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置钉内固定治疗下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复位加椎管间接减压并经伤椎椎弓根植骨置钉植骨内固定治疗下腰椎爆裂性骨折13例。结果经7~55个月随访,平均33个月。术后伤椎椎体高度恢复90%以上,椎管狭窄症状明显改善。复查X线片未见复位的椎体高度丢失。复位后的椎体高度无丢失,无明显后凸畸形,Frankel分级获得1~3级以上改善。结论下腰椎爆裂性骨折严重影响脊柱的稳定性,需积极手术治疗,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置钉内固定治疗下腰椎爆裂性骨折,可有效重建脊柱的稳定性,改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伤椎椎弓根撬拨复位椎体成形结合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56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采用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同时经伤椎椎弓根撬拨复位椎体中填塞人工骨椎体成形、椎板开窗减压治疗。术后第1个月及第24~36个月追踪应用疼痛视觉评估表(VAS)评价患者胸腰部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测量伤椎体成形后椎体高度变化改善情况。结果失访4例(2.6%),152例(97.4%)获得随访24~36个月,平均32个月。患者临床症状明显好转,骨折椎体愈合良好,椎体高度恢复良好,后凸畸形无加重,无内固定物松动、断裂,无脊髓神经损伤加重情况。结论采用经伤椎椎弓根撬拨复位椎体成形并椎体内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能有效维持椎体的强度、高度,更好地防止后期脊柱后凸畸形的复发,减少腰背痛及其他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破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后路减压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36例。手术前后测量骨折椎体前、后缘高度百分比、Cobbs'角,定期随访并评定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及Cobbs'角明显恢复(P<0.01),伤椎后缘高度较术前无明显变化(P>0.05)。随访8~26个月,患者均能下地行走,术后6个月复查腰椎正、侧位X线摄片显示36例均骨性融合。3例完全神经损伤患者功能恢复不明显,19例不完全损伤者17例功能恢复到1级以上。结论后路减压、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能有效恢复椎体高度、生理弯曲及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后路伤椎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收治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21例行经后路伤椎及其上下脊椎椎弓根螺钉系统复位内固定,术后及其随访均行X线检查,测量伤椎前缘恢复高度和Cobb角大小及自身功能情况,腰背部及下腰痛。结果20例得到随访1~2年。患者术后伤椎椎体高度得到恢复, Cobb角得到矫正,较术前明显改善,腰背部及下下腰痛恢复良好。结论经后路联合伤椎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具有创伤小,操作相对简单,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只要病例选择适当,骨折复位会相对满意。脊椎骨折术后即刻稳定性明显提高。从而减少了术后中晚期伤椎高度丢失,后凸畸形,腰背痛等后遗症。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椎管占位无神经症状的胸腰段爆裂性骨折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34例确诊为椎管占位无神经症状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复位融合技术进行治疗。结果本组34例平均随访26个月,术后X线片、CT显示复位、固定良好,椎体内、外植骨均获得骨性融合,Cobb’s角由术前平均26.3°恢复到术后平均4.7°,椎体前缘高度由术前平均43.4%恢复到术后的平均95.8%。术后均未出现神经功能障碍,无感染,无断钉、断棒及螺钉松动等并发症。结论严格掌握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手术适应证和熟练操作程序,经后路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椎管占位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椎爆裂骨折,可有效地矫正和防止脊柱后凸畸形,避免晚期腰背痛及迟发性神经损伤等后遗症,减少卧床时间,为早期康复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疗效。方法应用椎弓根钉棒系统经伤椎复位固定和经伤椎椎弓根颗粒植骨和有选择半椎板减压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结果 35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所有患者椎体高度恢复良好,骨折全部愈合,无钉棒断裂发生。结论应用钉棒系统经伤椎置钉固定和经伤椎植骨椎体复位满意、骨折愈合良好,取得良好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结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合并椎管狭窄的疗效及可行性。方法选择2008年3月至2010年5月行后路内固定术结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合并椎管狭窄的16例患者,平均年龄64.3岁。