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对盐酸维拉佐酮的合成工艺进行研究。方法以5-氰基吲哚为起始原料,通过傅克反应、还原反应、磺酰化反应、缩合反应得到维拉佐酮,然后与盐酸反应得到盐酸维拉佐酮。结果合成了目标化合物,并利用1H-NMR、MS确证了结构。此路线的总收率为47.89%,质量分数为99.66%。结论该合成工艺设计合理,操作简单,适用于工业化生产,盐酸维拉佐酮的收率和纯度较高。  相似文献   

2.
王慧  陈华  南楠  王琳 《中国药事》2012,26(4):340-342
目的 建立盐酸羟考酮及其制剂中主要杂质氮氧化物的鉴别溶液,解决国内缺少该杂质对照品的问题.方法 将盐酸羟考酮溶解,双氧水加热破坏的方法得到氮氧化物的鉴别溶液.结果与结论 经HPLC、UV和LC-MS/MS验证,该鉴别溶液中的羟考酮氮氧化物与对照品结构一致,为同一物质,可用于盐酸羟考酮及其制剂中主要杂质羟考酮氮氧化物的定位鉴别.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盐酸羟考酮控释片治疗老年肿瘤患者中重度癌痛情况。方法收集42例伴有中重度癌痛肿瘤老年患者,使用盐酸羟考酮控释片,逐步调整剂量,直至达到疼痛缓解,对疗效、副作用及生活质量等进行评价。结果95%中度疼痛患者疼痛得到缓解,90.9%重度疼痛患者疼痛得到缓解,71.4%患者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改善,不良反应较轻。结论盐酸羟考酮控释片能用于老年患者治疗中重度癌痛。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3种盐酸吡格列酮(pioglitazone hydrochloride, PGH)共晶在SD大鼠体内的生物吸收过程,改善PGH水溶性差、生物利用度低等问题。方法:采用悬浮液法制备得到盐酸吡格列酮-对氨基苯甲酸、盐酸吡格列酮-对氨基水杨酸和盐酸吡格列酮-没食子酸3种新型共晶物质,通过多种分析检测技术进行表征,并采用HPLC-MS法测定大鼠血浆中PGH浓度,分析大鼠口服PGH共晶后的药动学参数。结果:3种共晶均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溶解度,其中盐酸吡格列酮-对氨基苯甲酸和盐酸吡格列酮-没食子酸2个共晶能够改善大鼠口服PGH的生物利用度、达峰浓度(peak concentration,Cmax)和血药物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e, AUC)。结论:共晶技术是改变药物PGH溶解度和体内吸收特点的一种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5.
烯丙基溴和2-三氟甲基-9-噻吨酮经Barbier反应及盐酸脱水后,与羟乙基哌嗪在DBU条件下缩合得到氟哌噻吨游离碱,最后经盐酸成盐得到抗精神病药盐酸氟哌噻吨,总收率约47%.  相似文献   

6.
《中国药房》2017,(34):4876-4878
目的:制备盐酸鲁拉西酮固体分散体,提高其溶出度。方法:选用聚维酮K30为载体,以溶剂法制备不同药载比(1:0.5、1:1、1:2)的盐酸鲁拉西酮固体分散体。比较3种盐酸鲁拉西酮固体分散体与物理混合物(盐酸鲁拉西酮-聚维酮K30)、原研制剂的体外溶出度;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法对盐酸鲁拉西酮原料药、聚维酮K30与外加辅料、物理混合物(1:2)与外加辅料、盐酸鲁拉西酮固体分散体(1:2)与外加辅料的晶体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药载比1:0.5、1:1、1:2的盐酸鲁拉西酮固体分散体溶出速率较物理混合物有显著提高,且载体比例越大,固体分散体溶出越快;药载比为1:2的盐酸鲁拉西酮固体分散体与原研制剂20 min时体外溶出度分别为101.2%、100.2%。X射线粉末衍射结果显示,物理混合物中存在盐酸鲁拉西酮和辅料的特征吸收峰;盐酸鲁拉西酮固体分散体中的盐酸鲁拉西酮特征吸收峰基本消失,辅料特征吸收峰仍存在。结论:以药载比1:2制得的盐酸鲁拉西酮固体分散体与原研制剂体外溶出行为相似,且其中盐酸鲁拉西酮以无定形存在。  相似文献   

7.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14,(12):1015-1018
目的阐述盐酸吡格列酮和阿托伐他汀钙的药物动力学特点和药物动力学相互作用研究进展。方法检索国内外近年来有关研究盐酸吡格列酮和阿托伐他汀钙药物动力学和药物动力学相互作用的文献共37篇,从以上两个方面进行综述。结果盐酸吡格列酮和阿托伐他汀钙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特征较为接近,两药在Beagle犬体内存在药物动力学相互作用。结论盐酸吡格列酮和阿托伐他汀钙的药物动力学性质有一定关联,关注盐酸吡格列酮和阿托伐他汀钙药物动力学相互作用对临床合理用药意义较大。  相似文献   

8.
目的:改进盐酸维拉唑酮的合成工艺。方法:以5-溴水杨醛和溴代丙二酸二乙酯为原料,经醚化、环合、酰胺化、取代、水解制得中间体5-(1-哌嗪基)苯并呋喃-2-甲酰胺(7)。7再与3-(4-氯丁基)-1H-5-氰基吲哚(11)经取代和与盐酸成盐制得盐酸维拉唑酮。其中,11是用5-氰基吲哚和4-氯丁酰氯经酰化、还原得到的。结果:工艺的总收率为39.1%;盐酸维拉唑酮的结构经质谱、核磁共振谱确证。结论:该方法工艺简单,收率高,适合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盐酸维拉佐酮的合成工艺进行改进。方法以4-(4-乙酰基哌嗪-1-基)苯酚为起始原料,经Duff反应、取代、环化、脱保护、酰胺化得到关键中间体5-(1-哌嗪基)-苯并呋喃-2-甲酰胺,再与3-(4-氯丁酰基)-1H-吲哚-5-甲氰缩合、成盐得到盐酸维拉佐酮。结果合成了目标化合物盐酸维拉佐酮,并利用~1H-NMR、MS确证了结构,质量分数为99.8%,该路线的总收率为22.5%。结论该合成工艺原料廉价易得、操作简单,适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疗法联合盐酸丁螺环酮片治疗广泛性焦虑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84例广泛性焦虑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盐酸丁螺环酮片治疗组和认知行为疗法联合盐酸丁螺环酮片治疗组,每组42例。盐酸丁螺环酮片治疗组患者采取盐酸丁螺环酮片治疗,认知行为疗法联合盐酸丁螺环酮片治疗组患者则采取盐酸丁螺环酮片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广泛性焦虑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治疗前后焦虑自评量表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认知行为疗法联合盐酸丁螺环酮片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100.00%显著高于盐酸丁螺环酮片治疗组的71.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治疗前,且认知行为疗法联合盐酸丁螺环酮片治疗组优于盐酸丁螺环酮片治疗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认知行为疗法联合盐酸丁螺环酮片治疗组患者的广泛性焦虑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5.35±1.21)、(13.25±2.11)d,短于盐酸丁螺环酮片治疗组患者的(9.73±2.27)、(21.78±5.29)d,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丁螺环酮片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广泛性焦虑的效果理想,可进一步改善广泛性焦虑患者的认知功能以及焦虑症状,缓解广泛性焦虑患者的不良情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