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贵州省1994~2001年性病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邹克筑  雷世光  李豫  安露  杨宏远 《贵州医药》2002,26(11):994-996
目的;分析贵州省性病流行趋势和掌握性流行特点,为制订预防和控制性病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1994-2001年贵州省性病疫情资料进行整理和统计学分析。结果:性病发病数和发病率逐年上升,发病率由1994年的12.49/10万上升至2001年的48.45/10万,淋病是历年所报告的各种性病中发病最高的,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NGU)1995年超过尖锐湿疣(CA)上升至第二位,梅毒发病数增长缓慢,但2001梅毒大幅上升,HIV/AIDS主要是通过血液传染,性传播有增长趋势,男性发病普通高于女性,各病种发病年龄集中在20-30岁两个阶段,占性病总数的74.54%,结论:性病患病人数逐年上升且有加速上升趋势,必须尽快研制防治对策,控制性病疫情蔓延。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哈尔滨市2004年性病艾滋病流行病学特征,为哈尔滨市性病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哈尔滨市2004年性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4年哈尔滨市共报告7种性病5388例,发病率为56.82/10万,其中淋病在全部性病中所占构成比降低,其他病种均呈上升趋势;性病男女性别比为2.03:1。结论哈尔滨市非淋菌性尿道炎构成比增加,已居首位;20—39岁性活跃年龄组仍是今后性病艾滋病防治的重点人群;职业以无业、个体、文化程度偏低者居多。因此应提高全民整体文化素质,加大性病艾滋病的宣传力度,扩大对高危人群、重点人群的监测范围。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嘉兴市2013—2022年5种性传播疾病(性病)的流行特征和趋势,为制定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嘉兴市2013—2022年性病的监测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数据。结果 嘉兴市2013—2022年累计报告性病病例77 590例,年报告发病率从105.26/10万到197.41/10万,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49.83/10万,总体发病率呈下降趋势;以梅毒、淋病、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为主,占报告病例总数的85.19%(66 096/77 590);梅毒报告病例以隐性梅毒为主,占梅毒病例总数的66.51%(16 473/24 768),发病率整体呈下降趋势;报告病例男女性别比为0.89∶1,梅毒和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发病率女性高于男性,而淋病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发病年龄集中在20~<50岁年龄段,占总数的71.54%(55 506/77 590);以家务及待业、农民、商业服务和工人居多;报告发病率最高的是南湖区。结论 嘉兴市性病发病率整体呈下降趋势,梅毒是性病防治的重点,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已成为三大主要流行的性病之一;南湖区是性病防...  相似文献   

4.
姚直垠  李峰 《江西医药》2005,40(7):418-419
目的探讨彭泽县急性传染病发病趋势和流行特点.为控制传染病提供依据。方法对1997~2004年彭泽县传染病疫情资料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8年共报告传染病6745例,年均发病率为246.47/10万,发病率居前5位的传染病分别是肺结核、病毒性肝炎、细菌性痢疾、淋病、麻疹。呼吸道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120.99/10万,居各类传染病的首位;肺结核共发病3166例。占呼吸道传染病发病数的95.62%。结论本县法定报告传染病总发病率1997—2004年呈下降趋势,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呈上升势头。肺结核、病毒性肝炎、淋病、麻疹等传染病是本县今后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州市55年传染病的发病趋势,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高州市1950~2004年55年法定报告传染病的流行及发展趋势。结果除鼠疫,黑热病外,其余法定传染病均有发生,年均发病率由20世纪50年代的3565.09/10万,下降到2000年代的87.44/10万,下降幅度达到了97.55%。居各年代首位的传染病为:50年代疟疾,60年代麻疹,70~80年代流感,90年代病毒性肝炎,2000年代肺结核。1985年国家实行儿童计划免疫后,相关病种发病率下降明显,如麻疹由20世纪50年代的670.92/10万,降至2000年代的0.82/10万,脊髓灰质炎从1994年起无病例报告,但90年代起肺结核、淋病和梅毒的发病率开始增高,1999年出现艾滋病报告。结论高州市传染病发病的总趋势是下降的,要继续抓好计划免疫工作。同时需做好各种传染病的防控。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许昌市淋病、梅毒流行特征,为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5年2012年许昌市淋病、梅毒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05年2012年许昌市淋病、梅毒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05年2012年许昌市累积报告淋病和梅毒病例分别为1238例、4691例,平均发病率为3.65/10万、13.84/10万。淋病累计性别比为1.65∶1,梅毒性别比为0.99∶1,两种传染病均以202012年许昌市累积报告淋病和梅毒病例分别为1238例、4691例,平均发病率为3.65/10万、13.84/10万。淋病累计性别比为1.65∶1,梅毒性别比为0.99∶1,两种传染病均以2049岁青壮年,农民为主人群为主,疫情报告在趋于规范。结论 2005年49岁青壮年,农民为主人群为主,疫情报告在趋于规范。结论 2005年2012年许昌市淋病报告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梅毒报告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加强性病防治的宣传力度,扩大性病高危人群的干预覆盖率,加强管理,规范性病诊疗服务,为今后性病防治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7.
