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背景:有临床研究报道牙本质保护膜在用于烤瓷全冠牙体预备后牙本质面的保护处理后,能有效降低基牙敏感度。 目的:体外实验观察牙本质保护膜封闭牙本质小管的效果。 方法:将20颗完好离体人前磨牙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牙本质表面不作任何处理,对照组牙本质表面涂布格鲁玛脱敏剂,实验组牙本质表面涂布牙本质保护膜,在扫描电镜下观察牙本质小管口封闭情况。 结果与结论:扫描式电子显微镜观察显示,实验组牙本质小管口密度和直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P < 0.05),牙本质小管口相对面积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P < 0.01)。表明牙本质保护膜在减小牙本质小管的密度和直径方面的作用优于格鲁玛脱敏剂。  相似文献   

2.
背景:多项体外实验证实硅酸三钙不仅可以通过自固化过程与牙本质紧密结合,而且在生理环境下能诱导牙本质再矿化,有效阻塞牙本质小管。 目的:进一步验证硅酸三钙对牙本质小管的封闭作用。 方法:选择正畸患者拔除的第一前磨牙制作离体牙本质盘36块,分别经 0.29 mol/L EDTA 内浸置 2 min,6%柠檬酸蚀 1 min 后冲洗,蒸馏水超声清洗 20 min 3种方法预处理,模拟具有牙本质小管不同开放程度的牙本质敏感症。以上每组随机分为3个亚组,即硅酸三钙组、氟化钠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前2组每天早晚分别用对应材料涂刷表面,2 min/次,空白对照组不处理,其余时间全部置于人工唾液 37 ℃恒温箱中保存。14 d后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各组处理前后牙本质形态,并计算开放牙本质小管直径和面积。 结果与结论:经不同预处理后牙本质小管都呈开放状态,但柠檬酸和EDTA预处理溶液较蒸馏水有更强的脱矿作用,牙本质小管更加清晰。各组经氟化钠或硅酸三钙涂擦后,牙本质小管口有不同程度沉积物,且开放牙本质小管面积及平均直径较空白对照组小(P < 0.05);经硅酸三钙涂擦的牙本质小管几乎完全均质封闭,偶见有单个孤立开放的牙本质小管口,开放牙本质小管面积及平均直径都明显低于氟化钠对照组(P < 0.05)。证实硅酸三钙可有效封闭牙本质小管,且效果优于氟化钠;在治疗牙本质过敏时,如果先用EDTA或酸蚀剂处理,脱敏效果会更完善。  相似文献   

3.
背景:虽然目前枸橼酸溶液已被逐渐运用于制作牙本质敏感模型方面的研究,但仍未得出一个有效的统一浓度及酸蚀时间。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枸橼酸酸蚀牙本质盘不同时间的效果,以获得研究牙本质敏感症的可靠体外实验模型。 方法:选取30颗前磨牙并制作成牙本质盘,经碳化硅水磨砂纸抛光、枸橼酸酸蚀处理,扫描电镜观察牙本质盘表面酸蚀后的形态学特征,测量牙本质小管的直径,比较分析不同浓度枸橼酸溶液(5%,10%,15%)分别酸蚀不同时间(30,60,120,180 s)对牙本质样本表面玷污层的去除效果、开放牙本质小管的能力。 结果与结论:枸橼酸溶液具有较强的酸蚀作用,其去除玷污层的能力随着酸蚀时间延长及溶液浓度的增加而加强。5%枸橼酸溶液酸蚀各时间组、10%和15%枸橼酸溶液酸蚀30 s或60 s时去除玷污层能力有限,仍有牙本质小管受到不同程度的玷污层覆盖;10%、15%浓度组各酸蚀120,180 s均可使表面玷污层去除,暴露牙本质小管。15%枸橼酸酸蚀120,180 s组的牙本质小管直径较10%浓度组大(P < 0.05),而10%枸橼酸酸蚀120,180 s组的牙本质小管直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 0.05)。提示10%枸橼酸溶液酸蚀牙本质样本120 s是去除玷污层,暴露牙本质小管的最佳方法。关键词:牙本质敏感模型;枸橼酸;牙本质;扫描电镜;牙本质小管直径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2.16.026  相似文献   

4.
