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药物对海拔5380m居住一年青年睡眠血氧饱和度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居住海拔5000m以上地区人群睡眠血氧饱和度(SaO2)的变化以及复方红景天和乙酰唑胺的调节作用;方法:对居住海拔5380m一年的24名青年随机分为A组(红景天组)、B组(乙酰唑胺组)和C组(红景天+乙酰唑胺组),每组8人,在服药前和服药24天后分别进行睡眠SaO2监测;结果:服药后较服药前清醒时SaO2(WSaO2)、睡眠监测过程中最低SaO2(LSaO2)和平均SaO2(MSaO2)均增高,氧减饱和度指数(DI4)及SaO2≤80%的时间占总监测时间的百分比(SIT80)均降低,差别有非常显著性(P<0.01);服药后B组和C组与A组比较,SIT80升高,差别有显著性(P<0.05);WSaO2、LSaO2、MSaO2及DI4各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红景天和乙酰唑胺均能明显提高睡眠SaO2,在减小SIT80方面复方红景天有优于乙酰唑胺的趋势,但两种药物合用并无明确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长期居住海拔5000m以上地区人群睡眠呼吸障碍的特征以及红景天复方和乙酰唑胺的调节作用;方法:对居住海拔5380m高原一年的24名青年随机分为A组(红景天组)、B组(乙酰唑胺组)和C组(红景天+乙酰唑胺组),每组8人,在服药前和服药24天后分别进行睡眠结构和睡眠呼吸监测;结果:服药24天后非快动眼睡眠(NREM)Ⅰ、Ⅱ期缩短,Ⅲ、Ⅳ期及快动眼睡眠(REM)期延长,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服药后每小时周期性呼吸(PB)和呼吸停(SA)的次数及平均时间减少,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结论:红景天复方和乙酰唑胺均能明显改善高原睡眠结构和睡眠呼吸紊乱,抑制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CSA),但两种药物合用并无明显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筛选预防急性高原反应的药物。方法:随机选择来自西宁周边地区(低于海拔2 260m)青壮年男性筑养路工人94名,分为服药组(A组、B组和C组)和安慰剂对照组(D组)。服药组分别服用复方1号、复方2号及复方3号中药复方制剂。受试者乘车于(2~3)天急进海拔4 600m以上施工现场,各组启程时开始服药。每天早、中、晚3次,每次3片(粒),连续服药3周。在到达海拔4 600m以上施工现场后,分别于第1天、第3天、第7天、第15天进行急性高原反应评分调查。结果:组间比较后发现:急进后第1天和第15天,D组分值均高于其他3组,但无统计学差别;第3天时,仅有A组分值高于D组,差别无显著性;第7天仍是D组高于其他3组,其中A、B两组与D组差别存在显著性(P<0.05)。组内比较后发现:A组第1天和第3天、第7天、第15天均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别(P<0.01)、第3天和第15天差别非常有显著性(P<0.05);B组第1天和第15天、第3天和第15天差别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C组第1天和第3天、第7天、第15天差别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D组仅第1天和第15天差别非常有显著性,第1天和第3天、第7天、第15天差别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各组不同时间的急性高原反应分度中,无重度反应出现。药物不良反应仅有少数人出现轻度腹泻症状。结论:3种抗缺氧复方药物对降低急性高原反应均有效,不良反应少而轻微。复方2号优于复方1号和复方3号。  相似文献   

4.
复方654—2对中老年人急性高原反应预防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和研究中老年急性高原反应(AMS)有效的药物防治。方法:对平原急进海拔5400m的中老年人随机分为口服复方654-2(n=15),复方党参(n=12)和空白对照(n=12)。上高原服药后随访进入3800m,4200m和5400m高原时的AMS情况,同时测血压,在返回3800m时检测心电图,血液动力学。  相似文献   

5.
