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难治性心房颤动(房颤)采用房室结消融加心室流出道VVI(R)起搏治疗的临床可行性。方法:穿刺右侧股静脉置入临时起搏导管,于右心室进行临时起搏,然后在右侧股静脉放入大头消融导管,在房室结交界区记录到希氏束电位后,放电消融房室结,在阻断房室结造成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后进行右室流出道VVI(R)起搏器植入。结果:本组7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房室结消融加右心室流出道VVI(R)起搏治疗。术后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临床症状改善,在半年的随访中患者心功能明显改善,半年后LVEF从手术前(0.32±0.03)增加到(0.67±0.04),前后比较P<0.01;半年后平均LVIDd从手术前(62.5±3.1)mm到(57.5±2.9)mm,(P<0.01);且无1例起搏电极脱位,随访起搏阈电位,阻抗在正常范围。结论:房室结消融加右心室流出道VVI(R)起搏治疗房颤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改善心功能和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对心房颤动(AF)最理想的治疗目标是恢复和维持窦性心律,但目前通过药物、电学和消融有时均难以做到,特别是伴充血性心衰时更是如此。本文目的是对5例充血性心衰伴 AF 的病人给予房室结消融及双心室起搏治疗,观察对运动耐量和心功能改善的情况。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2002年9月至2003年6月我科住院病人5例,男4例,女1例,39~74岁。其中  相似文献   

3.
为进一步观察永久性房颤患者房室结消融及永久起搏器治疗的长期疗效,对10例持续性房颤病史6月~7年、反复发作快速心室率而导致严重临床症状及心功能恶化、用药物治疗无效或不能耐受者采用房室结消融加双心室VVI起搏(6例)或单心室VVI起搏(4例)。随访平均17.7&;#177;4.4月。结果表明,术后起搏器夺获心率&;gt;95%,很少有室性心律失常发作;术后心功能及LVEF均明显改善(P&;lt;0.05),LVEDD减少(P&;lt;0.05);随访期间无死亡及脑血管病事件发生。结论;永久性房颤伴快速心室率不能用药控制的患者,房室结消融加永久起搏器治疗可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及心功能,不增加病死率及脑血管意外。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比较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消融后复发患者线性消融和常规方法消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比较AVNRT消融后复发患者Koch三角基底部线性消融和常规方法消融慢径消除率、手术成功率、放电时间和操作时间.结果 线性消融放电时间明显长于常规方法消融,而慢径消除率、手术成功率及操作时间差异均无显著性,在消融过程中两组各有1例出现一过性Ⅰ度房室传导阻滞,两组无任何程度的持续房室传导阻滞发生.结论 对常规方法消融后复发的AVNRT,Koch三角基底部线性消融与常规消融方法均为安全、有效的方法,两者可互为补充.  相似文献   

6.
兰炳炎  周乐今 《云南医药》1997,18(6):515-516
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房室折返和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临床应用兰炳炎周乐今谢红范洁黄春涛苗云波邓旭李锦蓉孟洁指导徐小南李德亮陈天德唐天云丁宝寿吴迎宪射频消融(RFCA)作为治疗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和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线性消融和常规方法消融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线性消融和常规方法消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比较AVNRT患者和koch三角基底部线性消融和常规方法消融慢径消除率、手术成功率、复发率、放电时间、手术时间。结果线性消融放电时间、慢径消除率、手术时间均优于常规方法消融,但放电时间、手术时间二者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慢径消除率有显著性差异,具统计学意义。成功率一致。在消融过程中两组各有1例发生一过性房室传导阻滞,但均无任何程度持续性房室传导阻滞发生。结论线性消融和常规方法消融治疗AVNRT均为安全、有效的。线性消融治疗略优于常规方法消融治疗AVNRT。  相似文献   

