瘘发生率,其中,组间穿刺/换药次数比较采用t检验,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呈偏态分布,且方差不齐,因此用M(P_(25)~P_(75))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穿刺灌洗组患者穿刺/换药次数、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均低于切开引流组[(2.1±1.0)次比(4.1±1.0)次,t=-10.003,P0.001;7(6~8)d比10(8~12)d,Z=-6.026,P0.001;3 808.0(3 381.7~4 328.1)元比5 824.9(4 937.1~8 329.0)元,Z=-6.872,P0.001]。穿刺灌洗组患者回乳率和乳瘘发生率也均低于切开引流组[58.8%(30/51)比95.8%(46/48),χ~2=18.991,P0.001;0比37.5%(18/48),χ~2=23.375,P0.001]。结论超声引导下穿刺灌洗术具有操作次数少、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低、回乳率和乳瘘发生率低等优点,在哺乳期乳腺脓肿的治疗中较脓肿切开引流术具有明显的优势,在临床上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乳腺脓肿常见于哺乳期女性,脓肿一经确诊,需采取手术引流治疗。传统手术方法是行脓肿切开引流,脓腔内填塞纱布,并根据切口引流情况进行换药。传统开放引流手术的治疗时间长,切口愈合缓慢,操作过程中患者疼痛剧烈,治疗费用高,脓肿愈合后手术部位留有明显瘢痕,甚至会导致乳房变形。这些传统手术的并发症会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生理及心理伤害。因此,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患者创伤、减轻患者疼痛、促进伤口愈合以及降低治疗费用,笔者采用乳晕微小切口负压引流治疗乳腺脓肿患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微创介入联合敏感抗生素冲洗治疗乳腺脓肿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7月济南市妇幼保健院乳腺病诊疗中心收治的88例哺乳期乳腺脓肿患者资料,按不同治疗方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组n=44),试验组行超声引导下多向式负压引流联合敏感抗生素冲洗治疗,对照组行传统乳腺脓肿切开引流术。采用t检验比较两组患者在切口愈合时间、换药次数方面的差异,用χ~2检验比较两组患者在疼痛级别、继续哺乳情况以及术后乳瘘发生率方面的差异,并分析哺乳期乳腺脓肿病原菌的分布。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两组患者在换药次数、切口愈合时间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5.27±0.22)次比(15.43±0.55)次、(10.70±2.90)d比(22.70±6.55)d,t=-17.027、-11.102,P均0.050]。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两组患者在疼痛程度、术后乳瘘发生及能否继续哺乳方面的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7.634、15.529、14.864,P均0.050)。哺乳期乳腺脓肿细菌感染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48/56,85.72%)。结论超声引导下多向式负压引流联合敏感抗生素冲洗治疗乳腺脓肿的临床效果好,能明显减轻患者创伤和痛苦,缩短愈合时间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的治疗乳腺脓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具备保留乳房条件的早期乳腺癌行保留乳房手术+术中放疗+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的可行性及优点。方法回顾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乳腺科2007年6月至2012年1月期间收治的136例保留乳房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保留乳房手术+术中放疗62例(术中放疗组),使用9MeV电子线21Gy一次照射,其中行腋窝淋巴结清扫(ALND)41例(ALND组),行SLNB21例(SLNB组);保留乳房手术+术后全乳照射74例(术后放疗组),照射剂量为50—60Gy(5~6周,照射25~30次)。比较术中放疗组与术后放疗组手术及伤口愈合时间、放疗费用和美容效果;并记录两组放射性损伤、肿瘤复发及死亡事件;记录SLNB组与ALND组肩关节功能、患肢水肿及感觉异常、皮下积液等并发症。计量资料和等级资料采用非参数检验。结果与术后放疗组相比,术中放疗组的手术时问和切口愈合时间延长[M(QR):120(15)min比90(15)min,P=0.00;M(QR):13(4)d比8(1)d,P=0.00],放疗费用少[M(QQ):3500(200)元比14100(1000)元,P=0.00],美容效果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5.2%(59/62)比86.5%(64/74),P=0.09],并且放射性损伤轻。保留乳房手术+术中放疗组有2例局部复发、2例远处转移、1例死亡;而保留乳房手术+术后放疗组有1例局部复发、3例远处转移、无死亡病例;两组皆无对侧乳腺癌发生。ALND组有3例肩关节功能障碍、7例患肢水肿、10例患肢感觉异常、5例皮下积液;而SLNB组轻度肩关节功能障碍、Ⅰ度患肢水肿、皮下积液各1例。结论保留乳房手术+术中放疗具有单次照射、部位剂量确切、费用低、美容效果佳、保护周围脏器等优点。