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为了解脑动脉硬化症(CAS)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采用自评量表(SCL-90)对60例CAS病人进行了问卷调查,并与国内常模进行比较。结果表明:CAS患者躯体化、抑郁因子分明显高于全国常模(P<0.001),焦虑、强迫的因子分高于全国常模(P<0.05),恐怖的因子分高于全国常模(P<0.01)。常见的心理障碍包括躯体化、抑郁、焦虑、强迫、恐怖等,并提出了相应的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冠心病患者亲属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及自制一般情况调查表对100例冠心病患者亲属进行测试,并分别与国内常模作对照.结果:冠心病患者亲属SCL-90总分,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因子分显著高于国内常模.SDS、SAS评分显著高于国内常模.结论:冠心病患者亲属心理问题突出,为促进冠心病患者的康复,应对其亲属进行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焦虑抑郁状态及心理干预的影响。【方法】将88例行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干预组44例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心理干预20周,干预前后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SAS、SDS评分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干预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干预前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干预组躯体化、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因子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对MHD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可改善其焦虑、抑郁情绪,提高血液透析的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孙守刚  曹广成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25):3283-3284
目的分析跟骨骨折患者的心理状态,探讨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120例跟骨骨折患者进行心理问卷调查,根据患者存在的焦虑、抑郁心理问题实施心理干预2周,再次进行SAS和SDS评分。结果本组患者心理干预前SAS、SDS评分较国内常模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干预后患者SAS、SDS评分较干预前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跟骨骨折患者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心理,实施心理干预可发明显改善患者的抑郁、焦虑心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并分析车伤患者伤后心理健康状况,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心理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调查300例车伤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并与国内常模相比较。结果:车伤患者SCL-90总均分及各维度评分、SAS和SDS评分均明显高于国内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车伤患者的创伤严重度评分(ISS)与人际敏感、抑郁、焦虑和偏执等SCL-90各维度评分呈显著正相关,且与SAS和SDS呈显著正相关(P〈0.01或〈0.05)。结论:车伤患者伤后心理健康状况较差,护理人员应在重视其心理健康状态并及时给予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6.
杨茹 《华夏医学》2014,(3):25-28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护理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为尿毒症血液透析的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7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心理干预护理.比较两组抑郁自评量表评分(SAS)及焦虑自评量表评分(SDS)及治疗依从性.结果:心理干预后,观察组SAS及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干预期间,观察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毒症血液透析治疗患者实施心理干预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心理状况,为有心理问题的精神分裂症家属进行心理干预提供依据和帮助。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46名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进行心理状况调查,并与全国常模进行比较,提供心理干预的依据;心理干预前和心理干预4周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测评,并进行评分比较,评估心理干预的效果。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存在严重的心理问题,SCL-90中躯体化、焦虑、抑郁及恐怖因子与全国常模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对家属的心理干预可以显著降低他们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SAS心理干预前与心理干预后有显著差异(P〈0.01),SDS心理干预前与心理干预后有显著差异(P〈0.01)。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家属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及自编一般项目调查表对88例住院胃癌患者家属进行测评。结果住院胃癌患者家属SCL-90评分高于国内常模(P〈0.01),女性家属SDS、SAS评分高于男性家属(P〈0.05),无业者SDS、SAS评分高于有业者(P〈0.01,P〈0.05)。结论胃癌患者家属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积极进行心理社会干预。  相似文献   

9.
汶川地震后四川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汶川地震后一周内四川籍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对汶川地震后南昌大学医学院四川籍学生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估。结果完成调查的62名学生中SCL-90各因子与国内青年组常模相比,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敌对、精神病因子分均高于国内常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焦虑抑郁情绪均显著高于国内常模(P〈0.01)。结论地震灾害造成四川籍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较为突出。因此,应及时时该人群施予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10.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及个性特征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目的 了解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及个性特征。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卡特尔16项人格测评问卷(16-PF)调查了46例UC患者并与健康者对照。结果 UC患者SCL-90总分、阳性项目数,阳性症状均分、躯体化、焦虑、恐怖以及SAS、SDS得分均升高。16PF结果:O、Q4因子分及次级人格因子中X1分升高而C、F、Y1分均下降。UC病人抑郁发生率32.6%明显高于健康者。结论 UC病人存在明显的心理健康障碍,主要表现为躯体化、焦虑、抑郁、恐怖。同时UC患者存在不良的人格特征:表现为个性同倾、敏感、固执、情绪稳定性差。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成都孤独症患儿家长的心理现状。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孤独症患儿家长和健康儿童家长各40例进行评分。结果:孤独症儿童组SDS、SAS和SCL-90的量表总均分和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敌对、恐怖、精神病性、其他(睡眠及饮食)8个因子均高于正常儿童组(P<0.05);患儿父亲仅抑郁因子得分高于健康儿童父亲(P<0.05);患儿母亲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精神病性、其他(睡眠及饮食)8个因子得分较正常儿童母亲高(P<0.05);在恐怖和其他(睡眠及饮食)2个因子上,患儿母亲得分比父亲高(P<0.05)。结论:孤独症患儿父母存在显著的心理健康问题,需重视他们的需求给予及时有效的心理辅导。  相似文献   

12.