8.
目的: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拟行射频消融(RFCA)治疗的患者,在术中密切注意各种操作细节,可降低Ⅲ度房室传导阻滞(AVB)的发生率,提高RFCA成功率.方法:选择自2000年6月至2006年1月共55例AVNRT拟行RFCA的患者,常规放置CS电极、HRA电极、HIS电极、RV电极,行心内电生理检查(EPS),确诊为AVNRT.消融导管经股静脉送至右房,采用影像与心内电图相结合确定靶点,在希氏束和冠状静脉窦口之间进行仔细标测,寻找小A大V,确定靶点图的标准为A/V为小于0.5,无H波,于窦性心律下行射频消融,功率为20 W-30 W,在放电过程中,严密监测,如有AV间期延长、快速交界心律(>150 bpm)、消融电极向上移位等立即停止放电,重新标测;成功标志为:放电15秒内出现交界性心律,在该部位继续放电,直至交界性心律消失.消融的终点为:静滴异丙肾上腺素不能诱发原有的心动过速,无AH跳跃,无心房回波,消融成功.结果:55例AVNRTK患者均为慢径消融,成功率100%,无1例复发,其中2例在术中出现一过性I度AVB,立即停止放电,观察1-3 min均恢复正常房室传导,而另1例在术中出现Ⅲ度AVB,立即停止放电,但始终未恢复正常房室传导,成为永久性ⅢAVB.结论:在AVNRT的RFCA中,应严密监测,可降低Ⅲ度AVB发生率,提高RFCA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王和平  吴纲 《淮海医药》2012,30(2):133-134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是室上性心动过速(SVT)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其电生理机制较为明确,射频消融快径慢径均能达到治疗心动过速的目的,但从对房室传导功能的影响,慢径消融则是最为合理的术式。临床实践也证实阻断慢径相对安全,且治疗AVNRT的远期效果也较为理想[1]。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射频消融术治疗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实用、有效的方法。方法  38例房室结折返心动过速 (AVNRT)患者 ,采用下位法或后位法消融慢径 ,观察其成功率及并发症。结果  38例患者消融时 ,采用下位法 30例、后位法 8例 ,消融慢径首次成功 35例 ,成功率为 92 .10 % (35 / 38) ,行两次消融后 ,总成功率 97.36 %(37/ 38)。术中 3例出现一过性 °~ °房室传导阻滞 (AVB)。随访 4~ 70月 ,3例复发 ,复发率为 7.89%。结论 RFCA治疗 AVNRT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成功的最重要因素包括导管操作者经验、靶点图识别和正确的消融终点的制定  相似文献   

