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用单拷贝(HBV)DNA重组质粒与 TK 基因共转化小鼠Ltk-细胞获得的 HBsAg表达阳性的 pC-3-1 细胞系中,HBV DNA仍以单拷贝存在,并未形成首尾相连的双拷贝结构。对pC-3及其亚系细胞的研究表明,在传代过程中,一些细胞丢失了HBV DNA,一些细胞虽含HBV DNA但不能表达 HBsAg,提示 HBsAg表达的稳定性不但与 HBV DNA是否丢失有关,而且可能与其完整程度和存在状态有关。通过再次克隆和改变HAT培基组分,可以获得HBsAg的稳定表达。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利用所构建的具复制能力的HBV重组腺病毒感染体外培养肝细胞,观察HBV的表达情况,从而初步了解该重组HBV腺病毒的生物学特性.方法 以25 pfu/细胞的重组腺病毒感染3种肝源性细胞株:人肝癌细胞株HepG2、人正常肝细胞株L02和禽肝细胞株LMH.感染3 d后以RT-PCR检测3种感染肝细胞中的HBV mRNA;HBV荧光定量PCR检测培养上清中HBV DNA;ELISA检测培养上清中HBsAg和HBeAg.结果 3种被感染肝细胞均被检测到HBV特异的mRNA;培养上清中HBV DNA、HBsAg和HBeAg的表达量随时间而增加.结论 重组腺病毒可以介导HBV在该3种不同来源的肝细胞中建立HBV的感染状态.  相似文献   

3.
稳定表达HBsAg的P815细胞株的建立及鉴定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筛选并建立稳定表达亚洲人常见的adr亚型HBsAg的P815细胞株,为乙肝DNA疫苗的效果评价提供体外细胞感染模型.方法:用PCR方法扩增乙肝病毒的S基因片段后装入pcDNA3载体,并通过脂质体转染P815细胞,G418筛选.结果:构建了重组质粒pcDNA3-HBsAg(S),转染细胞及其培养上清中均可检测到HBsAg(S)的存在,PCR扩增也证实HBsAg(S)基因已稳定整合于P815细胞的染色体中.结论:获得了稳定表达HBsAg的P815细胞株,为今后在小鼠体内检测乙肝DNA疫苗激发的CTL反应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小窝蛋白-1(Caveolin-1)的表达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以及相关肝细胞癌(HCC)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HBV相关HCC中Caveolin-1表达量。构建Caveolin-1重组质粒,用Western blot检测转染了重组质粒的HepG2.2.15细胞中Caveolin-1表达量,并用ELISA法检测转染后培养上清中的HBsAg。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Caveolin-1在95%HBV相关HCC组织中表达低于癌旁组织(P<0.05)。Caveolin-1重组质粒构建成功并在HepG2.2.15中成功表达。ELISA检测发现用Caveolin-1重组质粒转染HBV感染稳定模型HepG2.2.15细胞48、72 h后,细胞培养上清中的HBsAg浓度相对未转染细胞分别下降了46.2%和48.8%(P<0.05)。重组质粒转染HBV感染急性细胞模型48、72 h后,HBsAg浓度相对未转染细胞分别下降了41%和50%(P<0.05)。结论 Caveolin-1在HBV相关HCC中呈低表达,Caveolin-1的高表达抑制了HBV HBsAg的分泌。  相似文献   

5.
臭氧溶液对HBV体外感染的HepG2细胞的抗病毒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乙型肝炎病毒(HBV)体外感染人肝癌HepG2细胞的实验模型,并研究臭氧溶液对感染了HBV后的HepG2细胞的抗病毒作用。方法:乙肝阳性血清与HepG2细胞共孵育建立体外感染模型,采用倒置相差显微镜检测细胞形态,MTT法检测细胞成活率,ELISA法检测HBsAg和HBeAg表达水平,HBV荧光定量PCR检测HBV DNA表达量。结果:体外感染了HBV DNA的HepG2细胞能持续稳定分泌HBsAg和HBeAg,并能产生HBV DNA,通过低浓度臭氧溶液作用后,细胞形态无明显差异,细胞成活率无明显影响(P>0.05),HBsAg和HBeAg均转阴(P<0.01),HBV DNA拷贝量亦明显降低(P<0.01)。结论:较低浓度臭氧溶液对感染了HBV的HepG2细胞有明显的抗病毒作用,对细胞并无损伤。  相似文献   

6.
