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目的 分析重庆市体检人员脂肪肝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2150例重庆市体检人员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体质量、血糖、血压、血脂、 肝脏B超等检查,统计脂肪肝患病率,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脂肪肝危险因素.结果 本次研究对象共12150例体检者,检出脂肪肝3871例,比例为31.88%; 男性体检者的高甘油三酯、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血压、高空腹血糖、高尿酸等比例均显著高于女性体检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 <0. 05或P <0.01).男性、年龄、高血压、空腹血糖、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尿酸、体质量指数增加是脂肪肝的危险因素;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加是脂肪肝 的保护因素.结论 重庆市健康体检人群脂肪肝患病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且男性高于女性,脂肪肝的预防要以维持正常血脂水平、控制体重为主.  相似文献   

2.
目的 本研究旨在从血清生化标志物层面探讨影响不同性别中年体检人群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1年3月-2022年3月在平凉市某二级甲等医院体检的460例中年人群作为研究对象,收集中年体检人群的一般资料、体质量指数、血压及血清生化标志物水平,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探讨影响中年体检人群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生的血清生化标志物。结果 460例研究对象中137例患NAFLD,患病率为31.5%。Logistic回归显示,体质量指数、空腹血糖、甘油三酯、尿酸是中年男性人群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危险因素,年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中年男性体检人群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保护因素(P<0.05)。体质量指数、血红蛋白、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是中年女性体检人群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平凉市中年体检人群非酒精性脂肪肝患病情况需要引起重视,尤其注意控制体质量指数、空腹血糖及甘油三酯,同时应当大力发展初级医疗保健筛查,提高自我筛查意识,维护人群整体健康。  相似文献   

3.
张拥军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9):2470-2471
目的分析体检人群脂肪肝的患病率及其发病危险因素。方法将研究对象按年龄、性别分组,分析3 378例体检脂肪肝的患病率,比较不同年龄段和性别间脂肪肝患病率及发病危险因素的差异;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脂肪肝与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血压、血糖(GLU)、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3 378例体检人群脂肪肝的患病率为24.30%,脂肪肝的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男性脂肪肝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对脂肪肝患病率有影响的是性别、BMI、GLU、TC、GLU、HDL-C6项。结论目前健康体检人群脂肪肝的患病率较高,中心性肥胖、高血糖、脂质代谢紊乱与脂肪肝有很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广西地区人群肥胖与年龄、性别、民族、脂代谢紊乱及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对1555例参加健康体检的人群的资料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体重指数(BMI)与性别、民族、年龄、血压、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脂肪肝、心电图异常及糖尿病、高血压病、冠心病、脑血管病病史等因素的相关关系。结果:BMI与脂肪肝、收缩压、甘油三酯及高血压病史密切相关;与民族密切相关,非广西壮、汉族以外的其他民族BMI最高,广西汉族次之,广西壮族最小;与性别密切相关,男性:BMI高于女性。结论:对容易出现肥胖的人群及男性应注意监控体重,肥胖的人群除了控制体重外,还应治疗伴随的脂肪肝、高血压及高脂血症。  相似文献   

5.
健康体检人群脂肪肝患病率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健康人群脂肪肝的患病率,探讨脂肪肝的影响因素。方法对1161例健康体检的结果进行分析,体检项目包括体格检查、代谢指标检验和肝脏B超检查。应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1161例中脂肪肝患病率为22.05%,男性27.79%,女性12.44%。脂肪肝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高,60岁以前男性高于女性(P〈0.001),60岁以后患病率有所下降,但女性高于男性(P〉0.05)。②脂肪肝组除HDL-C外,年龄、BMI、腰围、舒张压、空腹血糖、TC、TG、LDL—C均显著高于非脂肪肝组(P〈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TG、腰围、空腹血糖、BMI、舒张压、LDL-C、年龄和性别等指标与脂肪肝密切相关。结论健康人群脂肪肝患病率高,男性高于女性,高脂血症、超重及肥胖、糖代谢紊乱、高血压、年龄、男性等为脂肪肝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济南市体检人群脂肪肝患病情况,探讨其主要危险因素,为脂肪肝一级预防提供依据。方法2011年3月对济南市2 162名18岁以上体检人员进行调查,分析其年龄、身高、体质量、行为习惯及肝功、血脂、空腹血糖等血清学指标,同时行肝脏超声检查。结果济南市体检人员脂肪肝检出率为20.3%,男性检出率高于女性(P<0.05),男性40~岁组检出率最高,女性50~岁组检出率最高。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体质量指数、腰围、血压、空腹血糖水平、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饮酒等与脂肪肝密切相关。结论济南市成人脂肪肝检出率较高,且以中老年多见。男性、肥胖、高血压、高脂血症、高血糖、饮酒等是脂肪肝患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某市公务员脂肪肝患病状况及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某市公务员脂肪肝患病状况及危险因素.方法:采用logistic回归对10 097份公务员健康体检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脂肪肝患病率为20.33%,男性脂肪肝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是女性的5.49倍;随年龄增加,保健级别的升高,脂肪肝患病率逐渐增高.性别、年龄、保健级别、饮酒、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血糖、尿酸、甘油二酯、胆固醇、转氨酶(Aminotransferase,ALT)与脂肪肝的发生密切相关;其中BMI、甘油二酯、性别是最主要的相火因素,其OR值分别为3.780、2.802、2.650.结论:高体重指数者、高甘油三酯者及男性是公务员脂肪肝的高风险人群.  相似文献   

