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特比萘芬与氟康唑或伊曲康唑体外联合抗白念珠菌的作用。方法采用微量液体稀释法测定特比萘芬、氟康唑、伊曲康唑对生殖器部位分离的36株白念珠菌药敏试验,应用棋盘微量稀释法测定特比萘芬与氟康唑或伊曲康唑对36株白念珠菌的联合药敏试验。结果白念珠菌菌株对氟康唑、伊曲康唑、特比萘芬耐药株分别为3株(8.33%)、4株(11.11%)、6株(16.67%)。特比萘芬和氟康唑联用MIC几何平均数较其单独应用均显著降低(t=3.590,P〈0.05;t=3.252,P〈0.05),15株有协同作用(42%),18株有相加作用(50%),3株无关作用(8%);特比萘芬和伊曲康唑联用后的MIC几何平均数较其单独应用均显著降低(t=3.849,P〈0.001;t=2.409,P〈0.05),表现为协同作用有14株(39%),相加作用的有17株(47%),无关作用的有5株(14%);均未发现拮抗作用。结论特比萘芬与氟康唑或伊曲康唑联合应用对大部分白念珠菌能产生协同作用和相加作用,提示特比萘芬与氟康唑或伊曲康唑联合应用能增强抗白念珠菌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汤玉红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9):153-154
本文对近几年特比萘芬的研究及临床应用进行了综述。烯丙胺类抗真菌药特比萘芬,抗菌谱广,杀菌力强,对临床上常见皮肤真菌病疗效显著。作用机制主要为选择性抑制真菌膜上的角鲨烯环氧化酶,而产生抑杀作用,对细胞色素P450无任何影响,因而无严重肝、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应用比色微量稀释药敏试验方法检测念珠菌临床分离株对特比萘芬的敏感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特比萘芬对念珠菌临床分离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了解念珠菌对特比萘芬的体外敏感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参照美国国家临床试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CLSI)推荐的M27-A药敏试验方案的微量稀释法,并应用氧化还原指示剂Alamar blue通过比色判定MIC值,检测了129株念珠菌属对特比萘芬的体外敏感性。结果129株临床分离的念珠菌属对特比萘芬的MIC值范围为:白念珠菌0.5~16μg/ml,MIC50为4μg/ml,MIC90为8μg/ml;热带念珠菌2~16μg/ml,MIC50为8μg/ml,MIC90为16μg/ml;季也蒙念珠菌1~4μg/ml,MIC50为2μ/ml,MIC90为4μg/ml。结论比色微量稀释药敏试验方法有较好的可重复性和稳定性,且简单省时,特比萘芬对念珠菌属有良好的体外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利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白念珠菌耐药机制的相关文献进行统计分析,增强人们对白念珠菌耐药机制的全面认识。方法:检索PubMed、Embase、SCI和CNKI数据库,对白念珠菌耐药机制的相关文献进行汇总,对纳入研究的文献年份分布、作者、语种、文献类型、药物类型、耐药机制分类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相关文献726篇,文献数量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呈逐年递增趋势。从文献发表语种和作者来看,英文文献数量最多(466篇),同时中文文献近年来增长迅速(197篇),国内相关研究整体水平偏低但也不乏亮点。所纳入文献中研究涉及最多的药物是唑类药物(357篇),其中以氟康唑耐药机制相关的文献数量为最多(236篇)。关于耐药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药物外排泵表达变化及药物作用靶酶结构变异或含量变化等方面。结论:唑类药物耐药仍是白念珠菌耐药研究领域的重点,其主要的耐药机制是药物外排泵的表达增加和药物作用靶酶结构变异或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特比萘芬、氟康唑、伊曲康唑等抗真菌药治疗小鼠白念珠菌性阴道炎的疗效。方法构建ICR小鼠白念珠菌性阴道炎模型,应用特比萘芬、氟康唑、伊曲康唑灌服治疗,并在灌药后不同时间动态观察阴道灌洗液真菌载量。结果 特比萘芬组在不同时间点其小鼠阴道灌洗液真菌载量明显高于氟康唑组及伊曲康唑组(P<0.01),连续灌药1周后其真菌载量仍处于较高水平。氟康唑组与伊曲康唑组从灌服药物后第2天开始其阴道灌洗液真菌载量明显减少,灌服药物后第3天开始阴道灌洗液真菌载量即处于极低水平,表明两组疗效显著,但两者之间疗效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特比萘芬治疗小鼠白念珠菌性阴道炎的疗效欠佳,而氟康唑与伊曲康唑治疗小鼠白念珠菌性阴道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肺部白念珠菌感染的大鼠通过米诺环素治疗前后血浆β-葡聚糖的变化,评价米诺环素的抗念珠菌活性.方法 成年SD大鼠60只分为3大组(健康组、感染未治疗组、治疗组),其中治疗组又分为口腔给药一周、鼻腔给药一周、口腔给药两周和鼻腔给药两周4组,通过气管插管滴入白念珠菌混悬液,建立大鼠肺部白念珠菌感染模型,再进行米诺环素治疗,检测大鼠感染前、治疗前和治疗后的血浆1,3-β-D-葡聚糖.统计方法采用T检验.结果 口腔和鼻腔给药一周后与阈值比较P<0.01有显著差异,经两种途径治疗两周后与阈值比较P>0.05,没有差异.