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妊娠滋养细胞肿瘤不良结局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妊娠滋养细胞肿瘤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了我院1993年-2006年收治的妊娠滋养细胞肿瘤患者中不良结局的4例病例,对其临床表现、诊断分期和治疗方法及死因进行分析讨论。结果4例死亡病例中3例为晚期绒癌,1例为恶性葡萄胎术后化疗后,4例患者均未能坚持规律化疗,其中1例有严重的化疗副作用,1例出现化疗耐药后接受手术治疗。4例患者最终均死于呼吸循环衰竭,确诊至死亡时间均未超过半年。结论对于妊娠滋养细胞肿瘤,除转移病灶等分期及预后评分因素外,坚持规范合理的化疗,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减少误诊、误治的几率对改善妊娠滋养细胞肿瘤患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有机氯农药暴露与乳腺癌发生的关系。[方法]运用病例对照研究,收集177例乳腺疾病患者的血液(5m1)和脂肪组织(10g)标本,运用气相色谱仪检测病例组(乳腺癌患者)和对照组(乳腺良性疾病患者)血清和脂肪组织中的有机氯农药残留。[结果]患者的居住地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之间有差异(χ2=4.70,P=-0.03),将城市与农村患者分层。城市和农村患者,血清中8-HCH和PCTA暴露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脂肪组织中B.HCH、PCTA和PP’-DDE暴露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之间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血清和脂肪组织中.有机氯农药暴露增加乳腺癌的患病风险,OR值均大于2。[结论]有机氯农药暴露可能与乳腺癌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胃癌穿孔围手术期死亡以及不同手术方式的影响因素,并分析其预后.方法 对我院1998年1月至2010年9月收治的45例胃癌急性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围手术期死亡的影响因素,比较不同手术方式的选择及预后.结果 45例胃癌急性穿孔患者中,2例行穿刺引流,11例单纯修补,18例姑息切除,14例根治切除.围手术期死亡率24.4%(11/45).围手术期死亡和存活患者的平均年龄分别为(68.2±5.5)岁、(53.5±9.0)岁,平均穿孔时间分别为(19.4±5.3)h、(10.9±5.4)h,平均BMI分别为(15.1±1.3)kg/m2、(18.3±2.1)kg/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围手术期死亡患者合并术前休克、内科疾病及远处转移的比例显著高于围手术期存活患者(P<0.01).围手术期死亡多见于穿刺引流、单纯修补,姑息切除少见死亡,根治切除无死亡.穿刺引流、单纯修补、姑息切除、根治切除不同手术方式的选择与患者年龄、穿孔时间、BMI以及是否合并术前休克、内科疾病、远处转移相关(P<0.01).单纯修补、姑息切除、根治切除组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9、15、29个月,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胃癌急性穿孔围手术期死亡与患者一般情况、腹膜炎程度、肿瘤进展情况有关,对其综合、正确判断,选择合理手术方式,可降低围手术期死亡率,并可使部分患者获得根治机会,生存获益.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临床诊断和妊娠结局,总结预防感染措施。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2月-2013年4月75例妊娠合并卵巢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作为观察组,同时期的75例妊娠合并瘤样病变患者为对照组。从临床表现、辅助检查上比较妊娠合并卵巢肿瘤患者临床特征,并分析其妊娠结局,观察采取预防感染措施后感染发生情况。结果:妊娠合并卵巢肿瘤通常无明显的临床症状,有症状则以恶心呕吐、腹痛等为主。和瘤样病变比较,其肿瘤直径增大明显,肿瘤血流阻力指数下降,孕期肿块均较瘤样病变明显。观察组CA125增高46例,平均值为(31.53±14.73)U/ml,对照组CA125增高41例,平均值为(29.27±12.23)U/ml,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性(P>0.05)。两组患者CA199、CEA、AFP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在正常范围内。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妊娠结局以足月产为主,占全部的74.67%,早产和流产占全部的25.33%。在不同时间段有不同的妊娠结局,<12周以流产为主,12-28周以早产和流产较多,>28周-足月则以足月产为主。感染发生率为4%。结论:妊娠合并卵巢肿瘤通常无临床症状,超声和实验室检查有助于鉴别诊断,早期干预对妊娠结局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妊娠合并乳腺癌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探讨合理的诊疗方案.方法 收集6例妊娠合并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生物学特点、治疗方法及孕产情况.