目的:构建乙肝HBsAg和GM-CSF的融合表达质粒,借助GM—CSF的免疫佐剂作用,提高乙型肝炎DNA疫苗的免疫效果。方法:用PCR方法分别从pEcob6和pCD-hGM—CSF中扩增出基因S和GM-CSF,克隆到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 )中,构建pcDNA3.1-S及融合表达质粒pcDNA3.1-GM-CSF-S,然后以重组质粒转染真核细胞,研究重组质粒体外表达。结果:经酶切鉴定及DNA序列证实重组质粒构建正确,细胞转染试验表明重组质粒能在COS-7及HepG-2内表达。结论:乙肝HBsAg和GM-CSF的融合表达质粒构建成功,重组质粒能在真核细胞内表达。  相似文献   

7.
目的构建含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基因的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并观察目的基因的表达和功能。方法采用PCR法从PTHBV-1质粒中扩增HBsAg基因(ayw 亚型);将PCR扩增产物插入腺相关病毒(AAV)表达质粒pSNAV中,构建重组质粒pSNAV-HBsAg;用脂质体转染的方法将重组质粒转入BHK-21细胞中,G418筛选得到转入重组质粒并能表达目的基因的细胞系BHK-HBsAg;用具有rAAV包装功能的HSV-1- HSV1-rc/△UL2感染BHK-HBsAg,纯化后得到rAAV-HBsAg;ELISA检测重组病毒表面抗原基因在BHK-21细胞和293细胞中的表达;用rAAV-HBsAg免疫BalB/C小鼠,RIA法检测血清中表面抗体的滴度。结果ELISA法检测到混合细胞系BHK-HBsAg中HBsAg的表达量为(28.6±6.7)ng/5×106细胞;rAAV-HBsAg感染BHK-21细胞和293细胞后均能检测到HBsAg的表达,表达量随感染复数的增加而升高;rAAV-HBsAg免疫的BalB/C小鼠能产生表面抗体(抗-HBs抗体)。结论rAAV-HBsAg在体外能表达,免疫动物能诱导体液免疫反应的产生。rAAV-HBsAg有希望成为乙型肝炎候选疫苗,也可以进一步用于探索慢性乙型肝炎的免疫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MXA蛋白抑制HBV复制的活性.方法 将pcDNA3.1-MXA重组质粒和PU19-1.24 HBV重组质粒分别按1:1、2:1共转染HepG2细胞(MXA组),对照组使用空pcDNA3.1、Salon DNA和PU19-1.24 HBV重组质粒共转染,3 d后Western blot检测MXA蛋白表达,Abbott法检测细胞上清HBeAg和HBsAg分泌量,定量PCR检测上清和胞内HBV DNA水平,统计学分析结果 .pcDNA3.1-MXA与PU19-1.24HBV重组质粒共转染HepG2细胞,对照组为pcDNA3.1-MXA重组质粒、PU19空质粒和Salon DNA共转染,3 d后裂解细胞Western blot检测MXA蛋白表达.结果 Western blot显示MXA组有MXA蛋白表达;与对照组相比,pcDNA3.1-MXA和PU19-1.24 HBV重组质粒按1:1转染时,MXA组HBeAg下降27%,上清HBV DNA和细胞内HBV DNA分别下降1个log值和0.6个log值;按2:1比例转染时MXA组HBeAg较对照组下降66%,上清HBV DNA和细胞内HBV DNA水平分别下降1.9个和1.7个log值,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检测显示MXA蛋白抑制HBV组与对照组MXA蛋白表达没有明显差别.结论 MXA蛋白在HepG2细胞具有抑制HBV复制活性,抑制活性与蛋白的表达量相关;在抑制HBV复制过程中MXA蛋白自身可能不发生降解.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人源单链可变区抗体(ScFv)细胞内免疫抗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治疗的作用。方法:用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筛选特异性的HBsAg人源单链可变区抗体,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扩增HBsAg单链抗体基因,并构建表达HBsAg ScFv基因的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pLXSN-HBsAg ScFv,转染PA317细胞,将转染细胞分泌的假病毒颗粒感染2.2.15细胞,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其上清HBsAg和HBeAg,定量检测HBV DNA。结果:成功筛选出HBsAg ScFv,PCR扩增出750bp的全基因,构建HBsAg ScFv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载体,转染PA317细胞,在上清中检测出含HBsAg ScFv假病毒颗粒的存在,上清感染2.2.15细胞后第3、5、7、14天,HBsAg,HBeAg逐渐下降,到第14天时HBsAg已变为阴性,DNA定量检测无明显变化。结论:HBsAg ScFv能成功地在逆转录病毒载体中表达,并有抑制HBsAg,HBeAg表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采用有限稀释法从HepG2.2.15细胞株中分离出10株单克隆细胞株.ELISA法检测其HBsAg与HBeAg表达量,根据HBsAg、HBeAg表达量的不同,筛选出最高、中等、最低3株克隆细胞株.MTT法进行干扰素(IFN)-α的细胞毒作用研究,表明IFN-α对不同克隆细胞株药物毒作用相似.ELISA法检测各克隆细胞株给IFN-α前后HBsAg、HBeAg表达量,IFN-α对HepG2.2.15细胞HBeAg的抑制作用较弱,对HBsAg、HBV DNA的抑制作用较强,且对表达量高的克隆细胞株抑制作用更强.不同HepG2.2.15细胞表达HBsAg与HBeAg存在差异性,且表达量高的细胞株对治疗浓度的IFN-α更加敏感.  相似文献   

11.