同时,SLNB可避免肩关节功能障碍、患肢水肿及感觉异常、皮下积液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保留肋间臂神经(intercostobrachial nerve,ICBN)在乳腺癌改良根治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中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85例施行乳腺癌改良根治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的Ⅰ、Ⅱ期乳腺癌患者。完整保留ICBN的患者43例,切除ICBN的患者4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清扫淋巴结数目,术后1个月、2个月、6个月观察患侧腋窝及上臂内侧区的皮肤感觉异常、疼痛的发生及转归。结果:保留肋间臂神经组与非保留组比较,手术时间(Z=-0.0314,P=0.754)、出血量(Z=-1.068,P=0.285)、淋巴结清扫数目(Z=-0.477,P=0.6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保留组及非保留组在术后第3天患侧腋窝及上臂内侧的感觉异常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0)。而术后腋窝及上臂内侧区的皮肤感觉异常术后1个月(P=0.000)、术后2个月(P=0.000)、术后6个月(P=0.000),术后1个月、2个月、6个月患侧腋窝及上臂内侧区皮肤感觉异常的完全缓解率均为P=0.000,患侧上肢疼痛发生率术后1个月(P=0.000)、术后2个月(P=0.005)、术后6个月(P=0.006),术后6个月患侧上肢疼痛的完全缓解率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Ⅰ、Ⅱ期乳腺癌改良根治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的术式不增加手术难度,减少了患者术后患侧上臂的皮肤感觉异常及疼痛的发生率,改善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临床Ⅰ、Ⅱ期乳腺癌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的可行性。方法本院2006年1月至2008年1月对临床Ⅰ、Ⅱ期乳腺癌患者行腔镜下腋窝淋巴结清扫术55例,同时选取传统腋窝淋巴结清扫术63例,对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腋下引流液量及预后进行比较。定量资料的分析采用t检验;定性资料的比较用χ2检验。结果腔镜手术组手术时间平均121.0min,术中出血51.0ml,平均每例清扫淋巴结数量17.3枚,术后总引流量平均208.0ml,随访1~3年术后复发转移者2例;对照组手术时间平均70.0min,术中出血平均80.0ml,平均每例清扫淋巴结19.5枚,术后总引流量平均350.0ml,术后复发转移者2例。腔镜手术组手术时间较传统手术长,但术中出血及术后引流液明显低于传统手术(P0.05)。两组间近期复发转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2,P=0.89)。结论腔镜手术可以达到传统手术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持续腰椎穿刺引流术在高位骶骨肿瘤切除术后脑脊液漏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对比分析方法。对1998年1月至2011年8月,就诊于我科行高位骶骨肿瘤切除术并有完整病例资料的72例进行分析。纳入标准为:骶骨肿瘤切除患者术中发生硬脊膜损伤且术后发生脑脊液漏的患者,同时排除有持续腰椎穿刺脑脊液引流禁忌证如脑疝、颅内压明显增高、穿刺部位皮肤或软组织感染、全身严重感染败血症或休克、穿刺不能合作、L1以上脑脊液循环通路梗阻等情况的患者。最终符合纳入标准共11例。将2005年3月前行骶骨肿瘤切除术后发生脑脊液漏患者使用单纯伤口旁放置引流管引流的5例作为对照组,2005年3月以后行骶骨肿瘤切除术后发生脑脊液漏的6例为采用持续腰椎穿刺引流治疗组,分别对两组患者脑脊液漏治愈时间和患者一般情况及相关并发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两组患者均无逆行性颅内感染发生,其中单纯放置引流管引流组1例发生手术切口局部感染。持续腰椎穿刺引流患者脑脊液漏愈合时间中位数为14.5(12~18)天,较对照组患者25(23—36)天缩短,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腰椎穿刺引流组患者治疗期间骶尾部切口渗液少,肿胀明显较单纯引流组轻,患者自体感觉如伤口疼痛、头晕等症状较单纯引流组轻。两组患者均无低颅压性头痛、无进行性低颅压、气颅、脑疝等并发症发生。 结论持续腰椎穿刺引流治疗骶骨肿瘤切除术后脑脊液漏较单纯伤口旁引流效果好,并且有效缩短脑脊液瘘VI闭合时间。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环乳晕小切口治疗乳腺纤维腺瘤的临床疗效和美观效果。方法选取86例乳腺纤维腺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和试验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放射性切口切除乳腺纤维腺瘤,试验组患者采用环乳晕小切口切除乳腺纤维腺瘤,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和术后美观满意程度。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出血量分别为(85.4±3.7)min和(60.5±8.4)m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复发率分别为7%和4.7%(P>0.05)。