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目的了解近几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系统的运行情况,为该系统的改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文献分析,并利用2009-2013年哈尔滨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信息系统的数据,分析预警系统的灵敏度和疑似信号比例。结果有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的法律、法规体系已初步建立;目前已建立了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结论目前的监测预警体系还需进一步完善,需要健全的法律法规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2.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系统建立与对策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早期预警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系统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体系的基础[1].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系统作为我国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对推动疾病预防控制体制改革,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建立合理有效的疾病流行早期控制机制和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助于有关部门在其发展成公共卫生危机之前及早控制事态发展,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处置的综合能力[1-4].为此,本文针对预警系统的建立和应用对策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3.
沈阳市公共卫生危机管理预警系统框架构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虽然SARS疫情在我国已基本消失,但SARS之后留给我们深层次的研究才刚刚开始.如何建立完整、科学、有效的公共卫生危机管理体系,特别是公共卫生危机管理的预警系统,是我们卫生部门目前面临的首要任务.预警系统可预测未来某一公共卫生事件流行趋势、评价当前某一公共卫生事件流行态势、及时反映某一公共卫生事件调控的效果,以达到早期发现导致某一公共卫生事件危机发生的隐患,防患于未然.现将沈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立公共卫生危机管理预警系统框架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国内外相继发生一系列重大传染病疫情、生物恐怖等公共卫生事件,这些事件暴露了人类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缺乏有效的应对措施,说明建立敏感的疾病监测预警系统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依据疾病监测预警系统构建原则,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余杭区将疾病监测信息与信息管理技术结合建立了基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余杭区疾病监测预警体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传染病预警系统在衢州市的运行情况。方法:对2008年4月21日-2011年6月30日预警系统产生的预警信号、信号响应率、响应时间、初步判断核实和暴发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2008年4月21日-2011年6月30日,衢州市共接到传染病预警系统发出的预警信号2724条,预警信号响应率99.96%,24 h信号核实率为95.04%,移动百分位法报告病例数与预警信号数的比值为7.12∶1。疑似事件占全部预警信号的3.05%,疑似事件阳性率为19.28%。结论:预警系统已初步实现传染病暴发的早期探测预警,但仍需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中国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预警系统)在湖南省的应用情况,探讨在传染病暴发早期探测中的效果,为提高传染病预警能力及功效提供依据。方法利用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中,湖南省2008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发出的预警信号进行相关的统计分析。结果预警系统4年间共发出预警信号63 996次,涉及30种传染病,平均每县每周预警信号3.16条。全部的预警信号都得到响应,预警信号经过初步核实后,其中2 723条(1.25%)预警信号被判断为疑似事件,经过现场调查共确认暴发事件800起,预警系统的灵敏度为29.77%。结论预警系统可实现传染病暴发的早期自动预警,系统灵敏度逐步提升。但仍需进一步研究针对不同疾病的差异性、合理设置预警阈值,进一步减少假阳性和重复预警、提高早期探测暴发和预警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乐山市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系统的试运行情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系统在该市的试运行情况.[方法]对预警系统中的数据和信息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2008年该市预警系统共发出789条预警信号,其中3条被判定为疑似事件;对预警信号的响应时间平均为6 h.[结论]改善传染病的报告质量,优化预警系统中预警参数的设置,能使预警系统在基层传染病预警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在平顶山市的运行情况,评价其运行效果,为进一步完善传染病预警工作模式提供依据。方法对2008—2013年平顶山市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发出的预警信息进行描述性分析,并以灵敏度、阳性预测值和领先时间作为预警系统的主要评价指标分析其运行效果。结果 2008—2013年平顶山市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共发出预警信息13 021条,经现场调查确认发生暴发或流行12条;预警信息涉及病种24种,预警信息较多的病种有手足口病、其他感染性腹泻病、流行性腮腺炎、痢疾、丙型肝炎和麻疹,共计11 888条,占预警信息总数的91.30%。预警信号发出高峰在5—7月,共发出预警信号4 880条,占预警信息总数的37.48%。从发出预警信号到填报异常信息卡的预警响应时间中位数为0.40 h。预警系统灵敏度为85.71%,阳性预测值为0.09%。预警系统探测到的12起传染病暴发事件中,8起事件预警信号领先时间出现负值。结论平顶山市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灵敏度较高,但阳性预测值较低,建议适时合理调整预警阈值,使预警系统在基层传染病预警工作中真正发挥传染病预警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河南省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的运行情况,为预警系统的推广应用和预警结果的合理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通过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导出2011年河南省传染病预警信息,利用Excel 2003完成数据计算与分析。结果 2011年共收到预警信号13 546次,响应率达100%。有107次当地判断为疑似事件,疑似率0.79%。疑似事件的现场调查率为65.42%,确定为暴发流行的有18起,预警信号阳性率为0.13%。预警病种14种,预警次数居前3位的病种是其他感染性腹泻、流行性腮腺炎和手足口病。结论预警系统中与预警信号响应率很高,可以初步实现传染病早期预警,但需进一步研究确定不同病种的预警阈值,提高预警阳性率。  相似文献   