4种药物防治高原脱适应的对比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防治高原脱适应的药物品种。方法对驻守海拔5170m一年的57名某部官兵,在返回平原(海拔1400m)前5天随机分为5组,分别口服银杏叶片(12人)、复方红景天胶囊(12人)、刺五加片(11人)、复方党参胶囊(11人)、炒面胶囊(对照组,11人),至返回平原第7天停药,共服药12天。采用高原脱适应症状调查表调查部队返回平原第2天、4天、6天的高原脱适应情况,并计算出每天的总得分。采用二级定量负荷踏阶运动实验评价受试者返回平原第7天的PWC170和台阶指数。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复方党参组和复方红景天组高原脱适应症状显著减轻(P<0.01或P<0.05),且复方党参组明显优于银杏叶片组和刺五加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复方党参组和复方红景天组PWC170和台阶指数均显著提高(P<0.05)。结论复方党参胶囊和复方红景天胶囊防治高原脱适应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海拔4100m低氧条件下药物对血氧饱和度和心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目的:探讨高原低氧条件下药物对人体劳动能力的改善作用,为提高抗低氧药物筛选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对服用三普红景天组(A)、乙酰唑胺组(B)、NO吸入组(C)和对照组(D),每组10人,于服药前运动前、服药后运动后重复检测血氧饱和度(SaO2)和心率(HR),进行组间及服药前后的对比观察;结果:A组与B组SaO2服药后较服药前差异非常显著(P<0.01或P<0.001),C组无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A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或P<0.001),B组差异显著(P<0.05),C组无显著差异(P>0.05);A组与B组服药后运动后较服药后运动前差异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A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或P<0.001),B组差异显著(P<0.05),C组无显著差异(P>0.05);A组心率服药后较服药前差异显著(P<0.05),B组、C组无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级相比,A组差异显著(P<0.05),B组和C组无显著差异(P>0.05);服药后运动后较服药前运动后HR,A组与B组差异显著(P<0.05),C组无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A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或P<0.001),B组差异显著(P<0.05),C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红景天和乙酰唑胺组均能有效地提高和改善低氧条件下人体劳动能力的客观指标,其作用前者优于后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复方党参对海拔3700m移居青年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移居海拔3700m1年的青年官兵26名,服用复方党参片1个月,1次5片(0.5g/片),早晚各1次。在服药前和服药1月后用XG-Ⅲ型血液循环功能自动测试仪检测血流动力学。结果:服药后较服药前P、TPR、η、ALT、BK、PAWP和CCP降低,BV、SV、maP升高,经t检验比较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复方党参对海拔3700m移居青年血流动力学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8.
高压氧预防急性高原反应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高压氧预防急性高原反应的效果。方法:39名受试者被分为高压氧治疗组(21人)和对照组(18人)。于进入高原前2d,高压氧组每天接受1次高压氧预治疗,然后2组青年同时乘汽车历时5d到达海拔5200m某边防哨卡。进入哨卡第2、4、6天以军用卫生标准GLB1098-91《急性高原反应的诊断和处理原则》随访受试者的急性高原反应症状,然后分度评分,分值高者急性高原反应症状重。同时检测脉率和血氧饱和度。结果:2组青年进入高原后均未发生高原肺水肿和高原脑水肿。进入哨卡第2天和第4天对照组急性高原反应分值和脉率较高压氧治疗组增高(P<0.01和P<0.05),血氧饱和度降低(P<0.05)。结论:高压氧疗法对急性高原反应有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旨在探讨银杏叶片、复方红景天、复方党参和刺五加片对高原脱适应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作者将驻守海拔5170m1年的57名健康青年于返回平原前5天随机分为5组,分别口服银杏叶片(12人)、复方红景天(12人)、刺五加(11人)、复方党参(11人)和安慰剂(11人),返回平原后第7天停药。停药后清晨采空腹静脉血检测全血粘度、全血还原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结果:复方红景天组和复方党参组较安慰剂组全血粘度、红细胞压积、全血还原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均降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筛选改善高原移居青年做功效率的药物。方法 :对海拔 3 70 0m已习服的 40名士兵随机分为 4组 ,每组 10人。在上午让受试者用EGM型踏车功量机做坐位踏车运动。初始负荷功率 2 5W ,每 3min递增 50W ,递增至2 2 5W踏车 3min后终止。用直线回归法计算每位受试者 90W运动心率 (HR90W)。然后 4组受试者分别口服酪氨酸、乙酰唑胺、依那普利加硝苯地平、安慰剂 (对照组 ) ,2次 /d ,连服 15d。在服药 10、 15d和停药 10、 3 0d时重复上述运动实验。采用组间与组内比较 ,双因素方差分析q检验。结果 :服药 10、 15d、停药 10、 2 0d时 ,酪氨酸组、乙酰唑胺组、依那普利组HR90W,较服药前及对照组降低 ,差异非常显著 (P <0 .0 1)。结论 :酪氨酸、乙酰唑胺及依那普利加硝苯地平均能提高高原移居青年的做功效率 ,其药物的良性作用可维持 2 0d以上。  相似文献   

11.