背景:MS Coat、极固宁脱敏剂均可以有效封闭牙本质小管,隔绝外界刺激,降低牙本质敏感。国内外学者对两者效果的对比多为描述性、定性研究。 目的:通过扫描电镜定量观察MS Coat、极固宁脱敏剂对牙本质小管的封闭效果,并做出比较。 方法:将30颗人离体新鲜第三磨牙样本制成3 mm厚的牙本质盘,以17%EDTA液体处理牙本质表面2 min,随机均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MS Coat组和极固宁组分别用MS Coat脱敏剂和极固宁脱敏剂对牙本质表面进行处理,采用扫描电镜观察各组牙本质表面和纵剖面结构。 结果与结论:①表面观察:空白对照组牙本质小管全部开放;MS Coat组绝大部分牙本质小管口被堵塞;极固宁组牙本质小管口覆盖不规则鳞状晶体物质,仍可见一小部分暴露的牙本质小管口,但直径变窄。②纵剖面观察:空白对照组牙本质小管呈条状平行排列,无任何堵塞物;MS Coat组小管口有沉淀物沉积,较致密,基本上封闭了牙本质小管口;极固宁组牙本质小管内有鳞片状晶体物质沉积。组间牙本质直径及小管数量比较:空白对照组>极固宁组> MS Coat组(P < 0.05)。表明MS Coat脱敏剂和极固宁脱敏剂均能有效封闭牙本质小管,且MS Coat脱敏剂的封闭效果优于极固宁。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生物材料;骨生物材料; 口腔生物材料; 纳米材料; 缓释材料; 材料相容性;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5.
背景:基于流体动力学说,选择良好的生物材料封闭暴露的牙本质小管口是国际上对治疗牙齿敏感研究的热点。草酸铁溶液可以在牙本质小管内形成结晶样结构。 目的:观察草酸铁溶液结合全酸蚀黏结系统处理牙本质后黏结界面的形态学变化。 方法:选择无龋人离体智齿12颗,去除牙冠牙釉质,暴露牙本质。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32%磷酸酸蚀剂酸蚀牙本质黏结面,实验组用5.3%草酸铁溶液处理表面1 min后充分冲洗10 s,两组表面再充填树脂。平行牙长轴方向片切制备扫描电镜试样,在扫描电镜(SEM)下观察黏结界面的微观形态。 结果与结论:实验组草酸铁产生的结晶样结构几乎堵塞全部牙本质小管开口,树脂层伸出无数短小树脂突嵌于硬化的牙本质小孔内。对照组局部区域混合层与其下方未脱矿的牙本质间有明显的裂隙出现,树脂突较粗,但长短不均匀,可见树脂突的断裂。提示,5.3%草酸铁溶液能够在牙本质小管内形成结晶,使牙本质小管口封闭良好。对照组可见树脂突的断裂,牙本质小管暴露,封闭不严密。说明5.3%草酸铁溶液结合全酸蚀黏结系统治疗牙本质龋能够提高其临床治愈率。  相似文献   

6.
