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目的探索经改进来自民间的弹捏法护理偏瘫患者改善肢体运动功能的作用。方法63例患者按病床单双号分为研究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进行药物+一般训练,研究药物+弹捏护理。50d后进行肌力、生活质量、住院时间效果观察对比。结果研究组肌力比对照组提高13.10%,生活质量比对照组提高18.56%,住院时间比对照组平均缩短7.91d,治愈率比对照组提高9.77%。结论采用弹捏法护理脑卒中偏瘫患者是一种非药物性治疗,可在家庭进行,经济实用。 相似文献
2.
探讨弹捏法对脑卒中下肢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作用,对32例脑卒中下肢偏瘫患者实施弹捏法护理,结果显示弹捏法在护理脑卒中下肢偏瘫患者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功能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功能患康复的影响。方法:126例急笥脑卒中患,随机分为两组,均用神经内科治疗和早期良肢位摆放。康复组缺血性脑卒中入院第1-2天,出血性脑卒中入院第7-14天即实施康复护理训练,分为卧,坐,站,走4期。对照组系未经指导的自我锻炼,结果:4周结束后,两组患进行ADL(Barthel)及患肢运动功能综合评定,康复组康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显性(P<0.001),结论:早期康复护理训练,可明显改善肢体运动功能主ADL能力,提高患的生活质量,减少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4.
笔者2006/2007年对55例脑卒中致偏瘫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脑卒中患者55例,男35例,女20例,平均年龄54岁。脑出血8例,占14.54%,蛛网膜下腔出血17例,占30.91%,脑梗死30例,占54.55%。平均住院天数48 d。 相似文献
5.
弹捏法护理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索经改进来自民间的弹捏法护理偏瘫患改善肢体运动功能的作用。方法 63例患按病床单双号分为研究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进行药物 一般训练,研究药物 弹捏护理。50d后进行肌力、生活质量、住院时间效果观察对比。结果 研究组肌力比对照组提高13.10%,生活质量比对照组提高18.56%,住院时间比对照组平均缩短7.91d,治愈率比对照组提高9.77%。结论 采用弹捏法护理脑卒中偏瘫患是一种非药物性治疗,可在家庭进行,经济实用。 相似文献
6.
对100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进行出院康复指导,包括心理疏导、上下肢训练指导、语言和日常生活活动训练指导及脑血管病的预防方法指导,1年后采用Brunnstrom分级法为标准评估患者的运动功能,结果总有效率达92%。提示正确的康复指导对偏瘫的康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刘桂荣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4,8(1):135
为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患者患肢功能恢复的作用,对7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治疗,方法为病情稳定即接受训练,包括运动意念训练和被动运动相结合的方法。结果提示早期康复治疗能有效促进患肢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孙美红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4,8(19):3783
对3例左侧忽略患者在常规运动功能训练同时加强相关康复护理,1个月后评定3例均无单侧忽略,Barthel指数评分3例均达75分以上,生活基本自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最大限度的恢复脑卒中患者的残存功能,减少残疾。方法:对224例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急性期康复护理、恢复期康复护理、功能锻炼等康复护理。结果: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功能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康复。结论:及早、及时、有效的康复护理对改变患者的异常运动模式,尽最大限度促进肢体功能恢复有极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李萍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5,9(5):90
背景:近年研究证实,当中枢神经受损后,在损伤中心区的周围神经元细胞并非死亡或程序凋亡,仅出现传导衰竭,形成半暗区。早期对其进行有益的干预可促使这部分潜伏通路和休眠突触活化,加速缺血半暗带的再灌注及脑血流的改善。同时,早期肢体功能训练有助于激活早期即刻基因使病变局限,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目的:观察早期即进行肢体功能训练对脑卒中患者生活日常能力的影响,并与仅用电针治疗的患者进行对比。设计:以患者为观察对象,非随机化同期对照观察。单位:一所市级中医院的神经内科。对象:1998-05/2003-05南阳市中医院神经内科收治首次发病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治疗1,3,6个月后功能综合评定量表(functionalcomprehensiveassessment,FCA)评分的变化。方法:4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3例)和对照组(19例)。治疗组给予综合康复治疗,包括:①偏瘫医疗体操。②神经肌肉促进技术。③肌电反馈治疗。④日常生活活动(ADL)训练。⑤康复护理。⑥针灸治疗。对照组只给予常规康复指导。治疗前、治疗1,3,6个月后分别进行FCA评定。并将评定数据加以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FCA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治疗组(67.53±16.81)分,优于对照组(59.96±20.97)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1.6648,P<0.05);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85.50±16.52)分,高于对照组(77.84±16.74)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1.7048,P<0.05);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94.73±13.54)分,对照组(85.34±12.81)分,差异有显著性义(t=2.3195,P<0.05)结论: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短期及长期功能恢复均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2.
