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2004年章丘市非发酵性豆制品加工卫生现状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章丘市非发酵性豆制品加工卫生现状。[方法]2004年8月,对章丘市城区28户豆制品加工厂(点)的基本卫生状况进行检查,对出厂前和销售的豆制品采样107份,检测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致病菌、铅、砷。[结果]从业人员有效健康证持有率86.1%,有效卫生许可证持有率53.6%,样品检测合格率为67.3%。[结论]微生物污染是豆制品存在的主要卫生问题。  相似文献   

2.
2006年郑州市非发酵性豆制品卫生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郑州市非发酵性豆制品卫生状况。方法2006年4月按照随机采样原则、利用无菌操作技术分别在郑州市经一路、纬二路、黄河路部分便利超市和集贸市场进行采样,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检测按照GB/T4789.2,3-2003,沙门氏菌、O157∶H7、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检测参照《国家食源性疾病监测网工作手册》。结果80份样品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均严重超标,4份检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结论郑州市非发酵性豆制品卫生状况严峻,应加强卫生管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大连市非发酵性豆制品卫生状况。方法按照随机采样原则对部分学校食堂、大型超市、商场、农贸市场进行采样,苯甲酸的测定依据GB/T6009.29-2003食品中的山梨酸、苯甲酸的测定方法,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检测按照GB/T4789.2,3-2003进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GB/T4789.4,5,10-2003进行。结果126份样品中合格样品只有39份,合格率为30.95%,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均严重超标。结论大连市非发酵豆制品卫生质量亟待提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河南省非发酵性豆制品卫生状况,为风险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0-2012年对河南省18个省辖市所辖饭店销售的非发酵性豆制品进行抽检,采用GB 4789、GB/T 5009规定的方法、卫法监发[2001]159号附件2,分别进行菌落总数、大肠菌群、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志贺氏菌、苯甲酸、山梨酸、甲醛合次硫酸氢钠检测。结果 3年共检测非发酵性豆制品732份,综合评定合格率为56.83%。菌落总数、大肠菌群、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志贺氏菌超标率分别为60.83%、56.97%、0.89%、0.59%和0.00%,苯甲酸、山梨酸、甲醛合次硫酸氢钠检出率分别为1.23%、1.78%和9.84%。结论河南省非发酵性豆制品合格率较低,主要是微生物污染,其次是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及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建议监管部门加大监管力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了解目前市场豆制品卫生质量状况,评价其食用安全质量。[方法]采集各农贸市场及超级市场所出售的非发酵性豆制品99份,检测吊白块(甲醛次硫酸钠)、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结果]99份样品合格率仅33.3%.存在滥用添加剂及微生物严重超标情况。[结论]目前市场上销售的豆制品卫生质量令人担忧,应采取相应措施,加强卫生管理.保证食品的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市售食用槟榔的微生物污染状况,加强槟榔生产加工管理。方法 随机抽取市场上销售的食用槟榔,按国标法进行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霉菌、沙门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结果 共检测槟榔样品441份,总合格率89.8%。其中菌落总数超标24份(5.4%),霉菌超标22份(5.0%),无大肠菌群、沙门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超标样品。定型包装产品合格率高于散装产品。4个季度生产加工的槟榔样品微生物指标合格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食用槟榔有一定程度的微生物污染,应加强槟榔原料保存、生产、包装的卫生管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包头市居民小区直饮水的卫生质量,为保证直饮水的水质和净水系统的有效运行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依照《生活饮用水检验规范(2001)》和GB/T5750-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进行采样、保存和检测,检测指标包括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大肠埃希氏菌;依照CJ94-2005《饮用净水水质标准》对包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9-2014年检测的管道直饮水样品进行水质评价.结果 共检测1 285份样品,102份样品菌落总数超标,38份样品检出总大肠菌群,总合格率为89.1%,合格率呈上升趋势.结论 包头市管道直饮水水质微生物逐年向好,这与饮用水管理水平提高及人民群众的用水安全意识增强有关.然而,随着直饮水使用范围的扩大,直饮水水质需要相关部门进一步建立统一的卫生规范.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蓝田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卫生状况,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陕西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卫生监测方案,从2008-2011年对蓝田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进行监测。