急性高原病( AMS)是急性暴露于高原(海拔>2500 m)或由高原进入更高海拔地区时,因高原低氧而在数小时至数天内出现的临床症候群。我国有着西藏、青海等大面积高海拔地区,随着高原旅游及务工人员的剧增, AMS严重威胁急进高原人群的健康、降低劳动能力。目前已知AMS发生率男性明显高于女性,青壮年高于老年和儿童,考虑AMS发生可能受体内性激素水平差异的影响。因此研究性激素与AMS的相关性对阐明AMS病理生理机制、预防和治疗AMS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海拔高度与急性高原病(AMS)疾病减员率的关系,为部队急进高原卫勤保障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获取不同海拔AMS减员人数及发病率,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曲线拟合等方法分析AMS减员率与海拔高度的关系.结果 海拔高度与AMS减员率存在相关性(Pearson相关系数r=0.868,P<0.01).3500~5270m范围内AMS减员率(P)与海拔高度(h)二次方曲线拟合方程为P=64.542-0.034h+4.90×l0-6h2,拟合优度检验结果显示曲线拟合度好(决定系数R2=0.835,F=35.492,P<0.01).海拔3500~ 4000m与4000m以上高度AMS减员率分别为5.74%±3.70%(95%CI 2.64% ~ 8.83%)和17.53%±10.16%(95%CI 9.72%~25.34%),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97,P<0.05).结论 AMS减员率随海拔高度增加呈上升趋势.本研究结果为开展AMS减员预测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登山队员不同海拔高度急性高原病发病率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来自平原地区的登山队员急进不同海拔地区急性高原病的发病情况,为急性高原病的进一步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海拔2800 m、4140 m和5050 m 3个高度记录登山队员的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心率(HR)和肺功能指标,并让队员填写急性高原病(AMS)症状评分表,对3个海拔高度测量值进行比较.结果随着海拔高度的增高,急性高原病的发病率增高,2800 m、4140 m和5050 m的发病率分别是0、31.25%和65.56%.SaO2降低(P<0.05),HR增高(P<0.01),用力肺活量(FVC)降低(P<0.05),1s用力呼出量(FEV1.0)降低(P<0.05),最大呼气流量(PEF)降低(P<0.05),但是1s率(FEV1.0/FVC)、用力呼吸中期流速(FEF25-75)和FVC 50%时最大呼吸流量(Vmax-50)三者无明显改变(P>0.05). 结论从平原地区快速进入高海拔地区时,急性高原病发病率明显增高,心肺功能下降.  相似文献   

14.
自主神经功能在急性高原反应发病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自主神经系统(ANS)功能在急性高原反应(AMS)发病中的意义.方法 43名健康青年男性在完成进舱前的5min短程心率变异性(HRV)、冷加压试验(CPT)及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A)浓度检测后,进入低压氧舱模拟急进海拔4 500m 1天.所有受试者在模拟高原第2、10、20h接受HRV动态检测,并再次接受CPT及NA检测,出舱前进行AMS症状评分.根据AMS评分,25名评分≤10分者定为轻度AMS组,即A组;18名评分>10分者定为中重度AMS组,即B组.结果 与A组相比,B组进舱前CPT中收缩压升高幅度较高(P<0.05);B组在模拟4 500m第10h HRV中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NN)、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爱丁堡指数(PNN50)、高频(HF)及总功率(TP)较低(均P<0.05),第20h PNN50及HF也较低(P<0.01,P<0.05),而LF/HF及血浆NA较高(P<0.05).AMS评分与进舱前SDNN、rMSSD、LF、TP及NA呈显著正相关(均P<0.05);与模拟高原SDNN、rMSSD、PNN50及HF呈显著负相关(SDNN、rMSSD、PNN50 P<0.01,HF P<0.05),而与NA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 ANS在AMS的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联合采用多种方法进行ANS功能检测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预测AMS易感人群,并有助于诊断AMS.  相似文献   

15.