10.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与预警系统王单论概念及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笔者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与预警系统理论概念及应用的有关问题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徐州市2011年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运行情况.方法 对2011-01-01/12-31预警系统产生的预警信号数、预警信号响应率和响应时间、预警信号初步核实方式及响应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11年徐州市预警系统中共产生1533条预警信号,信号响应率为100%.其中,固定阈值预警方法产生763条预警信号,涉及7种传染病,平均响应时间为1.10h,通过初步核实、现场调查与实验室检测,排除609条预警信号,最终确认2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移动百分位数法共产生770条预警信号,涉及9种传染病,平均响应时间1.67h,全市平均每县每周约产生预警信号1.48条,其中2条信号(0.26%)经初步核实后判断为疑似事件,经过进一步现场调查最终确认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结论 预警系统中预警信号响应率和响应及时性较高,预警系统能够辅助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早期发现可能的传染病暴发.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旨在评价泉州市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预警系统)的运行效果,为推进其应用提供依据。以泉州市2008年4月21日至2012年12月31日预警系统中的预警信号、现场调查结果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系统报告结果作为研究对象,以灵敏度和阳性预测值评价预警系统的有效性。结果显示,预警系统共发出预警信号6 286条,涉及24种传染病,平均每县每天预警0.3次。响应信号6 105条,响应率为97.12%,预警信号经过初步核实后,被判断为疑似事件111条(1.81%),经过现场调查共确认暴发25起;预警系统的灵敏度为28.74%,阳性预测值为22.52%。由此可见,预警系统可初步实现传染病暴发的早期自动预警,但预警效率仍须提高。通过合理设置阈值,提高暴发探测来源数据的质量,可提高预警效率。  相似文献   

13.
浅析公共卫生预警系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公共卫生就是与社会公众健康利益直接相关或有着密切联系的一切卫生问题,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极具隐蔽性和不可预见性,因而更具危害性.建立一套科学高效的预警系统,在事件即将发生,或发生的初期,作出预警,将灾害遏制在萌芽状态,是政府及有关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根据有关资料就公共卫生预警系统的含义及建设方面做一番浅述.  相似文献   

14.
杭州余杭区疾病监测地理信息系统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近年来,相继发生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生物恐怖等公共卫生事件,暴露了人类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尚缺乏有效的应对措施,使人们认识到建立敏感及时的疾病监测预警系统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杭州市余杭区依据疾病监测预警系统构建原则,结合本地实际,于2005年利用疾病监测信息与信息管理技术,建立了基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的疾病监测地理信息系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在高温热浪事件的频率和强度持续增长的背景下,构建高温热浪健康风险预警系统是降低经济损失和健康风险的有效措施。目前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都构建了本地化的健康风险预警系统。该文从高温热浪健康风险预警系统的构建、主要研究内容、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几方面进行了回顾和展望。首先介绍了高温热浪健康风险预警系统的概念及意义,其次介绍了系统的组成部分及主要研究热点,最后提出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对我国高温热浪健康风险预警系统研究的进展及主要问题进行阐述并提出未来的研究建议。  相似文献   

