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小儿静脉穿刺的方法及要领,提高小儿静脉穿刺的成功率,减轻患儿痛苦,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加强护患沟通,做好患儿(家属)的心理护理,加强护士技术水平的提高并分析穿刺过程中常见问题的原因。结果通过一系列的护理措施,小儿静脉穿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护士一针穿刺成功率及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小儿静脉穿刺难度大、家长要求高,操作前做好患儿及家长的心理护理,熟练操作,一针见血,妥善固定是提高穿刺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如何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的临床应用体会.方法:头皮静脉穿刺前的准备和如何选择合适的针头,熟练掌握穿刺要领.结果:对特别细的小血管静脉穿刺均获成功,提高了一针见血的成功率.结论:在小儿静脉穿刺难度较大情况下,护理人员必须熟练掌握其技术操作要领,不断探索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总结了影响老年体检者静脉采血有效性的主要问题,包括理解能力、生理心理状况、生活自理能力等,通过细致地评估,探索提高老年人静脉采血成功率的方法,对老年体检者前瞻性评估分析,提高了静脉穿刺的成功率,随机抽样40例,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8%。认为静脉采血重在评估,有效地评估配合高超的穿刺技巧,能完美地完成穿刺任务,提高一针见血率。  相似文献   

4.
“快速直入法”静脉穿刺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静脉穿刺为临床常用的护理技术操作之一,输液、输血、静脉推药、抽血以及有些试验都离不开静脉穿刺,尤其是静脉输液,临床上更为常用。在静脉穿刺中,体现护士技术水平的不仅是一针见血的成功率,而且包括扎针时患者的痛感程度,既要做到一针见血,又能减轻穿刺时的疼痛,二者完美结合才能为患者提供最佳服务。如何做到一针见血,又无痛穿刺是有待探讨的问题。多年来,临床上多数护理人员采用传统的静脉穿刺方法,即针头进人皮下后先走行一段距离,再刺入血管(下称“平行进针法”)。通过几年的临床实践,我们总结厂’快速进针,直人血管…  相似文献   

5.
早产儿血标本采集是新生儿科护理工作中难度较大的操作之一,首选采血部位是股静脉,因为股静脉相对固定,管径比较粗,能快速取足血标本量;但早产儿股动脉搏动弱,穿刺成功率较低,且早产儿病情变化快,如何在短时间内成功完成穿刺采血是新生儿科护理人员面临的一道难题。成功的静脉穿刺既要做到一针见血,又要减轻在患儿穿刺时的疼痛。2007年4月-2008年2月我科采用常规直刺法和体表定位斜刺法对120例早产儿进行股静脉穿刺采血比较。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丁先军  刘爱琼 《全科护理》2008,6(31):2871-2871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是儿科基本技术操作之一,是儿科疾病治疗及抢救中的一项基本操作,在儿科抢救中静脉穿刺做到一针见血能保证静脉通路的顺利开通,为抢救和治疗赢得宝贵时间,避免了不必要的矛盾冲突。2007年8月我科组织了一次全体护士会议,分析小儿穿刺中的主要感受及穿刺成功的主要原因,并请高手就如何“一针见血”进行经验介绍。现将小儿头皮静脉穿刺的操作技巧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小儿患病后,静脉输液是住院期间给药的主要途径,尤其是急诊危重患儿,必须迅速静脉给药。因此,患儿静脉给药一针见血技术的高低,穿刺成功与失败,直接关系到患小儿否转危为安。另外,提高小儿静脉穿刺的成功率,可减轻患儿痛苦,提高工作效率。作从事儿科护理工作十余年,在小儿头皮静脉血管穿刺输液这项技术操作上有较深刻的体会。小儿头皮静脉穿刺,尤其是小静脉、毛细血管的穿刺,是一项非常精细的操作。它要求操作必须非常细心,并且要有很强的心理素质。现将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的体会总结如下,以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8.
静脉穿刺术不仅是临床最基本的治疗手段也是最基本的护理操作技术之一。随着医疗水平和输液要求的不断提高,静脉穿刺技术已成为临床护理人员应该熟练掌握的基本功,掌握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技巧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做到一针见血既减轻了患儿的痛苦,又为治疗和抢救赢得了宝贵的时间,避免了不必要的矛盾发生。根据几年来的工作经验,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与下列几点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静脉穿刺是临床护理工作最基本、最常见的一项护理操作,虽然是一项常用操作,但在实际工作中还有许多失误,不能一针见血,不仅给病人带来了痛苦,也给实际工作增加了不必要的麻烦。因此,作为一名护士应做到准确、熟练地穿刺,提高静脉穿刺的一次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柏基芸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9):7144-7144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是儿科疾病治疗和抢救中一项基本操作,也是护理工作中的一项基本功。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的高低,不仅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而且能够提高危重患儿的抢救成功率,更是衡量护士基本功的标准,护士在操作时,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及有关头皮静脉穿刺的理论知识和娴熟的操作技能,尽量做到一针见血,配合医生完成各种治疗、护理和抢救任务,以促进康复。现将在临床工作中的体会作如下阐述。  相似文献   