记录术前及术后伤椎前后缘高度,脊柱后凸Cobb角。结果所有患者均手术顺利,伤椎椎体注入骨水泥2.5~6.5ml,平均4.5ml。术中骨水泥向椎间隙渗漏1例,椎旁渗漏6例,但患者术后均无神经压迫症状。所有患者分别在术后1个月~2年进行随访,平均6.2个月。通过影像学测量患者伤椎高度和脊柱后凸Cobb角,术后较术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合并椎管狭窄,临床效果满意,有效预防了患者术后腰背部疼痛、活动障碍和后凸畸形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采用伤椎内植骨成形联合后路植骨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治疗重度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10月至2013年5月该科采用经伤椎两侧椎弓根建立工作通道,把自体骨和同种异体骨粉碎成颗粒状植入伤椎椎体内,伤椎椎体成形。同时联合后外侧植骨,后路短节段钉棒系统复位固定治疗重度胸腰椎爆裂性骨折36例患者。伴有骨质疏松者予以骨水泥强化固定椎弓根螺钉。观察术前、术后、术后3、6个月、术后1年及最后1次随访时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资料。观察椎体内植骨及后路融合情况,测量椎管狭窄率、椎体后凸角(Cobb角)及伤椎前缘压缩率,评估腰痛程度和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3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3个月至5年,平均3年2个月。术后椎管狭窄率[(3.4±1.2)%]、Cobb角[(5.2±3.1)°]及伤椎前缘压缩率[(4.4±3.1)%]较术前[(67±10.6)%、(38±4.5)°、(43.2±21.7)%]均有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与最后1次随访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T及X射线检查显示术后伤椎内植入骨充填良好,无伤椎"空壳"现象,复位的椎体高度无明显丢失,平均愈合时间3.5个月,后路植骨融合平均5.0个月,无假关节形成。无一例发生内固定失败。术前伴有神经损伤患者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结论重度胸腰椎爆裂性骨折采用伤椎内植骨成形联合后路植骨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技术解决伤椎前、中柱骨缺损、骨量不足的问题,同时又增强了伤椎与临椎后柱的融合、固定。3柱的修复与稳定,有效地避免了远期内固定失败、伤椎高度再丢失带来的一系列并发症,临床疗效好,是一种可靠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正>胸腰椎损伤属于外科临床治疗中一种普遍的脊柱外伤,这种疾病类型的发生概率大约占脊柱骨折50%~73%,而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也是属于各种各样的胸腰椎损伤其中之一。根据有关的研究资料报道,将经伤椎内植骨联合椎弓根内固定运用于胸腰椎损伤患者,能够对其椎体进行高度重建,进一步牢固椎体前中柱的稳定性,此法是医治胸腰椎爆裂骨折理想的治疗手段~([1])。本文探究分析经伤椎单侧椎弓根减压后路复位固定及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总结脊柱后路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自 2011年 1月 ~2013年 5月本院接收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病例 76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术前、术后椎体前缘高度、椎管正中矢状径、脊柱后凸角、神经功能 Frankel分级等指标.结果 术后患者骨折处基本恢复正常,内固定物无松动、断裂等发生,手术前后脊柱后凸角、椎体前缘高度、椎管正中矢状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 P〈0.05).结论 脊柱后路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疗效显著,有利于患者重建骨折脊柱的高度及生理曲度,增加脊柱的稳定性,促进受压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胸腰椎单阶段椎体爆裂性骨折采用后路伤椎置钉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院2006年7月至2009年1月采用后路伤椎置钉6钉固定术治疗胸腰椎单阶段爆裂性骨折47例(A组),在同期随机选择采用跨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41例(B组)作为对照组。结果术后2组在椎体高度、椎管矢状径、矢状面Cobb角,远期椎体高度维持情况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后路伤椎置钉治疗单阶段椎体爆裂性骨折,伤椎复位效果好,椎体术后远期椎体高度维持良好,是一种疗效肯定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介绍椎弓根钉棒内固定系统治疗脊柱胸腰段爆裂性骨折的方法及效果。方法我院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胸腰段爆裂性骨折患者38例行后路椎管减压骨折复位、合并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患者伤椎椎体高度和后凸Cobb角较治疗前均有极明显下降(P<0.01)。结论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段爆裂性骨折具有较好的脊柱稳定作用,应注意患者是否存在神经损伤以决定是否行减压治疗。  相似文献   

13.
