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研究在睫状肌麻痹状态下不同程度的屈光矫正对远视性弱视儿童眼球正视化过程的影响.方法 选取3~6岁远视度在3.00DS~9.00DS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200例(336眼),阿托品散瞳检影验光,散瞳状态下给予配镜,配镜处方甲组(60例,108眼)给予检影验光度数的3/4,乙组(72例,116眼)给予检影验光度数的2/3,丙组(68例,112眼)给予检影验光度数的1/2,每半年重新散瞳检影验光,按原方法配镜,连续观察3年屈光状态、视力、眼轴变化.结果 各组患儿的远视屈光度均逐年减少,平均每年递减度数乙组(+0.50±0.20)DS和丙组(+0.55±0.25)DS明显高于甲组(+0.31±0.21DS)(P〈0.01),丙组(68例,112眼)和乙组的平均每年递减度数相比均差异无显著性(P〉0.055);各组患儿的眼轴也逐年增长,平均每年递增轴长丙组(0.25±0.07)mm高于甲组(0.21±0.04)mm和乙组(0.22±0.06)mm(P〈0.05),甲组和乙组的平均每年递增轴长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弱视治愈时间相比丙组(19.42±6.35)月长于甲组(17.76±5.48)月和乙组(17.31±5.13)月(P〈0.05),甲组和乙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不同程度屈光矫正对远视性弱视儿童屈光状态及其正视化过程有影响,予保留其1/3的远视性光学离焦,有利于患眼的正视化;保留过多的远视性光学离焦不利于患儿的弱视治疗且散瞳状态下给予配镜可提高患儿戴镜依从性.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小儿远视屈光不正的特点,将我院1993年在门诊验光患者中3岁—14岁小儿共218例436眼远视屈光不正及镜片矫正加以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对象与方法:就诊小儿年龄3岁—14岁,其中男135例,270眼,占61.93%;女83例,106眼,占38.07%。就诊者先用国际标准视力表来检查,不会者由父母(或验光师)教会后再查。查眼底,排除其它原因引起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自动电脑验光仪在远视性儿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72例远视性屈光(+8.5D以下)儿童,分两组进行阿托品散瞳后电脑验光和视网膜检影比较及散瞳前后电脑验光对比检查、分析。结果散瞳后电脑验光和视网膜检影球镜值和柱镜值均差异无显著性(t=1.1069,t=1.811,P>0.05);柱镜轴与柱镜值大小无明显相关。散瞳前后电脑验光的球镜值差异显著性(t=19.864,P<0.05),柱镜值差异无显著性(t=1.942,P>0.05);柱镜轴差异与柱镜值大小呈反比。结论儿童验光准确性的基础在于静态屈光,对于+8.50D以下的远视眼,电脑验光结合视网膜栓影和主观试镜、复验能得到准确的屈光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学龄前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矫正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于我院弱视儿童中随机抽取8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多功能弱视矫治协调器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1.43%,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P <0.05。对照组矫正视力(0.58±0.07),屈光度(3.56±0.81)D,观察组矫正视力(0.76±0.05),屈光度(1.49±0.85)D,P <0.05。对照组调节幅度(13.13±0.81)D,调节滞后量(1.21±0.20)D,调节灵敏度(6.37±0.54)次/分,观察组调节幅度(15.50±0.89)D,调节滞后量(0.68±0.26)D,调节灵敏度(7.20±0.48)次/分,P <0.05。结论 对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采取矫正治疗,坚持佩戴矫治眼镜,积极进行精细锻炼,配合多功能弱视矫治协调器,可有效刺激视觉系统,促进视觉发育,有效改善视力功能和调节功能。  相似文献   

5.
眼镜是保障视力健康的重要医疗保健用品,目前配戴眼镜仍是临床上用以矫正屈光不正的主要方  相似文献   

6.
普通眼镜置于眼前一定距离(通常为12mm)处,这一间隔距离常因许多因素的影响交大或缩小,角膜接触镜与眼球的转动基本上是同步的,其光学中心与视轴基本一致。由于两者在屈光学上的不同特点,临床效应各有不同之处。我们从1989年以来用角膜接触镜矫正屈光不正近2000只眼,并对其中的264只眼138例进行了随访跟踪观察,现对有关问题作一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远视性屈光参差性弱视年龄与弱视程度及疗效的关系。方法对101例远视性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进行综合疗法治疗,观察疗效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初诊年龄越大,弱视程度越重 3~6岁组疗效优于7~9岁组,7~9岁组优于10~12岁组 3~6岁组与7~9岁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12岁组与3~6岁组、7~9岁组疗效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远视性屈光参差性弱视治疗的关键是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年龄越小,程度越轻,疗效越好。  相似文献   

