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 毫秒
1.
目的:探讨肺上叶切除术后单胸管引流与双胸管引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肺肿物患者随机分为单管组和双管组,各4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及术后疼痛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在术后胸管引流总量、置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出现皮下气肿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两组患者在术后第2、3、4天及术后2周的疼痛评分中单管组均小于双管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上叶切除术后放置单胸管引流安全有效,可减轻术后疼痛.  相似文献   

2.
3.
目的评价单根多侧孔长胸管引流在上肺叶切除术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单根多侧孔长胸管引流组与传统的上、下双胸管引流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单根多侧孔长胸管引流效果完全同对照组,并无增加患者之痛苦,无拔管时造成气胸,无并发胸腔感染。结论单根多侧孔长胸管引流在上肺叶切除术的应用,操作简便,实用性强,效果好,可作为1种常规胸管引流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肺上叶切除术后留置单根胸腔闭式引流管对残腔闭合的影响。方法:随机对55例行肺上叶切除后,胸腔留置传统上下2根引流管(25例)和与第7肋间留置单根多侧孔引流管(30例)通过胸部X线观察其残腔闭合情况。结果:胸腔留置单根多侧孔下引流管的残腔闭合比留置上下2根引流管迅速,残腔的迅速闭合减少了胸腔引流总量,缩短了带管时间,减轻了患者疼痛,减少胸腔穿刺、调整胸腔引流管位置和再次置管的次数。结论:肺上叶切除术后胸腔留置单根多侧孔下引流管能有效促进残腔闭合,与传统肺上叶切除后留置上下2根胸腔闭式引流管相比,留置单根多侧孔引流管减少手术创伤,方便患者带管活动,有一定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胸腔镜肺上叶切除术后单根胸管引流位置的选择对术后胸腔引流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于该院行胸腔镜肺上叶切除联合纵隔淋巴结清扫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中留置单根胸腔引流管并随机分为腋前线组与腋中线组,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后胸内残腔、术后疼痛评分、术后胸腔引流总量、带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再次置管或穿刺情况、术后胸壁皮下气肿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手术部位、病理类型、病理分期、术后胸壁皮下气肿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术后胸内残腔、术后疼痛评分、术后胸腔引流总量、带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再次置管或穿刺等方面,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尤其在胸内残腔方面,腋前线组优于腋中线组,经腋前线留置胸腔引流管能显著减少胸内残腔发生,进而减少再次置管或穿刺治疗率.结论 胸腔镜肺上叶切除术后于腋前线第4肋间留置单胸管引流安全有效,且有助于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减少胸内残腔.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胸腔镜下肺上叶切除术后胸腔闭式引流的2种不同引流方式(单根多孔引流管与双胸腔引流管)的效果,选择较佳的引流方式.方法 收集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2014年3月至2017年9月期间排除中转开放手术,术后持续出血、支气管残端持续漏气而再次手术的数据完整的83例电视胸腔镜辅助下肺上叶切除及系统淋巴结清扫术患者,依据引流管放置方式不同分为单根多孔引流管组(44例)与双胸腔引流管组(39例),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术后并发症、术后引流量、引流管带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疼痛视觉模拟平分(VAS)的差异.结果 单根多孔引流管组术后引流量[(887.16 ±263.27)mL比(1081.41 ± 435.06)mL],引流管带管时间[(4.45 ±1.59)d比(6.21 ±3.43)d],术后住院时间[(9.43 ±1.72)d比(10.95 ±2.11)d]均少于双胸腔引流管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根多孔引流管组患者术后第2天VAS评分[(3.91 ±1.07)分比(4.64 ±1.42)分]及术后1个月VAS评分[(1.66 ±0.75)分比(2.08 ±0.77)分]小于双胸腔引流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电视胸腔镜辅助下肺上叶切除术后胸腔闭式引流的患者,放置单根多孔引流管可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上叶肺癌根治术后单根胸腔引流管引流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对115例行上叶肺癌根治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改进单管引流组(单管组,n=62)与传统双管组(双管组,n=53)的引流量、带管时间及术后药物镇痛时间。结果单管组术后患者引流量、带管时间、术后镇痛时间与双管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出现拔管后再穿刺胸腔引流病例。结论改进的单引流管引流对于上叶肺癌根治术后患者是一种安全、可靠的胸腔引流管置入方法。  相似文献   

8.
兰月文 《右江医学》2012,40(5):756-757
<正>肺上叶切除术后置双管引流,有利于术后残腔的及时消除,防止和减少术后发烧、肺闷、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术后残腔的闭合快与否,与有效的引流有直接的关系。双引流管的成功护理,为整个胸膜腔尤其是胸膜顶处脏、壁层胸膜的接触、粘连创造良好的条件,减少渗出的胸腔引流量和残腔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李杨  罗光辉  余启文 《河北医学》2010,16(3):328-330
目的:观察一次性负压引流瓶在乳腺癌根治术后低负压吸引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50例采用一次性负压引流瓶双管引流的乳腺癌根治术病人(实验组)与2007年前采用创面放置两条引流管接驳Y型管后连接电动负压吸引机进行间隙引流的50例乳腺癌根治术病人(对照组)进行分组对比。结果:对照组出现皮下积液9例(18%),皮瓣坏死8例(16%),病人术后3d内活动受限,护理工作强度大,实验组出现皮下积液2例(4%),皮瓣坏死2例(4%),病人术后12~24h可下床活动,降低了护理工作强度。两组在皮下积液、皮瓣坏死、病人舒适度、护理工作强度等方面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一次性负压引流瓶应用于乳腺癌根治术后创面的引流,减少了皮下积液及皮瓣坏死率,缩短了住院时间,并提高了病人的舒适度,同时,减少每次护理时数,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在胸外科,肺上叶切除术后残腔存留时间和长短,直接影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残腔的及时消除,有助于防止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发生。临床上在肺上叶切除术后,常规安置胸腔上、下引流管以引流胸腔积液和积气,我们除了行胸腔上、下管引流外,加用人工气腹,连续胸部X线透视及胸腔引流量观察  相似文献   

