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P波离散度(Pdisp)预测高血压病患者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发生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住院患者80例,分为A、B组,A组为有阵发性心房颤动的高血压病患者,B组为无阵发性心房颤动的高血压病患者;12导联用同步自动分析心电图,记录窦性心律时12导联同步心电图。P波起点与等电位线交点为P波测量终点,每个导联测量5个图形清晰的P波,取平均值为该导联P波持续时间,其中最大P波时限(Pmax)与最小P波时限(Pmin)之差即为P波容散度(Pdisp)。结果并发有阵发性心房颤动的高血压病患者组的Pmax、Pdisp均显著大于无阵发性心房颤动的高血压病患者组,P值均<0.01。结论体表心电图Pdisp可作为高血压病患者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发生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2.
自主神经功能异常与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自主神经活动在阵发性心房颤动发作前后的变化及其与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关系。方法:在动态心电图上测量分析了25例阵发性房颤患者53阵次心房颤动发作前后及白天(6∶00~22∶00)和夜间(22∶00~6∶00)的心率变异指标(SDNN、LF、HF、LF/HF)的变化。结果:房颤发作前5m inSDNN、HF较终止后5m in显著升高(P<0.01),LF/HF显著降低(P<0.05),LF无变化;LF、HF白天均高于夜间(分别为P<0.05和P<0.01),夜晚LF高于HF(P<0.05),白天与夜间SDNN、LF/HF无差异,白天LF与HF无差异。结论: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白天迷走神经张力增强;迷走神经张力变化是阵发性房颤发作和终止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急性心肌梗死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危险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危险因素。方法 :1993年 1月~ 2 0 0 1年10月期间出院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例 ,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对一般情况、既往史、入院时和住院期间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患者阵发性心房颤动发病率为 7.6 3% ,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 ,发生阵发性心房颤动最强的危险因素为患者高龄 (RR =6 .78,95 %CI =3.97~11.5 9) ,其余依次为心血管病史 (RR =5 .0 1,95 %CI =3.4 0~ 7.38)、Q波型心梗 (RR =2 .2 4 ,95 %CI =1.32~3.77)和前壁心梗 (RR =1.88,95 %CI=1.2 7~ 2 .78)。结论 :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发生主要与患者高龄、心血管病史和前壁心梗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发作机制和昼夜分布规律变化。方法统计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发作时间、发作机制和相关的心率失常。结果:在126例患者中,器质性心脏病占86例,非器质性心脏病40例。发作时间的最高峰在4:00~8:00,发作前后多并有心律失常,室上性心律失常占90%,明显大于其他类型的心律失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发作前后多并有心律失常,其中以室上性心律失常占首位。有器质性心脏病的老年人占绝大多数,存在昼夜分布规律,动态心电图可有效地诊断出阵发性心房颤动。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昼夜分布节律。方法 对阵发房颤的患者进行24 小时动态心电图及持续心电图监测观察其起始、持续和终止的节律变化。结果 阵发房颤的起始高峰时间发生在午夜至清晨3 时。持续时间为凌晨4 时至上午11 时,终止时间为中午及下午。结论 阵发性心房颤动起始、持续及终止有一定的昼夜分布节律,与自主神经及内源性生物活性物质的节律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6.
肖虹 《当代医学》2013,(30):35-36
目的通过对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动态心电图分析,探讨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发作机制和昼夜分布规律变化。方法通过对126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进行分析,统计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发作时间、发作机制和相关的心率失常。结果在126例患者中,器质性心脏病占86例,约占阵发性心房颤动的68.3%,非器质性心脏病40例,约占阵发性心房颤动的31.7%。发作时间的最高峰在4:00~8:00,与其它时段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作前后多并有心律失常,室上性心律失常占90%,明显大于其他类型的心律失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发作与多种因素有关,发作前后多并有心律失常,其中以室上性心律失常占首位。有器质性心脏病的老年人占绝大多数,存在昼夜分布规律,动态心电图可有效地诊断出阵发性心房颤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自主神经系统活动在阵发性心房颤动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动态心电图记录5 2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2 4h心电信息,分析阵发性心房颤动发作前后的心率变异性变化。结果:阵发性心房颤动发作前SDNN、SDANN、SDNNIndex、RMSSD、PNN5 0明显升高(P <0 .0 5 )。结论:阵发性心房颤动发作前交感-迷走神经平衡向着迷走神经张力增高,交感神经张力消退的方向偏移,使心房颤动易于发作和持续,心率变异性为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分类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动态心电图表现.方法阵发性心房颤动病人,分为白天发作组和夜间发作组,通过24小时动态心电图观察房颤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并与临床资料及心超检查等进行对照分析.结果两组发作在年龄和持续时间上有显著差异(P《0.05),白天发作组较夜间发作组病例多(P《0.05).结论自主神经失衡是阵发性房颤发生的诱因.  相似文献   

9.