8.
波前像差检查在远视弱视儿童屈光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沈星华  陈辉  于靖  蓝小川 《江苏医药》2005,31(3):179-181
目的 探讨波前像差检查在远视、弱视儿童屈光检查中的应用。方法 51例弱视患儿经1%阿托品散瞳3天后进行视网膜检影验光并使用Allegretto波前像差仪进行像差测定。结果 波前像差仪测得的球镜度、柱镜度、散光轴向和视网膜检影验光所测得的球镜度、柱镜度、散光轴向分别为( 2 .11±1. 70)D, ( 1. 44±1 .07)D,78. 82±35. 15,( 2 .12±1 .63)D, ( 2. 29±1. 93)D和75. 41±38. 45。等效球镜值越大,各阶像差值越大(P<0. 05)。矫正视力和二阶像差均方根值(RMS2)和总像差均方根值(RMSg)有关(P<0. 01)。轻度弱视组的高阶像差低于中度弱视组高阶像差。随着散光度的增加,高阶像差中三叶散光、彗差、球差都增加,三叶散光、垂直彗差有统计学意义(P<0.01、P<0. 05)。结论 波前像差检查能较正确地反映远视儿童眼的屈光度,可作为远视儿童屈光检查的一个客观手段。高阶像差分析有助于了解远视儿童弱视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霍璐 《江苏医药》2021,47(6):640-643
儿童眼球屈光参数是构成屈光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屈光参数的变化异常可能造成不同类型的屈光不正.本文旨在对儿童眼球屈光参数发育演变特点及其与屈光不正的关系进行综述,以期在儿童发育过程中根据有效的生物学参数进行预判屈光不正并及时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大龄儿童远视性屈光参差性弱视患儿分别采用单纯遮盖与短时遮盖加乒乓球训练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74例(74只眼)大龄儿童远视性屈光参差性弱视患儿,根据患儿对乒乓球训练的爱好程度的不同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7例(37只眼)。治疗组采用短时遮盖加乒乓球训练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短时遮盖治疗。对比两组的基本治愈率。结果随访1年后,治疗组基本治愈率为75.68%,对照组基本治愈率为40.54%,治疗组基本治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大龄儿童远视性屈光参差性弱视患儿,采用短时遮盖加乒乓球训练治疗,可以明显提高治愈率,缩短治愈时间。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究黄斑厚度与儿童屈光性弱视眼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7年5月至2019年6月荆门市中医医院眼科就诊的非斜视性屈光参差性单眼弱视者53例(53眼)作为弱视组,另选择同期55例(55眼,均取右眼)正常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应用光学生物测量仪(IOL Master)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测受试者受视眼屈光度、...  相似文献   

12.
朱光  谢桂珍 《淮海医药》2007,25(5):387-388
目的 探讨屈光不正性弱视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994~1999年门诊经扩瞳、验光、配镜、遮盖、红闪、精细目力训练的128例(239只眼)屈光不正性弱视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远视性弱视患者率最高(55.23%),近视性弱视(31.80%),散光性弱视(12.97%).远视性弱视、轻度弱视及发病年龄小的弱视治疗效果好.结论 屈光不正性弱视的治疗效果与屈光状态、弱视程度、年龄有关.  相似文献   

13.
从金菊  宁宏 《安徽医药》2017,21(5):834-837
目的 探讨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患儿屈光参差与弱视检出率相关性及对远期立体视觉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0年3月-2016年4月在眼科门诊就诊且资料完整已治愈的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患儿146例,回顾性收集所有病历资料,根据初诊时检影验光的等效球镜(SE)值将患儿分为低度组(n=92),中度组(n=31),高度组(n=23),所有患儿初次就诊时,对眼位进行检查,完成检影验光,均行全矫配镜,对合并有弱视的患儿同时进行弱视治疗.于末次随访时,对远近距离立体视觉进行测定.结果 高度组患儿初诊时弱视检出率均高于中度组和低度组,且中度组高于低度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88、61.924、54.482,P=0.043、P<0.001、P<0.001);与初诊时结果相比,末次随访检影验光双眼SE差≤1.0 D患儿比例显著升高,而1.0 D<双眼SE差<2.5 D和双眼SE差≥2.5 D患儿比例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344,P<0.001);与初诊时相比,中度组和高度组患儿末次随访时屈光参差均降低,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943、17.391,均P<0.001);高度组患儿末次随访时立体视盲比例均高于中度组和低度组,且中度组高于低度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91、32.986、5.682,均P<0.001).结论 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伴屈光参差患儿初诊屈光参差越大,弱视检出率越高,末次随访时立体视觉恢复越差.  相似文献   

