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癌(TMC)的快速冷冻切片诊断以及免疫组化诊断效果。方法收集经快速冷冻切片病理检查确诊为TMC患者患者40例,取病理标本进行免疫组化检查,探讨病理检查与免疫组化检查的意义。结果本组40例患者均确诊为TMC,快速冷冻切片的确诊率为85.0%;TMC的组织学特征主要表现为毛玻璃样核、核内包涵体、纤维性间质、核沟以及砂砾体等。经免疫组化检查显示TG及CK19均呈强阳性,癌旁滤泡以及良性增生性乳头CK19呈阴性;有16例(40.0%)患者的EMA呈阳性,8例(20.0%)患者的CEA呈阳性。结论病理组织学检查以及免疫组化标记是TMC的主要诊断依据,CK19阳性表达对于临床诊断鉴别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微小癌(TMC)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TMC的临床表现及病理特征,重新免疫组化CK19、galectin-3及bcl-2检测。结果303例结节性甲状腺肿中合并TMC42例(13.9%);女29例,男13例;平均33.5岁;癌肿均〈0.9cm;术前诊断10例(23.8%),疑似诊断18例(42.9%),漏诊14例(33.3%);随访2—7年,42例均健在,均未复发或转移。结论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TMC发病率较高,好发于中年女性,预后良好,临床征象多无特异性,确诊依靠病理,应常规术中快速病理。  相似文献   

3.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19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常规病理检查400例经手术切除的甲状腺良性疾病标本,筛选出微小癌病例,应用光镜观察其形态改变,并用SP法检测甲状腺球蛋白(Tg)、细胞角蛋白(CK/34βE12)、上皮膜抗原(EMA)的表达特点。结果400例中共检出微小乳头状癌19例,检出率为4.80%。具有诊断意义的主要组织学特征为毛玻璃状(透明)细胞核;核内假包涵体;核沟;纤维性间质反应或砂砾体。免疫组化标记17例高分子质量细胞角蛋白、16例上皮膜抗原、19例甲状腺球蛋白均呈( )。结论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为乳头状癌变型的特殊表现。高分子质量角蛋白和上皮膜抗原表达强阳性对于诊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易漏诊的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易漏诊的甲状腺乳头状癌进行冷冻切片及常规石蜡切片观察、免疫组化及分子病理检测,结合文献分析其诊断特点及鉴别诊断。结果甲状腺术中冷冻镜下见,甲状腺滤泡上皮部分呈乳头状增生,细胞核稍增大,但不拥挤,未见明显的毛玻璃样核、核沟及核内包涵体,局灶区域偶见少许砂砾体,形态学较温和。术后组织见甲状腺滤泡上皮呈乳头状或实性生长,可见砂砾体,但细胞学仍缺乏乳头状癌的形态特点。多处取材发现肿瘤周围组织侵犯和淋巴结转移。免疫组化:甲状腺内及淋巴结内肿瘤细胞TTF-1、TG、CK19和galectin-3(+),TPO(-)。分子病理示KRAS基因12密码子(34GC)突变,G12R(Gly12Arg)突变型。结论部分甲状腺乳头状癌缺乏典型细胞学特征,应通过广泛取材和免疫组化确诊。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CK19与甲状腺过氧化物酶(TPO)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及结节性甲状腺肿伴乳头状增生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测定32例甲状腺乳头状癌及32例结节性甲状腺肿伴乳头状增生的CK19和TPO表达情况。结果32例甲状腺乳头状癌全部CK19(+),30例TPO(-),2例弱(+);32例结节性甲状腺肿伴乳头状增生全部TPO(+),10例CK19(+),22例(-)。CK19和TPO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及良性乳头状增生鉴别诊断中的评价指标:敏感度(Sen)分别为100%、93.75%;特异度(Spe)分别为68.75%、100%;准确度(Acc)分别为84.38%、96.88%;阳性预测值(+PV)76.19%、100%;阴性预测值(-PV)分别为100%、94.12%;序列试验显示,联合测定敏感度为93.75%,特异度为100%。结论CK19和TPO蛋白可作为鉴别甲状腺乳头状癌与良性乳头状增生的重要参考标记物,联合测定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甲状腺混合性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组织发生、免疫组化及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新近诊治的4例甲状腺混合性癌的临床病理资料,运用全自动免疫组化仪进行TG、TTF-1、calcitonin、Syn、CGA、galectin-3、mesothelia、CK19、TPO、CD56、B-raf和Ki-67免疫标记染色,进行随访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4例患者均为女性。