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下三脑室底造瘘术(ETV)治疗交通性脑积水(CHP)的机制及指征。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9例神经内镜下三脑室底造瘘术治疗交通性脑积水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前MRI提示第四脑室异常扩张和"喇叭形"中脑导水管出口患者,及术前MRI提示桥前池、基底池、鞍上池较宽而大脑凸面蛛网膜下腔狭窄者效果好,且相对年轻、病程较短、临床症状轻患者术后得到满意效果。结论神经内镜下三脑室底造瘘术是治疗交通性脑积水的有效方式,机制可能是脑组织顺应性下降及脑室近端梗阻。第四脑室异常扩张和"喇叭形"中脑导水管出口,桥前池、基底池、鞍上池较宽而大脑凸面蛛网膜下腔狭窄和病程短、年轻、症状轻是手术效果好的共同特点,可作为三脑室底造瘘术治疗交通性脑积水的部分手术指征。  相似文献   

2.
CT对急性外伤性外部脑积水的诊断意义王喜功潘吉荣脑外伤可导致梗阻性脑积水,CT表现为脑室系统扩大。而对于以额顶部蛛网膜下腔增宽及脑沟、脑裂加深为主要CT表现的外部性脑积水(EH),往往易被误诊为脑萎缩或硬膜下积液。本文对35例急性外伤性外部脑积水病人...  相似文献   

3.
多种原因导致脑脊液在脑室或蛛网膜下腔过多潴留造成脑室扩大,脑实质组织受压减少,称为脑积水。脑积水分为交通性脑积水、梗阻性脑积水、高压性脑积水、正常压力性脑积水、脑外脑积水等。手术是目前治疗脑积水最有效的方法。应用神经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由于其视野清晰、创伤  相似文献   

4.
婴儿外部性脑积不14例行CT检查。结果:婴儿外部性脑积水均表现为双侧额部或额顶部对称性蛛网膜下腔增宽和脑沟的增宽加深,前部半球间裂增宽;脑底扩大9例;脑室轻度扩大5例。依据典型的CT表现可确诊,本病尚需与脑萎缩和硬膜上积液相鉴别。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动脉瘤性SAH后脑积水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 根据发病时间将SAH后的脑积水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3期,并对36例动脉瘤性SAH后脑积水患者行头颅CT检查,分析其临床特点及诊断标准;治疗采用脑室外引流术11例,脑室-腹腔分流术25例。结果 全组均被诊断为脑积水。经治疗后临床状况改善情况:明显改善31例,好转5例;CT扫描显示脑室情况:正常29例,明显缩小5例,稍缩小2例。临床治愈34例。2例复发者经2次脑室-腹腔分流术后治愈。结论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可以形成急性、亚急性或慢性脑积水;CT是诊断脑积水首选的主要方法;根据不同类型对脑积水进行脑室外引流或脑室-腹腔分流术的方法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6.
脑出血及蛛网膜下腔出血是神经内科常见病。蛛网膜下腔出血起病急、头痛剧烈,常易形成蛛网膜粘及交通性脑积水;脑出血破入脑室者也易出现剧烈头痛,并易发生梗阻性脑积水。自2000年9月以来我们采用脑脊液置换方法进行治疗,临床证实能有效地缓解头痛、防止继发性脑室出血者梗阻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外部性脑积水的CT表现特征,评价CT在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了近年来在我院经CT检查确诊为外部性脑积水的28例婴儿患者.结果:28例双侧额顶部蛛网膜下腔均表现为对称或不对称增宽,4例伴有颞叶蛛网膜下腔增宽;5例伴有脑室轻度扩大,以双侧侧脑室前角扩大明显;15例额顶部脑沟增宽增深.结论:CT能很好地显示外部性脑积水特征,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笔者报告27例婴儿感染性外部性脑积水,其典型CT表现为:纵裂前部及额顶区蛛网膜下腔增宽、脑底池扩大。通过对10例复查CT动态观察发现,这是一种暂时性交通性脑积水(室外型),随病情变化可在短期内增多、减少或消失。笔者认为这对于颅内感染(特别是脑膜炎)的诊断是一个有意义的CT征像。结合文献对本病的发生机制、动态变化、CT表现与诊断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外伤性脑积水在临床上并不少见,严重颅脑外伤后脑积水的发生率约为5%-10%。特别易发生于伤后较长时间的昏迷患者。脑损伤后发生蛛网膜下腔出血,以后引起纤维粘连,蛛网膜颗粒被红细胞覆盖,使CSF的循环和吸收受阻,脑室压力升高。严重脑挫裂伤、脑出血致脑缺氧和脑水肿压缩了脑池和脑表面的蛛网膜下腔,进一步影响CSF的循环和吸收。外伤引起大静脉窦的阻塞,使静脉回流受阻,CSF吸收障碍导致脑积水;外伤可直接造成导水管阻塞或第三脑室阻塞、第四脑室出口外粘连或阻塞而导致脑积水。故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挫裂伤、脑膜炎、幕上血肿伴对侧…  相似文献   

