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胃肠道间质瘤的影像诊断(附15例分析)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通过分析胃肠道间质病的X线征象以提高胃肠道间质瘤的影像诊断水平。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5例胃肠道间质瘤病例资料,对其术前CT检查(12例)、常规X线造影(3例)、DSA检查(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良性间质瘤单发4例,多发1例(胃和小肠各有一个间质瘤),恶性间质瘤10例,均为单发。恶性肿瘤一般较良性肿瘤大。CT密度均匀性:良性肿瘤均匀3个;恶性肿瘤均匀3个,不均匀7个。CT密度:良性者与消化道壁相比密度相等3个;恶性者等密度3个,低密度3个,等低密度3个,等低高密度1个。肿瘤灶边缘:良性者3个均无分叶,界限清楚;恶性者有分叶5个,无分叶5个。CT增强后强化:良性者增强后强化均匀,恶性者增强后强化不均匀。结论:胃肠道间质瘤的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对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胃肠道间质瘤(GIST)是常见的胃肠道间叶源性肿瘤,最常发生于胃(60%),以往常被误诊平滑肌肿瘤及神经源性肿瘤,CT在GIST的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回顾分析18例经病理证实的胃间质瘤的螺旋CT表现,旨在探讨螺旋CT对该肿瘤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
CT和超声内镜诊断胃肠道间质瘤的价值分析   总被引:95,自引:1,他引:94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CT和超声内镜诊断价值。方法 搜集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胃肠道间质瘤患者1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11例均行螺旋CT平扫,10例行双期增强扫描,8例行超声内镜检查。结果肿瘤位于胃部8例,食管、十二指肠和直肠各1例。本组良性者,肿瘤直径≤5cm,边界清楚,密度均匀,可见单个坏死灶。恶性者,有如下特征:(1)肿块直径≥7cm;(2)肿瘤边缘有分叶;(3)瘤体内有多个小片状坏死或大块坏死;(4)肿瘤的溃疡大而深;(5)瘤旁常伴成簇状或线状排列的小血管;(6)瘤体内有散在分布的细小钙化点;(7)周围组织侵犯或远处转移。本组CT定位准确度为54.5%(6/11),超声内镜定位准确度为87.5%(7/8)。病理学检查肿瘤为良性者3例,恶性者7例,增生活跃者1例。cT判定良恶性准确度为72.7%(8/11),超声内镜判定良恶性准确度为62.5%(5/8)。结论CT和超声内镜结合有助于胃肠道间质瘤的定位和良恶性的判断,对指导临床治疗和估计预后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杨建忠  吴立伟  单海荣 《人民军医》2014,(11):1242-1243
胃肠道间质瘤(GIST)是一种独立起源于胃肠道原始间叶组织的非定向分化肿瘤,属于消化道间叶性肿瘤[1]。临床较少见,仅占全部胃肠道肿瘤的0.1%~0.3%[2]。为了对本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我们选择2006年1月—2014年4月在我院经手术及病理检查证实的胃肠道间质瘤23例,对其多层螺旋CT(MSCT)表现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本组23例中,男14例,女9例;  相似文献   

5.
胃肠道间质细胞瘤CT表现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描述胃肠道间质细胞瘤的CT表现,复习相关文献,探讨CT在肿瘤的良恶性鉴别及术后追踪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复习10例经病理学及免疫组化证实的胃肠道间质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CT表现,其中5例还行术后CT随访。结果:肿瘤6例起源于小肠,其中1例伴有结肠病变,2例源于胃,2例源于小肠系膜。CT平扫大多数为密度不均匀的类圆形软组织肿块,肿块中心见液化坏死区,3例密度均匀,平均径线为86.7mm。所有病变均未见钙化和出血征象。1例多发;较大2个病灶分别位于回肠和结肠。1例肿块与左侧腰大肌分界不清,腰大肌肿大。8例增强均表现为轻、中度不均匀外周强化。2例可见远处转移灶,1例伴肝多发性转移,1例见左肺孤立持移灶和脑多发转移灶。5例术后追踪CT检查中2例见肿瘤局部复发,3例见肝多发转移。结论:尽管胃肠道间质细胞瘤CT表现无特异性,但CT对病变的定位,良恶性鉴别及术后追踪观察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胃肠道间质瘤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100,自引:0,他引:100  
胃肠道间质瘤起源于胃肠道原始间叶组织,可能是Cajal细胞,该肿瘤并不不见,以往认为胃肠道间质瘤包括所有发生于胃肠道的平滑肌细胞,神经鞘细胞或平滑肌和神经鞘细胞双向分化的肿瘤以及未定分化的肿,但近年来的大量研究证明,胃肠是质瘤为一组独立的起源于胃肠道壁的间叶性肿瘤,与经典的平滑肌肿瘤和神经鞘瘤不同,因此,本文重点阐述胃肠道间质瘤的病理,临床及影像学表现。  相似文献   