采用《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检验方法》(GB/T5750-2006),每年随机抽取20个监测点进行采样检测。结果监测水样320份,合格159份,合格率为49.69%。其中,枯水期合格率69.38%(111/160),丰水期合格率30.00%(48/160),枯水期合格率显著高于丰水期(x2=49.61,P<0.01)。不合格项目主要是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合格率分别为55.00%、70.90%、73.80%。结论微生物指标超标是导致蓝田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合格率低的主要原因,降雨量等气象因素影响着蓝田县农村饮水水质卫生状况。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昌平区中小学校管道直饮水的卫生质量,为保证管道直饮水水质和系统有效运行提供决策依据。方法按《生活饮用水检验规范(2001)》和GB/T 5750-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进行采样、保存和检测,检测指标包括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大肠埃希氏菌;参照CJ 94-2005《饮用净水水质标准》对昌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6-2011年受理的中小学校委托检测的310份管道直饮水样品进行水质评价。结果 6 a共检测310份样品,61件样品菌落总数超标,19件样品检出总大肠菌群,总合格率为77.10%,合格率呈逐年波动性下降趋势,各年度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昌平区中小学校管道直饮水水质微生物污染不容忽视,尽快出台管道直饮水标准,规范生产企业和使用单位的管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市售非发酵豆制品微生物污染状况,为卫生标准限量规定的修订提供依据。方法检验方法依据《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GB/T4789-2003和国家食源性疾病监测网监测方案。结果检测80份非发酵豆制品,合格16份,合格率为20.0%,其中定型和散装分别为12份和68份,合格份数为6份和10份,合格率分别为50.0%和14.7%,两者有显著性差异(χ2=5.89,P<0.05);即食性和非即食性非酵豆制品分别为26份和54份,合格份数为8份和8份,30.8%和14.8%,两者无显著性差异(χ2=1.88,P>0.05)。不合格原因主要是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超标率达80%,其次有2份散装即食非发酵豆制品检出沙门氏菌检出率为2.5%,未检出志贺氏菌、O157:H7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结论非发酵豆制品微生物污染严重,非即食性非发酵豆制品显著高于即食性,而即食性非发酵豆制品检出沙门氏菌,对消费者有潜在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监测广西霍乱病例及霍乱弧菌在水体、海水产品、外环境及食品的污染情况,以便尽早采取应对措施防止疫情扩散。方法选择2个国家监测点,8个自治区级监测点按相关方案要求开展监测。结果2007年共检测腹泻病人11385例,重点人群17771例,未发现阳性;检测水体2045份样品,检出阳性2份,阳性率0.09%;海水产品4311份,检出阳性9份,阳性率0.20%;阳性均为O1群霍乱弧菌污染,霍乱毒素基因检测11株菌均为非产毒株。结论加强对甲鱼等海水产品的霍乱弧菌污染状况监测和管理,做好群众安全食用海水产品宣教工作。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焦作市2011年人间布鲁氏菌病(简称人间布病)流行因素,掌握疫情动态,为制订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疫情监测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焦作市2011年常规疫情监测人间布病157例,分布在10个县(市、区),以3~6月份发病较高,发病多为男性青壮年,职业主要为农民,占发病总数的76.43%;感染途径呈多样性,感染与日常生活接触有关;发病到确诊平均间隔20天,57.32%的病例通过疾控中心门诊发现;发生聚集性病例的村庄有2个,重点人群血检1578人,琥红平板试验阳性率为6.52%。结论焦作市人间布病发病呈上升趋势,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男性青壮年发病较高与牲畜接触的频率相对较高有关。应进一步提高基层临床医生的诊断水平,广泛开展人间布病健康知识宣传;聚集性病例发生在贩卖、屠宰、养殖、皮毛加工比较集中以及不良饮食习惯的村庄,重点人群监测对控制疫情发现病例非常必要;探索人间布病有效防控机制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3.
新时期军队精简整编过程中医院的建设重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军队精简整编工作进入“实质性阶段”,军队总医院面临巨大的挑战和机遇。要求军队总医院从发展的角度、以长远的眼光审视现实,通过调整、改革、开拓和进取等方式,适应新形势下军队精简整编的总要求。本文从形象塑造、信息化建设、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和文化内涵建设等五个方面探讨了军队总医院的建设重点,与同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樊卫萍  吉顺福 《职业与健康》2008,24(23):2557-2558
目的了解高校教职工血压状况,为防治高血压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1999年WHO/ISH高血压病诊断标准,对四川某高校教职工2007年913人的体检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教职工高血压总患病率为18.29%,男性为23.36%,女性为13.81%;血压随年龄增长而增高;高血压类型中Ⅰ级高血压占77.84%,Ⅱ级高血压占17.96%,Ⅲ级高血压占4.20%。在职职工中高血压患病率教师组为22.15%,高于后勤服务组(9.85%)和行政管理组(8.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校教师高血压患病率较高,应对高校教师采取有针对性防治措施,有效提高工作、生活和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5.