10.
报告21例外部性脑积水。其主要临床症状为:癫痫,头围增大,部分病例临床无明确症状;CT表现为:双侧额顶区对称性蛛网膜下腔扩大,前部半球间裂增宽和基底池扩大,部分有额顶叶脑沟增宽及轻度脑室扩大。  相似文献   

11.
对31例脑外脑积水患儿脑CT表现进行了分析和计论,认为脑外脑积水是以大脑半球间裂前部及双侧额颞区蛛网膜下腔对称性扩大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疾病,伴有或不伴有脑底池、脑室的扩大。CT检查主要应与脑萎缩、硬膜下积液相鉴别。CT检查对脑外脑积水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以及动态观察病变与预后具有很大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用乳胶囊制成脑积水和脑室囊虫病的模型,行Isovist造影CT扫描。结果:造影剂浓度(V/V)0.5%~1%时,CT值65.1~128.3Hu,造影效果良好,浓度过小,对比度不足,效果不佳,浓度过高,将有较多伪影,可淹没或掩盖病变。以0.5%~1%Isovist脑室造影CT扫描44例,43例得到明确诊断,造影效果良好,其中交通性脑积水2例,室间孔粘连1例,导水管狭窄2例,正中孔粘连5例,脑室囊虫病33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诊断符合率为100%。1例注入造影剂后距扫描时间过短,造影剂尚未扩散到病变部位而失败。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523例正常枕大池的CT图像,并讨论了巨型枕大池、枕大池蛛网膜囊肿及Dandy-Walker畸形的CT鉴别诊断。作者将正常枕大池分为5种类型:①不规则型;②类圆型;③点状;④分裂型;⑤不可见型。作者对巨型枕大池、枕大池蛛网膜囊肿和Danky-Walker畸形的CT图像特点分别作了描写,并提出:巨型枕大池一般均为正常生理变异,不宜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4.
脑囊虫病的MRI诊断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脑囊虫病的病理演变特点,探讨脑囊虫病的MRI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36例脑囊虫病的MRI表现特点,并结合12例手术后病理材料进行比较。结果 脑实质型18例,脑室型4例,脑膜型3例,混合型11例,主要MRI特点:①囊虫存活期,病灶呈圆型,多发常见,附壁囊虫头节呈偏心型小点状影,T1WI呈略高信号,T2WI呈中低信号;囊液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在FLAIR上脑脊液呈低信号,而囊液呈相对高信号;周围水肿不明显。②囊虫退变坏死期,头节消失,囊腔扩大,周围水肿明显。③病灶钙化后,T1WI及T2WI均呈低信号,周围水肿消失。④增强扫描,表现为:囊壁环状增强(24/36),或不增强(12/36):囊内小点状影增强(22/36),或不增强(14/36)。⑤脑室型常发生于三、四脑室,其中三脑室1例(1/36),四脑室3例(3/36),均引起阻塞性脑积水。⑥脑膜型因蛛网膜粘连,而引起脑积水(2/36)。结论 脑囊虫病在病理演变过程中,具有特征性的MRI表现;MRI对确定脑囊虫病的数目、大小、部位等发病特点及病理演变过程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5.
第四脑室脉络丛乳头状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医学研究生学报》2003,16(9):674-676,680
目的:总结第四脑室脉络丛乳头状瘤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2年4月至2003年2月11年间收治的12例第四脑室脉络丛乳头状瘤患者的资料。结果:本组患者均存在脑积水。脑积水引起的颅内压增高是其最主要的临床表现,并有特征性影像学改变。通过显微外科技术11例获得全切除,1例次全切除,无手术死亡和严重并发症。结论:该肿瘤可通过CT和MRI检查明确诊断.手术足其最佳的治疗选择,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6.