段森  常玉萍等 《华夏医药》2002,6(3):111-113
目的:调查分析凉山州近10年来性病传播疾病(STD)的流行趋势。方法:以凉山州STD疫情资料为依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过去十年间,凉山州STD流行年发病率为24.47/10万,在四川处于中等流行。男性患病较女性高,占65%以上。淋病处于病种首位,非淋菌性尿道炎(宫颈炎)、尖税湿疣、生殖器疱疹、梅毒等呈上升趋势。HIV/AIDS持续上升,78.2%患为20-39岁的性活跃期青壮年。15岁以下和50岁以上的患在10年有所上升。非婚性传播占总患70%以上。结论:加强性病知识及性教育,提倡安全性行为,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使STD在凉山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8.
梅县2000~2004年性病疫情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梅县近5年性传播疾病(STD。)的流行趋势。方法以我县(STD。)监测中心门诊统计资料为依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过去5年间,我县的(STD。)平均发病率为101.27/10万,低于我省经济发达地区但高于全国发病率平均水平。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分别为55.63/10万和45.64/10万。非淋菌性尿道炎(NGU)、尖锐湿疣(GA)、呈持续上升,淋病(GU)、生殖器疱疹(GH)、梅毒(SYPH)处于波动起伏不定,无下降趋势,AIDS则处于极低的发病状态。20~39岁是性活跃年龄段,占性病患者的64.14%。文化程度偏低患者(中学文化以下)占81.0%。农民占发病者的首位,个体户、工人、司机依次居于第2~4位,学生性病患者明显上升。非婚性传播占性病患者的78.93%。结论疫情势态不容乐观,应加大打击卖淫嫖娼的力度,加强性病防治知识教育,提倡安全性行为。  相似文献   

9.
1991—2000年乌鲁木齐梅毒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解梅毒在乌鲁木齐的发生及分布特点和流行规律,为制订控制梅毒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以便更好地开展对梅毒的防治工作。方法:我们于1991年至2000年乌鲁木齐市用统一的方法,步骤和表格作了连续10年的梅毒发病情况的调查。结果:总计发现梅毒病例1743例,占性病构成的9.5%,平均年发病率为13.3710万,男性平均年发病率为5.09/10万,女性平均发病率为11.65/10万。乌鲁木齐目前流行的主要是早期梅毒,占98.91%,其中I期梅毒16.70%,Ⅱ期梅毒44.00%,早期隐性梅毒38.21%;此外,Ⅲ期梅毒0.63%,先天梅毒0.46%。以20-29岁和30-39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分别为26.34/10万和21.31/10万。从职业分布看不同人群均有发生,但以待(无)业、个体、工人所占比例最大,为71.94%。调查结果表明,10年间乌鲁木齐市梅毒发病率虽有下降趋势,但与全国其他城市相比,仍属高发区,平均发病率(13.37/10万),远远高于全国38个城市监测点平均发病率(0.94/10万)。结论:作认为,必须继续进行对乌鲁木齐市梅毒流行的监测,广大医务人员对梅毒的治疗必须按部颁布方案执行,做到早期、足量、规范的治疗原则,减少生物电发率和晚期梅毒发生率,使梅毒的防治工作纳入规范化管理轨道。  相似文献   

10.
