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近年中医学领域有关类风湿关节炎临床及基础研究文献进行统计总结,综述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研究成果。从病因病机角度出发探讨辨证治疗,为中医药治疗本病提供更多的参考;了解目前中医药针对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及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2.
肾虚血瘀是类风湿关节炎的重要病机之一,目前以补肾活血法治疗在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通过对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机制以及对近年来运用补肾活血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研究、基础研究现状进行分析,探讨补肾活血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研究现状和优势,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中医古籍和相关文献,结合类风湿关节的病机与临床特点,认为桂枝汤外可解肌发表,调和营卫于表里内外,内可调阴阳、和脾胃,适用于类风湿关节炎的各期,充分发挥预防与治疗的重要作用,是中医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治未病思想的具体体现。临证处方时,谨守类风湿关节炎的病机,根据邪正虚实,以桂枝汤加减治之,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清代著名医家黄元御的核心思想可概括为“一气周流,土枢四象”。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可引起关节畸形,致残率高,目前临床存在病情容易反复等问题。从“一气周流”理论出发,认为中土脾胃之气升降失衡,气机轮转不畅是类风湿关节炎基本病机。治疗应重视培补中土脾胃为要,以恢复人体“一气周流”的状态为目的,合理选药取穴,使中土健运,肝脾左升,肺胃右降,中气循环周身顺畅,百病则平,为临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类风湿关节炎属中医学"尪痹""痹证""历节风"范畴,追溯古今,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治多数遵循中医辨证理论体系的指导,依据医者辨证的证型进行论治。然痹证临床上证型固定单一,而证候纷繁复杂,辨证的过程中易陷入僵化,若能化整为零,由繁入简,剖析类风湿关节炎的病机,层层递进,则更能提高辨证的灵活性。因此,在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研究中,证素研究应运而生,近代多名医家初探证素,构建了辨证论治新体系。将证素学应用于类风湿关节炎临床,可避免中医思维陷入僵化,亦可打破固定中医证型的固定模式,使得辨证思路更加开阔。然目前关于痹证与证素的研究尚处于不成熟的阶段,因而基于近几年的文献,对痹证与证素的研究进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李楠教授对类风湿关节炎有多年的临床实践和研究,认为"湿热壅盛"为类风湿关节炎的病机关键,又是其临床最基本的证候类型,"祛风湿,清热解毒"为类风湿关节炎治疗的首要原则,可作为类风湿关节炎的辨证纲领。李楠教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遵循中医辨证论治原则,又以现代药理学理论指导药味选择,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病证结合",特色鲜明且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7.
中药化橘红、骨碎补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常用药,其主要有效成分柚皮苷具有良好的抗炎和抗氧化作用,且能够修复类风湿关节炎所致关节软骨损伤,延缓其病理进程,临床预防和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具有潜在应用价值。柚皮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机制主要为保护与修复骨质,对炎症的抑制作用,抗氧化和免疫抑制作用,有很大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为临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类风湿关节炎膝关节损害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且治疗难度较大,临床致残率较高。研究类风湿关节炎膝关节损害的临床治疗现状并加以总结,以期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膝关节损害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前,中医界鲜有从《伤寒论》六经辨证角度分析论治类风湿关节炎.结合相关经典原文及现有临床研究,可知阳气亏虚是类风湿关节炎发病的重要原因,以少阴心、肾为基础论治类风湿关节炎具有充分证据.临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常用经方有麻黄附子细辛汤、当归四逆汤等.  相似文献   

10.
探讨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辨别类风湿关节炎的基本证型及主要症状,通过对比说明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优势及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临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药物多种多样,但尚无根治方法.从新的角度探索类风湿关节炎治疗方案,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时间治疗学是时间生物学在治疗学中的应用,优化给药时间可能会最大限度地提高疗效和减少不良反应.通过梳理国内外时间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文献认为,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表现具有昼夜节律性,其时间治疗学药物研究涉及糖皮质激...  相似文献   

12.
类风湿关节炎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功能锻炼、物理治疗、手术治疗。国内外学者均强调非药物治疗的重要性,综述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物理疗法现状及运用进展,以期为今后临床开展类风湿关节炎物理疗法提供思路和依据。  相似文献   

