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进一步主宰骨间前神经移位术式的可行性,选用10例新鲜前臂标本,对骨间前神经旋前方肌支、鱼际肌支及尺神经深支进行显微解剖,发现正中神经旋有方肌支前径为(1.5±0.4)mm,分别测量各肌支的有骨神经纤维数为(866±144)条;正中神经鱼际返支直径为(1.7±0.3)mm,有糊神经纤维数为(1120±97);尺神经深支直径为(2.1±0.4)mm,有髓神经纤维数为(1368±120)条。用神经移  相似文献   

2.
作者选用10例新鲜前臂标本,对骨间前神经前方肌支,鱼际肌支及尺神经深支进行了细致的显微解剖,分别测量各肌支的神经分束数目,神经横断面积,直径,有髓神经纤维数目,神经束间无损伤分离长度及旋前方肌支至鱼际肌支的距离。从大体及显微解剖学上证实了该手术方式的可行性。提出在旋前方肌支修复鱼际肌支,需行神经移植时,尽量不选用同侧桡神经浅支,而取同侧尺神经背侧皮支作为移植神经供体。同时强调了该术式的手术禁忌症。  相似文献   

3.
作者选用10例新鲜前臂标本,对骨间前神经旋前方肌支、鱼际肌支及尺神经深支进行了细致的显微解剖,分别测量各肌支的神经分束数目,神经横断面积、直径,有髓神经纤维数目,神经束间无损伤分离长度及旋前方肌支至鱼际肌支的距离,从大体及显微解剖学上证实了该手术方式的可行性。提出在旋前方肌支修复鱼际肌支,需行神经移植时,尽量不选用同侧桡神经浅支,而取同侧尺神经背侧皮支作为移植神经供体。同时强调了该术式的手术禁忌症。  相似文献   

4.
应用前臂骨间前神经移位修复鱼际肌支损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1979年4月-1911年1月,对20例鱼际肌支伤的伤员采用前臂骨间前神经移位修复手内肌,其中15例经1-6年随访(平均3年8个月)肌力均有不同程度恢复,11例进行肌电图检查毕为正常肌。M2有2例,M3有5例,M4有7例,M53例。文中介绍了手术方法,讨论了腕部正中神经及神经的解剖特点并提出手术在临床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骨间前神经旋前方肌支移位在高位尺神经损伤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研究高位尺神经损伤后用骨间前神经旋前方肌肌支移位修复尺神经深支的手术方法。方法2002年10月-2005年8月,对18例高位尺神经损伤的患者,应用骨间前神经旋前方肌肌支移位与尺神经腕部深支进行吻合。结果术后15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3个月~3年,平均1.7年。手内肌肌力恢复M2 2例,M3 2例,M4 6例,M5 5例,优良率为73%。结论骨间前神经旋前方肌支转位修复尺神经深支可达到肌支-肌支修复,缩短了神经再生的距离和时间,有利于手内在肌功能的恢复,是一种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6.
骨间前神经修复尺神经掌深支应用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应用带蒂示指固有伸肌支移位修复尺神经深支及鱼际支术式的可行性,为临床应用提供解剖依据。方法在放大10倍手术显微镜视下,观测18侧成人新鲜上肢标本中正中神经鱼际肌支、尺神经深支和骨间后神经示指固有伸肌支、终末支的神经束数目、直径、有髓神经纤维数、神经束间无损伤分离和强行分离长度。以带血管蒂骨间后神经终末支为桥接神经,模拟带血管蒂示指固有伸肌支移位术。结果示指固有伸肌支横径为[(1.10±0.24)mm,x±s,下同],有髓神经纤维数为(618±76)根;尺神经深支直径为(2.04±0.42)mm,有髓神经纤维数为(1 342±120)根;鱼际肌支直径为(1.62±0.36)mm,有髓神经纤维数为(1 088±95)根。示指固有伸肌支走行恒定,具有一定的横径和一定数目的有髓神经纤维,可携带血管移位修复尺神经深支及正中神经鱼际肌支。结论应用带血管蒂的示指固有伸肌支移位修复尺神经深支及鱼际肌支术式可行,为临床尺、正中神经高位损伤后手内在肌功能修复提供了一种新方法及可靠的解剖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对正中神经指浅屈肌肌支和尺神经运动支的解剖学研究,为正中神经指浅屈肌肌支移位修复尺神经运动支,恢复手内在肌功能的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选用20例40侧近期经福尔马林浸泡固定的成人上肢标本,暴露正中神经、尺神经,测量正中神经指浅屈肌肌支各项解剖学数据;应用图像分析系统对组织切片做定量分析,测算该肌支有髓神经纤维数目.临床模拟操作正中神经指浅屈肌肌支移位修复尺神经运动支.结果 正中神经第4肌支发出部位距离桡骨茎突和尺骨茎突连线(48.4±2.4)mm,入肌部位距离桡骨茎突和尺骨茎突连线(21.4±1.8)mm,可分离长度(27.1±1.2)mm,横径(1.2±0.2)mm,前后径(0.7±0.1)mm;尺神经的运动支和感觉支之间自然分束无损伤分离.长度为(7.1±0.70)cm;组织切片及图片系统测得正中神经指浅屈肌第4肌支有髓神经纤维数目为(1378.9±107.9)条.结论 正中神经指浅屈肌第4肌支可修复尺神经运动支,以期恢复手内在肌的功能.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通过对桡神经旋后肌肌支和骨间后神经的显微解剖,为旋后肌肌支移位术提供解剖学依据,并设计旋后肌肌支移位术的最佳手术入路.方法 选择13侧甲醛固定成人上肢标本,解剖肘以远桡神经及各肌支,记录旋后肌肌支及骨间后神经的形态特征、分布情况和直径.结果 旋后肌肌支一般有3支,旋后肌Frohse弓近端2支,旋后肌肌管内1支,管外肌支恒定,可直接与骨间后神经缝合,且口径匹配.结论 旋后肌肌支可用来移位修复骨间后神经,为臂丛神经中下干损伤患者提供一种新的神经移位方式.  相似文献   

