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分析了脑梗塞急性期白细胞计数对患近期预后的影响,123例脑梗塞病人据入院时白细胞计数划分为:(1)高白细胞组52例;(2)正常白细胞组71例,并对病人入院和出院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分,判断其疗效和预后。结果提示:高白细胞组治疗有效率明显低于正常白细胞组(P〈0.05),而高白细胞组的死亡率也明显高于正常白细胞组(P〈0.05)。因此有理由认为白细胞计数可以作为早期估计脑梗塞病人近期预后的重要  相似文献   

2.
123例经CT证实的急性脑梗塞患者。据入院时按白细胞计数的不同、空腹血糖值,以及糖尿病病史等进行分组,并对其入院和出院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分,判断其疗效和预后。结果为:高血糖组和糖尿病组治疗有效率明显低于正常血糖组(P<0.05,P<0.01);高白细胞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低于非高白细胞组(P<0.05)。同时发现高白细胞组的病死率也明显高于非高白细胞组(P<0.05)。提示:早期的白细胞数、血糖值可作为估计脑梗塞病人近期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3.
对106例不同疾病新生儿和40例正常新生儿用萘酚AS—MX法测定白细胞硷性磷酸酶活性(LAPA)。结果:①细菌感染组治疗前LAPA明显高于对照组、非感染组和病毒组(P均<0.01);病毒感染组LAPA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②细菌感染组治疗后LAPA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病毒感染组治疗后LAPA增高,明显高于治疗前(P<0.01);非感染组治疗前后无差异(P>0.05)。③10例严重细菌感染的濒死患儿入院时LAPA明显低于一般感染组和对照组(P均<0.01),治疗后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提示LAPA不但是诊断新生儿感染性疾病有意义的检测指标,而且对细菌和病毒性疾病的鉴别及判断疗效和估计预后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女性急性心肌梗塞的特点。方法:51 例女性与112 例男性急性心肌梗塞病人的临床比较。结果:女性病人患急性心肌梗塞的年龄大多数≥55 岁,并发糖尿病者多,吸烟少(P< 0.05~0.01);冠脉造影结果比较:女性病人冠脉病变程度与男性相同(P> 0.05);合并严重心律失常较男性多,近期死亡率高(P< 0.05)。结论:女性急性心肌梗塞发病年龄迟于男性,近期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5.
对72例旅途精神病患者和95例正常旅客进行机体生理指标的对照研究,以期探索旅途精神病的生理指标特征。结果表明,患者血红蛋白、血钾浓度低于对照组(P<0.01),白细胞计数、血糖浓度高于对照组(P<0.01)。按超载与非超载分组,发现超载组病人血红蛋白、血钾、血尿素氮低于正常人(P<0.01),白细胞计数、血糖、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高于正常人(P<0.01);而非超载组病人血红蛋白、血钾低于正常人(P<0.01),白细胞计数、血糖、红细胞压积则显著高于正常人(P<0.01)。  相似文献   

6.
对28例肾病综合征(NS),24例慢性肾炎,19例慢性肾衰(CRF)及50例健康人血脂及载脂蛋白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NS组和慢性肾炎组病人甘油三脂(TG)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健康者,尤以NS组为著(P<0.05),两组高TG血症发生率分别为75.6%和62.5%;NS组apoAⅠ和CⅡ明显升高(P<005和<001),apoB100无明显变化,apoAⅠ/apoB比值升高;慢性肾炎组载脂蛋白无显著变化。CRF组高TG血症发生率为45.6%,但其含量与正常组比较无明显改变(P>005);apoAⅠ,apoCⅡ含量明显降低(P<001和<005),apoB100明显升高(P<001),apoAⅠ/apoB100比值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7.
对80例脑梗塞急性期(7天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进行动态观察,并与对照组相比较,发现患者发病后48小时内及第3天白细胞计数均显著升高(P〈0.01)。第7天,脑梗塞面积大、病情重者仍显著升高(P〈0.01),病情较轻者已基本回复正常(P〉0.05)。再次证实白细胞计娄笥脑梗塞面积呈正相关(r=0.43,P〈0.01)。提示对脑梗塞急性期患者进行外周血白细胞数动态观察有利于了解病情程度及其变化 和判断  相似文献   

8.
运动试验前后白细胞计数变化对早期冠心病的诊断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在运动试验前后的变化与冠心病有无相关性。方法对109例行活动平板运动试验的患者进行运动前后末梢血白细胞计数测定。结果34例阳性组中,运动前后白细胞计数差值的均数(2.052±1.119)显著高于34例正常组(0.639±0.522)及41例阴性组(0.892±0.575),与正常组相比,阳性组P<0.01,阴性组P>0.05。结论运动前后白细胞计数的变化是诊断早期冠心病的又一参数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健血升白冲剂对小鼠血液系统的影响。方法:以骨髓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和血象为指标,观察健血升白冲剂对正常小鼠和化学及放射损伤小鼠的影响。结果:健血升白冲剂明显增加正常小鼠白细胞计数(P<001),显著改善环磷酰胺诱导小鼠白细胞和骨髓细胞的减少作用(分别为P<005,P<001),并能显著增加60Co放射损伤小鼠骨髓细胞(P<001)和白细胞(P<001)。结论:健血升白冲剂对化学及放射损伤小鼠血液系统有明显的保护及改善作用。是一个有开发价值的药物。  相似文献   