16.
湘西自治州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运行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敏 《实用预防医学》2011,18(11):2096-2098
目的了解湘西自治州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的运行情况,为系统的改进和推广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湘西自治州2008年7月1日-2010年6月30日期间预警系统(时间模型)运行情况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预警系统共发送预警信号1 612条,其中固定阈值法预警信号10条,移动百分位数法预警信号1 602条;信号的响应率为100%,阳性率为0.620%。1 602条预警信号的初步核实方式主要是监测数据分析(60.61%),核实结果反馈时间间隔中位数为0.36 h(P25~P75:0.05~1.04),初步核实有11条(0.69%)判断为疑似事件信号,经过现场调查核实最终确定10起暴发事件。10起暴发事件的疾病分布为痢疾2起、流行性感冒8起,预警信号的阳性率分别为0.34%、8.42%;地区分布保靖县6起、龙山县3起、吉首市1起,预警信号的阳性率分别为4.72%、1.05%、0.25%。结论预警系统可以早期发现可能的传染病暴发,但不同地区、不同病种的预警效果存在差别。  相似文献   

17.
总结我院以信息化为载体的护理安全风险评估预警系统在临床中的应用体会。基于医院信息系统平台上构建的护理安全风险评估预警系统通过电子病历系统和电子医嘱系统对病人存在的护理安全风险进行评估、识别、分析并进行预警,可以避免或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保障患者的安全,同时也提升了医院的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8.
浙江省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暴发预警效果评价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 分析国家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预警系统)在浙江省传染病暴发早期探测中的效果.方法 以浙江省2008年7月1日至2010年6月30日移动百分位数法预警相关病种的预警信号数及初步核实、现场调查结果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系统报告结果作为研究对象,以灵敏度和错误预警率评价预警系统的有效性.结果 预警系统共发出预警信号26 446条,涉及17种传染病,平均每县每周预警信号2.83条.99.95%的预警信号得到响应,预警信号经过初步核实后,254条(0.90%)预警信号被判断为疑似事件,经过现场调查共确认暴发30起,预警系统的灵敏度为69.77%,预警错误率为1.39%.结论 预警系统可初步实现传染病暴发的早期自动预警,但仍需进一步研究以减少假阳性预警信号,合理设置阈值,提高暴发探测来源数据的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并评价江门市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运行情况,为进一步完善传染病预警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2008—2014年江门市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发出的预警信号进行描述性分析,并以灵敏度、阳性预测值和领先时间作为主要评价指标分析预警系统的运行结果。结果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共发出预警信号7 646条,经现场调查确认发生暴发/流行20条,涉及病种26种。4—9月为预警信号发送高峰,占预警信号总数的60.87%。从发出预警信号到填报异常信息卡的预警响应时间中位数为8.99 h。预警系统灵敏度为35.09%,阳性预测值为0.26%。探测事件的预警信号领先时间80%为负值。结论江门市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灵敏度不高,阳性预测值较低,预警信号发出时间滞后于疫情报告时间,现有的预警工作机制和预警方法仍值得进一步探索和优化。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国家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预警系统)在浙江省传染病暴发早期探测中的效果.方法 以浙江省2008年7月1日至2010年6月30日移动百分位数法预警相关病种的预警信号数及初步核实、现场调查结果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系统报告结果作为研究对象,以灵敏度和错误预警率评价预警系统的有效性.结果 预警系统共发出预警信号26 446条,涉及17种传染病,平均每县每周预警信号2.83条.99.95%的预警信号得到响应,预警信号经过初步核实后,254条(0.90%)预警信号被判断为疑似事件,经过现场调查共确认暴发30起,预警系统的灵敏度为69.77%,预警错误率为1.39%.结论 预警系统可初步实现传染病暴发的早期自动预警,但仍需进一步研究以减少假阳性预警信号,合理设置阈值,提高暴发探测来源数据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