朱童 《淮海医药》2010,28(5):419-420
目的探讨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在治疗胸腰椎骨折中的疗效。方法胸腰椎骨折30例,均为单椎体骨折,骨折节段T12-L2,其中压缩性骨折22例,爆裂性骨折8例,均采用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结合短节段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治疗。术前、术后及不同随访时间行X线和CT检查,测量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和Cobb角。结果全部患者术后平均随访12月,未出现植骨操作引起的神经血管并发症,伤椎椎体高度恢复并维持良好,未出现明显后凸畸形。结论胸腰椎骨折在后路内固定同时经伤椎椎弓根进行椎体内植骨,可有效填充椎体内骨缺损空腔,恢复伤椎椎体高度,重建前、中柱的稳定性,预防术后椎体高度的丢失。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采用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同时进行椎体成形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AF系统固定并自固化磷酸钙(Autosolidification Calcium Phosphate Cement ACPC)人工骨进行椎体成形术治疗后2年以上(随访30~72个月,平均37.5个月)随访的21例胸腰椎骨折病例,对比其术前、术后和最后随访时的脊柱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丢失及椎管骨块占位的变化、椎弓根螺钉系统是否存在弯曲、松动或断裂现象。结果 21例病例术后切口无感染,出现断棒3例,断钉1例,脊柱矫正度和伤椎椎高度均有不同程度丢失,脊柱Cobb角、椎管占位和椎体前缘高度术前与术后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的基础上仅仅进行椎体成形术并不能有效地降低内固定失效率及避免脊柱矫正度的丢失。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椎弓根伤椎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2006年9月~2009年3月本院采用后路减压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新鲜的胸腰椎骨折患者24例,男16例,女8例;平均年龄为41.5岁。骨折部位:T112例,T129例,L111例,L22例。按Frankel脊髓损伤分级标准:A级3例,B级2例,C级3例,D级13例和E级3例。伤椎椎体楔变:脊柱后凸畸形大于20°者9例,占37.5%。手术方法:后路椎管减压、椎弓根螺钉系统复位固定,经伤椎椎弓根开孔,通过套管植入自体松质骨碎块于伤椎椎体内。结果:随访3~38个月,平均23.2个月,伤椎高度恢复至正常的90%~100%,伤椎椎体高度维持良好,形态无塌陷,未出现因植骨操作引起的神经血管并发症。术后CT显示伤椎椎管减压充分,椎体内植骨块边缘模糊。融合良好,骨折椎体愈合满意,不完全神经损伤患者手术后脊髓神经功能有1~2级的恢复,脊髓完全性损伤,ASIA分级分别无改变。结论:胸腰椎新鲜爆裂骨折患者,在后路椎管环形减压及内固定同时,经伤椎椎弓根进行椎体内植骨,可恢复伤椎椎体高度。重建前、中柱的稳定性。对术后早期活动及预防术后远期椎体塌陷的发生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采用经骨折椎椎弓根螺钉复位非椎板减压与减压两种方法治疗合并椎管内骨块无脊髓神经损伤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6例合并有椎管内骨块而无脊髓神经损伤患者分为经骨折椎椎弓根螺钉复位椎板减压术组(A组)和非椎板减压术组(B组),每组13例。结果 2组手术时间及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前、术后伤椎前缘压缩比、椎管容积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间接复位非椎板减压治疗合并椎管内骨块无脊髓神经损伤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方法对于适合的患者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董强 《中国医药指南》2013,(25):101-102
目的研究椎弓根螺钉固定结合伤椎椎体内植骨成形治疗胸腰椎骨折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23例经后路减压横突间植骨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采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对患者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椎弓根螺钉固定结合伤椎椎体内植骨成形。结果术后2周,两组间伤椎体高度和Cobb角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O.05),但内固定去除后以及术后较长时间的随访结果中,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在内固定去除后腰背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O.05),且在研究中尚未发现内固定失败的病历。结论采用椎弓根螺钉固定结合伤椎椎体内植骨成形治疗胸腰椎骨折临床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伤椎椎弓根植骨联合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年3月~2010年1月经伤椎椎弓根植骨联合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病例资料59例,其中,男38例,女2l例;年龄19~65岁,平均37岁。收集的病例均为单节段椎体爆裂性骨折,所有病例采用后路经伤椎椎弓根植骨。经伤椎及上下椎椎弓根固定。比较术前术后椎体前缘高度、脊柱后凸角(矢状面Cobb角)、椎管内占位、神经功能ASIA分级等指标。结果术后随访12~24个月,平均随访17个月,术后均获得较好恢复,高度及外形基本恢复正常.无内固定物松动、断裂等并发症,手术前后椎体前缘高度、脊柱后凸角、椎管内占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功能ASIA分级亦有改善。结论经伤椎椎弓根植骨联合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可有效建立椎体前中柱稳定性,增强内固定系统的牢固性,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联合后路椎管减压与否,对柞弓根螺钉固定植骨治疗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疗效影响。方法对2009年1月~2011年9月本院43例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两组.A组21例采用椎弓根螺钉同定植骨联合后路椎管减压治疗;B组22例采用椎弓根螺钉同定植骨治疗。观察两组手术前、术后1周、末次随访包括Cobb角改变、伤柞中央与正常椎高度比、随访疼痛Denis分级,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等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不同随访时间点OD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年疼痛Denis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伤椎中央高度与正常比值及Cobb角的改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后路柞管减压与否,对柞弓根螺钉同定植骨治疗无神损伤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近期疗效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脊柱胸腰段椎体爆裂性骨折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2月间我院采用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的46例胸腰段椎体爆裂性骨折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46例患者手术顺利,随访9~24月,椎体前缘高度从30%恢复至95%,后缘高度从70%恢复至98%,不完全性神经损伤不同程度功能恢复,无钉棒折断、脊柱畸形、神经症状加重等并发症出现。结论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脊柱胸腰段椎体爆裂性骨折创伤小,复位满意,固定可靠,可有效恢复椎管容积及椎体高度,利于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