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吴洁 《中医药学刊》2005,23(6):1113-1114
就中药药理研究成果运用于临床提出了几点看法:应着力于建立和发展中药理论。并加以论证、加以科学的规范。临证时当注意从同类药物中选择对病人个体最适宜的、可达最佳疗效的、毒副作用最小的药物,同时注意剂量的个体化。中药药理研究成果当为临床所用,中药所含化学成分复杂,同样具有治疗功能和毒副作用两重性,进行临床药效学及毒理学研究很有必要。通过中药药理学研究还可探寻中药及方剂的功效所在,开辟新的用途。  相似文献   

2.
吴洁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5,23(6):1113-1114
就中药药理研究成果运用于临床提出了几点看法:应着力于建立和发展中药理论,并加以论证、加以科学的规范.临证时当注意从同类药物中选择对病人个体最适宜的、可达最佳疗效的、毒副作用最小的药物,同时注意剂量的个体化.中药药理研究成果当为临床所用,中药所含化学成分复杂,同样具有治疗功能和毒副作用两重性,进行临床药效学及毒理学研究很有必要.通过中药药理学研究还可探寻中药及方剂的功效所在,开辟新的用途.  相似文献   

3.
随着中西医结合的广泛深入开展,对中草药的现代药理作用的研究有了长足进展,从而拓宽了中草药的临床应用范围,且取得了可喜的成就。本文就中草药的外用于创面的药理机制概述于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5.
中药药理与临床报道不一致的原因有诸多方面 ,其中包括药物、肌体、环境及人为报道不实等因素 ,这些因素对中药药理作用都会产生明显的影响。1 药物因素中药品种繁多 ,至今已达 10 0 0 0余种。药物的药理作用决定于中药所含的有效成分 ,即使是同一种药材 ,其品种、产地、采收季节、药用部位、贮藏时间和提取方法不同 ,其所含的有效成分亦不相同 ,从而使药理作用有别 ,临床效果不稳定。如青蒿为菊科植物黄花蒿 Artemisia annua L.的干燥地上部分 ,含有青蒿素 ,有治疗疟疾的作用 ,而同属植物青蒿A.apiacea H snce则无抗疟疾功效。青蒿中青…  相似文献   

6.
在中药研究与应用领域,我们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特 别是近些年来发展更加迅速。然而在现代研究及应用方面, 我们正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和严峻的挑战,我们必须努力发扬 中医药的传统优势和特色,依靠现代科技手段,结合相关学 科的研究成果,努力提高临床疗效,加快中药现代化研究进程,形成独特的中药临床应用体系,为人类健康作出更大贡 献。l 中药现代研究发展回顾 我国中药现代药理学研究开始于19世纪20年代,发展到今天已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其发展历程概括起来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可称之为单味药有效成份研究阶段,研…  相似文献   

7.
中药功效是对中药治疗作用的高度概括,中药药理作用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用现代科技手段研究中药与机体相互作用和作用的机制.大部分中药功效与药理作用一致.中药药理作用的临床应用,必须在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等理论指导下,与中药功效及配伍原则进行有机结合,才能发挥更大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8.
孙炳玉  马海萍  尹继全 《光明中医》2012,27(6):1259-1260
中药功效是对中药治疗作用的高度概括,中药药理作用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用现代科技手段研究中药与机体相互作用和作用的机制.大部分中药功效与药理作用一致.中药药理作用的临床应用,必须在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等理论指导下,与中药功效及配伍原则进行有机结合,才能发挥更大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决明子的现代药理药性及临床新用。方法:根据决明子现代药理分析、传统配伍规律及临床新用进行分析。结果:目前对决明子的现代药理学研究、传统的药性理论学研究以及现代药理学与传统中药药性理论的研究都较少。结论:决明子在降血压、降血脂、増强免疫力、消炎杀菌等方面均有较好疗效,值得临床配伍应用。  相似文献   

10.
石恩骏 《陕西中医》2005,26(6):560-562
石恩权教授,全国首批名老中医,首批硕士研究生导师。数十年来,对中药有效成分之研究随临床运用与药理实验而不断发展,石教授慎重而合理地运用此类成果,认为此亦中西医结合之重要内容,下举常用药10例以说明之。  相似文献   

11.
小青龙汤现代药理研究及临床应用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晓宏 《国医论坛》2007,22(6):52-53
小青龙汤出自张仲景《伤寒论》,曰:"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小青龙汤主之."在《金匮要略》中也有"痰饮咳嗽"与"咳嗽,上气病"证候典型者用小青龙汤的记载.小青龙汤组成为麻黄、桂枝、细辛、半夏、干姜、五味子、白芍、甘草,其配伍聚收散升降为一体,共同达到解表除饮、平调阴阳的目的,为主治外感表寒、内聚水饮的经典方,本方临床多用于呼吸系统疾病.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不断创新和药理作用研究的不断深入,目前小青龙汤临床应用广泛,已涉及到多系统多病种.  相似文献   

12.
曾祥珲  谢庆凤  颜芳  陈党红 《新中医》2022,54(4):159-163
附子的峻烈之性和毒性反应与其疗效的关系是临床争议的焦点.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附子的毒性主要与乌头碱以及次乌头碱的含量有关,具有明确的毒性和致死性.附子的现代药理研究和临床应用存在较大的差异,若只从药理学的角度来看待附子的主要成分以及其"毒性",并不能指导临床的辨证用药.中医认为,附子能激发人体元气,激荡人体阴阳气血,推动...  相似文献   