13.
CT扫描寰枢关节对诊断类风湿关节炎价值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40例确诊为类风湿关节炎的寰枢关节及其附近骨质软组织改变,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资料。方法CT扫描从枢椎至枕骨底部逐层薄层扫描,显示枢椎、寰椎、枕骨底部及周围组织类风湿关节炎的各种征象。结果4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寰枢关节改变,Ⅰ期9例,Ⅱ期12例,Ⅲ期10例,Ⅳ期9例。结论利用CT薄层扫描,可清晰显示寰枢关节类风湿关节炎的各种征象,使临床能全面掌握类风湿关节炎病情而作出更好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4.
傣医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具有良好疗效,有其特色治疗优势;但是,其治疗经验及用药特色相对分散,数据匮乏.通过对相关傣医文献的收集与整理,在已有的基础上,针对名老傣医的经验传承与傣药用药特色进行深入挖掘.傣医认为,类风湿关节炎主因感受外界风寒、风热之邪而致体内四塔失调、五蕴失常.根据病因病机,大致可分为风火盛证和风水盛证,风火...  相似文献   

15.
JAK抑制剂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一种新型小分子靶向口服药物,通过抑制JAK通路降低细胞因子信号转导、细胞因子诱导的基因表达及细胞的激活,从而降低多种慢性炎症反应。从2017年第一款JAK抑制剂托法替尼进入中国并被批准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后,打破了传统抗风湿药物和生物药的治疗途径,开启了口服生物制剂治疗的新时代,为医生和倾向于口服治疗方案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提供了一个新的治疗选择。由于类风湿关节炎疾病的特殊性,加上部分患者对甲氨蝶呤不敏感,甲氨蝶呤与生物制剂的结合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以JAK抑制剂联合甲氨蝶呤这一治疗方案为论述点,通过对近5年国际医疗领域采用这一方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相关研究进行归纳总结,并阐述其有效性和安全性,为国内风湿领域在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上提供一些新见解。  相似文献   

16.
《黄帝内经》中载阳气柔者可养筋,筋养即利关节。若阳气虚衰或失调,则不养筋脉,痹病丛生。实脾理肝法切中病机,通过培土、疏木,既滋养阳气又使阳气柔和,还可安五脏、调体质。再结合地域、人群体质特征为佐据,说明采用实脾理肝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确有疗效。  相似文献   

17.
从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症状、促炎细胞因子、糖皮质激素、褪黑素、催乳素的昼夜节律探讨类风湿关节炎的炎症病理机制及糖皮质激素的治疗时间。国内外诸多研究表明,类风湿关节炎的炎症反应与夜间褪黑素、催乳素的过度升高及糖皮质激素的相对不足两方面密切相关;早期使用甲氨蝶呤加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可有效缓解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症状及降低疾病活动度,然而小剂量糖皮质激素的治疗时间一直存在争议。目前,临床以隔日疗法(在隔日早晨一次性给予2 d的皮质类固醇总量)为主,但近年来研究表明,改良释放型糖皮质激素(在22:00定时口服药物,在2:00—3:00释放药物)比常规即刻释放型糖皮质激素具有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实施类风湿关节炎"一病一品"护理,提升专科护理品牌形象。方法:类风湿关节炎患者780例,采用多方位的临床护理措施,为患者提供周到、细致的临床护理。结果: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时间3.2 d,降低患者平均住院费用1919元;明显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减轻患者抑郁、焦虑症状,提高患者睡眠质量,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通过类风湿关节炎"一病一品"护理活动的开展,达到了提升专科护理品牌效应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腰腿痛宁胶囊联合八段锦治疗早期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为临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提供新思路.方法:将84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治疗组给予腰腿痛宁胶囊联合八段锦治疗,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片治疗,根据病情临时使用对乙酰氨基酚.2组均以8周为1个疗程.观察2组临...  相似文献   

20.
目前,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优选策略是控制炎症与其他病理反应,缓解其疼痛不适等临床症状。槲皮素具有抑制炎症介质的表达和分泌、抗氧化、免疫调节、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的生成,以及抑制滑膜细胞增生等多种生物活性,可抑制类风湿关节炎的病理进程。槲皮素在预防和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