11.
肢体浅静脉穿刺法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傅月珍 《护理与康复》2008,7(12):930-931
目的提高肢体浅静脉穿刺成功率,减轻患者穿刺时的疼痛感。方法将200例静脉输液患者按输液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采用双扎止血带、针头与皮肤呈45°角进针;对照组扎1根止血带、针头与皮肤呈20°角进针。比较两组一针见血成功率及穿刺时患者的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一针见血成功率高于对照组,且疼痛感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肢体浅静脉穿刺时用双扎止血带、针头与皮肤呈45°角进针,能提高穿刺成功率,减轻患者疼痛感。  相似文献   

12.
零缺陷管理模式在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零缺陷概念是当代质量宗师菲利浦.克劳士比在他的当今世界级商务运行的卓越管理模式中提出的,我院将其运用在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方面,使一针见血率从95%提高至99%。  相似文献   

13.
浅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也是护士基础护理操作的重要内容。护理人员娴熟而精湛的操作技术,不仅可以消除病人对输液的紧张情绪,赢得病人的信任,使之配合治疗,也保证了治疗药物的及时有效的应用。因此,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何提高静脉穿刺一针见血率,通过临床操作,简单体验如下:  相似文献   

14.
小儿血液标本采集在临床上是难度较大的护理操作之一,而在临床治疗中又是一项不可缺少的基本操作。在小儿疾病的治疗及护理工作中,为明确诊断及治疗,争取抢救时机常需静脉采集血标本以协助诊断。小儿特别是新生儿血管比较细小,采血针头又相对比较粗,加之小儿哭闹,不配合,以致造成采集的血量往往不够,而且容易造成溶血,容易将血管损伤延误病情的诊断及治疗,更无法配合危重患儿的抢救。股静脉比较固定,静脉粗,只要定位准确,穿刺成功率高。近年来,我科对婴幼儿及其它静脉采血困难者共302例患儿均采用股静脉穿刺法采取血标本,一次穿刺成功率达92%,二次穿刺率达96%,三次穿刺成功率达99.8%。实践证明,采用股静脉穿刺法,提高了成功率,减少了患儿痛苦。现将操作方法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静脉穿刺时一般需要柔和明亮的光线,一旦光源不足会影响一针见血。但我院为利于病人休息有意降低了病房内灯光亮度。数年来,在这种情况下静脉穿刺1780例次,一针见血成功率达95.8%以上,现将成功技巧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提高静脉输液穿刺成功率的细节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岳立萍周立  蒋少华 《护理研究》2007,21(12):3179-3180
静脉穿刺水平是影响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重要指标,“一针见血”成功率几乎成为病人评价护士技术操作水平的唯一标准。为了提高病人满意度,尽快达到医院管理年“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首要目标,我院护理部自2005年开始,完善静脉输液过程质量管理,通过加强护士培训和外周静脉血管评级,确保穿刺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董馨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12):2704-2704
临床工作中,股静脉穿刺采血是小儿做化验检查或细菌培养常用的方法。成功的静脉穿刺即要做到一针见血,又要减轻患者穿刺时的疼痛。我科采用一次性真空采血器进行股静脉穿刺采血,因小儿不配合、技术难度大、需采血量多等缘故,常造成操作的失败。为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患儿痛苦,我科采用两人配合进行股静脉穿刺采血,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入托幼儿体检静脉采血的心理疏导的效果体会。方法:针对幼儿的不同心理,通过医护人员的言语、表情、态度和行为去影响幼儿。结果:有效的心理疏导会取得家长及幼儿的信任和配合,提高静脉一次穿刺成功率。结论:医护人员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精湛的穿刺技术以及亲切周到的服务,使幼儿及其家长感受到医护人员的温暖,以最佳的心态接受采血。  相似文献   

19.
静脉穿刺是护士最基本的护理操作技术之一,也是临床上常用及抢救中不可缺少的一项技术,但在精神科临床护理工作中经常遇到穿刺失败现象.影响护士静脉穿刺的因素有环境因素、患者因素、护士自己的个性特征、心理素质等[1].如何有效地提高静脉穿刺成功,做到一针见血,减少患者的痛苦及血管的损伤,保证治疗的实施,是精神科护士值得探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我院护理部对精神科临床护士进行心理干预以提高护士的心理素质,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能做到一针见血,从而提高临床静脉穿刺成功率,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小儿静脉穿刺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儿科临床治疗中,小儿静脉输液是临床护理工作中常用的一项技术性操作,依靠静脉输液给药是主要的治疗方法。而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直接关系到医护质量、患儿康复及护患关系。为了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将不同年龄小儿分为三个年龄组,分别采取不同的穿刺部位,对穿刺方法及成功率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