背景:研究发现表没食子儿茶素浸食子酸酯具有抑制免疫炎症反应、抗菌、抗氧化、抗突变和抗癌等多种功效。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探讨表没食子儿茶素浸食子酸酯对牙本质龋再矿化方面的影响。 方法:将30颗正畸拔除的人离体牙按照随机数字表均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在乳酸脱矿系统制成牙本质龋后,分别置于2 g/L表没食子儿茶素浸食子酸酯溶液、饱和Ca(OH)2溶液、人工唾液中12 d进行再矿化实验,测定3种溶液中牙本质块表面显微硬度,扫描电镜观察牙本质块表面再矿化结果。 结果与结论:按照再矿化后牙本质表面显微硬度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排列为:对照组、实验组、空白对照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 < 0.05),结果表明表没食子儿茶素浸食子酸酯与Ca(OH)2在牙本质再矿化方面的作用好于人工唾液,两者均能促进牙本质龋的再矿化,且表没食子儿茶素浸食子酸酯促进牙本质龋再矿化效果低于Ca(OH)2。扫描电镜显示,对照组牙本质表面附着有大量沉积物,未见牙本质小管开口;实验组也可见沉积物附着牙本质表面,但较平整;空白对照组牙本质表面沉积物较少,可见有未覆盖沉积物的牙本质小管口。扫描电镜结果定性证明了表没食子儿茶素浸食子酸酯能促进脱矿牙本质的再矿化。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生物材料;骨生物材料; 口腔生物材料; 纳米材料; 缓释材料; 材料相容性;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7.
背景:将纳米羟基磷灰石与成牙本质细胞共同培养能更直观反映羟基磷灰石作为齿科盖髓材料的细胞相容性,但体外培养成牙本质细胞较困难。 目的:观察纳米羟基磷灰石和氢氧化钙对小鼠成牙本质细胞的活性的影响。 方法:取胎鼠下颌第一磨牙牙胚,采用组织块培养法对小鼠牙乳头细胞进行原代培养,倒置显微镜下挑选具有成牙本质样细胞形态的细胞观察细胞形态及生长情况。采用RT-PCR法对细胞牙本质涎磷蛋白的表达进行鉴定,确定为成牙本质样细胞。取对数生长期的第4代成牙本质样细胞,分别用含有100 mg/L纳米羟磷灰石和100 mg/L氢氧化钙的培养基培养1,3,5,7天,并设置空白对照组。 结果与结论:CCK-8法检测结果显示,培养1,3,5,7 d,纳米羟基磷灰石组的细胞生长良好。培养3,5,7 d,氢氧化钙组细胞活性低于空白对照组(P < 0.01)。碱性磷酸酶测定法检测结果显示,羟基磷灰石和氢氧化钙均对碱性磷酸酶活性无明显影响。结果证实,纳米羟基磷灰石对成牙本质细胞活性无影响,氢氧化钙对其细胞活性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背景:各种封闭牙本质小管和降低牙本质小管内液体流动性的方法具有不同程度的治疗效果。目的:观察六氟硅酸铵溶液对牙本质小管的封闭作用,探讨六氟硅酸铵溶液治疗牙本质敏感症的可能机制。方法:选择离体第3磨牙制作离体牙本质盘12块,并分预处理4组。分别经0.29mol/LEDTA内浸置2min;6%柠檬酸内浸置2min;50%柠檬酸内浸置2min;蒸馏水超声清洗20min预处理。以上每组随机再分为3个亚组,分别应用试验药物0.476mol/L六氟硅酸铵溶液、对照药物2.36mol/L银氟二铵溶液或生理盐水处理3min,然后应用扫描电镜技术观察牙本质小管经试验药物处理前后开放情况,经光电子能谱分析氟、硅、银、磷、钙组成比。结果与结论:扫描电镜下可以看到经六氟硅酸铵溶液和银氟二铵溶液处理后牙本质小管开放面积明显减小;经六氟硅酸铵溶液处理后牙本质小管中所形成的沉淀物中含有硅、钙和磷,呈现为一种硅磷酸钙盐复合体,经银氟二铵溶液处理后牙本质小管仍处于开放状态,表面有不同程度的沉积物覆盖;两种含氟药物处理后的牙本质小管开放面积存在显著性差异。结果提示,六氟硅酸铵溶液有明显封闭牙本质小管作用,且封闭效果随酸性预处理溶液的pH值降低而降低。  相似文献   

9.