疏水层析用于纯化重组乙肝表面抗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重组乙肝表面抗原(HBsAg)的纯化效率。方法用HBsAg基因重组质粒转化中华地鼠卵巢细胞,经克隆筛选的C28细胞系作为基因工程乙肝疫苗株犤1犦,培养重组CHO-C28工程细胞,收集含HBsAg的细胞原液,经连续离心(15000r/min)除细胞碎片,超滤浓缩后研究不同盐浓度下,疏水介质对于重组HBsAg的吸附及纯化的影响。结果硫酸铵饱和度为4%、6%时,盐浓度太低,HBsAg未能很好地结合到疏水介质上;硫酸铵饱和度为10%时,疏水性太强,HBsAg不宜从介质上洗脱下来。结论8%饱和度的硫酸铵更适合重组HBsAg的纯化。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反义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转移、表达的抗HBV作用。方法:BamH Ⅰ酶切HBV质粒获取1504bp前C/C基因片段,将其正、反向插入逆转录病毒载体pDOR构建了正、反义前C/C重组体。将重组体转染逆转录病毒包装细胞PA317,G418筛选获取抗性细胞及假逆转录病毒。RT-PCR检测了反义HBV基因表达的反义RNA。将重组假逆转录病毒感染2.2.15细胞,ELISA及斑点杂交法分别检测被感染细胞培养上清中HBsAg、HBeAg及HBV DNA。结果:反义前C/C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在细胞内能转录HBV反义RNA。反义前C/C重组假病毒感染的2.2.15细胞HBsAg、HBEAg的合成分别降低了55.5%、78%;HBV DNA水平也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该抑制具有一定特异性。增加假病毒感染次数在一定范围内能提高抑制作用。正义假逆转录病毒感染对2.2.15细胞HBV DNA水平及抗原合成无影响。结论:逆转录病毒载体介导反义HBV基因转移表达的反义RNA能抑制HBV复制及抗原合成,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该实验旨在观察中药复方剂肝康颗粒体外抗乙型肝炎病毒及其药效学。方法利用HepG2.2.15细胞模型,采用MTT法和细胞凋亡染色实验来检测肝康颗粒的细胞毒性,并观察其量-效关系;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乙肝病毒HBV中HBsAg和HBeAg的表达,并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定量分析HBV DNA的复制浓度。结果 MTT法检测结果发现随着浓度和时间的增加,对HepG 2.2.15细胞生长抑制作用明显增强。ELISA法测定加药后HBV病毒分泌到上清液中的HBsAg和HBeAg含量,可见随着浓度的增大,对HBsAg和HBeAg分泌的抑制作用增加,并且抑制效果随着作用时间的累加也相应增强。GKKL抑制HBV病毒分泌HBsAg和HBeAg的治疗指数值TI均大于2,结果显示药物低毒高效,具有很好的安全性。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发现,与对照组相比较,肝康颗粒对HBV DNA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均可使细胞上清液中HBV DNA的拷贝数降低(P<0.05,P<0.01)。且随着浓度和作用时间的增加其作用逐渐增强,呈现一个明显的量效和时效反应关系。结论由此证明肝康颗粒具有降低HBsAg和HBeAg,抑制HBV DNA复制的明显作用,将为进一步药理毒理研究提供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体外构建及鉴定Pc DNA3.0-WWOX真核表达载体,探讨过表达WWOX对人胆囊癌细胞WWOXm RNA表达、蛋白表达及跨膜电位(△Ψm)的影响.方法提取人胆囊癌细胞总RNA,RT-PCR反应合成WWOX的c DNA,PCR产物回收纯化.目的基因WWOX和pc DNA3.0载体经限制性内切酶ECORⅠ和XhoⅠ酶切,将双酶切WWOX片段与pc DNA 3.0载体在T4 DNA连接酶的作用下进行连接重组.pc DNA 3.0-WWOX重组质粒转化后,提取质粒经双酶切鉴定及测序鉴定.