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脑血管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死率的特点,短暂性脑缺血(TIA)的发病机制与脑梗死相似,是脑梗死的预警信号.流行病学研究表明,我国年脑卒中发病率为116~219/10万,年脑卒中病死率为58~142/10万.2010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显示,政府办综合医院脑梗死住院患者住院期间,直接医疗费用由2003年11.7亿元上升为2009年81.9亿元,年平均增长117%,故对脑卒中患者进行科学的危险分层尤为重要.中国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预防指南2010建议采取ABCD2评分,只有科学的判断患者的危险程度,才能针对不同的患者需要采取正确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及合适的治疗强度,减少脑梗死的患病率、致死率.本文对ABCD评分与ABCD2评分做一简单叙述,供临床医师决策时参考.  相似文献   

2.
脑血管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死率的特点,短暂性脑缺血(TIA)的发病机制与脑梗死相似,是脑梗死的预警信号。流行病学研究表明,我国年脑卒中发病率为116~219/10万,年脑卒中病死率为58~142/10万。2010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显示,政府办综合医院脑梗死住院患者住院期间,直接医疗费用由2003年11.7亿元上升为2009年81.9亿元,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改良的ABCD2评分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进展为脑梗死的早期危险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160例TIA住院患者,分别用ABCD2评分量表和改良的ABCD2评分量表进行评分和危险分组,记录各个危险组发病7天内的脑梗死例数,对比两个量表中高危组的脑梗死率。结果经过1周的住院治疗后,160例病人中进展为脑梗死的例数一共为17例。ABCD2评分量表筛选出高危组例数为72例,进展为脑梗死10例,脑梗死率13.89%,而改良的ABCD2评分量表筛选出高危组例数为49例,进展为脑梗死14例,脑梗死率28.57%,从两者的高危组脑梗死率比较,改良ABCD2评分量表显著高于ABCD2评分量表,P<0.05。结论改良的ABCD2评分量表在TIA进展为脑梗死的早期危险评估中,与ABCD2评分相比,提高了准确性,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改良的ABCD^2评分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进展为脑梗死的早期危险评估中的价值。方法160例TIA住院患者,分别用ABCD^2评分量表和改良的ABCD。评分量表进行评分和危险分组,记录各个危险组发病7天内的脑梗死例数,对比两个量表中高危组的脑梗死率。结果经过1周的住院治疗后,160例病人中进展为脑梗死的例数一共为17例。ABCD^2评分量表筛选出高危组例数为72例.进展为脑梗死10例,脑梗死率13.89%,而改良的ABCD^2评分量表筛选出高危组例数为49例,进展为脑梗死14例,脑梗死率28.57%,从两者的高危组脑梗死率比较,改良ABCD^2评分量表显著高于ABCD^2评分量表,P<0.05。结论改良的ABCD^2评分量表在TIA进展为脑梗死的早期危险评估中,与ABCD62评分相比,提高了准确性,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摘要】目的探讨ABCD3-I评分在判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兀A)预后中的价值。方法根据ABCD2、ABCD3、ABCD3-I评分标准,对106例TIA患者进行评定,观察7,90d内脑梗死的发生情况。按照脑梗死风险程度分级,ABCD3.I评分0—3分为低危组(36例),4—7分为中危组(36例),8~13分为高危组(34例)。结果高危组7,90d内脑梗死发生率明显高于低危组和中危组[7d内:23.5%(8/34)比2.8%(1/36)和5.6%(2/36),90d内:38.2%(13/34)比2.8%(1/36)和11.1%(4/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BCD3.I评分中症状持续时间≥10min、伴有糖尿病、双重TIA发作、同侧颈动脉狭窄≥50%、弥散加权成像出现高信号是TIA患者7,90d内发生脑梗死的危险因素(P〈0.05)。ABCD3-I评分预测7,90d内TIA患者脑梗死风险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均大于ABCD2和ABCD3评分(0.914比0.614和0.877,0.869比0.633和0.773)。结论ABCD3.I评分可更好地预测TIA患者早期脑梗死风险,帮助临床鉴别不同危险级别患者,以便采取最佳的措施分层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ABCD3评分结合溶血磷脂酸(LPA)测定对TIA后脑卒中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 前循环TIA患者110例,按ABCD3评分分为高危组、中危组和低危组,对三组一般资料进行比较.三组患者入院后第2天清晨空腹采血检测LPA及同型半胱氨酸(HCY)、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纤维蛋白原(FIB),并进行比较.结果 入选患者高危组29例,中危组45例,低危组36例.三组LDL-C、FIB和HCY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LPA分别为(2.55±0.45)、(3.26±0.44)、(3.95±0.69)μmol/L.随ABCD3评分增高而呈现上升趋势,中危组和低危组均低于高危组,低危组低于中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ABCD3评分危险分层的基础上结合LPA,对TIA临床转归的评估可能具有更高的敏感度,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血清LPA升高且ABCD3评分为高危的患者应进行重点干预,以减少缺血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头颈CTA联合ABCD2评分对TIA(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近期脑梗死的临床预测价值。方法根据ABCD2评分将92例患者按危险性分组,观察各组脑梗死发生概率。应用CTA对患者脑血管狭窄程度进行评估,按患者脑血管狭窄程度将其分组,探讨脑血管狭窄程度与患者脑梗死发生概率之间的关系。结果 ABCD2评分越高短期脑梗死发生率越高(P〈0.05)。与狭窄超过50%组相比,狭窄不足50%组7 d内卒中及脑梗死发生率更低(P〈0.01)。结论 ABCD2评分对预测脑梗死发生概率具有重要意义。合并中度或重度脑血管狭窄TIA患者并发脑梗死的概率更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 ABCD2评分结合颅内血管狭窄对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早期进展为脑梗死评估的价值.