其中2例为髓样癌与乳头状癌混合,1例为甲状腺髓样癌与微小浸润型滤泡癌混合,另1例为甲状腺乳头状癌与微小浸润型滤泡癌混合。免疫组化:4例中髓样癌区域calcitonin、Syn和CGA均(+);滤泡癌区域TG和TTF-1(+),calcitonin、Syn和CGA(-);乳头状癌区域galectin-3、mesothelia、CK19和B-raf均(+),而TPO、CD56、calcitonin、Syn和CGA均(-)。结论两种不同类型的甲状腺癌混合发生在临床是十分少见的,其来源存在多种学说,免疫组化标记可辅助其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卵巢恶性甲状腺肿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和鉴别诊断、分子遗传学进展及预后。方法对2013年5月收集的1例卵巢甲状腺肿伴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表现、大体及组织学形态、免疫组化等进行观察研究,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患者为51岁女性,体检发现盆腔包块3个月入院。右附件囊肿,最大直径10.0 cm,切面囊实性伴陈旧性出血。镜下肿瘤主要由成熟的甲状腺滤泡组成,部分呈乳头状结构,毛玻璃样核,可见核沟及核内包涵体,组织学类型符合甲状腺乳头状癌。免疫组化肿瘤细胞甲状腺球蛋白(-),TTF-1、CK19、HBME-1、galectin-3均(+),而甲状腺成分甲状腺球蛋白和TTF-1(+),CK19、HMBE-1和galectin-3均(-)。结论卵巢甲状腺肿伴甲状腺乳头状癌是恶性甲状腺肿的主要类型,恶性变的诊断标准同甲状腺癌,免疫组化有助于诊断。因其少见,治疗方法尚未统一,可参照卵巢生殖细胞肿瘤的治疗方案,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8.
甲状腺微小癌误诊19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状腺微小癌(thyroid microcarcinoma,TMC)是指直径≤10mm的甲状腺癌,亦称隐匿性甲状腺癌,因其肿瘤体积小,早期无特殊症状和特异临床表现而很少被临床医师发现,术前确诊困难。对甲状腺微小癌误诊19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甲状腺微小癌(TMC)的临床病理特点,探讨其误诊原因及相应的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我院收治资料完整的36例TMC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6例中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占91.67%(33/36),微小滤泡癌占8.33%(3/36).11例误诊为甲状腺良性病变而行二次手术,误诊率达30.56%(11/36).结论 术前B超、术中冰冻检查、必要时行免疫组织化学CK19、Galectin-3有助于提高TMC的诊断,及时选择合理的外科术式治疗,可减少并发症;因其颈淋巴结转移率高,应长期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甲状髓样癌的临床病理、组化及免疫组化特点。方法对20例甲状腺髓样癌行常规检查、组化及免疫组化染色分析并文献复习。结果甲状腺髓样癌的癌组织主要以多角形及梭形细胞组成,可呈现多种组织学类型,其中巢状型12例(60%),束状/带状型4例(20%),其他类型4例(20%),免疫组化:降钙素、嗜铬素A均为(+),17例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18例癌胚抗原(+),组织化学:刚果红染色(+),结论甲状腺髓样癌的病理形态学特点、刚果红染色阳性及降钙素阳性是诊断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中接合物蛋白(CRKL)的表达及其临床检测意义。方法收集2010-2013年我院收治的120名病人的甲状腺组织石蜡标本,其中30例为直径>1cm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30例为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患者,30例为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30例为未患甲状腺相关疾病的患者,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标本中CRKL的表达情况。结果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组和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组中CRKL的表达阳性率及平均吸光度(MOD)高于结节性甲状腺肿组和正常甲状腺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RKL在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中呈高度表达,临床上CRKL的检测有助于确定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的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12.