11.
张清 《北方药学》2016,(12):128-130
目的:探究血清尿酸(SUA)水平对缺血性心力衰竭(HF)患者心房颤动(AF)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5年8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152例,根据病历,将伴有心房颤动的患者纳入观察组,将无心房颤动患者纳入对照组,其中,观察组41例,对照组111例.比较两组多种单因素与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房颤动的相关性以及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因素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观察组平均年龄(71±9)岁,明显高于对照组平均年龄(65±11)岁,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在性别、吸烟情况、并发症方面,差异不明显(P>0.05).观察组LVEF值为(33±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6±6)%,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LAD、LVEDD、LVEDV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尿酸(SUA)含量为(382±125)m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38±112)mmol/L,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空腹血糖值、血清肌酐、总胆固醇、血白细胞、三酯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尿素氮含量经统计学检验无显著差异(P>0.05).经lo-gistic回归方程检验,年龄的OR系数为3.522,LAD的OR系数为1.050,SUA的OR系数为1.442,在多因素分析中年龄的高低、LAD的大小、SUA含量的多少与观察组缺血性心力衰竭伴有心房颤动病情显著独立相关(P<0.05).结论:血清尿酸水平是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房颤动发生的独立显著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2.
张理想  徐健  周晓娟  詹玲 《安徽医药》2019,40(12):1332-1335
目的 分析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再入院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17年7月至2018年3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行射频消融术的172例心房颤动患者,依据术后3个月内是否再次入院分为再入院组(29例)与非再入院组(143例),分析心房颤动患者术后再入院的危险因素。结果 体质指数(BMI)、年龄、心房颤动类型、是否合并有其他心律失常及基础合并症个数是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再入院的危险因素(P < 0.05)。结论 BMI、年龄、心房颤动类型、是否合并其他心律失常及基础合并症个数是预测心房颤动术后再入院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AVNRT) 患者在窦性心律时静注三磷酸腺苷 (ATP) 非侵入性诊断房室结双径路 (AVNDP) 的价值及对射频消融 (RFCA) 结果的评价. 方法研究组 (45例) 系自发或能被诱发出持续性AVNRT患者; 对照组 (37例) 为成功接受了RFCA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AVRT) 患者.在窦性心律时静注递增剂量的ATP(10~40 mg), 出现连续两次心搏之间AH跳跃≥50 ms 或诱发出AVNRT者认为存在AVNDP.结果4例患者 (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例) 由于不能耐受ATP而被剔除.研究组43例中, 按心内电生理标准诊断AVNDP者38例 (88%), 静注ATP后出现AVNDP者36例(84%); 对照组35例静注ATP后仅有1例(3%)出现AVNDP(P<0.01).从体表心电图记录分析的结果与心内电图记录分析的结果一致.对成功地接受RFCA的28例患者重复了ATP试验, 结果AVNDP消失者在慢径路消融的20例患者中有19例(95%); 在慢径路改良的8例患者中仅有3例(38%), (P<0.01).结论ATP试验是诊断AVNDP的一个有价值的非侵入性床旁试验方法, 也是判断慢径路消融结果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4.
沈启明  刘伏元 《安徽医药》2013,17(9):1597-1600
心房颤动是临床最常见心律失常之一,可显著增加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和死亡率.近年来房颤导管消融治疗在房颤治疗中的地位不断提升,有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及新术式被用于临床.尽管存在着心脏压塞、肺静脉狭窄等并发症,但导管消融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已得到多项研究证实,现已逐渐成为房颤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该文对房颤导管消融治疗的机制、消融技术、手术方法及并发症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延续护理在心房颤动(房颤)射频消融患者术后管理中的效果.方法 房颤射频消融术患者62例为延续护理组,于出院前1周进行护理评估并制订出院护理计划,出院时及随访3个月时采用服药依从性量表、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自我护理能力测定表进行评价,并比较复发率和药物治疗效果.同时以66例患者作为常规护理组.结果 与常规护理组相比,延续护理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总分及各维度评分显著提高.延续护理组与常规护理组服药依从性评分为(6.50±1.10)分和(4.36±1.6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631,P<0.001),延续护理组服药依从性高、中等和低的比例分别为14、35和13,常规护理组分别为4、8和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6.366,P<0.001).随访3个月时,延续护理组与常规护理组INR分别为2.18±0.73和1.67±0.90(t=-3.501,P=0.001),达标人数分别为32例和5例(x2 =30.168,P<0.001),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房颤复发率和主要出血事件发生率下降,患者焦虑和抑郁发生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延续护理可提高房颤射频消融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减少术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6.
慢性肾脏疾病是心房颤动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伴有慢性肾脏疾病的心房颤动患者更易发生血栓栓塞疾病;但慢性肾脏疾病患者行抗凝治疗时,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加。华法林在伴有慢性肾脏疾病的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中对出血并发症的影响仍有争议,采用华法林抗凝应充分考虑药物的风险-效益比,进行个体化治疗,明确指征,避免用于高出血风险患者,并加强国际标准化比率监测。新型抗凝药物和左心耳封堵术在伴有慢性肾脏疾病的心房颤动患者的疗效还有待研究。  相似文献   

17.
慢性房颤华法令抗凝治疗的理想INR值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慢性房颤华法令抗凝治疗的理想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方法:对115例有血栓栓塞高危因素的慢性房颤患者给予华法令抗凝治疗,定期随访INR,同时观察治疗中发生的血栓栓塞和出血事件。结果:115例患者中有8例共10次发生血栓栓塞事件,7例7次发生与抗凝有关的出血事件,10次血栓栓塞事件中9次发生在INR<1.7,而所有的出血事件都发生在INR>3.5,INR 1.7~3.5时栓塞或出血发生率均较低。结论:INR 1.7~3.5是慢性房颤华法令抗凝治疗较理想的抗凝强度。  相似文献   

18.
This review provides a molecular perspective of partial agonism at the A(1) adenosine receptor. The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s (SAR) for affinity and intrinsic efficacy of analogues of the full agonist N6-cyclopentyladenosine (CPA) are emphasized. Both general models of activation of 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s and specific molecular models of the A(1)-adenosine receptor are used to interpret the results of efforts to synthesize and assay effects of partial agonists. The SAR of affinity and intrinsic efficacy of the 2', 3', and especially the 5'-deoxy derivatives of CPA is presented. From this analysis, the nature of the interactions of specific atoms and substituents of the CPA molecule with the A(1)-adenosine receptor are deduced and presented pictorially. As an example of the therapeutic potential of partial agonists, the design and testing of analogues of CPA to provide chronic ventricular rate control during atrial fibrillation is described. The challenges associated with designing a partial A(1)-adenosine receptor agonist for providing chronic ventricular rate control during atrial fibrillation are many. To meet these challenges, further medicinal chemistry efforts in the area of partial A(1)-adenosine receptor agonism are still need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