背景:NovaMin是一种生物活性玻璃离子,其有效成分与唾液发生反应后形成羟基磷灰石晶体沉积在牙齿表面,封闭暴露的牙本质小管,可用于治疗牙本质过敏症。 目的:观察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后含NovaMin生物活性玻璃子牙膏对患牙敏感症的影响。 方法:从543例患者中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出96例慢性牙周炎患者参加试验,遵照随机、双盲、对照的原则随机分成2组,进行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后,试验组用含NovaMin生物活性材料的专效修复抗敏牙膏刷牙,对照组用不含NovaMin生物活性材料的牙膏刷牙。分别在抗敏试验前和抗敏试验后4周采用目测类比疼痛评分评价患牙空气刺激的敏感程度。 结果与结论:共88例患者完成试验,两组各44例。使用牙膏4周后,试验组目测类比疼痛评分由抗敏试验前时的4.25±1.87降低至2.53±1.22,试验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对照组目测类比疼痛评分由抗敏试验前时的4.03±1.92降低至3.63±1.45,试验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试验组降低程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 < 0.05)。表明含NovaMin生物活性玻璃离子的抗敏感牙膏可有效减缓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术后的牙本质过敏症状。  相似文献   

10.
评价用聚乙二醇系列的表面改性剂PEG、F127及PELA改性的纳米羟基磷灰石/聚乳酸复合材料的亲水性和溶胀性,先对纳米羟基磷灰石进行表面改性处理后,再综合用传统的溶液共混、流延法及热压法将改性的和未改性的纳米羟基磷灰石分别与聚乳酸制备成复合薄膜。检测结果表明:改性剂分别被涂敷于纳米羟基磷灰石上,改性处理能够改善纳米颗粒在基材内的分布;改性的纳米羟基磷灰石/聚乳酸复合材料比未改性的对比材料的表面接触角小、表面能大、亲水性好、溶胀度大,达到饱和溶胀度的时间长。改性的纳米羟基磷灰石比未改性的羟基磷灰石改善基体聚乳酸的亲水性和溶胀性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11.
背景:自体牙本质颗粒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各种骨增量手术中。适度的脱矿处理可以使牙本质表面的胶原和生长因子暴露,促进骨再生,但脱矿程度如何控制尚无明确报道。目的:评价不同程度脱矿的自体牙本质颗粒作为骨移植材料,在牙槽骨位点保存术中的促进骨再生效能。方法:选取比格犬6只,均拔除双侧下颌第二、三、四前磨牙,经过打磨、粉碎、筛选、浸酸、消毒、清洗等处理制成直径0.5-1.0 mm的牙本质颗粒,浸入2%硝酸中不同时间进行不脱矿(0 min)、轻度(1 min)、中度(10 min)及重度(40 min)脱矿处理,将4种自体牙本质颗粒随机植入4个拔牙窝内,未植入牙本质颗粒的拔牙窝为空白对照。移植后6个月对植骨区进行大体观察、影像学检查和组织学观察。结果与结论:(1)大体观察:植入牙本质颗粒组牙槽嵴顶丰满,空白对照组牙槽嵴顶凹陷不连续;(2)锥形束CT检测显示,植入牙本质颗粒组牙槽嵴连续平整,空白对照组嵴顶不连续且牙槽窝内密度较低,未脱矿组、轻度脱矿组牙槽窝内密度不均,可见散在的高密度影;中度脱矿组牙槽窝充实,密度均匀;重度脱矿组牙槽窝内大面积空虚,呈低密度影象;(3)组织学观察:未脱矿组仍有较多的牙...  相似文献   

12.