吴霞红 《大家健康》2016,(2):248-248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90例尿毒症行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观察组对患者实施全面评估后采取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两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等负性心理,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透析半年后观察组的 SAS 和 SD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的焦虑和抑郁心理,可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军队医院合同制护士主要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方法: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合同制护士的心理状况进行调查.结果:SCL-90各因子分在合同制护士与国内常模间比较,除躯体化因子外,合同制护士的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等因子分高于国内常模.有统计学意义(p<0.05).SAS、SDS得分与国内常模间比较,焦虑分和抑郁分均高于国内常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会长期存在对合同制护士的偏见、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完善、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工作相对不稳定、同工不同酬等问题,致使合同制护士普遍具有较强的危机感,从而造成他们心理不稳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心理药物干预对伴有焦虑抑郁症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入选的18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通过症状自评量表(SCL290)、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的测评对SDS得分粗分大于41以及SAS得分粗分大于40,定为有抑郁和焦虑倾向,共63人入选。将入选患者随分为干预组34例,对照组29例。干预组在常规心内科治疗的基础上+抗精神药物+心理干预。对照组在常规心内科治疗基础上+安慰剂。2组治疗前后SAS、SDS、SCL290评分,心功能分级进行比较。结果:1.干预组不同时段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2.干预组治疗后SCL290评分除躯体症状人际关系敌对性外其余评分高于治疗前(P〈0.01)。3.干预组治疗后与常模均值心理健康状况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躯体症状、人际关系、敌对性)。4.干预组治疗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存在抑郁、焦虑、躯体化、人际关系、敌对性、精神病性等心理健康问题,精神药物+心理干预可明显改善伴有焦虑抑郁症状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理健康水平。通过认知的改变,可以减轻负性情绪对躯体状态的影响,抑制已改变的病理生理过程,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癌症患者应对方式与心理状况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癌症患者应对方式与心理状况及其相关性,为癌症患者的心理护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症状自评量表(SCL 9O)、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60例癌症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进行测试,并分析癌症患者应对方式与心理状况的相关性。结果:癌症患者存在严重的心理问题。应对方式中,消极应对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积极应对得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癌症患者的SCL 90各因子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突出表现在躯体化、焦虑、抑郁及精神病性四个方面。癌症组不仅SA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且SDS评分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显示癌症患者有较多的抑郁、焦虑情绪反应。积极应对得分与SCL 90总分、总均分、阳性症状均分、强迫症状等因子及SAS、SDS评分呈负相关关系(P<0.05~0.005),消极应对得分与SCL 90(除阳性症状均分、躯体化、偏执因子外)及SAS、SDS评分呈正相关关系(P<0.05~0.005)。结论:癌症患者存在诸多方面的心理问题,应对方式是影响患者心理状况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黄志恒  王先明 《海南医学》2010,21(21):132-133
目的探讨综合心理治疗对乳腺癌化疗患者焦虑抑郁及胃肠反应的影响。方法将164例乳腺癌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82例)和心理干预组(82例)。两组均采用常规化疗方案,心理干预组同时配合综合心理治疗3周。采用症状自评表评定患者精神症状。治疗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检测。组间采用t检验。结果患者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与正常人常模比较,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因子评分明显升高(P〈0.01)。心理干预组第5周SDS及S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胃肠道反应亦减轻。结论乳腺癌患者存在明显的心理障碍,综合心理治疗科明显降低乳腺癌化疗患者抑郁、焦虑程度及胃肠道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的心理状况及相关因素.方法选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对63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进行对照分析.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的SCL-90在躯体化、焦虑、抑郁、恐怖及SAS、SDS得分与国内常模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2糖尿病患者存在明显的情绪障碍.因此,对2型糖尿病患者在降血糖及躯体并发症治疗的同时,应对患者进行心理治疗,必要时使用抗焦虑、抗抑郁等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8.
李坚芬  袁容 《海南医学》2013,24(21):3255-3257
目的 探讨妇科门诊手术患者的心理特征,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以期能为以后工作中能准确把握患者的心理状态并且消除不良心理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300例妇科门诊手术患者,术前进行一般资料问卷、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问卷调查,问卷在术前患者当场填写,当场回收.结果 调查问卷回收率为100%,经过整理分析剔除24份不合格问卷,问卷合格率为92.00%;患者问卷调查结果SCL-90量表中抑郁、焦虑因子评分分别为(1.58±0.60)分、(1.47±0.47)分,阳性项目数总分、阳性项目均分分别为(27.94±19.50)分、(2.78±0.67)分,高于国内常模,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恐怖、敌对、偏执、精神病性7个因子评分与国内常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SDS评分为(53.27±4.17)分,SAS评分为(52.18±7.18)分,高于国内常模,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妇科门诊手术患者主要存在焦虑及抑郁心理,妇科医生在术前应针对引起患者焦虑及抑郁心理的问题进行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对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为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对260例糖尿病患者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测试,将评分结果与国内常模进行比较,并用“检验和X^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种测试显示糖尿病患者SCL-90中10项因子除人际关系外,其余因子均高于国内常模(P〈0.05);SAS、SDS分与国内常模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的心理问题以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敌对等为主,因此对患者的治疗不能仅限于药物,还应针对患者的心理状态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以促进患者的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疗法对乙肝肝硬化焦虑抑郁的疗效。方法将82例乙肝肝硬化合并焦虑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和治疗组38例,两组均给予常规保肝抗乙肝病毒及心理护理干预,治疗组同时予生物反馈治疗4周,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生活满意度评定量表(LSR)、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心理状况调查并评定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结束时,两组SAS、SDS评分较入组时均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SAS、SDS评分显著降低,LSR评分显著升高(P〈0.05),SCL-90项目中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恐怖、精神病性等因子分及总分下降更明显(P〈0.05),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物反馈治疗乙肝肝硬化焦虑抑郁的疗效优于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