鼻腔给药一周和给药两周P<0.01有显著差异,与感染组比较:鼻腔给药一周P=0.081,没有差异,给药两周P=0.000,有显著差异,口腔给药一周P=0.446,没有差异,给药两周P=0.001,有显著差异;口腔给药一周与两周比较P=0.002有显著差异.鼻腔和口腔给药一周P=0.314没有差异,与感染组比较P=0.351,没有差异;鼻腔和口腔给药两周P=0.680没有差异,与感染组比较P=0.007有显著差异.结论 米诺环素对大鼠肺部白念珠菌感染有抗菌活性,且疗效与治疗途径和时间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获得白色念珠菌的酮康唑抗药株。方法采用美国国家临床实验标准化委员会 (NC CLS)推荐的最小抑菌浓度 (MIC)测定法 ,从 8株不同来源的白色念珠菌中筛选出YS2 0 1 (MIC为0 0 62 μg/mL)作为出发菌株 ,分别利用紫外线 (UV)和亚硝基胍 (NTG)对其原生质体进行诱变。结果经大量筛选 ,得到抗药突变株UP1 1及NP2 9,其MIC分别达到 3 5 μg/mL和 75 μg/mL。结论获得酮康唑抗药株 ,突变株的抗药特性稳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白念珠菌ERG11基因突变、高表达及二者的相互作用在氟康唑耐药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PCR法扩增实验菌株的ERG11基因,并进行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筛查突变位点;抽提实验菌株总RNA,并逆转录合成cD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FQ-RT-PCR)法检测ERG11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 24株临床菌株中,共检测出ERG 11基因存在24个同义突变位点和5个错义突变位点,其中,E174A、T123I、V234F为新发位点;白念珠菌ERG11基因在耐药组中的表达量高于敏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未发生错义突变的白念珠菌耐药株ERG11基因的表达量高于发生错义突变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白念珠菌ERG 11基因的5个错义突变A114V、E174A、T123I、Y132H、V234F可能与氟康唑耐药形成有关;ERG11基因的高表达可能与氟康唑耐药有关;ERG11基因的错义突变可能对该基因的高表达存在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Masae Sawada Masahiko Matsuo Hiroyuki Hagihara Jiro Seki Toshio Goto 《Drug development research》2001,54(4):202-208
Squalene epoxidase is a microsomal enzyme that catalyzes the conversion of squalene to 2,3‐oxidosqualene and is an important control site in the cholesterol synthetic pathway. FR194738 is a potent inhibitor of hepatic squalene epoxidase from dogs, hamsters, and rats with IC50 values of 49, 14, and 68 nM, respectively. In dogs, FR194738 at 10 and 32 mg/kg/day decreased serum total cholesterol levels by 26% and 40%, and serum triglyceride levels by 47% and 76%, respectively. Pravastatin, an inhibitor of 3‐hydroxy‐3‐methylglutaryl coenzyme A reductase, at 3.2 and 10 mg/kg/day also decreased serum total cholesterol levels by 32% and 36%, and serum triglyceride levels by 56% and 50%, respectively. Both FR194738 and pravastatin preferentially decreased 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evels among the lipoprotein fractions examined. In hamsters, FR194738 decreased serum total cholesterol levels by 22% and led to a decrease in serum triglyceride levels of 9% at 100 mg/kg/day, whereas pravastatin did not decrease total serum cholesterol levels up to 100 mg/kg/day even though it decreased serum triglyceride levels at doses as low as 3.2 mg/kg/day. In rats, both FR194738 and pravastatin failed to decrease total