背景:生物活性玻璃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且具有抑制口腔致龋细菌和牙周相关细菌及抗牙本质过敏的作用。 目的:评价生物活性玻璃促进早期人工釉质龋再矿化的作用。 方法:将新鲜拔除的30颗牛切牙制成人工龋模型,将标本在37 ℃人工脱矿液内脱矿72 h,用扫描电镜观察脱矿后釉质表面的平滑情况,用显微硬度仪测量脱矿后釉质的显微硬度。然后随机分为3组,每组10个。采用pH循环法模拟人口腔环境,将3组标本分别浸泡在生物活性玻璃溶液、氟化钠溶液及人工唾液内,3次/d,10 min/次,循环浸泡20 d,扫描电镜检测标本脱矿及再矿化情况,用显微硬度计检查牙釉质显微硬度。 结果与结论:浸泡在生物活性玻璃溶液中的牙釉质表面较浸泡在其他两溶液中的牙釉质表面光滑平整,无空隙存在;浸泡在生物活性玻璃溶液中的牙釉质表面显微硬度高于浸泡在其他两溶液中的牙釉质表面显微硬度(P < 0.05)。说明生物活性玻璃在体外实验中能促进早期釉质龋的再矿化。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铒铬钇钪镓石榴石(Er,Cr∶YSGG)激光无水条件下照射牙本质的表面形态,探讨此激光可能的临床应用.方法 人离体前磨牙制备1.5 mm厚的牙本质片11张.1张未做任何处理,作为对照组;其余10张分为5组,无水条件下行Er,Cr∶YSGG激光照射,输出功率分别为1、2、3、4、6W,常规制SEM标本,扫描电镜观察牙本质表面的形态变化.结果 无水Er,Cr∶YSGG激光照射后,随着输出功率的增加,牙本质表面可见小管管腔缩窄,部分小管封闭;3~6W激光照射后牙本质表面出现微裂、炭化等热损伤改变.结论 1~2 W无水Er,Cr∶YSGG激光照射时可起到较为理想而安全的缩窄和封闭牙本质小管的作用,在临床上有望用于治疗牙本质过敏症.  相似文献   

14.
背景:有关纳米含氟羟基磷灰石牙种植体材料生物相容性的报道较少。 目的:检测纳米含氟羟基磷灰石牙种植体材料的体外生物相容性。 方法:采用溶胶凝胶技术分别制备羟基磷灰石与纳米含氟羟基磷灰石。①溶血性实验:在0.2 mL稀释兔抗凝血中分别加入0.01,0.15,0.2 g/L纳米含氟羟基磷灰石溶液、生理盐水及蒸馏水各10 mL,检测各组上清液吸光度值。②体外细胞毒性实验:分别以100%,50%纳米含氟羟基磷灰石浸提液、100%羟基磷灰石浸提液、苯酚溶液及RPMI1640培养液培养传至第2代的L929细胞,MTT法检测培养2,4,7 d的吸光度值。 结果与结论:体外溶血性实验显示,各浓度梯度纳米含氟羟基磷灰石的溶血率均在5%以内,符合医用材料的溶血要求。体外细胞毒性实验显示,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100%,50%纳米含氟羟基磷灰石浸提液组细胞贴壁覆盖率增加,细胞密度增高,细胞为长梭形或多角形,细胞增殖及形态与RPMI1640培养液组、羟基磷灰石组无明显差别,细胞毒性为0级。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生物材料;骨生物材料; 口腔生物材料; 纳米材料; 缓释材料; 材料相容性;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15.
背景:不同粒径与形貌的纳米羟基磷灰石具有不同的表面特性与生物活性,通过对羟基磷灰石表面进行改性,进而合成出不同粒径的纳米羟基磷灰石,可扩大纳米羟基磷灰石的应用领域。 目的:分析了水热合成法制备羟基磷灰石过程中,实验条件如修饰剂种类、pH值等对羟基磷灰石粒径的影响。 方法:以磷酸与硝酸钙为原料,D-山梨醇、聚丙烯酸钠以及吐温80作为有机修饰剂,不同pH值条件下,水热合成不同粒径的羟基磷灰石。 结果与结论:无修饰剂时,羟基磷灰石的粒径随pH增加迅速降低。聚丙烯酸钠的存在有利于小粒径羟基磷灰石的生成;D-山梨醇的存在有利于较大粒径羟基磷灰石的生成;吐温80的加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羟基磷灰石粒径。  相似文献   

16.