11.
腕部尺神经深支卡压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腕部尺神经卡压的受压因素及其临床特点。方法对10具20侧成人上肢标本进行解剖,仔细观察腕部尺神经深支解剖特点;并对临床5例腕部尺神经深支卡压患者行手术治疗。结果尺神经深支均穿过小指短屈肌的腱性纤维弓,平均长5.2mm,此处尺神经深支有伴行动脉横跨;手术切开该纤维弓并作神经松解,经2~4年随访,疗效满意。结论尺神经深支卡压主要是小指短屈肌的腱性弓状缘,术中应彻底切开该缘。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介绍腕部正中神经掌皮支卡压综合征的临床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水平和治疗效果。方法对2具新鲜尸体和6例手外伤的正中神经掌皮支来源、走行及分支进行解剖和观测,并采用药物封闭治疗。结果正中神经掌皮支在腕横韧带及手掌位置表浅固定,在穿出手掌固有筋膜前有不同程度的膨大。对1995年~1998年收治的12例,随访4~12个月,症状均消失无复发。结论正中神经掌皮支卡压的病因与局部解剖因素有关。其诊断依据主要为腕手掌疼痛,鱼际区皮肤感觉障碍,但无肌肉萎缩。封闭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探寻一种新的修复方法.方法在40侧人体上肢标本上,对骨间后血管及其返支的来源、走行、分支、分布及吻合情况进行解剖观察的基础上,设计以前臂骨间后血管及其返支为蒂的串连皮瓣.1998年8月~2000年7月间临床应用此皮瓣逆行移位修复手背远侧及手指背侧皮肤缺损17例.皮瓣范围最大15cm×10cm,最小7cm×5cm.结果术后随访3周~6个月,除1例皮瓣远端有2cm×3cm坏死外,其余皮瓣全部成活,外观及功能满意.结论此皮瓣不损伤肢体主要血管,血管蒂较长,皮瓣切取面积较宽,厚薄适中,可用于修复拇指、手背至手指近节背侧的皮肤软组织缺损.手术简便,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带伴行血管尺神经前置术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肘部尺神经的血液供应,设计带伴行血管尺神经前置的手术方法。方法取20侧防腐成人上肢标本,观测肘部尺神经血供来源和血管起始处外径、血管起始处至肱骨内上髁距离、血管起始处至尺神经垂直距离及尺神经伴行长度。另采用3侧防腐成人上肢标本模拟临床手术,设计带伴行血管尺神经前置术。结果肘部尺神经血供有3个来源,分别是尺侧上副动脉、尺侧下副动脉和尺侧返动脉后支。3条动脉从起始处至肱骨内上髁的距离分别是14.2±0.9、4.2±0.6和4.8±1.1cm;尺神经伴行长度分别是15.0±1.3、5.1±0.3和5.6±0.9cm;血管起始处外径分别是1.5±0.5、1.2±0.3和1.4±0.5mm;血管起始处至尺神经垂直距离分别是1.2±0.5、2.7±0.9和1.3±0.5cm。结论带伴行血管尺神经前置术治疗肘管综合征是可行的,且最大程度保留了肘部尺神经血供。  相似文献   