细胞角蛋白表达在甲状腺乳头状癌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目的 探讨CK19、CK20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在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1例甲状腺病变中CK19、CK20蛋白的表达。结果 CK19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6.3%(26/27,经典型)和83.3%(5/6,滤泡变异型),且多为强阳性表达;结节性甲状腺肿(0/23)和甲状腺腺瘤(1/15)基本不表达或仅弱阳性表达。与CK19相比,CK20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阳性率低且其阳性病例CK19也均阳性。结论 CK19阳性表达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特别是滤泡变异型具有辅助诊断作用,并对结节性甲状腺肿及甲状腺腺瘤有鉴别诊断作用。而CK20对甲状腺乳头状癌诊断价值则有限。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galectin-3、CK19、MC和CD56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MCT)和结节性甲状腺肿中的表达情况,探讨这组抗体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3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PMCT的galectin-3、CK19、MC和CD56表达情况.结果 galectin-3、CK19和MC在PMCT中阳性率为100%,而在结节性甲状腺肿中阳性率分别为6.7%、40%和10%.同时30例PMCT中26例CD56(-),只有4例为弱(+),而周边结节性甲状腺肿组织27例CD56为中~重度(+),3例呈弱(+).结论 galectin-3、CK19、MC和CD56联合检测对提高PMCT的诊断准确性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嗜酸细胞变异型伴桥本甲状腺炎的病理形态学特征.方法 对1例甲状腺乳头状癌嗜酸细胞变异型伴桥本甲状腺炎进行病理形态学及免疫组化分析,复习该病变的相关文献并讨论其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结果 组织学形态主要表现为乳头状癌间质中有大量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癌细胞嗜酸性变.免疫组化示肿瘤组织CK19、HBME-1、CK、TG、TTF-1和EMA呈弥漫或大部分(+),calcitonin、p53和Ki-67均(-).结论 甲状腺乳头状癌嗜酸细胞变异型伴桥本甲状腺炎具有比较独特的组织学形态,在临床病理诊断中很容易误诊为桥本甲状腺炎伴滤泡上皮嗜酸变等形态结构相近的良、恶性病变.形态学上乳头状癌癌细胞特征性核改变及免疫组化CK19和HBME-1(+)有助于其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检测HBME-1、CK19和CD117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滤泡性腺瘤和桥本甲状腺炎组织学标本的表达,探讨3种抗体在甲状腺乳头状癌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该科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85例甲状腺腺叶切除标本,进行HBME-1、CK19和CD117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对不同病变的染色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HBME-1、CK19和CD117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7.3%、98.2%和7.3%,三者阳性表达率在良性组与恶性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值分别为0.582、0.551和0.874。结论 甲状腺乳头状癌与良性病变的鉴别诊断,CD117检测优于HBME-1和CK19,实际工作中适于联合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癌(thyroid microcarcinoma,TMC)的临床及组织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988~2006年间收治的63例TMC的临床、病理和随访资料。结果男5例,女58例。发病年龄17~60岁,中位年龄37岁。巨检:55例见质硬而致密的灰白色瘢痕组织样区域;7例见深红色牛肉样实变区;1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CK19、HBME-1、galectin-3和CD10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与乳头状增生的鉴别诊断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对85例甲状腺病变进行免疫组化标记。其中典型乳头状癌(CPC)32例,滤泡性变型乳头状癌(FVPC)11例,乳头状微癌(PM)7例,结节性甲状腺肿伴乳头状增生(NGWPH)20例和滤泡性腺瘤伴乳头状增生(FAWPH)15例。结果:CK19在CPC、FVPC、PM、NGWPH和FAWPH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96.9%、100%、100%、30.0%和26.7%,HBME-1为96.9%、90.9%、85.7%、10.0%和13.3%,galectin-3为93.8%、81.8%、85.7%、10.0%和13.3%,CK19、HBME-1和galectin-3在甲状腺良、恶性乳头状病变中的表达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CD10在良、恶性病变和正常组织中均阴性表达。结论:联合标记CK19、HBME-1和galectin-3抗体对鉴别甲状腺乳头状癌与乳头状增生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但不具有绝对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甲状腺癌组织中CD105的表达意义及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方法SP法检测105例存档蜡块标本中CD105的表达。结果正常甲状腺组织、良性甲状腺肿瘤组织标本30例,无CD105的表达。甲状腺乳头状癌标本40例中26例阳性,滤泡状癌20例中17例阳性,未分化癌标本15例中14例阳性,上述两两比较其差异均有显著性;甲状腺乳头状癌中有淋巴结转移的标本24例中22例阳性,无淋巴结转移的标本16例中4例阳性,二者比较其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CD105在正常甲状腺组织、良性甲状腺组织的血管内皮细胞膜上无表达,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滤泡状癌和未分化癌中依次升高。CD105可以作为预测甲状腺癌转移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联合血清细胞角蛋白19片段(CK19)、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对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重庆市东南医院收治的81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根据患者术后病理学检查是否出现淋巴结转移分为阳性组(35例)和阴性组(46例)。2组患者均接受高频超声和血清CK19、TGAb检测并进行比较,同时分析其检测价值。结果81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出现淋巴结转移35例,未出现淋巴结转移46例;2组患者在淋巴结数量、淋巴结最大径、淋巴结形态、淋巴结内部回声、淋巴结钙化情况这几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组血清CK19、TGAb水平高于阴性组(P<0.05);高频超声联合血清CK19、TGAb检测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更高。结论高频超声联合血清CK19、TGAb对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较高,有效提高了其检测灵敏度和特异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