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比较分析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在治疗盆腔炎性包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手术治疗的56例女性盆腔炎性包块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39例进腹腔镜手术治疗,17例开腹手术治疗,术后比较两组手术指标的差异。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拆线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明显短于开腹组(P<0.05);腹腔镜治疗组切口感染率小于开腹治疗组。结论:腹腔镜治疗盆腔炎性包块和开腹手术治疗相比,疗效更为显著,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女性盆腔炎性包块的近远期疗效。方法选取84例盆腔炎性包块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观察组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实施开腹手术治疗。比较两组近远期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血象恢复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输卵管通畅、术后并发症及术后复发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治疗女性盆腔炎性包块具有临床效果显著、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术后有助于患者身体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3.
葛翠华  王群  吴昊 《吉林医学》2012,(32):6968-6969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盆腔炎性包块的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35例盆腔炎性包块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比较,其中行腹腔镜手术25例(腹腔镜组);开腹手术10例(开腹组),比较两种术式住院天数、手术中及术后的恢复情况。结果:腹腔镜手术术后恢复情况明显好于开腹组,术后住院天数及术后并发症明显少于开腹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盆腔炎性包块有其优越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治疗盆腔炎性包块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进行比较。方法:选取110例盆腔炎性包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予以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总并发症率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盆腔炎性包块临床疗效优于开腹手术治疗,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盆腔炎性包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民权县人民医院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盆腔炎性包块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血象恢复时间、体温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血象恢复时间、体温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盆腔炎性包块疗效显著,临床价值高,应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盆腔炎性包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6月到2014年6月民权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盆腔炎性包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血象恢复时间、体温恢复时间、术后拆线时间、住院时间及切口感染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盆腔炎性包块效果显著,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在治疗盆腔炎性包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2009年在我院治疗的68例女性盆腔炎性包块患者的相关资料,其中38例进行了腹腔镜手术治疗,30例进行了开腹手术治疗,比较两组间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体温恢复到正常时间、血象恢复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复发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比较,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体温恢复到正常时间、血象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拆线时间短于开腹组,差异有显著性(P<0.0 5);腹腔镜组并发症及术中出血量、感染率小于开腹组,差异有显著性(P<0.0 5)。结论:腹腔镜治疗盆腔炎性包块和开腹手术相比,疗效优于开腹手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在治疗盆腔炎性包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2009年在我院治疗的68例女性盆腔炎性包块患者的相关资料,其中38例进行了腹腔镜手术治疗,30例进行了开腹手术治疗,比较两组间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体温恢复到正常时间、血象恢复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复发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比较,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体温恢复到正常时间、血象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拆线时间短于开腹组,差异有显著性(P<0.0 5);腹腔镜组并发症及术中出血量、感染率小于开腹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腹腔镜治疗盆腔炎性包块和开腹手术相比,疗效优于开腹手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分析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在治疗盆腔炎性包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手术治疗的56例女性盆腔炎性包块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39例进腹腔镜手术治疗,17例开腹手术治疗,术后比较两组手术指标的差异。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拆线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明显短于开腹组(P<0.05);腹腔镜治疗组切口感染率小于开腹治疗组。结论:腹腔镜治疗盆腔炎性包块和开腹手术治疗相比,疗效更为显著,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析盆腔炎性包块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的盆腔炎性包块患者66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患者采取腹腔镜手术方法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的开腹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中出血、手术时间、排气时间、术后恢复与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相对较少,术后恢复时间与住院时间明显较短,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差异显著(P<0.05)。结论:患者的盆腔炎性包块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效果明显,术中出血少,住院时间短,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不同手术方式子宫肌瘤切除术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接受子宫肌瘤切除术的120例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其中经腹腔镜切除者65例,采用开腹切除者55例,两组患者术后均给予为期1年的随访。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一般情况、术后妊娠结局以及术后子宫瘢痕愈合、盆腔粘连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患者出血量(86.28±8.86)ml,明显较开腹组少,住院时间为(4.21±1.05)天,明显较开腹组短,而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别;两组患者术后发生盆腔粘连的情况存在显著差异:开腹组患者术后发生中、重度盆腔粘连的例数明显多于腹腔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患者术后自然妊娠率无明显差别,两组自然妊娠的患者中,流产、早产、正常分娩和剖宫产的例数无明显差别。结论:虽然不同的手术方式对妊娠结局无明显影响,但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创伤较开腹手术小,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且降低术后盆腔粘连的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结肠癌的临床疗效及术后初期生活质量差异。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3月—2011年2月治疗的结肠癌患者79例,其中腹腔镜组42例,开腹组37例,比较两组的术中情况和术后1周、4周时的生活质量。