方法 选取保定市第二医院2018年-2020年治疗的98例TIA患者,根据患者ABCD2评分的结果,将患者分为低危组32例、中危组30例、高危组36例;根据患者CT血管造影(CTA,CT Angiography)检查的颅内血...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ABCD2(年龄、血压、临床症状、持续时间、糖尿病)评分、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颅内动脉磁共振血管成像(MRA)等特征预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短期内脑梗死发生风险的参考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8年7月山东大学附属千佛山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311例TIA患者,就其ABCD2评分DWI及MRA特征进行分析,运用直线回归分析及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计算ABCD2评分与TIA发作后脑梗死发生的相关性,以及ABCD2评分联合DWI、MRA特征预测脑梗死发生的效能。结果 ABCD2评分危险度中危、高危者,其TIA发作后2、7和30 d脑梗死发生率均高于低危者;DWI异常者,其TIA发作后2、7和30 d脑梗死发生率均高于正常者;颅内动脉狭窄率≥50%者,其TIA发作后30 d脑梗死发生率高于50%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直线回归分析结果示,ABCD2评分与TIA发作后2、7和30 d脑梗死发生率均呈线性、正相关关系,即ABCD2评分越高,脑梗死发生率越高(P 0.05)。ROC曲线示,以ABCD2评分≥4分、DWI异常、颅内动脉狭窄率≥50%联合预测TIA发作后2、7和30 d后脑梗死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25、0.811和0.816,提示联合预测的准确性较高(P 0.05)。结论 TIA发作短期内脑梗死发生风险较高,联合ABCD2评分及DWI、MRA特征,能够为脑梗死的预测提供可靠参考。  相似文献   

10.
邵荣  韩伯军 《中国医师杂志》2012,14(9):1231-1233
目的探讨ABCD2评分结合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后7d内发生脑梗死的风险预测价值。方法以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住院的203例首次TI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临床资料和DWI检查结果,按照ABCD。评分法进行评分。分析不同ABCD2评分、DWI表现与TIA后7d内脑梗死发生率的关系。结果203例TIA患者7d内脑梗死的发生率为12.8%。ABCD2评分与TIA后7d内脑梗死发生率呈正相关,ABCD。评分越高,脑梗死的发生率越高(r=0.786,P〈0.05);低危(0~3分)、中危(4—5分)和高危(6—7分)患者间脑梗死发生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WI阳性的患者7d内脑梗死的发生率与DWI阴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BCD2评分结合DWI预测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0.741)高于ABCD2评分法(0.6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ABCD2评分法能有效预测TIA患者7d内发生脑梗死的风险,进一步结合DWI检查能提高预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
邢玉波  潘旭东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21):4540-4541
[目的]探讨ABCD2评分联合DSA预测TIA发作后7d卒中风险的价值。[方法]采用ABCD2评分对90例TIA患者评分,观察7d内脑梗死的发生率,并根据DSA结果分为血管狭窄≥50%组和血管狭窄﹤50%组。[结果]ABCD2评分0~3分TIA1周内脑梗死发生率为1.9%,ABCD2评分4~5分脑梗死发生率为7.2%,ABCD2评分5~6分者为12%,ABCD2评分6~7分者为20%。血管狭窄≥50%组2d内脑梗死发生率14%,7d内血管狭窄≥50%组与血管﹤50%组脑梗死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ABCD2评分是预测TIA7d内发展为脑梗死的有效方法,但需要扩大例数进一步观察。研究提示脑血管检查在TIA患者的重要性,DSA是探讨TIA发病机制的重要检查。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ABCD评分结合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后7 d内发生脑梗死的临床评估价值.方法 按照ABCD评分标准,同时收集DWI的检查结果,对105例TIA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2例ABCD评分<3分的TIA患者中无一例发生脑梗死,83例ABCD评分≥3分的TIA患者中发生脑梗死24例(28.9%),且ABCD评分越高,脑梗死发生率越高(P<0.01).DWI异常者42例,发生脑梗死9例(21.4%),DWI正常者50例,发生脑梗死2例(4.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BCD评分是临床预测TIA短期发展为脑梗死的有效方法,结合DWI更能提高其临床评估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ABCD2评分配合血管评价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后预测脑卒中风险中的意义.方法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按照ABCD2评分和血管评价提示有无血管狭窄分组,统计两组在1~2d、3~7d、8~30d、31~90d、91d~1年出现脑梗死情况并进行比较;低、中高危组与血管狭窄程度、人数及脑梗塞发生人数比较.结果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一年内脑卒中的发生率37%,其中低危组患脑梗死15例(19%);中高危组患脑梗死66例(81%);动脉狭窄低危组以轻度为主,中高危组以中重度为主,中高危组血管狭窄人数明显多于低危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ABCD2评分越高,血管狭窄程度越重,发生脑卒中风险越大;ABCD2评分配合血管评价预测脑卒中风险较ABCD2评分预测更精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采用ABCD3-Ⅰ评分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进行系统评估,探讨应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抗血小板聚集对TIA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20例首发TIA患者于发病后48 h内行危险因素评估以及影像学检查[MRI、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弥散加权成像(DWI)],按ABCD3-Ⅰ评分法分为低危、中危、高危;单抗组给予阿司匹林100 mg/d;双抗组给予阿司匹林100 mg/d+氯吡格雷75 mg/d,观察7d内各组脑卒中的发生率,比较双联抗血小板聚集与单抗血小板聚集的疗效.