13.
JKD对醋酸致小鼠疼痛反应和缩宫素致小鼠痛经均有明显抑制作用,能使性未成熟小鼠子宫湿重和子宫系数增加。JKD由阴道给药吸收,作用于子宫,可以通过镇药、增加子宫肌肉发育发挥治疗作用,即如中医认为有“补肾气,填精血,化寒积,破瘀血”之功效  相似文献   

14.
厚朴是我国常用中药,其性辛温、味苦,具有燥湿消痰、下气除满的作用。常用于湿阻脾胃、胸脘闷胀、纳谷不香、恶心、呕吐、腹痛腹胀等证。临床上治疗胃肠不适、纳呆等有较好效果。研究表明,厚朴主要含有酚性化合物、生物碱及挥发油等多种化学成分。厚朴酚、和厚朴酚等酚性化合物是其最主要的活性物质,其对消化、神经、心血管与呼吸系统等均具有明显的药理活性。其次对糖脂代谢也有较为明显的影响,此外,其还具用抗炎、镇痛、抗病原微生物、抗菌、抗肿瘤、抗氧化等作用。厚朴花除了主要含有厚朴酚与和厚朴酚等活性物质外,尚含有挥发油,与厚朴功效相似,作用力稍弱,临床上主要用于脾胃湿、胀满、胸脘痞闷等证;厚朴叶则除了含有厚朴酚与和厚朴酚等酚性化合物外,还含有挥发油、黄酮与多糖等多种化学成分,具有抗菌、抗氧化、舒张血管等药理作用,临床上用量加大可代替厚朴入药。该文主要对厚朴近5年的药理作用研究进行综述,为更好开发利用厚朴皮及其废弃物花与叶,进一步研发以其为主药的相关功能型产品提供参考,同时也为扩大中药资源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其提取物能够降低血脂、血糖,抗氧化、衰老,抑制微生物等;可广泛应用于临床外科、内科、儿科及妇科中多种疾病的治疗。马齿苋的食疗、鲜药应用及调节血糖、血脂将是未来研究和应用重点。  相似文献   

16.
天麻钩藤饮药理研究及临床应用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麻钩藤饮出自胡光慈所著《杂病证治新义》,由天麻、钩藤、生决明、山栀、黄芩、川牛膝、杜仲、益母草、桑寄生、夜交藤、茯神组成,具有平肝熄风、清热安神、补益肝肾之功效。主治肝阳上亢、肝风内动之证。近年来药理研究及临床应用较多,现综述如下。1药理研究1.1药动学赵智强  相似文献   

17.
周昀璐  李荣群 《新中医》2023,55(23):30-34
五汁饮出自《温病条辨》,是药食同源的经典方,临床上多用于治疗外感病、口渴症、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及传染性疾病等。现代研究发现五汁饮具有抗氧化自由基、保肝、抗炎、解热降温等药理作用。笔者系统总结五汁饮的临床应用及治疗机制的研究内容,以期为五汁饮的临床应用提供更多参考。  相似文献   

18.
银杏叶提取物的临床药理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治国  赵维征 《陕西中医》2009,30(6):727-728
银杏叶是传统中药,具有益气敛肺,化湿活血之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显示,其有降血脂、抗动脉硬化和改善心脑循环等作用。近年欧美国家已将银杏叶提取物作为治疗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天然药物。银杏叶提取物具有清除氧自由基、拮抗血小板活化因子引起的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作用,具有降血脂、增强中枢神经系统功能、调节神经递质和激素水平、改善血液流变状态、抗炎、抗过敏作用。随着对银杏叶提取物的深入研究,其各种制剂已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  相似文献   

19.
中医药的功效在日常临床实践中被不断地展现出来,它在改善人类健康状况以及预防和治疗疾病方面也越来越受到全世界的认可和欢迎。然而,中医药理念与现代药理学存在根本的差异,极大地阻碍了中 药现代化的发展。近年来,组学技术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备受关注,包括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组学和代谢 组学等组学技术开始被应用于中药的研究。组学的研究不仅要强调一般水平或仅限于单一方面,多组学间应 该结合起来,合理整合、科学分析将更有助于系统深入地揭示中药功效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目前,多组学 联合应用对中药作用机制的研究正处于起步阶段,研究深度不够,仅仅是表面结果和现象的结合,还未达到真 正的融合。如何把多组学技术进行合理的融合和恰当的对接,共同为揭示中医药的科学含义服务,是一项值得 深入思考的课题。多组学技术联合网络药理学和生物信息学的方法来阐释中药多组分在分子水平的协同作 用,再结合整体水平中药作用机制的研究,能够帮助我们更精确地揭示中药的药理学机制。  相似文献   

20.
黄芩的化学成分及现代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徐玉田 《光明中医》2010,25(3):544-545
目的综述天然植物黄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为黄芩的研究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主要以近年研究文献资料为依据,查阅整理。结果黄芩的化学成分、药理研究有一定的发展和突破。结论黄芩在研究开发和临床应用上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