结果腹腔镜组在术中出血量、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恢复工作时间、住院总天数等方面优于开腹组,而手术时间长于开腹组、总住院费方面略高于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术后1周疼痛情况优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生活质量测定核心量表(QLQ-C30)其他领域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术后初期疼痛轻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与开腹根治术对进展期胃癌患者机体炎症反应、免疫功能及疼痛因子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9 年6 月—2020 年6 月诸暨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进展期胃癌患者86 例,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腹 腔镜组和开腹组,各43 例。腹腔镜组采用全腹腔镜根治术治疗,开腹组采用开腹胃癌根治术治疗。比较两 组手术指标和术后并发症,术前和术后3 d 炎症反应[C 反应蛋白(CRP) 和白细胞介素-6 (IL-6)]、免 疫功能[CD3 +、CD4 +和CD4 +/CD8 +] 和疼痛因子[5-羟色胺(5-HT)、P 物质(SP) 和去甲肾上腺素 (NE)] 的变化。结果 开腹组术中出血量多于腹腔镜组(P <0.05),开腹组胃肠道恢复时间、手术时间长 于腹腔镜组(P <0.05)。开腹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腹腔镜组(P <0.05)。开腹组手术前后血清CRP、 IL-6 的差值大于腹腔镜组(P <0.05)。开腹组手术前后血清CD3 +、CD4 +和CD4 +/CD8 +的差值大于腹腔镜组 (P <0.05)。开腹组手术前后血清5-HT、SP 和NE 的差值大于腹腔镜组(P <0.05)。结论 腹腔镜根治术治 疗进展期胃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少,胃肠功能恢复快,对机体炎症反应、免疫功能和疼痛因子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腹腔镜下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直肠癌根治术的有效性。方法:筛选2014年7月-2015年7月于我院治疗的直肠癌患者共72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进行分组:研究组(n=38例,以腹腔镜下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直肠癌根治术展开治疗),对照组(n=34例,以开腹手术治疗),对两组临床效果进行对照。结果:术后,研究组前列腺功能评分(11±2.3)分、手术时间(136±25.4)min、下床活动时间(60±7.6)h均优于对照组(16±1.6)分、(145±22.3)min、(72±5.8)h(P<0.05)。结论:在直肠癌患者治疗中,对其行腹腔镜下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直肠癌根治术和开腹手术展开治疗,效果良好,而腹腔镜手术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前列腺功能,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分析后腹腔镜手术与开放手术治疗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疗效,评价后腹腔镜手术治疗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本科收治的48例单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患者,按患者意愿和手术者经验分别选择后腹腔镜手术(23例)和开放手术(25例)。比较2组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患者临床资料,统计分析2种术式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血压控制情况、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2组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后腹腔镜组和开放手术组患者手术时间分别为(60±25) min和(100±40) min;出血量分别为(42±16) mL和(156±45) mL;术中血压分别为(160±10) mmHg和(165±55) mmHg;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5.2±1.2) d和(7.4±1.6) d。后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血压及术后住院时间与开放手术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术后2组患者均无重大并发症发生。术后病理报告均为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术后随访时间6~48个月,2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肿瘤局部无复发。结论:后腹腔镜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与开放手术比较出血少、创伤小、恢复快,明显优于开放手术,是治疗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经腹腔镜结肠次全切除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对比分析2006年8月至2009年1.月我院手术治疗39例结肠慢传输性便秘患者,分经腹腔镜手术(腹腔镜组)19例和开腹手术(开腹组)20例两组,比较两组病人手术操作用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结果:39例均行结肠次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应用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的安全性及优越性.方法138例需要行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根据术式不同随机分为腹腔镜组(A组n:69)和开腹组(B组n=69).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情况、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腹腔镜组平均手术时间较开腹组稍长,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具有损伤小、腹部切口小、术中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是一种安全可靠的理想手术方式,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开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60岁以上老年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对行直肠癌根治术的92例60岁以上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组(36例)和开腹组(56例),对比分析2组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和术后并发症。结果2组均无围术期死亡病例。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与开腹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及淋巴结清扫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0岁以上老年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近期疗效好,是安全可行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9.
赵欣  阳微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24):129-131+135
目的探讨中医三联疗法治疗盆腔炎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共选择40例盆腔炎性疾病患者,均为本院妇科2015年5月~2018年2月收治的部分患者,采用数字表抽取法随机分组,就西药常规治疗(对照组,n=20)与西药联合中医三联治疗组(观察组,n=20)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所选病例经统计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中统计总有效率为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积分治疗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腔炎性疾病联合中医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效果且操作简单,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胃癌根治术患者机体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2年6月于本院采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进行治疗的32例胃癌患者为A组,同期采用开腹胃癌根治术进行治疗的32例患者为B组,将两组患者的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前、术后3 d、7 d的免疫指标、血清炎性因子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A组的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进食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B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B组,而术后3 d的免疫指标波动小于B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低于B组,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机体功能及免疫状态的恢复情况优于开腹手术患者,且其炎性状态改善也更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