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探讨超声定位下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需血液透析拟行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患者共123例,分成传统体表标记定位盲性穿刺置管的对照组(Ⅰ组)55例和超声定位下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的试验组(Ⅱ组)68例。Ⅰ组依据体表解剖标记定位,行右颈内静脉中路法穿刺置管,Ⅱ组术前超声定位,并标记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分别记录两组的置管成功率、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失败率、穿刺并发症发生率及成功置管所需时间等情况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结果:Ⅰ组误伤动脉4例、血肿3例,血、气胸各1例;Ⅱ组仅发生血肿1例,无其他并发症发生,Ⅰ组与Ⅱ组置管成功率、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失败率、穿刺并发症发生率及成功置管所需时间分别为81.82%、70.82%、18.18%、16.36%、18.2±1.5 min和98.53%、95.59%、1.47%、1.47%、12.7±1.3 min,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定位下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较安全,穿刺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对比运用超声引导下和传统解剖定位对新生儿进行颈内静脉穿刺的成功率、并发症。方法将我院2011年1月-2012年6月新生儿手术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P)及实验组(D)各30例。D组使用超声定位进行颈内静脉穿刺,P组采用解剖定位进行穿刺。结果 D组穿刺总成功率、一次性成功率明显高于P组(P〈0.05),穿刺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P组(P〈0.05)。结论超声定位有助于操作者顺利完成新生儿深静脉穿刺置管,技术简单安全,大大提高了穿刺成功率,减少了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周景荣 《中原医刊》2011,(15):79-80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经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的成功率及可行性。方法将一次性中心静脉导管在超声引导下经颈内静脉穿刺留置于上腔静脉末端。结果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100%。结论该方法提高了穿刺准确性,减少了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超声多普勒引导对重症患者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的成功率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2007年4月至2008年4月广东省人民医院ICU收治,预计穿刺较困难或穿刺风险较大的重症患者70例,随机分为超声多普勒引导组和对照组各35例。超声多普勒引导组应用GE LOGIQ BOOK XP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仪进行实时立体定位,引导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体表标志法定位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比较两组穿刺置管时间、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等的差别。结果 ①超声多普勒引导组穿刺置管操作时间少于对照组[(94.6±30.5)s VS (549.6±148.7)s,P<0.001]。②超声多普勒引导组一次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100% VS 57.1%,P<0.001),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0 VS 17.1%,P<0.05)。结论 超声多普勒引导重症患者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可明显提高穿刺置管的成功率和安全性。 【关键词】 超声多普勒 颈内静脉穿刺 重症患者 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尿毒症心衰患者非常规体位时超声引导下深静脉置管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至2015年12月西南医院肾科148例尿毒症心衰患者病例(男性77例,女性71例,年龄25 ~ 67岁,平均45.2岁),比较、分析其在超声引导下深静脉置管成功率,穿刺时体位,穿刺时间,穿刺部位及相关并发症.结果 148例患者半卧位置管89.2%,端坐位置管10.8%,超声引导下深静脉置管成功率为100%,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0.5%,穿刺时间6~ 20 min,穿刺并发症1.4%.颈内静脉置管84.5%,股静脉置管15.5%.颈内静脉置管感染、血栓及血流量不足发生率低于股静脉置管者(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深静脉置管可突破尿毒症心衰患者在置管时对穿刺体位的局限,提高其在非常规体位时颈内静脉置管成功率,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经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的成功率及可行性。方法将一次性中心静脉导管在超声引导下经颈内静脉穿刺留置于上腔静脉末端,共112例。结果一针穿刺置管成功率为100%。结论该方法提高了穿刺准确性,减少了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经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的成功率及可行性。方法将一次性中心静脉导管在超声引导下经颈内静脉穿刺留置于上腔静脉末端,共112例。结果一针穿刺置管成功率为100%。