serum cholesterol levels up to 100 mg/kg/day. FR194738 dose‐dependently decreased serum triglyceride levels by 30%, 41%, and 65% at 10, 32, and 100 mg/kg/day, respectively, whereas pravastatin decreased them only by 19% at 100 mg/kg/day. These results clearly showed a species difference in cholesterol and triglyceride metabolism, and suggest that dogs are the most appropriate animal model for evaluating hypocholesterolemic drugs. FR194738 that induced comparable effects with pravastatin in the dog model may provide another treatment for hypercholesterolemia in men. Drug Dev. Res. 54:202–208, 2001. © 2002 Wiley‐Liss, Inc.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从不同类型标本中分离的白念珠菌菌株对常用抗真菌药物的耐药谱,为临床白念珠菌感染性疾病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 用真菌鉴定卡及Rosco真菌药敏纸片对分离出的所有白念珠菌作菌种鉴定和药敏实验,采用μ检验分析从男性生殖道分泌物、女性生殖道分泌物和痰液中分离出白念珠菌的药物敏感特点。结果 从痰液中分离出的白念珠菌对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咪康唑、酮康唑和制霉菌素敏感率分别为97.8%、98.9%、83.1%、87.6%和99.9%;男性尿道分泌物中自念珠菌的敏感率分别是76.1%、81.1%、65.3%、71.6%和86.0%;女性生殖道分泌物中菌株分别是58.4%、71.3%、61.4%、62.4%和86.1%,三组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不同标本中分离出的白念珠菌对抗真菌的敏感性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氨溴索对体外白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生物被膜(biofilm,BF)结构及其真菌死亡率的影响。方法置片法培养90min、24h和48h的白念珠菌ATCC 10231 BF,分别用FITC-ConA染色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无氨溴索干预时BF的形成情况;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LSM)结合BF图像结构分析软件(Image Structure Analyzer,ISA)对BF结构参数进行定量分析,并采用Image Pro Plus 6.0分析软件分析不同浓度氨溴索干预下BF内真菌的死亡率。结果在无氨溴索干预下,运用荧光显微镜可观察到生长在玻片上呈绿色点片状的BF,且随着时间的延长绿色荧光增多增强。ISA软件定量分析显示:在空白对照组中,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BF逐渐变厚,平均扩散距离(Average Diffusion Distance,ADD)和结构熵(Textual Entropy,TE)呈增加的趋势,区域孔率(Areal Porosity,AP)呈下降趋势。0.25mg/mL和1.5mg/mL氨溴索对90min BF、24h BF和48h BF分别作用8h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BF厚度、ADD、TE均减少(P<0.05);AP增加(P<0.05)。IPP软件分析显示:0.25mg/mL和1.5mg/mL氨溴索对90min BF、24h BF和48h BF分别作用8h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BF内真菌死亡率增加(P<0.05);高浓度组(1.5mg/mL)与低浓度组(0.25mg/mL)相比,高浓度组BF内真菌死亡率亦增加(P<0.05)。结论氨溴索干预各个时间段白色念株菌BF后,BF空间结构破坏和BF内死菌比例增加。且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高浓度氨溴索作用BF后,其真菌死亡比例增加更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牡蛎软体中提取的抗菌蛋白对分离的致病性念珠菌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取临床分离的白色念珠菌,暴露于抗菌蛋白中24 h,应用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经4 h抗菌蛋白(3.5×103U·mL-1)作用,白色念珠菌菌体变为椭圆形,细胞壁松弛,细胞质固缩;16 h后,菌体呈圆球形,细胞壁边缘呈毛状,残缺并且明显肿胀,胞浆内容变空,细胞器几乎消失,胞核不清;24 h后,菌体呈不规则形,细胞壁缺失,细胞质解体出现空腔.结论 抗菌蛋白对白色念珠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 相似文献
13.