药品存货管理研究如何用最低成本来存贮最优数量的药品 ,以满足各临床科室所需。其核心问题有两点 ,即药品存货成本最低化和药品库存量最优化。而我国目前药品存货管理在上述两方面都存在着缺陷 ,具体表现为 :(1)成本方面 :①购置成本过高 ,②贮存成本过大 ,③订购成本难以控制 ;(2 )库存量方面 :①药房管理人员素质较低 ,难以确定科学的库存量 ,②与临床联系不够紧密 ,很难确定准确的库存量 ,③不能根据外界条件变化 ,及时调整库存量。文章就这两方面的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医院2011年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总结当前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现象,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指导,有效降低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加强医院感染控制.方法 随机抽取医院2011年抗菌药物药品的出库记录,对抗菌药物种类和药品进行排序.结果 共纳入15 788份处方,2011年医院使用排名前5位的抗菌药物种类为喹诺酮类、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硝基咪唑类和大环内酯类,分别占24.18%、15.96%、11.71%、10.95%、8.77%;使用数量排名前10位的抗菌药物为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甲硝唑和头孢哌酮、阿奇霉素、头孢吡肟、头孢丙烯、头孢地尼、哌拉西林/舒巴坦、克拉霉素,分别占21.71%、8.04 %、4.71%、4.29%、3.86%、3.20%、2.44%、2.00%、1.64%、1.37%.结论 喹诺酮类和头孢菌素类在医院使用较为普遍,青霉素类抗菌药物仍然占有很大比例,临床应该根据药敏试验的结果,合理选择有效的抗菌药物,避免经验性用药.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在钦州市推行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情况。[方法]2006年4~6月根据《餐饮业卫生许可审查量化评分表》对钦州市60家餐饮单位进行卫生许可审查量化评分;关键项目合格,得分为总分的85%以上为良好,60%~85%为一般,60%以下为差。[结果]60家餐饮单位中,卫生许可审查量化评分良好20家,占33.3%;一般27家,占45.0%;差13家,占21.7%;卫生管理、建筑与布局、食品储存和卫生设施4个环节的总评合格率为78.3%。[结论]钦州市餐饮单位卫生许可审查量化评分良好率较低,各环节的卫生设备设施有待进一步改进。应加强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的宣传和培训工作,做好新建、改建、扩建餐饮单位的预防性卫生监督审查,提高卫生许可审查量化评分良好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丽水市儿童体内铜、锌、钙、镁、铁5种微量元素水平,为更好地指导本地区儿童合理补充微量元素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使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检测5种微量元素,对本地3个年龄段1428名儿童全血铜、锌、钙、镁、铁检测结果做回顾性分析。结果:5种微量元素含量在不同性别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种微量元素中,锌总缺乏率最高,达到19.05%,且3个年龄段锌元素缺乏率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其次是铁缺乏,达到16.80%,钙总缺乏率较低,为3.64%。结论:丽水市儿童易出现锌、铁微量元素失衡,尤其0周~3周岁婴幼儿锌元素缺乏率高,应对儿童定期检测微量元素,及时采取措施,预防微量元素缺乏。  相似文献   

19.
仲晓芸  徐炜 《职业与健康》2011,27(21):2487-2488
目的了解无锡市南长区小学生的龋齿患病情况,及时科学地采取干预措施。方法以视诊为主,在自然光线直视下,使用探针及平面口镜,按象限顺序逐牙检查,经探诊后方可做出诊断并记录。结果在受检的13 427名小学生中,患病率为35.6%,其中男生35.3%,女生36.0%。低年级龋齿患病率高于高年级。结论该区龋齿患病率较高,应加强对预防龋齿措施和策略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铁岭市食品卫生状况,进一步加强我市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卫生监督管理,提高食品卫生质量。[方法]对本市2005年834份食品样品进行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致病菌检测。[结果]834份样品中,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致病菌合格率分别为86.93%、89.57%、100.00%,样品合格率为85.25%。冷冻饮品受污染最严重,合格率为64.29%。[结论]卫生监督部门应进一步加强食品生产企业预防性和经常性卫生监督管理,特别是夏季应增加监督检测频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