结论该方法提高了穿刺准确性,减少了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两种穿刺入路方式中心静脉置管术在危重症抢救中的应用,寻求适用于危重症患者抢救中最优的中心静脉置管入路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至2013年3月我中心900例危重抢救患者中心静脉置管术临床资料,其中采取颈内静脉穿刺入路方式420例,锁骨下静脉穿刺入路方式480例,通过对两种穿刺入路方式中心静脉置管术在快速穿刺成功率及穿刺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一针穿刺成功率:颈内静脉穿刺入路方式336例(80%);锁骨下静脉穿刺入路方式456例(95%);穿刺相关并发症发生率:颈内静脉穿刺入路方式69例(16.4%),锁骨下静脉穿刺入路方式20例(4.2%)。结论在危重症抢救中锁骨下静脉穿刺入路方式中心静脉置管术在快速穿刺成功率及穿刺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方面优于颈内静脉穿刺入路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超声定位技术在重度水肿患儿颈内静脉置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重度水肿患儿23例,年龄1岁4个月~6岁,在超声引导下行颈内静脉置管。结果本组23例患者均置管成功,置管成功率为100%,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91.3%,无1例发生出血、血气胸、血肿、空气栓塞等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定位重度水肿患儿颈内静脉置管,能有效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王玲  彭洪  黎丹萍  李小勇  杨文 《吉林医学》2009,30(24):3127-3128
目的:探讨超声定位用于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的可行性,安全性,临床实用价值。方法:选择需行颈内静脉置管患者40例,男性29例,女性11例,年龄16-73岁,随机分为两组(n=20),超声组和对照组。超声组首先用超声诊断仪确定穿刺静脉的位置,然后根据此结果进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对照组采用传统解剖定位法进行穿刺置管。两种方法进行对照研究,观察比较穿刺置管一次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和超声组颈内静脉穿刺置管一次成功率分别为85%和100%,而且两组之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 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0%和0,两组并发症发生率之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超声定位有助于顺利完成深静脉穿刺置管,技术简单安全,患者经济负担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两种静脉置管术在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抢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颈外静脉留置针置管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输液在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颈外静脉留置针置管输液,对照组采用锁骨下静脉置管输液,比较两组穿刺禁忌证、一次置管成功率、完成穿刺所需时间、输液效果和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对照组一次置管成功率(分别为95.0%、57.0%)、完成置管所需时间[分别为(6±10)、(36±13)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穿刺禁忌证占12.5%,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8.57%,观察组无穿刺禁忌证,未发生严重并发症,两组穿刺禁忌证和严重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能监测中心静脉压,对照组可监测中心静脉压。结论:颈外静脉留置针置管输液无穿刺禁忌证限制,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是一条适用范围广、安全的输液通道;一次穿刺成功率高、完成穿刺所需时间短,能较迅速地建立静脉通道,为快速抢救病人赢得时间。  相似文献   

12.
中心静脉穿刺置管38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在手术及临床治疗中中心静脉穿刺置管的应用状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3年来有详细记录的各类中心静脉穿刺置管380例临床资料,分析不同病种、不同入路行中心静脉穿刺置管的成功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手术室病人心血管手术及急、危重大手术颈内穿刺1次成功率分别为76.0%、78.4%,锁骨下穿刺1次成功率分别为100.0%、75.0%;手术室病人中行中心静脉置管误刺动脉19例(6.48%),血肿3例(1.02%)。临床科室病人中急、危重病人及输液困难病人颈内穿刺1次成功率分别为58.3%、70.7%,锁骨下穿刺1次成功率分别为100.0%、75.0%,临床科室病人行中心静脉置管误刺动脉5例(5.74%)。结论:中心静脉穿刺可在不同的医疗环境内进行,熟悉解剖学知识,按解剖关系准确定位,选择正确的穿刺部位和规范的技术操作是提高穿刺成功率和减少穿刺并发症的关键,严格的无菌操作和护理质量的提高能减少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超声实时引导行婴幼儿右侧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拟行右侧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76例,随机分为单纯解剖标志定位组(A组)和超声实时引导定位组(B组),各38例。记录一次穿刺成功率、总穿刺成功率、平均穿刺次数、失败率和相关并发症。结果:B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A组(P<0.01),B组总穿刺成功率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A组平均穿刺次数明显多于B组(P<0.01),A组误穿颈动脉发生率高于B组(P<0.05),2组局部血肿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实时引导行右侧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应用于先天性心脏病婴幼儿患者,可明显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减少穿刺次数,降低误穿颈动脉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温雅丽 《中外医疗》2013,32(13):72-73