将pc DNA 3.0-WWOX重组质粒转染人胆囊癌GBC-SD细胞,应用RT-PCR、Western Blot检测WWOX基因的表达水平、JC-1染色检测胆囊癌细胞线粒体跨膜电位(△Ψm)变化.结果成功构建了pc DNA3.0-WWOX重组载体,经测序DNA序列与Gene Bank中WWOX序列一致.成功转染pc DNA3.0-WWOX重组质粒至胆囊癌GBC-SD细胞中.RT-PCR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胆囊癌GBC-SD细胞转染pc DNA3.0-WWOX重组质粒48 h后pc DNA-3.0-WWOX组灰度比值明显高于各对照组(P<0.05),对照组间m RNA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 DNA3.0-WWOX组蛋白表达灰度比值均明显高于各对照组(P<0.05),对照组间蛋白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 DNA3.0-WWOX组细胞线粒体内绿色荧光信号较对照组增高(P<0.05),而对照组间细胞线粒体内绿色荧光信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成功构建了Pc DNA3.0-WWOX重组载体,顺利进行了重组载体的转化和转染实验.靶向Pc DNA3.0-WWOX重组载体可有效抑制胆囊癌细胞WWOXm RNA降解,促进其蛋白的表达,同时有效促进细胞的早期凋亡.WWOX可能参与线粒体依赖的凋亡途径调控胆囊癌细胞的生长.  相似文献   

15.
目的:在真核细胞中表达Apobec3B,并探讨其在体外对HBV复制和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应用RT-PCR法从人PBMC细胞中扩增Apobec3B基因,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Apo-bec3B,转染Hep G2 2.2.15细胞。W estern-blot鉴定细胞中Apobec3B蛋白的表达。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HBsAg和HBeAg水平,RT-PCR检测HBV DNA和HBV mRNA水平。结果:经酶切及测序鉴定pcDNA3.1-Apobec3B成功构建,Apobec3B蛋白可在Hep G22.2.15细胞中成功表达。转染pcDNA3.1-Apobec3B重组质粒的Hep G2 2.2.15细胞的HBsAg、HBeAg、HBV DNA及HBVmRNA水平均明显低于转染空载体组的Hep G2 2.2.15细胞。结论:成功在真核细胞中表达Apo-bec3B,其可明显抑制了Hep G22.2.15细胞中HBV的复制与表达,为深入研究Apobec3B抗HBV的作用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郭晖  陈压西  黄爱龙 《重庆医学》2004,33(11):1690-1691
目的在体外细胞培养研究中,观察Adefovir抗HBV的作用.方法以乙型肝炎病毒(HBV)DNA转染的细胞株2.2.15细胞为靶细胞,给药后通过检测细胞培养液中HBsAg、HBeAg和HBV DNA,对Adefovir抗HBV效果进行评价.在2.2.15细胞培养基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药物,培养数天后检测上清液中HBsAg和HBeAg滴度,细胞DNA抽提液检测HBV DNA;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分析法检测药物对细胞的毒性.结果 Adefovir加入细胞培养12d,最大无毒浓度为20μg/ml,对HBsAg抑制率为52.44%,对HBeAg抑制率为54.87%,对HBV DNA抑制率为45.68%,并有剂量依赖效应.结论 Adefovir在体外细胞培养的实验中有抗HBV病毒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共刺激分子CD137L重组质粒对HBsAg DNA疫苗诱导小鼠细胞免疫应答和回忆反应的佐剂作用.方法:将小鼠CD137L真核表达载体(pcD137L)体外转染NIH3T3细胞,RT-PCR、流式细胞仪和免疫荧光法分别检测CD137L mRNA和蛋白的表达;pcD137L与HBsAg DNA疫苗(pcDS)通过肌肉注射联合免疫BALB/c小鼠,LDH释放法测定体外脾细胞特异性CTL杀伤活性;流式细胞仪分析小鼠脾脏CD8+记忆T细胞数量;流式细胞仪检测CD8+T细胞及淋巴细胞中IFN-γ和IL-4的表达水平.