于雪芳 《中原医刊》2007,34(21):91-91
目的 分析阵发性心房纤颤(房颤)的发作特点。方法 采用动态心电图对32例阵发性房颤患者24 h房颤的发生、持续及终止规律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显示阵发性房颤的发生不呈现昼夜均匀分布。阵发性房颤发生的例数和次数呈现两个高峰:下午13∶00至15∶00点,午夜21∶00至凌晨04∶00;和两个低谷:中午11∶00至12∶00点,凌晨05∶00至06∶00,并且持续的时间与高峰发生的时间相接近,终止的时间与低谷发生的时间相对应。结论 阵发性房颤发生的昼夜节律与迷走神经的兴奋性改变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P波离散度 (pd)能否预测高血压病患者伴发的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发生。 方法 观察 41例有阵发性心房颤动病史的高血压病患者 (Ⅰ组 )的最大P波时限 (Pmax)、最小P波时限 (Pmin)、Pd、左房内径 (LAD)和左室射血分数 (LVEF) ,并与无阵发性心房颤动病史的 42例高血压病患者 (Ⅱ组 )比较。结果 Pmax:Ⅰ组非常显著高于Ⅱ组 [(1 2 5± 1 4 )ms比 (1 1 2± 1 2 )ms,P <0 .0 0 1 ] ;Pd:Ⅰ组非常显著高于Ⅱ组 [(51± 1 2 )ms比 (36± 8)ms,P <0 .0 0 1 ]。Pmin、LAD两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 :Pmax、Pd、LVEF均是阵发性心房颤动的预测因子。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仅Pd是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 Pmax、LVEF和Pd均可能预测高血压病患者伴发的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发生 ,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Pd是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独立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心房颤动的发生率也在逐年增加。临床证据已表明,心房颤动的发生与年龄有密切的关系。全球的40~50岁的心房颤动患者占世界人口的0.5%,而到了80岁时会增加到5%~15%[1]。2004年我国一项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经指出,心房颤动患者缺血性卒中发生率为12.1%,而不伴心房颤动患者的缺血性卒中的发生为2.3%,心房颤动患者的卒中发生率是远远高于不伴心房颤动患者的卒中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2]。心房颤动是目前临床诊疗工作中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心房颤动根据发作的频率和持续时间分为:阵发性心房颤动(发作后7 d内自行或干预终止的心房颤动)、持续性心房颤动(持续时间>7 d的心房颤动)、长程持续性心房颤动(持续时间>1 d的心房颤动)及永久性心房颤动(医生和患者共同决定放弃恢复或维持窦性心律的心房颤动)。由于临床医师及患者对心房颤动疾病的认识不足,所以导致心房颤动的致残率、病死率明显增加。心房颤动危害有好多,例如:脑卒中及血栓栓塞、心功能不全、心肌梗死、认知功能下降、痴呆,肾功能不全,其中脑卒中是心房颤动最主要的并发症,也是危害最大的,导致患者的致残率、致死率是明显增加的,故加强临床医生及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P波离散度(Pd)能否预测糖尿病患者伴发的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发生.方法:观察42例有阵发性心房颤动病史的糖尿病患者(A组)的最大P波时限(Pmax)、最小P波时限(Pmin)、P波离散度(Pd)及左房内径(LAD)并与42例无阵发性心房颤动病史的糖尿病患者(B组)比较.结果:Pmax及Pd A组显著高于B组;Pmin、LAD无统计学差异.Pmax>110 ms、Pd>40 ms时,预测心房颤动敏感性较高;Pmax>110 ms+Pd>40 ms时,预测心房颤动的特异性明显增高.结论:Pd增高可预测糖尿病患者伴发的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发生,Pmax>110 ms+Pd>40 ms联用时可提高预测心房颤动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13.
阵发性心房颤动发作前后心率变异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植物神经系统异常在阵发性心房颤动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动态心电图记录 31例孤立性心房颤动患者 2 4h心电信息 ,分析其心率变异性变化。结果 :心房颤动发作前SDNN、HF明显升高 ,LF、LF/HF明显降低 ,SDNN与阵发性心房颤动发作频率呈正相关 (r =0 .4 35 ,P <0 .0 1) ,LF/HF与阵发性心房颤动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呈负相关 (r=- 0 .4 5 1,P <0 .0 1;r=- 0 .4 6 8,P <0 .0 1)。结论 :阵发性心房颤动发作前交感 -迷走神经平衡向着迷走神经张力增高 ,交感神经张力消退的方向偏移 ,使心房颤动易于发作和持续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P波离散度(Pd)能否预测糖尿病患者伴发的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发生。方法:观察42例有阵发性心房颤动病史的糖尿病患者(A组)的最大P波时限(Pmax)、最小P波时限(Pmin)、P波离散度(Pd)及左房内径(LAI))并与42例无阵发性心房颤动病史的糖尿病患者(B组)比较。结果:Pmax及Pd A组显著高于B组;Pmin、LAD无统计学差异。Pmax>110 ms、Pd>40ms时,预测心房颤动敏感性较高;Pmax>110ms+Pd>40ms时,预测心房颤动的特异性明显增高。结论:Pd增高可预测糖尿病患者伴发的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发生,Pmax>110 ms+Pd>40 ms联用时可提高预测心房颤动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15.
