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对102例室性心律失常(VAs)伴或不伴心肌梗塞(MI)病人采用信号叠加心电图进行体表心室晚电位(LPs)检测发现,非AMI伴VAs病人LPs的检出(10/62,16.13%)与MI病人(14/40,35%)有显著差异(P<0.05);MI伴室性心动过速(VT)病例的LPs阳性率(8/12,66.67%)与MI不伴VAs病例(6/28,21.43%)及非MI伴VAs病例(10/62,16.13%)有显著差异(P<0.01);后二者间差异不显著(P>0.05)。这提示LPs出现与心肌异常折返活动有关,其最适检测对象是MI伴VT的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50例心肌梗塞(MI)病人的心室晚电位(VLP)检测结果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1)MI组与正常组之间存在着显著性差异(P<0.001),提示VLP是一种病理性的电活动;(2)不同部位MI的VLP阳性检出率下壁为38%、前壁为35%、前间壁为33%、前侧壁为20%,提示下壁MIVLP的阳性检出率较高。此外,根据对VLP定量分析的结果发现,下壁、前间壁MI对反映传导和电压的指标均敏感。而前壁、前侧壁MI仅对反映传导的指标敏感,其机理需进一步探讨;(3)急性心肌梗塞与陈旧性心肌梗塞组都有形成VLP的可能,但前者检出率相对较高。由此提出应根据不同发生机制而采取针对性较强的防止电不稳定的措施;(4)MI伴室性心律失常(VA)组与不伴VA组之间存在着显著性差异(P<0.001),提示VLP阳性者VA的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3.
56例室速病人中13例为非早搏型室速,晚电位均阴性;43例为早搏型室速,晚电位阳性者占32.6%,其中早搏型持续性室速中晚电位阳性率高达66.7%,表明早搏型室速与晚电位相关。晚电位阳性者中71.4%出现持续性室速,66.7%程控心室刺激可诱发室速,表明晚电位对持续性室速有预测作用。14例晚电位阳性者均有器质性心脏病,其中7例伴心功能不全,提示晚电位是心脏的病理性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4.
翟彪 《心电学杂志》1992,11(2):72-74
用美国 ART 体表高分辨心电图(HR-ECG)记录分析系统(ART-S),对正常人120例和冠心病心肌梗塞(MI)患者98例,作心室晚电位(VLP)检测和随访分析,发现 MI 患者的 VLP 阳性率为46.94%,VLP 与 MI 的部位、范围、室壁运动障碍以及恶性心律失常(MA)和心脏猝死有一定的关系,认为 VLP 对 MI 患者发生 MA 及猝死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5.
心肌梗塞患者体表心室晚电位与心室功能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54例心肌梗塞病人进行体表VLP、LVEF和RVEF及Holter监测,结果发现LVEF与VLP有一定相关性,两者均可作为预测发生室性心律失常事件的指标,RVEF与VLP无关。Hol-ter监测的室性心律失常与VLP的相关性差,因而认为Holter对心原性猝死的预测价值有限。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探讨心室晚电位(VLP)在正常人及心脏病病人的阳性发病率,以及心室晚电位在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意义,尤其对猝死的预测价值。方法:931例包括正常心脏组207例及心脏病组724例。二者心室晚电位检测结果进行X~2检验。结果:心脏病组VLP总阳性检出较正常组为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对169例阳性患者治疗后作随访追踪,一年后复查,有47例仍呈阳性,其余转阴性。47例仍呈阳性者为心肌梗塞或伴严重室性心律失常。其中5例猝死。结论:心脏病患者出现室性心律失常与心室晚电位阳性二者有很大的相关性,特别是Last40ms<20uV时,要积极治疗,以防心脏意外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8.
9.
本文对86例心肌梗塞患者VLP检查,进一步探讨和分析心肌梗塞的VLP检测的临床意义。86蜘心肌梗塞患者均符合WHO的诊断标准,其中男71例,女15例,年龄44-71岁,平均年龄57.5岁。急性心肌梗塞(AMI)28例,占32.56%,陈旧性心肌梗塞(OMT)58例,占67.44%。86例中前壁心肌梗塞11例,占12.79%,下壁心肌梗塞32例.占37.21%。  相似文献   

10.
心室晚电位对心肌梗塞患者的预后判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室晚电位(VLP)是由心肌病变部位除极延迟所致,因其为折返激动所引起,故易引发室性心律失常[臧益民,心功能杂志1992;4(1):49]。曾有认为VLP对心脏病尤其是冠心病患者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胡大一,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1,19(5):2...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50例陈旧性心肌梗塞(OMI)患者利用动态心电图(DCG)分析系统进行了心室晚电位(VLP)检测,并以90例正常人作对照。结果发现:①OMI患者VLP阳性率为22%(11/50例);②OMI患者在VLP检测时有非持续性室速者VLP阳性率为75.0%(3/4例),而无非持续性室速者VLP阳性率为17.4%(8/46例),二者相比,差异十分显著(P<0.01);③VLP阳性与梗塞部位、室性早搏情况、心功能不全、室壁瘤形成等无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2.
对126例陈旧性心肌梗塞(OMI)者的心室晚电位(VLP)预后意义做了前瞻性研究.经14±5月的随访,结果示:VLP阳性率为30.16%;发生室性心律失常事件(简称事件)者共15例;其中VLP阳性者12例,表明VLP阳性者日后发生事件远比VLP阴性者高(分别为31.58%和3.4%,P<0.001).VLP阳性预测事件的敏感性为80%,特异性为76.58%,准确率为31.58%.而VLP阴性的预测准确率为98.20%.因此认为,VLP检测对预测OMI者事件的发生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朱世明  陈玉国 《实用老年医学》1995,9(6):256-256,258
检测47例老年心肌梗塞患者的心室晚电位(VLP),结果发现老年人患心肌梗塞后,在急性期或伴有左室收缩功能异常时,其VLP阳性检出率明显升高;溶栓治疗对于降低老年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VLP阳性率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4.
15.
16.
杂种狗15只,利用气囊导管阻塞冠状动脉血流,造成急性心肌梗塞。用ART-EPX-1200晚电位分析系统,分别记录术前,血流阻断即刻,阻断后15分,30分钟,1小时,2小时的心室晚电位改变。结QRS_T,D_(40)时限在冠脉血流阻断即刻即开始增宽,V_(20)电压降低,这些改变在15分钟即和术前改变差别显著(P<0.05),30分钟达高峰,1小时后开始恢复,2小时后恢复到术前水平。有持续性室速者上述参数比无室速者改变更明显。结果表明心肌梗塞极早期亦发生有意义的心室晚电位改变。这些变化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7.
自1961年Dvrrer在实验犬的缺血心肌首次记录到晚电位以来,心室晚电位研究作为一种前瞻性预测方法,已经显示出其科学性与实用价值。心室晚电位临床检测作为一种独立的信息与猝死的密切关系已见于国内外报道,提示心室晚电位作为一种无创性检测方法在区别心梗后高危病人有一定的临床意义,本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19.
对单纯心绞痛病人、正常人及稳定期以后的 MI 病人的 VLP 阳性率进行比较.结果提示心绞痛病人 VLP 阳性率与正常人无差异而明显低于 MT 病人。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