7.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传统上被诊断为消化道平滑肌(肉)瘤或(恶性)神经鞘瘤。近年的研究发现该肿瘤是一种起源于胃肠道肌壁内Cajal间质细胞的间质性肿瘤。由于小肠间质瘤发病率低,文献报道较少,  相似文献   

8.
Krukenberg瘤的CT诊断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回顾性分析胃肠道来源的Krukenberg瘤的CT表现,并与病灶表现为Ⅱb、Ⅱc型的原发性卵巢肿瘤相比较。资料与方法:16例含有印戒状粘液细胞的Krukenberg瘤的16例表现为Ⅱb、Ⅱc型的原发性卵巢肿瘤。肿瘤分为3型:Ⅰ型为囊性;Ⅱ型为囊实性,又分为3个亚型,即Ⅱa型、Ⅱc型;Ⅲ型为实性。Ⅱb、Ⅱc型病灶内可伴或不伴囊肿,囊壁可强化或不强化。结果:16例Krukenberg瘤CT发现26个肿瘤,11例为双侧病灶(68.8%),4例为单侧病灶(25.0%),1例CT未发现病灶;26个肿瘤中Ⅱa型4个,Ⅱb型7个,Ⅱc型10个,Ⅲ型5个;17个Ⅱb、Ⅱc型病灶中15个有明显囊肿,其中8个显示囊壁有明显强化(47.1%)。16例原发性卵巢肿瘤CT发现22个肿瘤,6例为双侧病灶(37.5%),10例为单侧病灶(62.5%)。22个肿瘤中Ⅰ型1个,Ⅱb型5个,Ⅱc型16个。21个Ⅱb、Ⅱc型病灶中20个有明显囊肿,其中仅4个显示囊壁有强化(19.0%)。结论:卵巢双侧若出现混合性或实性为主的病灶应想到Krukenberg瘤的可能,尤其是肿块内囊肿的囊壁显示出明显强化。  相似文献   

9.
胸腺瘤的CT观察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52例经病理学证实的胸腺瘤CT资料表明,胸腺瘤主要以直接延伸的方式生长,部分胸腺瘤可由近及远地侵犯纵隔诸间隙或(和)类似胸膜间皮瘤一样沿胸膜、心包呈侵袭性生长,只有极少的胸腺瘤可经血行或淋巴途径向远处转移,据此,我们将胸腺瘤分为局限性胸腺瘤与非局限性胸腺瘤两类,这种分类反映了胸腺瘤生长延伸的生物学特性,诊断标准易于掌握,对指导治疗方针的制订及预后的估计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0.
成人型肠套叠的CT诊断:附三例报告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成人型肠套叠的CT诊断(附三例报告)白人驹,张云亭,汤小莉,钟诗馨,吕怡德,齐桐成人型肠套叠少见,影像学诊断主要靠胃肠道造影检查。近年来,CT检查广泛用于估价腹部肿块,且检查常先于胃肠道造影,因此熟知肠套叠CT表现非常重要。现将3例成人型肠套叠CT表...  相似文献   

11.
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的CT诊断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胃肠道淋巴瘤发病率近年有上升趋势,该病的临床分期是影响其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而CT对分期的判断有非常重要的价值。由于原发与继发胃肠道淋巴瘤的CT表现相仿,而且原发性者尚易与其它原发性胃肠道恶性肿瘤相混淆,故就近年关于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的CT诊断的相关文章表现加以回顾,以助该病的早期诊治。  相似文献   