目的探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时提高颈外静脉穿刺成功率的方法。方法将108例需施行颈外静脉穿刺的神智清醒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4例,观察组采用改良技术穿刺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技术穿刺法,对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和穿刺所需时间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和穿刺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穿刺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证实了改良技术穿刺法优于传统技术穿刺法,为危重患者的抢救赢得了时间,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超声引导右颈内静脉穿刺法与颈总动脉搏动旁右颈内静脉穿刺法在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9月~2014年5月于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择期手术患者,术前评估需行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共120例,随机分成超声引导组(采用超声引导下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60例)和颈总动脉搏动旁组(采用右颈总动脉搏动旁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60例)。记录并分析两种穿刺方法从消毒开始至顺利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所需要的穿刺次数、穿刺时间、穿刺成功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超声引导组首次穿刺成功53例(88.3%),对照组首次穿刺成功44例(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总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引导组的平均穿刺时间为(3.9±1.6)min,明显短于对照组的(7.8±1.9)min,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超声引导组无并发症发生,对照组有6例(10%)发生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法首次穿刺成功率优于颈总动脉搏动旁法,穿刺时间明显缩短,并可有效避免并发症发生,可见超声引导下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快速、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B超引导下经后路颈内静脉穿刺置管行输液港置入手术在临床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12月在湖州市中心医院拟行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totally implantable venous access port,TIVAP)手术的患者84例,随机分为三组:A组(n=28)在B超引导下经后路颈内静脉穿刺置入TIVAP;B组(n=28)同A组但改行中路颈内静脉穿刺置入TIVAP;C组(n=28)采用盲穿法行中路颈内静脉穿刺置入TIVAP。所有患者的操作均由同一医疗组技术熟练经验丰富的外科医生完成。记录颈内静脉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操作时间等指标。结果 颈内静脉穿刺置入TIVAP手术操作过程中采用B超引导较盲穿法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高,手术时间短,且手术并发症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路较中路手术用时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超引导下后路颈内静脉穿刺置入TIVAP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性高、并发症少等优点,且易于初学者学习掌握,是一种有效且实用的颈内置管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改良低位颈内静脉穿刺术在儿童麻醉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对75例手术患儿麻醉采用改良低位颈内静脉穿刺术。结果:1次穿刺成功64例(85.3%),2次穿刺成功8例(10.7%),未穿刺成功3例(4.0%),总成功率为96.0%。除误穿动脉2例外,未发生其他并发症。结论:改良低位颈内穿刺法是一种成功率较高、并发症较少的方法,适用于儿童麻醉。  相似文献   

18.
目的:针对颈内静脉置管护理在急危重症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总结出颈内静脉置管的临床护理经验及体会。方法:针对性的对92例急危重症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颈内静脉置管术行血液透析治疗,随时跟踪观察患者的治疗情况并及时进行有效科学的护理,详细登记护理体会。结果:穿刺92例,其中右侧颈内静脉84例,左侧颈内静脉8例,均采用seldinger置管技术,穿刺成功,未发生与置管相关的严重并发症。结论:颈内静脉置管术具有操作简便、并发症少、感染率小等特点,经过术后有效的规范对患者颈内静脉置管护理的相关操作,其留管时间相对较长的优势,可在急危重症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净化的治疗中推广应用,对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治疗和恢复具有长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可视化超声技术在重症病人疑难血管穿刺中的应用。方法收集ICU外周疑难血管穿刺病人120例,随机分为2组,60例病人按照传统穿刺法为对照组,60例病人按照可视化多普勒超声引导法穿刺作为观察组,观察对比2组的穿刺时间、一次性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和总成功率较高,皮下血肿、局部感染、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率较低,观察组穿刺成功所用时间较少(P < 0.01)。结论将可视化超声技术应用在重症病人疑难血管穿刺中,能够显著提高一次性和总体穿刺成功率、缩短穿刺时间,且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