试验组患者的乳晕感觉正常情况、双乳基本对称情况以及瘢痕可接受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环乳晕小切口切除乳腺纤维腺瘤,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以及美观效果好,患者的幸福指数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锁孔式”皮下腺体全切治疗男性乳房发育症的治疗和美容效果。方法男性乳腺发育症患者19例,其中2例为腺体型,4例为脂肪型,其余13例为腺体脂肪型;年龄18—28岁,中位年龄22岁,均为双侧乳房发育症。治疗均采用“锁孔式”皮下腺体全切术。在乳房肥大区域皮下脂肪层注射脂肪裂解液,采用负压吸引,经乳晕下“锁孔”大小切口抽吸该区域内的脂肪组织,经“锁孔式”小切口逐条切除增生肥大的乳腺组织。术毕“锁孔”拉闭予生物胶贴合。结合保留乳房手术美学评定标准对患者术后美容效果进行评分。结果手术时间为30—125rain,平均63min;出血量均在30ml以内;术后负压引流管放置时间为3d,日引流量〈10ml拔除引流管。术后住院时间平均2.8(2—5)d。中位随访时间10.2(6—15)个月。本组19例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切口均达到Ⅰ期愈合且无明显疤痕;无乳头、乳晕坏死病例;胸部曲线平坦、自然,无凹凸不平感,乳头形态均正常。本组患者均有手术区轻微疼痛,只需口服镇痛药止痛。19例患者对外形均满意,经美容效果评分,均达到10分以上,均获得良好的美容效果。结论“锁孔式”皮下腺体全切术治疗男性乳房发育症,操作简单,安全,损伤小,出血少,恢复快。该方法适用于各型男性乳房发育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乳腺良性肿瘤患者手术操作方法进行改良并对术后切口美容效果及手术创面内在瘢痕进行临床观察.方法:对168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手术,行乳晕内切口或乳头根部切口,手术创面内不缝合止血,根据创面大小可创面置多个引流片,局部打包加压包扎,并对切口瘢痕和手术残腔瘢痕术后随访观察.结果:患者手术创面无血肿,无感染,引流通畅,切口Ⅰ期愈合,乳晕内或乳头根部切口隐约不显,手术残腔内无硬结.结论:通过改良手术切口、减少手术残腔缝合止血、增加创面引流、打包加压包扎等操作技术改良后乳腺良性肿瘤手术可取得更加完美的外观,内在瘢痕柔软,术后局部异常感觉更轻微,有良好的美容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经内乳动脉置泵化疗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区域性化疗32例(观察组),全身化疗32例(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化疗后不良反应及切口愈合情况。结果术后两周内两组患者血常规、肝肾功能、恶心呕吐、发热脱发等临床毒性反应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切口愈合等级,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术后即时采用动脉置泵施行区域性化疗不仅可行,且其化疗副作用明显较静脉化疗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改良式前外侧切口在肺癌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肺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改良式前外侧切口入路,对照组采用后外侧切口入路,比较观察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术后疼痛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VAs疼痛评分为(5.2±3.3)分,对照组为(7.3±2.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式前外侧切口入路是肺癌手术较为理想的入胸方式,可有效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大肝癌切除术中及术后麻醉复苏期低体温对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为临床体温护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160例术中及术后麻醉复苏期的大肝癌切除术患者,按低体温强度分为A1组(体温〈35℃,41例)、A2组(体温35~35.5℃,85例)、A,组(体温35.6~35.9℃,34例);同时根据低体温持续时间分为B1组(时间〈1h,35例)、B2组(时间为1~2h,47例)、B3组(时间〉2h,78例)。比较各组麻醉清醒时间、术后第1天腹腔引流量、术前及术后第5天肝功能、切口愈合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A1组较A2组、A3组麻醉清醒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延迟(P〈0.05);屯组较A1组、A2组术后第1天腹腔引流量减少、术后第5天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降低(P〈0.05);B,组较B1组、B2组麻醉清醒时间延长、术后第5天ALT和AST恢复减慢;B3组较B1组术后第1天腹腔引流量增加(P〈0.05)。B1组、B2组、B3组的切口愈合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温〈35℃对患者的术后康复影响较大,应加强术中及术后麻醉复苏期患者的体温监测,及早发现低体温并采取积极有效的复温措施,减少低体温对患者术后的不良影响,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