12.
尿瘤的CT诊断(附四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尿瘤的CT诊断(附四例报告)薛雁山尿瘤(urinoma)是继发于肾盂内压升高的罕见并发症[1~3]。这种病人常以无痛性腹部肿块就医,有时临床将之误为“巨大肾积水”。实际上,尿瘤与肾积水在病理学上是肾盂内压升高的两个不同的结局,而且两种情况在治疗学中存...  相似文献   

13.
转移性卵巢瘤的CT诊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转移性卵巢瘤的CT诊断吴剑波转移性卵巢瘤的CT诊断报道不多,笔者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者23例,结合临床、病理、文献复习进行分析。材料和方法搜集1990~1996年间我院经病理证实为转移性卵巢瘤者23例,其中手术证实7例,穿刺证实16例,7例术前诊断为...  相似文献   

14.
胃肠道平滑肌瘤和平滑肌肉瘤的CT表现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探讨CT在胃肠道平滑肌瘤和平滑肌肉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文收集了12例(男8例,女4例,平均年龄56.1岁)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胃肠道平滑肌瘤(5例)和平滑肌肉瘤(7例)。12例均作CT检查,其中3例作了胃镜检查,6例作了胃肠道钡餐造影检查。结果:胃是胃肠道平滑肌瘤和平滑肌肉瘤最好发部位,除直接浸润和远处转移提示为恶性外,肿瘤大、分叶状、不均匀强化及溃疡形成均提示平滑瘤可能性大。结论:CT在胃肠道平滑肌瘤和平滑肌肉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优于胃镜和胃肠道钡餐造影检查。  相似文献   

15.
淋巴管瘤是一种起源于淋巴管的少见的良性病变,发生于胸部者尤其少见。近年来应用CT诊断胸部淋巴管瘤日益增多,现就淋巴管瘤的病因、病理及CT对胸部淋巴管瘤的诊断价值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胃肠道穿孔的CT诊断价值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报道胃肠道穿孔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本组7例,术前均行多种体位的上腹部CT检查。结果:胃前壁穿孔3例,胃后壁穿孔2例,十二指肠球穿孔1例,降结肠穿孔1例。胃肠道穿孔的CT表现:直接征象有管壁不规则,周围脂肪层模糊;间接征象为腹腔内散在游离气体,以及穿孔引起的一系列并发症。结论:CT对临床症状较轻,X线透视膈下无游离气体者,特别是对胃后壁穿孔有一定的诊断价值,而且优于其他影像学检  相似文献   

17.
十二指肠恶性副神经节瘤一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胃肠道副神经节瘤又称胃肠道自主神经肿瘤,十分罕见,我院收治1例,现报道如下。患者男,57岁。因上腹胀痛不适伴纳差、消瘦1个月而住院。体检:皮肤、巩膜无黄染,肝脾肋下未触及。右上腹触及一7cm×6cm大小肿物,质硬、活动度差。肠鸣音正常。常规实验室检查...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在我院就诊的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中主要临床表现为腹部不适和消化道出血。其中胃间质瘤8例,十二指肠间质瘤1例,小肠间质瘤6例,直肠间质瘤1例。病理诊断1例有腹腔广泛转移,其余15例为局限性间质瘤。所有患者均行手术局部切除治疗,术后发生肺部感染1例。结论:外科手术治疗是胃肠道间质瘤的唯一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9.
外突浆膜下子宫肌瘤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外突膜下子宫肌瘤的CT特点及其鉴别诊断。方法:选取瘤体的3/4以上突出于子宫轮廓之外的16例浆膜下子宫肌瘤为本组病例,共有17枚瘤体。结果:14/17(82.4%)格瘤体的轮廓与子宫的轮廓相连续,10/17(58.8%)枚瘤体内可见变低密度区且均位于瘤体中心区或呈同心圆关分布,7/10(41.2%)枚瘤体内见“旋窝状”混杂密度影,5/17(29.4%)格瘤体边缘见低密度带。结论:外突浆膜下子宫肌瘤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其鉴别诊断尤应注意区别向子宫体两侧外突的肌瘤与卵巢肿瘤。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钙化脑膜瘤的CT表现特点,材料与方法:搜集14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钙化脑膜瘤,分析其CT表现。结果:脑膜瘤瘤体全部钙化4例,大部分钙化3例,小团块状、点状及条状钙化5例,2例边缘弧形钙化。结论:钙化胸膜瘤除具有一般胸膜瘤的CT表现外,尚有独特的临床CT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