结果 妊娠合并乳腺癌患者共6例,发病率为6.094/100000例,其中,5例为浸润癌,1例为原位癌伴浸润;Ⅲa期4例,Ⅲc期1例,Ⅳ期1例.妊娠期手术治疗3例,均为局部麻醉下的保留乳房手术;妊娠中、晚期化疗2例,1例妊娠期采用CAF方案进行化疗,1例妊娠期采用AT方案进行化疗,产后均停止哺乳,继续化疗结束后行手术+放疗进行治疗.共出生4例新生儿,其中,早产1例,无异常;足月产3例,无异常,至今均体健.目前,妊娠晚期产检者2例,胎儿均无异常.结论 妊娠合并乳腺癌的发病率很低(正常人群:31.08/100000),恶性程度偏高,肿瘤分期偏晚.经肿瘤手术或化疗后,对孕产妇继续随诊,目前,均无复发或恶化,产检胎儿均正常,无并发症;新生儿无异常,至今体健.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分析吸烟及环境烟草烟雾暴露与膀胱癌的关系。方法自1996年1月~1999年6月,上海市区开展了一项大规模的基于全人群的膀胱癌病例对照研究,共访问到608例膀胱癌病例和607例健康人群对照。使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调整可能的混杂因素,估计吸烟及环境烟草烟雾暴露对膀胱癌发生的比数比和95%可信区间。结果男性吸烟者患膀胱癌的危险性是不吸烟者的1.67倍(95%CI1.23~2.27),且随着每天吸烟量、累积吸烟量、吸烟年限和吸烟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吸烟开始年龄越小危险性越大;戒烟后膀胱癌危险性有所降低。吸烟也显著增加女性膀胱癌的危险性,调整OR为4.19(95%CI1.65~10.65)。吸烟者的调整人群归因危险度男性、女性分别为32.04%和15.61%。未发现环境烟草暴露增加非吸烟者膀胱癌的危险性。结论进一步证实吸烟是膀胱癌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环境烟草烟雾暴露是否增加膀胱癌危险性尚难定论。 相似文献
8.
妊娠滋养细胞肿瘤化疗治愈率较高,治愈后的再次妊娠结局非常值得关注.妊娠滋养细胞肿瘤化疗后避孕1年后再妊娠,妊娠结局与一般人群相似,近年研究发现化疗完成至首次妊娠的时间间隔影响妊娠结局,对化疗后6个月内妊娠的患者需严密监视,建议化疗后避孕1年后再次妊娠.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N-乙酰基转移酶-2(NAT2)基因多态性及环境暴露与大肠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以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基因分型技术,对86对大肠癌患者和非肿瘤患者(对照组)NAT2基因型进行测定。结果 NAT2慢速基因型在病例组的频率为19.58 %(56例),对照组为10.14 %(29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07,P=0.00)。携带NAT2慢速基因型的个体患大肠癌的风险(OR)是携带快速基因型个体的2.16倍(95 % CI:1.31~3.54)。结论 NAT2基因多态性与大肠癌的易感性有关,携带慢速基因型的人群患大肠癌的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10.
11.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机制复杂。体外实验表明多氯联苯(PCBs)能激活雌激素相关的信号通路诱导靶基因表达,促进乳腺细胞增殖并抑制其凋亡,最终导致肿瘤的发生和发展。然而就PCBs暴露是否增加乳腺癌发病风险的流行病学研究结果存在不一致。本文就PCBs使用概况,PCBs暴露与乳腺癌可能存在的联系,相关人群流行病学研究以及PCBs暴露促进乳腺癌发生的可能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5,(8)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对妊娠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间收治的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11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期分娩无子宫肌瘤的112例产妇作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妊娠晚期并发症、产时和产后并发症、分娩方式及术中处理情况。结果观察组孕期合并先兆流产、早产和胎位异常的发生率分别为11.8%、13.6%和19.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4%、3.6%和8.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妊娠时胎盘早剥的发生率为6.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产后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宫内窘迫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分别为8.2%和13.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8%和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新生儿Apgar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剖宫产率为51.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对产妇及新生儿均有一定的不良影响,产科医师应根据不同孕期、肌瘤大小,在确保孕产妇及胎儿安全的前提下,施行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13.