14.
董玉红  霍敏  张静 《安徽医药》2019,23(3):510-512
目的 研究硬性透氧性角膜接触镜(RGP)对单眼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矫治效果。 方法 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8月西安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单眼屈光参差性弱视患儿110例。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59例,对照组51例。观察组予以RGP矫正视力,对照组则佩戴框架眼镜矫正视力。分别对两组患儿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比较视力矫正情况,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患儿满意度。 结果 观察组配镜后1个月、6个月及12个月后矫正视力分别为(4.33±0.31)、(4.52±0.47)、(4.76±0.29),均高于对照组的(4.19±0.30)、(4.33±0.40)、(4.41±0.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7.80%(40/59),高于对照组的43.14%(22/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满意度为100.00%(59/59),高于对照组的90.20%(46/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间歇性外斜视儿童斜视矫正术后的远期临床效果及其术后动态变化情况进行分析。方法100例行斜视矫正术治疗的间歇性外斜视儿童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手术前相关指标,并以对比的方式探析患儿接受手术治疗及随访12~24个月后的临床效果及其术后动态变化情况。结果100例间歇性外斜视儿童术后随访12~24个月,末次随访距离偏差(-6.4±7.8)优于术后1周的(-0.3±3.4),接近偏差(-7.75±9.66)优于术后1周的(-0.15±2.77),过度矫正1.00%(1/100)优于术后1周的7.00%(7/100),正斜视85.00%(85/100)优于术后1周的98.00%(98/100),矫正不足2.00%(2/100)优于术后1周的16.00%(16/1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患儿的远、近的Worth 4点双眼知觉性融合相比术前、术后1周的改善效果均较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患儿的远立体视功能相比术前、术后1周的改善效果均较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歇性外斜视儿童临床中实施斜视矫正术治疗后的效果显著,对于患儿的双眼视功能、正位维持情况均可以进行明确的改善,具有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儿童右室双出口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小儿右室双出口(DORV)的外科治疗体会。方法 DORV病儿 63 例,年龄2个月~13岁,平均(4. 25±3 .46)岁,体重5~44 kg,平均(14. 3±7. 46) kg。室间隔缺损(VSD)位于主动脉瓣下44例,肺动脉瓣下4例,靠近主、肺动脉开口 14 例,远离主、肺动脉开口 1 例。肺动脉高压(PH)19例,肺动脉狭窄(PS)41 例和肺动脉闭锁(PA)3 例。合并双 VSD 3 例,房间隔缺损 10例,冠状动脉畸形4例,左肺动脉狭窄3例,二尖瓣病变3例,动脉导管未闭6例,无脾综合征1例,主动脉弓缩窄2例,右位心3例,左心发育不良4例,无顶冠状窦 1 例,室壁瘤/胸腹壁缺损 1 例。结果一期根治手术51例,分期手术12例。手术死亡6例,病死率9. 52%。随访1个月~12 年,2 例有轻度流出道残余梗阻,2例VSD残余漏,其中1例死亡,余生存良好,仍在随访中。结论 认清病理解剖关系,采取合适的手术方法,尽量在幼儿期行根治手术,加强术后监护,是取得 DORV良好治疗效果的保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配镜联合遮盖及精细训练法治疗屈光不正性弱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112例,共186眼,分为A、B、C 3组,A组37例、62眼,B组37例、62眼,C组38例、62眼,A组采用单纯眼镜配戴治疗,B组采用眼镜配戴联合遮盖法治疗,C组采用眼镜配戴联合全日遮盖及精细训练法治疗,观察3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 A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80.65%,B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6.77%,C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100.00%,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两组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配镜联合遮盖及精细训练疗法治疗屈光不正性弱视的效果较好,操作简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和分析采取匹多莫德颗粒治疗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5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60例为研究对象,将上述选取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给予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匹多莫德颗粒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及症状改善时间。结果观察组30例患儿总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该组患儿症状改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间上述两项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采取匹多莫德颗粒进行治疗,能明显改善患儿呼吸症状,保证治疗效果,这对改善患儿预后有着积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