江西省莲花县1996~2005年甲乙类传染病疫情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少平 《江西医药》2007,42(1):53-55
目的 掌握我县法定报告甲乙类传染病的流行规律,为传染病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我县1996~2005年法定报告传染病年报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996~2005年我县法定报告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212.48/10万,年均死亡率为1.75/10万.10年间以血源及性传播性传染病发病最多,计2228例,占总传染病数的43.82%.发病率相对较高的前5位传染病分别为肝炎、肺结核、痢疾、淋病、伤寒,5种病占总发病数的96.07%.死亡率相对较高的前五位传染病分别为狂犬病、肺结核、乙脑、肝炎、新生儿破伤风,占总死亡数的97.62%.结论 肝炎、肺结核、痢疾、性病等仍是莲花县的主要传染病;肝炎发病率居高不下,肺结核死灰复燃,淋病、梅毒等性传播性传染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而痢疾、伤寒等肠道传染病发病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今后传染病防治重点是加强乙肝、肺结核、性病的防制工作.  相似文献   

11.
李峰  姚直垠  高彭来 《江西医药》2006,41(2):112-113
目的了解彭泽县流行性出血热流行特点,探讨预防控制对策。方法对1992-2004年彭泽县各医疗机构报告流行性出血热病例作回顾性分析。结果1992~2004年全县共报告流行性出血热病例153例。平均年发病率3.81/10万.以1992年发病率最高。2000—2004年年平均发病率(0.93/10万)明显低于1992-1999年年平均发病率(5.97/10万):12月至翌年1月为发病高峰;发病以20—50岁青壮年为主,男性多于女性发病,男女之比为3.25:1,农民占发病总数的88.89%。结论彭泽县流行性出血热发病牢总体呈波动式下降的趋势,但流行的危险因素依然存在。加强环境卫生的治理。采取综合方法进行科学灭鼠,仍是今后控制流行性出血热疫情的重点;同时对重点人群进行流行性出血热疫苗的接种和加强个人防护也是减少发病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磐安县近10年甲乙类传染病的流行特征,为制定区域传染病防控规划提供依据。方法对磐安县2004—2013年《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信息系统》报告的传染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4—2013年磐安县无甲类传染病报告,报告乙类传染病16种4509例,死亡11例,年均发病率为240.68/10万,年均死亡率为0.59/10万。2004—2007年磐安县法定传染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2008—2013年呈波动状态,肺结核、乙型病毒性肝炎、细菌性痢疾、淋病和梅毒居前五位。结论掌握区域内的甲乙类传染病疫情特征,有助于科学防控传染病。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小店区乙类传染病发病特点及流行规律,为加强传染病监测管理、制定有效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汇总并分析2004—2007年小店区法定报告乙类传染病情况。结果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数据资料显示,小店区2004—2007年乙类传染病发病情况如下:2004—2007年年均报告发病率、死亡率和病死率分别为606.59/10万、0.25/10万、0.04%;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居各类传染病发病之首,年均发病率为58.43/10万(42.609/6);肠道传染病次之,年均发病率为217.83/10万(35.91%);呼吸道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128.91/10万(21.25%);自然疫源性及虫媒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1.41/10万(0.239/6)。报告发病数居前5位的是乙肝、痢疾、肺结核、麻疹、淋病。结论在巩固以往控制传染病所取得成绩的同时,应加强对痢疾、乙型肝炎、肺结核、麻疹等重点传染病的预防控制,以达到全面控制并逐渐降低乃至消除有关传染病的目的,保障人民群众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广西天等县近年梅毒、淋病、艾滋病和HIV阳性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其流行规律,为该县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该县2004~2011年的梅毒、淋病、AIDS/HIV阳性病例疫情资料,采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1年全县总人口33万,2004~2011年8年报告梅毒、淋病、艾滋病和HIV阳性病例共1576例,年均人群发病率为60.46/10万,其中淋病为19.26/10万,梅毒为33.30/10万,AIDS/HIV阳性为7.90/10万,年均人群死亡率为2.46/10万,为该县引起死亡病例的主要传染病。患者中男性高于女性为1.19:1,全县各乡镇各种职业和各年龄组均有患者存在,以农民发病人数为最多占74.94%。