探讨主动脉夹层的CT诊断及价值。方法:15例主动脉夹层患者全部行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并行CT血管成像处理,仔细观察其CT特征。结果:15例主动脉夹层按DaBaKey分型,其中I型7例,Ⅲ型8例。CT表现有如r特点:(1)病变主动脉增宽;(2)主动脉腔内有稍弯曲的低密度线状内膜片影;(3)撕裂的内膜片将主动脉分为真/假两腔,其内CT值相同或不相同;(4)多数假腔大,真腔小。结论:增强CT可快捷精确地明确主动脉夹层的诊断,CT血管成像可清晰直观地显不士动脉夹层的形态与范围,CT检查对确定本病的治疗方案及疗效观察有十分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原发性肾上腺髓质增生症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①目的:探讨原发性肾上腺髓质增生症(PAMH)的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②方法:回顾总结11例PAMH病人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③结果:影像学检查发现7例为一侧肾上腺增大、增厚,4例为双侧增生,均未发现肾上腺和肾上腺外肿瘤;11例病人均进行手术治疗并经病理学检查证实,术后效果良好。④结论:PAMH可靠的影像学诊断手段是CT和^131I-MIBG肾上腺髓质显像,确诊依赖于病理学检查特别是电镜下的发现;行增生明显的一侧全切、对侧大部切除术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影像学表现对长骨骨髓炎和骨肉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9例长骨急、慢性骨髓炎和56例长骨骨肉瘤病人X线、CT和MRI征象。结果骨髓炎组和骨肉瘤组比较,破坏周围松质骨硬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跨过骺板侵犯骨骺、骨皮质改变、骨干髓腔形态改变、MR检查中病变在脂肪抑制T2WI边界清晰、骨膜新生骨类型、死骨形成以及松质骨内脓肿差异有显著性(χ2=9.050~20.647,P<0.01;P=0.001、0.000)。结论病变是否跨越骺板累及骨骺、骨干髓腔形态改变和骨皮质改变对骨髓炎及骨肉瘤鉴别具有一定价值。MR检查中病变在T2WI压脂像中边界清晰和X线检查中CODMAN三角形成是诊断骨肉瘤的可靠征象,髓腔内脓肿和死骨形成是骨髓炎的特异性征象。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特发性外部性脑积水的CT诊断及跟踪观察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病因不明的小儿特发性外部性脑积水的CT表现跟踪变化。结果 双侧额或额顶部蛛网膜下腔对称性增宽者18例(100%),双侧裂池增宽者18例(100%),额顶区脑沟增宽加深者16例(88.89%),前纵裂池增宽者18例(100%),脑基底池扩大者14例(77.78%),脑室轻度扩大者3例(16.67%)。1岁时CT复查,18例(100%)均出现外部性脑积水战少。2岁6个月时再次复查CT平扫,18例中15例(83.33%)外部性脑积水消失,另外3例(16.66%)外部性脑积水进一步减少。结论 CT检查及跟踪观察对于特发性外部性脑积水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高岭土诱导的大鼠脑积水的CT及MRI特征表现。方法将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两组,Kaolin组:枕大池中注射2%高岭土悬液50μl,Saline组:枕大池中注射生理盐水50μl。结果在注射高岭土28d后,Kaolin组脑实质菲薄,色苍白,侧脑室扩张、积水,CT及MRI示颅内重度脑积水,大脑皮层受压萎缩。而Saline组则未见脑积水表现。结论枕大池注射高岭土可影响脑脊液的正常循环,诱发脑积水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