背景:高分子聚合物聚羟基丁酸酯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及压电性,但也存在脆性大、亲水性较差等不足。 目的:制备不同组成比例的电纺纳米羟基磷灰石/聚羟基丁酸酯纤维支架材料,分析其结构及性能。 方法:通过气流-高压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纳米羟基磷灰石质量百分比分别为0、10%、20%、30%的电纺纳米羟基磷灰石/聚羟基丁酸酯纤维支架,检测支架材料的微观结构、基团组成、晶相分布、热学性能及表面润湿性。 结果与结论:扫描电镜观察显示,随着纳米羟基磷灰石含量的增大,越来越多的纳米羟基磷灰石颗粒分布于复合纤维表面且分布趋于均匀,到含量达到30%时,纳米羟基磷灰石已基本布满纤维表面,纤维表面的粗糙度也随之增加;差示扫描量热法及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纳米羟基磷灰石的加入可以降低复合纤维中聚羟基丁酸酯的结晶度及结晶规整程度,且纳米羟基磷灰石含量越大效果越明显;随着纳米羟基磷灰石含量的增大,复合支架表面的接触角逐渐降低,亲水性有所提高。表明将纳米羟基磷灰石与聚羟基丁酸酯复合进行电纺可以有效提高材料的表面润湿性及结晶度,改善材料的亲水性及脆性,且纳米羟基磷灰石含量越高作用越明显。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生物材料;骨生物材料; 口腔生物材料; 纳米材料; 缓释材料; 材料相容性;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17.
背景:研究证实牙本质颗粒具有良好的成骨潜能,其中未脱矿牙本质颗粒的空间维持作用好,但降解吸收缓慢,延缓了新骨生成速度;完全脱矿牙本质颗粒降解快,但支架作用不佳、新骨生成量有限。目的:评价部分脱矿牙本质颗粒作为骨移植材料的组织反应与成骨效果。方法:收集临床上拔除的废弃牙齿,去除牙釉质、牙骨质和牙髓,保留健康的牙本质,经过粉碎、筛选、煮沸、灭菌等处理制成直径0.5-1.0 mm的未脱矿牙本质颗粒;将牙本质颗粒先浸泡在2%硝酸中脱矿10 min,制成部分脱矿牙本质颗粒。取5只比格犬进行双侧上颌窦开窗提升骨缺损造模,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植入部分脱矿异种牙本质颗粒,对照组植入未脱矿异种牙本质颗粒,术后3个月对植骨区进行大体观察、影像学检查和组织学测量分析。结果与结论:①大体观察:两组植骨区愈合良好,无炎症反应,实验组植骨区表面较平坦,可见少量残留牙本质颗粒包埋在骨基质中;对照组植骨区表面不平整,可见较多牙本质颗粒;②锥形束CT检查:实验组植骨区为低密度的阻射影,牙本质颗粒与周围组织边界不清,移植的牙本质颗粒总体积减小,牙本质颗粒间影像密度较高;对照组可见高密度的牙本质颗粒阻射影,与周围组织边界较明显,牙本质颗粒吸收程度较实验组轻;③组织学观察:两组植骨区均未见明显的炎症细胞浸润,实验组牙本质颗粒呈虫蚀状吸收,周围有新生骨组织围绕,新生编织骨较致密;对照组牙本质颗粒吸收程度较实验组轻,新骨生成率低于实验组(P<0.05);④结果表明:两种牙本质颗粒均可以诱导新骨形成,在相同时间内,部分脱矿牙本质颗粒的成骨效果优于未脱矿牙本质颗粒。  相似文献   

18.