镉因其广泛污染环境而备受人们关注。人类暴露途径包括空气、饮水和食物,实验研究显示镉是一种致癌物质,然而因流行病学研究结果存在不一致,使得人们对于镉致癌性存在怀疑。本综述主要着眼于镉暴露与癌症危险的流行病学研究,包括职业暴露研究、镉污染区人群研究、普通人群膳食镉暴露研究等。研究结果显示镉暴露增加胰腺癌、头颈部癌、膀胱癌等的发生风险,而与前列腺癌、乳腺癌及激素相关癌症的研究结果多存有争议。 相似文献
14.
15.
在上海市区进行了女性肺癌病例—对照研究中共调查新病例649例,对照675例。资料分析表明各种组织学类型肺癌都与吸烟有联系.其中鳞癌和小细胞癌与吸烟关系非常密切.OR分别为5.6和9.9,吸烟使腺癌危险性略有增加,OR=1.195%可信阳=0.7~1.7,吸烟对肺癌总的相对危险度为2.4(95%可信限=1.8~3.3)。各类肺癌的危险性均随每日吸烟量的增加、吸烟年限的延长和开始吸烟年龄的提前而增加。鳞癌和小细胞癌危险性上升速度最快,腺癌危险性增加缓慢,且趋势不显著。本研究还发现工作环境中的环境烟草烟雾暴露使女性非吸烟者肺癌危险性增加到1.5倍,95%可信限=1.1~2.0。未发现儿童期父母吸烟和成年期丈夫吸烟增加女性非吸烟者肺癌危险性。 相似文献
16.
17.
通过对143例根台术后的食管癌患者的预后进行了统计学分析,评价各预后因素的实际价值,我们选择1984年4月至1989年4月间143例根治术后的食管癌进行随访,对其各种预后因素选用单因素分析,筛选出的有意义的因素,再进行逐步回归分析(a=0.05),评价各因素对食管癌根治术后预后的因素,单因素分析表示:PT,PN组织分化,肉眼分型,手术径路,肿瘤长度和多源发对食管癌根治术后的预后产生影响(P〈0.0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143例根治术后的食管癌患者的预后进行统计学分析,评价各预后因素的实际价值。我们选择1984年4月到1989年4月间143例根治术后的食管癌进行随访,对其各种预后因素先用单因素分析,筛选出有意义的因素,再进行逐步回归分析(a=0.05),评价各因素对食管癌根治术后预后的影响。单因素分析表示:PT,RN,组织分化,肉眼分型,手术径路,肿瘤长度和多源发对食管癌根治术后的预后产生影响(P<o.01~0.05)。逐步回归分析提示:pT,PN和手术径路是影响食管癌术后预后的重要因素。食管癌浸润深度和淋巴结的转移状况是影响食管癌预后的重要因素,要提高其术后的5年生存率必须加强两个以上区域淋巴结的清扫。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 探讨乳腺癌紫杉醇+环磷酰胺+吡柔比星(TAC)方案新辅助化疗与相关不良预后因素的关系。方法 分析1561例乳腺癌患者(TAC新辅助化疗180例)同侧淋巴结转移、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残余脉管内肿瘤和肿瘤结节的发生情况。结果 接受TAC新辅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同侧淋巴结转移率、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率、残余脉管内肿瘤发生率和肿瘤结节发生率均高于直接手术患者(P﹤0.01)。轻度缓解和部分缓解患者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率和残余脉管内肿瘤发生率均高于病理学完全缓解(pCR)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TAC新辅助化疗可能提高乳腺癌同侧淋巴结转移率、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率、残余脉管内肿瘤发生率和肿瘤结节发生率,尤其新辅助化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可能增加潜在复发与转移风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