8.
目的 调查分析西安市某体检人群脂肪肝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为今后采取针对性地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在西安市第三医院具有完整体检资料的健康体检者9 096例,确定脂肪肝患病者,同时收集人体测量学、生化免疫指标、疾病史,通过年龄、性别分层研究其患病情况。资料分析采用卡方检验、t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 9 096例调查对象中,共检出脂肪肝2 290例,患病率25.18%。男性患病率显著高于女性(P<0.01);女性60~69岁患病率最高(22.67%),男性30~39岁患病率最高(41.29%)。脂肪肝组体质量指数、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空腹血糖、血尿酸、收缩压、舒张压的均值水平显著高于非脂肪肝组,高密度脂蛋白显著低于非脂肪肝组(P<0.01);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体质量指数、舒张压、空腹血糖、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血尿酸、胆囊疾病是脂肪肝的危险因素。 结论 西安市体检人群脂肪肝患病率男性高于女性,超质量及肥胖、血脂异常、高血压、高血糖、高尿酸血症及胆囊疾病是其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初步研究企事业职工体检人群中脂肪肝患病情况与相关因素.方法 对体检中心随机选出2 168例体检人群(均无病毒性肝炎),对其一般资料脂肪肝的患病率、血糖、血脂、肝功能进行分析.结果 2 168例受检人群中脂肪肝检出为1 147例,占52.91%.其中男性检出率为64.15%,女性检出率为33.71%.男女检出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脂肪肝组血糖、血脂、肝功能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1).结论 初步结果显示哈尔滨市企事业职工体检人群中脂肪肝患病率较高,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并且脂肪肝的发生与高血糖、高血脂关系密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检测可用作脂肪肝的筛查、诊断、治疗及预后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调查健康体检人群甲状腺结节(TNs)检出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早期防治TNs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22年1月1日至2023年4月30日15 393例健康体检人群,均进行多普勒超声检查,按年龄分层及性别统计TNs患病率,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TNs影响因素。结果 15 393例健康体检者,共检查出5 001例TNs,检出率为32.49%(5 001/15 393)。男性不同年龄组TNs检出率均低于女性(P<0.05)。健康人群随着年龄增长TNs检出率呈升高趋势(P<0.05)。两组体重指数、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性别、年龄、吸烟、饮酒、高脂血症、糖尿病、代谢综合征、脂肪肝、焦虑、抑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性别、糖尿病、脂代谢综合征、脂肪肝、焦虑、抑郁均为TNs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健康体检人群TNs检出率较高,主要与年龄、性别、糖尿病、脂代谢综合征、脂肪肝、焦虑、抑郁等因素有关,临床应在健康体检中普及甲状腺彩超检查项目,以...  相似文献   

11.
肥胖与血脂、血压、脂肪肝等因素关系的Logistic回归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探讨广西地区人群肥胖与年龄、性别、民族、脂代谢紊乱及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对1598例参加健康体检人群的资料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肥胖与性别、民族、年龄、血压、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脂肪肝、心电图异常及糖尿病、高血压病、冠心病、脑血管病病史等因素的相关关系。结果:在控制混杂因素后肥胖与脂肪肝、收缩压、甘油三酯浓度密切相关,与民族密切相关,非广西壮、汉族以外的其他民族体重指数(BMI)最高,其次是广西的的汉族,BMI最小的是广西壮族。与性别密切相关,男性BMI高于女性。与心电图异常呈负相关。结论:对容易出现肥胖的人群及男性应注意监控体重。肥胖的人群除了控制体重外,还应治疗伴随的脂肪肝、高血压及高脂血症。  相似文献   