结果:重组质粒pcD137L在NIH3T3细胞中获得有效表达.与pcDS单独免疫组比较:免疫后1周,pcDS+pcD137L免疫组能诱导更强的HBsAg特异性CTL杀伤活性(P<0.05);免疫后1周和12周,pcDS+pcD137L免疫组CD8+T细胞CD44high和CD127表达水平均显著增高(P<0.05或P<0.01);免疫后1周、12周和13周(即再次给予pcDS刺激后1周),pcDS+pcD137L免疫组分别明显上调CD8+T细胞和淋巴细胞中IFN-γ产生细胞的百分比,差异有显著意义(均P<0.05).结论:共刺激分子CD137L能显著增强HBsAg DNA疫苗诱导的Tc1(I型)细胞免疫、特异性CTL应答及回忆反应,是诱导HBV特异性T细胞应答的有效佐剂.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HBsAg)人源单链可变区抗体 (ScFv)细胞内免疫抗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治疗的作用。方法 :用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筛选特异性的HBsAg人源单链可变区抗体 ,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扩增HBsAg单链抗体基因 ,并构建表达HBsAgScFv基因的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pLXSN HBsAgScFv,转染PA317细胞 ,将转染细胞分泌的假病毒颗粒感染 2 2 15细胞 ,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检测其上清HBsAg和HBeAg ,定量检测HBVDNA。结果 :成功筛选出HBsAgScFv ,PCR扩增出 75 0bp的全基因 ,构建HBsAgScFv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载体 ,转染PA317细胞 ,在上清中检测出含HBsAgScFv假病毒颗粒的存在 ,上清感染 2 2 15细胞后第 3、5、7、14天 ,HBsAg、HBeAg逐渐下降 ,到第 14天时HBsAg已变为阴性 ,DNA定量检测无明显变化。结论 :HBsAgScFv能成功地在逆转录病毒载体中表达 ,并有抑制HBsAg、HBeAg表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以磷酸酰肌醇蛋白聚糖-3蛋白(glypican-3,GPC3)的CTL表位EYILSLEEL替换HBsAg中内源性CTL表位LLD,构建用于预防和治疗乙肝的DNA疫苗.方法 以重组表面抗原基因pcHBsAg质粒为模板,应用重延伸PCR扩增出含EYILSLEEL表位的HBsAg基因HBsAg/GPC3,将其插入pBSSK+载体中,构建出pBSSK/GPC3载体.利用DNA重组技术将其定向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中,将真核表达载体经PCR、酶切和测序鉴定,构建表达CTL表位EYILSLEEL的DNA疫苗.结果 酶切和测序的结果显示序列无错配,获得了完整表达EYILSLEEL表位的真核质粒pcDNA3-HBsAg/GPC3.结论 成功将EYILSLEEL表位替换HBsAg的内源性CTL表位,构建了pcDNA3-HBsAg/GPC3真核表达质粒.  相似文献   

20.
目的:构建乙肝HBsAg和结核杆菌HSP70融合表达质粒。方法:用PCR方法从结核杆菌H37Rv基因组中扩增出结核杆菌HSP70基因序列,应用T-A克隆技术,克隆到质粒pGEM-T vector,经DNA测序证实基因碱基无误后,亚克隆到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 ),构建成pcDNA3.1-HSP70重组质粒,然后,再用PCR方法,从质粒pEcob6中扩增出HBsAg基因,并克隆到质粒pcDNA3.1-HSP70,将HBsAg基因的C端与HSP70基因N端连接,构建HBsAg和HSP70融合表达质粒pcDNA3。1-SHSP70,结果:经酶切鉴定和DNA测序证实重组质粒构建正确,结论:乙肝HBsAg和结核杆菌HSP70融合表达载体构建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