11.
高龄肺癌肺切除术后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高龄患者肺切除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心律失常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40例70岁以上肺癌肺切除病人进行分析,其中16例病人发生心律失常,采用多功能心电监护仪72h连续监测心电图及血压,如发现心电图异常,即作记录分析,必要时作血气分析。结果:全组16例经抗心律失常治疗,均治愈出院。结论:对术前心功能必须有充分的认识,对高龄肺切除的术式即肺切除的范围,术前要有充足的估计。肺活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应作为反映肺容积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右肺中叶综合征的病因及支纤镜检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2 10例右肺中叶综合征患者的支纤镜检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 10例右肺中叶综合征肺部炎症为 71% ,恶性肿瘤 2 0 %。结核 7%。结论 引起右肺中叶综合征的病因以炎症为主 ,恶性肿瘤次之。支纤镜检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3.
刘海波 《黑龙江医学》2014,38(4):423-424
目的 分析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治疗骨科创伤患者的可行性.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60例骨科创伤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主要采用传统创面处理方法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实施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治疗,并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治疗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与创面愈合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组中,26例患者治疗为优,4例患者治疗为良,而对照组患者中9例患者治疗为优,11例患者治疗为良,10例患者治疗为差.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6.67%.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治疗骨科创伤患者效果显著,创面愈合时间短,可行性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在高海拔地区(海拔1500~3500m)严重胸部创伤导致急性肺损伤(ALI)发生与血清铁蛋白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直接化学发光法检测高海拔地区严重胸部创伤患者血清铁蛋白水平,比较ALI组、未发展为ALI组和健康对照组之间的差异.结果 未发展为ALI组患者血清铁蛋白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发展为ALI组患者血清铁蛋白水平又显著高于未发展为ALI组(P<0.01);绘制ROC曲线,确定血清铁蛋白预测ALI发生的最适界值(女性:468.85μg·L^-1、男性:666.60μg·L^-1),得出女性灵敏度为73.91%,特异度为72.22%,阳性预测值为62.96%;男性灵敏度为86.84%,特异度为80.70%,阳性预测值为75.00%.结论 在高海拔地区血清铁蛋白水平的变化可作为严重胸部创伤患者发生ALI的早期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微创清除术治疗老年人额叶脑挫裂伤并颅内血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额叶脑挫裂伤并颅内血肿5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6例,采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对照组24例,采用血肿开颅清除术治疗,比较病亡率、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病亡率为15.38%。对照组病亡率为2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清除术能有效清除血肿、降低病亡率、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食管静脉曲张程度、胃粘膜病损程度以及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进行相关性分析。方法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行急诊胃镜检查,食管静脉曲张根据其内镜表现分无、轻、中、重度;门脉高压性胃病(PHG)按McCormack内镜诊断标准分类;Hp检测采用快速尿素酶试验和14C尿素呼气试验。结果156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82例,占52.8%(82/156);PHG出血40例,占26.3%(40/156);消化性溃疡16例,占11.3%(16/156);胃癌2例;急性胃黏膜病变4例;其他不明原因12例。且食管静脉曲张程度与PHG病变程度呈明显正相关(P〈0.01)。Hp检测阳性62例,其中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中29例,PHG中19例,消化性溃疡中9例,其他5例,且Hp感染与食管静脉曲张及PHG的病变程度无关(P〉0.05)。结论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与门脉高压性胃病出血是引起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两大主要原因,且随着食管静脉曲张程度的加重,门脉高压性胃病逐渐增多和加重;Hp感染与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无关,是否给予根除Hp治疗尚有待商榷。  相似文献   

17.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OSAHS 5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评价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伴高血压的远期疗效。方法:58例确诊为OSAHS的门诊或住院病人,nCPAP治疗前、治疗时及长期治疗后监测睡眠时最低动脉血氧饱和度,睡前及清晨血压,低通气指数,呼吸暂停指数,呼吸紊乱指数,最长呼吸暂停时间(s)。结果:58例病人经过6个月~36个月的治疗后停用nCPAP进行多导睡眠图(PSG)监测发现,上述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且病人均能良好耐受。结论:长期坚持nCPAP可明显改善OSAHS病人的睡眠质量,纠正夜间低氧血症及治疗因OSAHS而伴随的高血压。  相似文献   

18.
刘立新 《成都医学院学报》2012,7(2):239-240,268
目的观察信必可都保(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对中重度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将94例中重度稳定期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7例,两组均进行吸氧、止咳、平喘、祛痰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信必可都保(布地奈德160μg/福莫特罗4.5μg),1吸/次,2次/d,治疗周期为12周,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PaO2、PaCO2等血气指标及FVC、FEV1、FEV1/FVC%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气指标及肺功能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观察组PaO2(84.56±8.55)mmHg、PaCO2(30.25±3.26)mmHg及FVC(2.91±0.35)L、FEV1(2.02±0.24)L、FEV1/FVC%(72.14±7.41)%等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信必可都保可有效缓解中重度稳定期COPD病情,有效改善其肺功能及血气各项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