梅毒和AIDS/HIV阳性病例近几年呈现较明显的平行上升,两种病例数之比为4.21:1。结论该县淋病、梅毒、AIDS/HIV阳性病例逐年增多,AIDS/HIV阳性病例已从城市向农村、从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扩散,并以性传播为主,需进一步加强当地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咸安区梅毒、淋病发病趋势及流行特征,为制订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咸安区2009年~2013年梅毒、淋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9年~2013年梅毒、淋病报告年均发病率分别为16.74/10万和4.26/10万,梅毒报告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淋病报告发病率呈下降趋势。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20~49岁青壮年。梅毒职业分布主要以家务和待业为主,淋病以农民及民工为主。结论加强性病流行病学的研究和监测和高危人群及重点人群的干预与监测、广泛深入开展卫生宣传教育,提高人们对性病的预防意识。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梅素病例在国内许多地区都有增高的趋势,我们应用快速血清反应素RPR试验作为梅毒的血清学筛检试验,对2007名献血员和47名性病就诊病人进行筛查,结果,2007名献血员中检出RPR阳性42例,阳性率2.09%;47例性病就诊病人中检同RPR阳性5例,阳性率10.64%。结果表明,梅毒在本地区经输血及性传播仍存在着一定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7.
自2004年全国实行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以来,梅毒疫情呈现较大幅度上升,近年来,梅毒报告病例数在我国甲乙类传染病报告中居第3位。感染梅毒可促进艾滋病的传播[1],在高危人群中控制梅毒等性病的传播也是预防艾滋病的有效措施之一。为了解我省梅毒流行特征和趋势,本文对我省2008-2012年梅毒流行情况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丹东市场信息2008年性病的发病趋势和流行特征,为今后制定全市性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性病疫情管理软件和Excel2000统计软件,对2008年全市6个县区上报的性病疫情月(年)报表进行分析。结果2008年丹东市累计报告6种性病(梅毒、艾滋病、淋病、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尖锐湿疣和生殖器疱疹],共计943例,较2007年(613例)上升了53.83%。其中男性535例,女性408例,男女病例数之比为1.31:1。全市性病报告总数发病率为38.81/10万。增长幅度最大的为梅毒(204.67%)、淋病(24.39%)、下降幅度最大的为尖锐湿疣(43.48%)。结论2008年丹东市性病报告病例数较2007年有所增长,梅毒报告病例数超过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位居6种性病之首,淋病居第二,性病流行谱在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9.
洪波  吴少辉  刘霞  黄亚铭 《现代医药卫生》2013,29(3):377-378,381
目的分析广西壮族自治区浦北县2004—2011年乙丙类传染病流行情况,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该县2004—2011年法定传染病乙丙类疫情资料,采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全县2004—2011年报告乙丙类传染病24种,患者数18 427例,年均人群报告患病率为269.39/10万。其中乙类传染病17种,患者数13 416例,年均人群报告患病率为196.13/10万,年均人群报告患病率居前5位的是肺结核、梅毒、病毒性肝炎、淋病、细菌性痢疾。传染病死亡人数171例,年均人群死亡率为2.50/10万,其中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死亡人数占65.50%,狂犬病死亡人数占26.90%。结论该县2004—2011年乙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呈逐年增多趋势,特别是梅毒和AIDS病例数增多明显,需进一步加强传染病的监控和预防。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广州市白云区传染病流行特征,为制定传染病防制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1997~2003年白云区传染病疫情报告资料,用统计学分析方法对传染病疫情进行分析。结果 1997~2003年白云区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界于80/10万~170/10万,总的发病趋势是稳中略有升高;病例以呼吸系统传染病为主,占34.90%;其次是血源性传播疾病,占25.66%:消化系统传染病占23.6%。居前五位的病种主要是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痢疾、淋病和梅毒。发病顺位1997~2001年病毒性肝炎排第一位,2002~2003年肺结核排第一位。结论加强传染病疫情监测报告,有针对性采取防制措施是有效控制传染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