刘兴太  王世鑫 《武警医学》1999,10(12):685-689
目的 了解经空运进驻高原急性高原病症状发生频率 ,比较LakeLouiseAMS症状评分系统与尹昭云等症状评分方法对判定经空运进驻高原急性高原病发病率和严重程度的差异。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确定高原组和对照组。运用症状调查法调查急性高原病的主要症状 ,同时运用LakeLouiseAMS症状评分系统和尹昭云等症状评定方法对其进行判定。结果 经空运进驻高原急性高原病的前 1 6个症状为口渴、头昏、头痛、呼吸困难、鼻出血、头晕、咳嗽、睡眠障碍、食欲减退、恶心、烦躁不安、胸闷、乏力、心悸、食欲增加、气急。LakeLouiseAMS症状评分系统与尹昭云等症状评分法显著相关 (r =0 .85 71 3 ,P <0 0 1 ) 。LakeLouiseAMS症状评分系统判定AMS发病率为 5 1 1 %,尹昭云等症状评分方法判定AMS发病率为 1 1 7%;同时前者轻度反应者和重度反应者也显著高于后者。结论 LakeLouiseAMS症状评分系统过高地估计了AMS的发病。而尹昭云等症状评分方法能较准确地估计经空运进驻高原AMS的发病率及其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应用3.0T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技术,评价慢性高原病患者脑白质的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hy,FA)。方法:本研究共包括9例慢性高原病患者和10例正常志愿者,行常规MRI扫描及DTI扫描,测定DTI图像上不同脑白质区的FA值,并比较两组FA值的差异。结果:两组常规MR检查未见明确差异,DTI示慢性高原病组双侧额叶及海马旁白质、胼胝体膝部FA值较正常志愿者组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高原病患者部分脑白质区FA值下降,提示脑白质纤维束完整性受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肺功能测定对急性高原反应(AMS)易感者的预测作用。方法:随机选择内地籍人藏新兵113人,进藏前(海拔300m)进行肺功能检测,然后空运进入高原地区(海拔3658m);人藏后第2天和第3天进行急性高原反应症状学评分。将两组数据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急性高原反应者的用力肺活量(FVC)、最大呼气流量(PEF)和18用力呼气容积(FEV1.0)显著低于无反应者,AMS与受试者FVC、FEV1、PEF等指标显著相关。结论:平原肺功能测定有益于AMS易感者的筛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黄芩苷胶囊对急性高原病(acute mountain sickness, AMS)的预防作用。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 80名急进高原健康男性青年随机分为3组, 黄芩苷组(n=32)、红景天组(n=24)和安慰剂组(n=24)。3组在进入高原前2 d、进入高原后连续3 d分别服用黄芩苷胶囊(0.5 g, 2次/d)、红景天胶囊(0.76 g, 2次/d)和安慰剂(2粒, 2次/d)。检测急进高原前(海拔397 m)和急进高原后(3658 m)受试者氧饱和度、心率、收缩压、舒张压, 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肺动脉收缩压(pulmonary artery systolic pressure, PASP)和平均肺动脉压(mean pulmonary arterial pressure, MPAP), 统计急进高原后各组的AMS发病率。结果 急进高原后安慰剂组、黄芩苷组和红景天组的AMS发病率分别为58.3%(14/24)、25.0%(8/32)和29.2%(7/24), 与安慰剂组比较, 黄芩苷组及红景天组AMS发病率明显降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急进高原前比较, 各组受试者急进高原后心率、血压及肺动脉压均升高, 氧饱和度降低(P<0.05);与安慰剂组比较, 黄芩苷组血压及心率明显降低(P<0.05), 红景天组急进高原后氧饱和度升高、肺动脉压降低(P<0.05)。结论 黄芩苷组可能通过降低血压及心率预防AMS的发生, 红景天胶囊可能通过升高氧饱和度, 降低PASP、MPAP预防AMS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人群急进高原后血管内皮功能相关指标的变化,并探讨其与急性高原病(AMS)的关系.方法 在平原地区招募32名受试者,以汽车方式急进高原(海拔3900m).进入高原第5天根据路易斯湖量表评分,将受试者分为AMS+组(n=14)和AMS-组(n=18).ELISA法检测人群血清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内皮钙黏蛋白(VE-cadherin)、丙二醛(MDA)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指标的变化.采用Pearson相关法分析上述指标与AMS的关系.结果 急进高原后第5天时32名受试者中AMS的发生率为43.8%.与平原相比,受试者急进高原后血清NO、SOD水平明显降低(P<0.05,P<0.01),ET-1和MDA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AMS-人群比较,AMS+人群NO、VEGF和VE-cadherin、SOD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P<0.01),ET-1水平明显升高(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急性高原暴露第5天人群血清NO、VEGF、VE-cadherin、SOD水平与AMS呈显著负相关,ET-1水平与AMS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急进高海拔环境可能导致血管内皮功能受损,血管内皮功能相关指标的变化可能为AMS的预警及诊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单倍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肠型急性放射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单倍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在救治肠型急性放射病中的作用.方法 山东"10·21"辐射事故患者"A"受到60Co γ射线全身相对均匀照射达20~25Gy,诊断肠型急性放射病.照射后3天全环境保护、抗感染、刺激因子、HLA配型等,给予"环磷酰胺(CTX) ATG 氟达拉滨"预处理,7天行同胞间单倍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采用"环孢霉素A(CsA)/FK506 骁悉(MMF) CD25 间充质干细胞(MSC)"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并给予对症支持治疗.结果 17天白细胞开始上升,19天重建造血:白细胞数>5×109/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4×109/L,血小板>30×109/L,网织红细胞恢复正常.多种检测证明稳定完全植入,未发生GVHD.19天发生肺部细菌及真菌混合感染,放射损伤及肺部感染逐渐加重,33天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MOF).结论 本例是国内肠型急性放射病造血干细胞移植首次成功报告,延长了存活时间,对类似病例的救治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