白念珠菌ERG11基因突变与氟康唑耐药性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白念珠菌氟康唑作用的靶酶编码基因 (ERG11)突变与耐药性的关系。分离抽提分别对氟康唑敏感和耐药的白念珠菌基因组 DNA,根据 ERG11编码序列设计一对上下游引物 ,对靶酶活性中心血色素结合区和疏水端螺旋区的基因表达序列进行 PCR扩增 ,经 DNA测序比较敏感和耐药菌株的碱基差异。结果 :6株氟康唑耐药白念珠菌此段序列有 5个位点发生突变 ,其中 5株第 1344 bp位点 G→A的突变致所编码的第 44 8个氨基酸由甘氨酸 (G)变为谷氨酸 (E)。结论 :ERG11基因突变致所编码的氨基酸改变与氟康唑耐药有关。 相似文献
14.
白色念珠菌对氟康唑耐药性的诱导和回复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研究体外能否以氟康唑诱导白色念珠菌产生耐药性 ,以及诱导耐药株的稳定性。方法 将临床分离的白色念珠菌敏感菌株增菌后分别加入含氟康唑 4、8、16 μg/ ml的 YPD液体培养基中传代 ,测定诱导后各代菌株的 MIC,以观察达到耐药水平所需的天数。以 16 μg/ ml氟康唑诱导形成的耐药株 ,在不含氟康唑的 YPD液体培养基中连续传代 ,测定各代的 MIC,观察其回复敏感性所需的天数。结果 三种不同浓度的氟康唑体外诱导敏感菌株后 ,分别经 30、36、5 2 d呈现耐药 ,耐药株在不含氟康唑的培养基上连续传代后MIC逐渐下降 ,至第 9代恢复对氟康唑的敏感性。结论 敏感白色念珠菌体外经氟康唑诱导后可呈现耐药 ,且同时对三唑类其他品种也耐药 ;但该耐药性不稳定 ,在无氟康唑的环境中会逐渐回复敏感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观察盐酸四环素对致病株白色念珠菌菌丝相胞外磷脂酶的体外抑制作用。方法在37℃下,用蛋黄平板法培养并测量菌株产生沉淀圈的大小。用沉淀圈比值(Pz值)比较磷脂酶活力的变化。结果对照组与盐酸四环素不同浓度组(依次为0.18%、0.36%、0.54%和0.72%)的PZ值分别为0.387±0.039.0.480±0.086,0.824±0.070,0.899±0.081.0.959±0.027;盐酸四环素各浓度组(除0.18%组外)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01.)。盐酸四环素不同浓度组间PZ值比较.0.18%和0.36%、0.18%和0.54%、0.18%和0.72%、0.36%和0.72%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盐酸四环素对白色念球菌菌丝相胞外磷脂酶只有体外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白念珠菌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条件致病菌,当其形成生物被膜后可以形成保护膜,抵抗抗真菌药物的作用和避免宿主免疫系统攻击,将会造成难治性感染,给人类健康带来严重的威胁。因此,探究白念珠菌生物被膜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多种药物治疗,生物医学材料的改进等方面综述了白念珠菌生物被膜治疗的最新进展,旨在为白念珠菌感染的临床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