孙连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4,8(1):150
为探讨针灸配合康复训练方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发病后3个月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的影响,对4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沈阳地区脑卒中偏瘫患者按病区分成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治疗组给予针灸加康复训治疗,对照组单用康复训练治疗。3个月后分别评价运动功能(FMA)和ADL能力,两组治疗后均较治疗前好转,但治疗组较对照组恢复得更好。 相似文献
13.
本就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肢体功能和生活能力的影响探讨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82例脑卒中偏瘫患,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诊断标准,并经CT或MRI检查证实.随机分为观察组41例,男26例,女15例,平均年龄53~77岁;对照组41例,男28例,女13例,平均年龄52~74岁.两组数据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性,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14.
将脑卒中患者分为两组,康复组在临床用药治疗的同时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对照组给予临床治疗及非早期康复训练。观察患者的独立步行能力恢复情况。至第15,30天时,康复治疗组独立步行人数比对照组分别增加了11.5%和20.4%。证明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训练有利于独立步行能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15.
为观察脑卒中早期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对30例脑卒中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治疗,并采用简化的Fugl-Mgyer(FMA)评分及Barthel指数进行功能评定。结果进行康复训练的患者FMA评分及Barthel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早期康复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功能性电刺激合并早期康复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改善作用及其安全性,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选择112例吉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神经内科确诊后转入康复科的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和对照组56例。治疗组采用Bobath和运动再学习法、作业疗法、功能性电刺激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训练,对照组只施行单纯的早期康复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后Fugl-Meyer的下肢运动功能积分为22.00±3.37,与治疗前5.82±2.33比较有显著提高(P<0.05),对照组治疗后Fugl-Meyer的下肢运动功能积分为14.43±3.21,与治疗前6.09±2.13比较也有一定的提高,但不如治疗组,治疗后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功能性电刺激合并早期的康复治疗,对促进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积分的恢复,提高患者的步行和生活自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预防继发损害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对脑卒中偏瘫恢复期患者的常见危险因素采取相应护理干预后对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以常规护理,观察组针对危险因素给予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负性心理状态发生、皮肤完整性损伤、偏瘫性肩痛、深静脉血栓形成人数均少于对照组,70%(21/30)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改善,对照组40%(12/40)改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对脑卒中偏瘫恢复期患者常见危险因数给予相应护理干预可避免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总结了脑卒中患者偏瘫各个不同发展阶段康复护理的要点,目的在于克服临床康复护理的盲目性,最大限度地帮助患者获得生活自理能力,减少后遗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康复综合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疗效观察.方法 选择急性脑卒中患者140例,随时分为康复综合护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康复综合护理组在给予常规治疗的同时,还进行正规的康复综合护理,对照组则给予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分别于人选治疗前24 h和治疗后12周进行效果评定.结果 康复综合护理组脑卒中患者继发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肢体功能改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对脑卒中患者急性期实施康复综合护理方案可减少致残,明显改善肢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杨红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4,8(22):4599
目的探讨Bobath治疗技术在社区中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方法对30例天坛社区中偏瘫患者进行对比研究,采用Bobath治疗技术进行下肢功能训练。结果康复组、对照组在康复训练前评价Rivermead运动指数(RMI)标准,分别为康复组(3.93±3.26)分;对照组(5.53±4.66)分;经过两个月康复训练后,康复组RMI评分为(8.33±3.02)分,对照组为(7.20±3.86)分。康复组患者病程小于6个月时,康复效果明显(P<0.05)。对照组病程小于1个月的患者,研究前、后比较RMI标准,结果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Bobath技术能明显改善社区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而且,越早进行康复训练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