15.
腓动脉穿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2,自引:8,他引:12  
目的探讨应用改进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小腿下段及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1999年1月~2004年11月,在腓动脉肌间隔支与腓肠神经血供的解剖基础上临床应用22例。其中男14例,女8例。年龄5~54岁。根据缺损部位及大小设计以腓动脉小腿下段穿支为血管蒂及转轴点,沿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轴线切取皮瓣,逆行移位修复小腿下段及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应用腓动脉终末穿支蒂皮瓣13例,腓动脉第2穿支蒂皮瓣8例,第3穿支蒂皮瓣1例。切取皮瓣范围13 cm×12 cm~30 cm×20 cm,穿支血管蒂长1.7~3.0 cm,穿支血管蒂发出部位位于外踝上4.5~8.0 cm,血管外径1.0~1.2 mm。结果术后22例皮瓣全部成活,随访6~18个月,皮瓣外形及功能恢复满意。其中4例腓肠神经与受区感觉神经吻合,术后1年感觉恢复好,两点辨别觉为10~13 mm。结论腓动脉穿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手术操作简便,血供可靠,切取面积大,适用于修复小腿下段及足踝部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16.
吻合腓动静脉腓肠神经移植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12  
目的:研究腓肠动脉对腓肠神经的营养,为吻合腓血管的腓肠神经神经移植提供依据。方法:通过51例尸体腓血管对腓肠神经供应解剖学研究,以及对48例临床病例的观察总结。结果:腓动脉有1~7条皮支营养腓肠神经,术中观察腓肠神经两断端出血活跃,修复长段神经缺损优良率85.4%。结论:吻合腓血管的腓肠神经是神经移植的优良供体  相似文献   

17.
在含有血运雪旺氏细胞的靴膜管桥接神经缺损的实验研究基础上,临床应用48例,修复神经缺损长度3~4cm21例,41~5cm25例,6cm2例。优良率为87.5%,表明有血运的雪旺氏细胞与鞘膜结合起来,对神经再生有更大的促进作用。具有以下优点:①神经外膜血运丰富,减少瘢痕形成,保持管道通畅。②携带有血运的雪旺氏细胞,分泌促神经生长因子。利于神经再生。③能将无用的神经瘤段制成桥接体,为桥接神经缺损3~6cm的理想材料。  相似文献   

18.
周围神经生物衍生组织工程支架的制备和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对近年有关组织工程周围神经生物衍生支架制备和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评述.方法 综合分析近期相关文献,对生物衍生支架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周围神经组织工程中的应用情况予以评述和展望.结果 生物组织通过一定处理后获得的生物衍生材料,保留了天然细胞外基质的结构和成分,同时可降低甚至去除其抗原性.结论生物衍生材料已经成为周围神经组织工程支架预构的趋势之一.  相似文献   

19.
尺神经沟扩大神经束间松解治疗重度肘管综合征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总结尺神经沟扩大显微镜下神经束间松解术及尺神经前移显微镜下神经束间松解术治疗重度肘管综合征的疗效. 方法 2002年12月-2007年1月,采用尺神经沟扩大显微镜下神经束间松解治疗22例重度肘管综合征患者(治疗组),与2001年7月-2004年11月,采用尺神经前移显微镜下神经束间松解治疗的22例患者(对照组)进行比较.治疗组:男17例,女5例;年龄21~66岁,平均43.8岁.肘关节骨性关节炎17例,尺神经滑脱3例,肘外翻畸形2例.左侧8例,右侧14例.病程6~69个月.对照组:男18例,女4例;年龄20~64岁,平均42.1岁.肘关节骨性关节炎16例,尺神经滑脱4例,肘外翻畸形及肱骨内髁骨折移位畸形愈合致尺神经沟变窄变浅各1例.左侧7例,右侧15例.病程5~67个月. 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切口均I期愈合.治疗组术后1 d,患者小指麻木均明显减轻、消失;对照组术后3~5 d,患者小指麻木明显减轻、消失.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45个月,平均20.1个月.肌电图检查示尺神经传导速度均正常.按照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和Lascar分级法评价疗效,治疗组优21例,良1例,优良率100%:对照组优19例,良2例,可1例,优良率95.45%.治疗组和对照组术前评分分别为(2.89±0.15)分和(2.91±0.13)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分别为(11.32±1.04)分和(9.91±1.4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尺神经沟扩大神经束间松解和尺神经前移、神经束间松解均是治疗重度肘管综合征的有效方法,前者优于后者.  相似文献   

20.
A 61-year-old woman with an ulnar claw-finger deformity but no sensory loss had a cystic lesion excised from Guyon's canal. The ganglion was in zone 1 of the canal, which is associated with both motor and sensory deficit, but on this occasion it caused motor dysfunction alon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