结果 TIA后7d内,低危单抗组、低危双抗组无一例发生脑卒中;中危单抗组发生9例(42.9%,9/21),中危双抗组发生2例(2/1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单抗组发生9例(9/18),高危双抗组发生3例(15.0%,3/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抗组有3例发生恶心、反酸等消化道不良反应,双抗组发生4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各组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出血倾向,患者肝肾功能均正常.结论 ABCD3-Ⅰ评分中、高危患者,应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可能较单药预防脑卒中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ABCD^2评分与卒中发生率及颅内血管狭窄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研究84例TIA患者ABCD^2评分和颅脑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影像资料,根据ABCD^2评分分为评分≥4分组(中高危组)和〈4分组(低危组);根据MRA评估分为脑血管狭窄≥50%组和狭窄〈50%组。评价ABCD^2评分与脑血管狭窄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血管狭窄≥50%组与血管狭窄〈50%组比较,ABCD^2评分≥4分的比率增高;既往有脑卒中病史的患者比率增高;脑血管狭窄≥50%组与脑血管狭窄〈50%组比较,前者TIA后2d内的脑卒中发生率明显增高。结论ABCD^2评分≥4分MRA显示颅内血管狭窄率高,既往有脑卒中病史的TIA患者颅内血管狭窄率高,颅内血管狭窄≥50%组TIA后2d内发生卒中的风险增高。  相似文献   

16.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短期内多次发作,常常是发生严重脑梗死的警报。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近年来在病因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与影像等诸方面有较大的进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发展至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及临床干预的影响。方法对160例TIA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发作频率在3次/d以上、发作持续时间超过30min、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严重的病例、或伴有高血压、颈动脉斑块、冠心病等心脏病变、糖尿病或高酯血症等是TIA短期内进展至脑梗死的危险因素。积极进行抗血小板聚集、抗凝或降纤等治疗的患者发展至脑梗死的比例明显减少。结论TIA进展至脑梗死是多因素、多种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TIA反复发作、发作持续时间较长以及存在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患者容易发生脑梗死。对TIA患者积极抗血栓治疗能明显降低脑梗死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8.
侧支循环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继脑梗死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侧支循环建立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后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并探讨其在TIA神经保护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序贯收集首次脑梗死患者164例,根据不同年龄段分为A组(年龄〈55岁)、B组(年龄55~70岁)和C组(年龄〉70岁),每组又根据病前有无同侧TIA分为A1、A2、B1、B2、C1、C2组,分别对患者人院及发病1个月时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侧支循环状况、梗死体积进行评估,并分析患者侧支循环的建立状况与预后的关系。结果A1、B1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梗死体积明显小于A2、B2组(P〈0.01),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侧支循环建立发生率和良好的侧支循环建立发生率显著高于A2、132组(P〈0.01),但C1组与C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研究发现侧支循环建立良好者预后较好,侧支循环建立不良者预后较差。结论TIA对后继脑梗死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侧支循环的建立有关,并与患者年龄相关。  相似文献   

19.
齐洪丽 《健康必读》2008,7(5):55-55
技术的进步及临床经验的积累改变了人们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认识,提出了TIA新的定义。对TIA的危险进行分层,就是根据患者临床和辅助检查资料,对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进行分类。现就TIA的临床、基因、影像、神经、生化等方面的高危因素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研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进展至脑梗死的相关危险因素,为脑梗死的预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3个月内有首次TIA发作的脑梗死患者102例和3个月内有首次TIA发作病史、但是未进展为脑梗死的306例TIA患者进行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患有糖尿病、患有高血压、患有冠心病、TIA发作时间≥30 min、3个月内发作次数组≥6次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进展至脑梗死的危险因素。结论对有进展至脑梗死危险因素的TIA患者应采取积极的治疗和预防,以降低或避免脑梗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