温燕 《吉林医学》2013,34(2):248
目的:观察维拉帕米对老年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早期治疗效果,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临床收治的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4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维拉帕米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4.87%,明显高于对照组(79.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拉帕米治疗老年阵发性心房颤动疗效确切,可降低房颤发作时的持续时间和心室率,且起效时间快,值的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发作及复律前后对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急诊入院心房颤动患者共120例作为房颤组,其中阵发性心房颤动65例,持续性心房颤动25例,永久性心房颤动30例。另选同期30例健康窦性心律体检者作对照组。患者于入院后24h内完成超声心动图、心电图检查,留取静脉血10ml,检测NT-pro-BNP;阵发性房颤和持续性房颤患者经静脉使用胺碘酮药物复律。结果:房颤组NT-pro-BNP1650.8±248.6pg/ml,高于对照组的261.7±80.4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永久性心房颤动组患者血浆NTpro-BNP 3003.2±592.1pg/ml,高于持续性心房颤动组的1063.6±238.5pg/ml及阵发性心房颤动组的885.6±249.0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持续性心房颤动与阵发性心房颤动组复律前后,血浆NT-pro-BNP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房颤动患者随着房颤持续时间的延长,心功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在短时间内使用药物复律后可一定程度改善患者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阵发性心房颤动伴心室长间歇的临床意义。方法:对动态心电图记录到的11例窦性心律伴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患者伴发心室长间歇进行分析。男性10例,女性1例。年龄50岁~77岁,平均(66.6±7.48)岁,特发性心房颤动6例,冠心痛5例,脑梗塞1例。结果:11例共发生特发性心房颤动570阵,大于2.0s的长间歇141次,长间歇在2.0s~2.7s。时间分布为白天16次,夜间125次,心房颤动发作前后的窦性PR间期在0.15s~0.20s之间者6例,一度房室阻滞3例,二度Ⅰ型房室阻滞1例。P波时限<0.11s的5例,≥0.11 s的6例。24h最高心率77bpm~175bpm,平均(126.5±23.2)bpm,最低心率35bpm~47bpm,平均(42.2±2.92)bpm,平均心率53bpm~90bpm(68.6±11.12) bpm。结论:阵发性心房颤动合并心室长间歇多出现于夜间睡眠时,心肌缺血、房内阻滞、房室阻滞等是其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心房结构改变以及P波离散度与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关系,以了解它们预测高血压患者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临床意义。方法:58例老年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及50例老年单纯高血压患者全部同期完成彩色多谱勒超声心动图及12导联体表心电图检查,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P波离散度(Pd)、最大P波时限(Pmax)及左心房内径(LAD)。结果: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的P波离散度、最大P波时限和左心房内径均明显高于高血压病不伴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波离散度和最大P波时限可作为预测老年高血压患者心房颤动发生的有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19.
程仁力  黄涛  张澍  黄利军  孙彤  谢后田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1,36(12):1357-1358,1361
目的:观察心房颤动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探讨炎症与心房颤动的关系。方法:将84例心房颤动患者分为持续性心房颤动组(> 30 d)43例和阵发性心房颤动组(< 48 h)41例,并选择40例水平窦性心律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测定hs-CRP。结果:持续性心房颤动组患者血清hs-CRP水平高于阵发性心房颤动组和对照组(P<0.01),阵发性心房颤动组患者血清hs-CR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心房颤动与炎症有关,炎症参与了心房颤动的发生和持续。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多参数监护仪动态观察在ICU科辅助判断心房颤动的效果。方法:选取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ICU科收治的5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对患者进行多参数监护仪动态检查以及常规心电图检查,对比不同监测方式的阵发性与持续性心房颤动检出率情况。同时分析患者年龄与心房颤动检出率的关系,并分别对比阵发性心房颤动与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各项指标水平情况。结果:多参数监护仪动态观察组阵发性心房颤动、持续性心房颤动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卡方趋势检验显示,随着年龄段的增加,心房颤动检出率逐渐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三酰甘油、血肌酐、血尿酸以及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于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左室射血分数显著高于持续性心房颤动,而左心房内径与左心室舒张内径均显著低于持续性心房颤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多参数监护仪动态观察辅助诊断ICU患者心房颤动的效果显著,且随着年龄的增大,心房颤动发生率越高。此外,临床工作中可通过对患者血肌酐、血尿酸、高敏C反应蛋白以及超声心动图指标水平进行检测,从而有效诊断鉴别阵发性与持续性心房颤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