10.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原发性胆囊癌中的表达及其预后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原发性胆囊癌中的表达及其预后意义。方法:38例原发性胆囊癌石蜡包埋标本,免疫组织化学SP法。结果:EGFR在原发性胆囊癌中表达的阳性率为(57.6±36.7)%,表达呈异质性,EGFR计数与术后生存期呈显著负相关(P<0.05)。EGFR高值组生存期与低值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EGFR计数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呈显著相关关系(P<0.05)),与病理类型及淋巴结转移,无显著相关性。结论:EGFR表达对判断原发性胆囊癌的预后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梗死体积的脑梗死病人血浆中D-二聚体(D-D)水平的变化以及在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方法:(1)对急性脑梗死病人进行血浆(D-D)水平的检测,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其与梗死体积的相关性.(2)对恢复期病人进行血浆(D-D)水平的检测,根据恢复期血浆(D-D)水平比急性期下降或升高将病人分为两组,分别对其预后进行比较。结果:脑梗死组血浆(D-D)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D-二聚体水平较急性期下降者与恢复期病人血浆较急性期升高者的预后进行比较,二者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脑梗死病人(D-D)水平的检测可做为判断病情及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脑梗塞的主要危险因素及神经内科预防措施。方法收集我院住院的208例脑梗塞患者病例相关资料,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合并高血压者达73.1%,合并糖尿病者达32.7%,而合并糖代谢异常者达到63.5%;吸烟率脑梗塞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脑梗塞组与对照组间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重指数、血尿酸及C反应蛋白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吸烟、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餐后高血糖、高糖化血红蛋白及体重指数增高是脑梗塞的主要危险因素;血尿酸及c反应蛋白水平可能为其强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3.
黄海华 《广西医学》2014,(7):936-938
目的探讨进展型脑梗死患者凝血功能、D-二聚体、血脂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94例,按病程分为进展型脑梗死组(43例)和完全型脑梗死组(51例),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45例为正常对照组。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与纤维蛋白原(Fib);采用胶体金法测定血浆D-二聚体水平;采用雅培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胆固醇(HDL-C)与低密度胆固醇(LDL-C)水平。结果进展型脑梗死组患者PT、TT、APTT水平均低于完全型脑梗死组与正常对照组(P〈0.05),Fib与D-二聚体水平则高于完全型脑梗死组与正常对照组(P〈0.05)。完全型脑梗死组PT、TT、APTT水平及Fib、D-二聚体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展型脑梗死组患者血脂TC、TG、LDL-C水平均高于完全型脑梗死组与正常对照组(P〈0.05),HDL-C水平与完全型脑梗死组及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完全型脑梗死组患者血脂TC、TG、LDL-C水平亦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HDL-C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中凝血指标、D-二聚体与血脂水平的动态变化与疾病病情相关,对评估预后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脑梗塞痰证患者血浆凝血酶原片段1+2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53例脑梗塞痰证患者、56例脑梗塞非痰证患者和55名健康对照者的血浆凝血酶原片段1+2(F1+2)水平进行研究观察,探讨血浆F1+2水平与脑梗塞痰证的关系。结果显示:3组的血’浆F1+2水平为非痰证组〉痰证组〉健康对照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脑梗塞患者的凝血功能被激活,并且在痰证者与非痰证者之间有差异,提示血浆F1+2可能是脑梗塞痰证形成的客观物质基础之一,可作为进一步研究痰证实质的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塞动脉内接触性溶栓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3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在起病后6小时内进行尿激酶动脉内接触性溶栓,尿激酶用量30万U-75万U(平均50U万)。结果:21例获得动脉完全再通,3例获得部分再通,1例没有再通,脑血管造影未见明显异常5例。并发脑出血1例,消化道出血1例。随访6个月25人生活完全自理,1人生活部分自理,4人生活不能自理。结论:动脉内接触溶栓可使血栓局部迅速达到较高的血药浓度,疗效好,见效快,用药总量小,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6.
参附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20例急性脑梗死病人,分为参附注射液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参附注射液和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治疗前后均对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参附组总有效率为87.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0%,两组比较总有效率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参附注射液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安全、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7.
简崇东 《医学综述》2011,17(4):569-572
血小板在脑梗死发病前、发病过程及病后都发生变化。血小板计数和体积改变可能是脑梗死形成的一个原因,而不是梗死后继发改变。在脑梗死患者急性期检测血小板参数可作为脑梗死加重的一个危险因素进行观察,同时可作为抗血小板治疗效果的观察指标。血小板的异常变化,与梗死范围的扩展和病情的预后有关,病情越重,梗死面积越大,血小板参数改变越明显。血小板计数减少、平均血小板体积及血小板分布宽度增加是与脑梗死病情相关的病理生理学基础。抗血小板药物能够抗血小板黏附性和聚集性,防止血栓形成,有助于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肌梗死。  相似文献   

18.
复发性脑梗死9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目的:对93例复发性脑梗死患者进行临床分析,探讨其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总结其临床特点,结合文献对复发率,复发危险因素,复发防治及预后进行讨论,结果:93例患者中,复发病灶在原梗死灶对侧42例,在同侧51例,复发率23%,治疗总有铲率81.5%,死亡率10%。结论:脑梗死的复发次数越多,预后越差,加强对危险因素的一级预防,对预防脑梗死复发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餐后高血糖对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检测101例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的餐后血糖,将所有患者分为餐后高血糖组和餐后血糖正常组,分别对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康复状况进行跟踪观察。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餐后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年龄、性别、吸烟、饮酒等危险因素对终点事件的影响。结果:餐后血糖的水平与NIHSS呈正相关(r=0.327;P=0.001;Spearman′s相关),餐后高血糖组患者4周、12周及24周的NIHSS评分均高于餐后血糖正常组,有显著差异(P均<0.05)。多变量回归分析显示餐后高血糖与终点事件独立相关(OR7.772;95%CI1.075~56.189;P=0.042)。结论:餐后血糖增高不利于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的康复,其近期预后较餐后血糖正常者差;餐后高血糖可能是脑梗死患者死亡和再发缺血性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