背景:有研究应用脉冲激光沉积合成技术在人工心脏机械瓣膜上沉积胶原制备了新型纳米羟基磷灰石薄膜涂层。 目的:观察此种新型纳米羟基磷灰石薄膜对人脐带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的毒性。 方法:分别采用纳米羟基磷灰石薄膜常温浸提液、纳米羟基磷灰石薄膜高温浸提液、高密度聚乙烯及苯酚溶液培养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72 h内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长状况;培养7 d时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与毒性分级。 结果与结论:培养24 h,纳米羟基磷灰石薄膜常温浸提液组、纳米羟基磷灰石薄膜高温浸提液组和高密度聚乙烯组细胞生长良好,呈梭形,折光性强,3组细胞形态、数量无明显差异;苯酚溶液组细胞多为悬浮、圆形、固缩的死细胞;48 h时,除了苯酚溶液组外,其余3组细胞数量明显增加,细胞生长密集,至72 h时细胞生长旺盛,间隙显著减小。培养7 d内,纳米羟基磷灰石薄膜常温浸提液组、纳米羟基磷灰石薄膜高温浸提液组和高密度聚乙烯组细胞增殖活性无差异,均高于苯酚溶液组(P < 0.05),纳米羟基磷灰石薄膜毒性级别为0至1级,表明纳米羟基磷灰石人工心脏机械瓣膜有良好的组织细胞相容性,无毒性作用。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生物材料;骨生物材料; 口腔生物材料; 纳米材料; 缓释材料; 材料相容性;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19.
目的使用光学相干层析成像(OCT)观察不同方法处理牙本质后牙本质-树脂粘接界面的表现差异。方法选取20颗因治疗需要拔除的人前磨牙, 去除牙齿冠方1/3暴露牙本质, 随机分为A、B、C、D共4组, 每组5颗牙。于各组牙齿牙本质表面涂抹粘接剂并光固化后, 保持A组及C组牙齿表面干燥条件下树脂粘接。于B组及D组牙齿牙本质表面喷洒水雾模拟唾液污染后树脂粘接。在牙本质树脂粘接后使用OCT对样本扫描成像。结果牙本质-树脂粘接界面缺陷在OCT图像上显示为显著高亮度影像, 与周围正常组织及粘接区域分界清晰。无论是在激光蚀刻后或是酸蚀剂蚀刻后, 干燥条件下的树脂粘接并不能完全杜绝牙本质-树脂粘接界面缺陷的发生, 水汽污染条件下树脂粘接后的粘接界面缺陷更加明显。结论 OCT系统在牙本质树脂粘接过程中可对牙本质及牙本质-树脂粘接界面进行有效监测, 能准确显示牙本质-树脂粘接界面缺陷, 具有作为临床治疗过程实时监测系统的潜力。相比于激光蚀刻技术, 磷酸酸蚀剂蚀刻操作简便, 且能减少干燥或污染状态下牙本质-树脂粘接界面缺陷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应用纳米级材料“羟基磷灰石-胶原蛋白-壳聚糖”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修复小鼠胫骨5mm的缺损,探讨其对长骨缺
损的修复效果。方法 原代分离培养小鼠BMSCs,进行干细胞相关生物学特性检测。制备纳米级材料羟基磷灰石-胶原蛋白-壳聚糖的新型复合材
料,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材料结构,检测支架材料的孔隙率、降解率。制备小鼠胫骨5mm离断性缺损模型30只,分3组进行骨修复,每组10只:
A组(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蛋白-壳聚糖材料复合BMSCs);B组(单纯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蛋白-壳聚糖材料);C组(单一纳米级羟基磷灰石
复合BMSCs)。于8周时各组动物麻醉并取材,HE染色观察缺损区成骨情况,X线检测骨修复情况。结果 原代分离的BMSCs具有成纤维细胞形态,
表达间充质干细胞的表面标记,符合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制备的纳米级羟基磷灰石-胶原蛋白-壳聚糖支架具有丰富的孔隙,支架内部孔隙间
有广泛的交通,孔隙大小均匀,直径为100~200μm,孔隙率72.3%~92.7%之间,平均为82.5%左右,支架降解率为(60.3±5.4)%。修复8周后,
A组可见支架材料大部分降解,无炎性反应,并见大量成熟板层骨样结构。 X线评分显示A组在缺损区可见新生骨痂且新骨密度增高,形成骨桥
并与两端桥接,而B、C组效果不理想,与A组相比差异明显 (P<0.01)。 结论 纳米级材料“羟基磷灰石-胶原蛋白-壳聚糖”复合BMSCs对于小
鼠胫骨骨缺损修复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