12.
李娟   《中国医学工程》2010,(2):77-78
目的探讨脂肪肝发生和血脂、转氨酶之间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本院体检的922例健康人群,对其总胆固醇(TCH)、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谷氨酰氨基转移酶(GGT)及血尿酸(UA)及脂肪肝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受检人数922例,脂肪肝检出人数216例(23.43%),其中男性为148例(29.96%),女性为68例(15.89%)。除65岁以上组外,其余各组男性脂肪肝检出率均高于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并随年龄增长,脂肪肝检出率有增加趋势;脂肪肝组ALT、AST、γ-GT、TG、UA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脂肪肝患者的乙肝表面抗原阳性与否对测定结果影响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血肝功能、血脂、血糖及血尿酸的检测,对脂肪肝的早诊断、早治疗以及疗效观察、预后判断上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蔚春生 《河南医学研究》2023,(16):2923-2928
目的 分析郑州市金水区健康体检人群高尿酸血症患病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郑州市金水区行健康体检者10 74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体检结果是否为高尿酸血症将患者分为高尿酸血症组(1 987例)、非高尿酸血症组(8 753例),对比不同年龄段、性别间血尿酸水平、高尿酸血症检出率,统计两组的一般资料并进行比较,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健康体检人群高尿酸血症患病的危险因素。结果 男性、女性均随着年龄的增加,尿酸血症检出率逐渐增加(经趋势性χ2检验,P<0.001)。和女性进行比较,各个年龄阶段男性的尿酸水平、高尿酸血症检出率均相对更高,且随着年龄的增加,尿酸水平也随之不断升高。高尿酸血症组中性别为男性,有高血压、高脂血症、脂肪肝的患者占比,体重指数(BMI)、血清尿素、肌酐、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和舒张压、收缩压均高于非高尿酸血症组,血清HDL-C水平低于非高尿酸血症组。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性别为男性,BMI较高,患...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健康体检人群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的检出情况及影响因素,为预防ICVD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1567例接受了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检查的健康体检人群为研究对象;收集身高、体质量、腰围、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ICVD检出的影响因素。结果 ICVD检出率为41. 1%,其中男性检出率为38. 7%,女性检出率为45. 1%,女性检出率高于男性; 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体质指数、舒张压是男性ICVD检出的危险因素,年龄、舒张压是女性ICVD检出的危险因素。结论缺血性脑血管病与多种因素有关,尤其与年龄、体质量指数、血压关系密切,本研究结果发现的高风险因素为用于筛查高风险人群,并提供针对性的指导,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从而降低患病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从事IT业青年中脂肪肝与肥胖、血脂之间的相关性,指导该人群提高健康水平。【方法】选取2011年至2012年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IT业青年职员227名,检测身高、体质量,计算体质指数,检测肝部超声,血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男性中发现超出正常体质量和脂肪肝的比例(58.65%/36.84%)明显高于女性(18.09%/4.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体质量、超出正常体质量(超重和肥胖)组的脂肪肝检出率(6.9%vs 47.37%)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重、肥胖以及脂肪肝组的甘油三酯及总胆固醇水平分别明显高于体质量正常及无脂肪肝人群,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总胆固醇水平、体质指数和男性是与脂肪肝发生相关的危险因素,甘油三酯是肥胖发生相关的危险因素。【结论】IT业青年中男性发生脂肪肝和肥胖比率高于女性,男性、超重肥胖及高胆固醇血症与脂肪肝的发生密切相关,甘油三酯是肥胖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体检人群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的患病现状及其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方法收集体检人群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NAFLD总患病率9.1%,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P<0.05);②腰围、甘油三酯、体重指数进入多因素Logistic(P<0.05);③NAFLD组中代谢综合征患病率16.1%,高于非NAFLD组的5.2%(P<0.05)。结论体检人群NAFLD患病率高,其中女性、年龄增长、肥胖、腹型肥胖、高甘油三酯血症是其危险因素;NAFLD患者存在明显的代谢综合征各组分集聚的特征。  相似文献   

17.
韩晖  高艳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3,38(3):317-320,323
目的:明确上海邮电职工体检人群中脂肪肝的患病率,并探讨其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从2011年参加上海邮电医院健康体检的邮电职工中,抽取接受全套检查者,包括进行体格检查及肝肾功能、空腹血糖、血脂全套、尿酸以及腹部B超等检查。结果:经腹部B超共检出脂肪肝6 347例(33.58%),男性5 114例,检出率45.15%,女性1 233例,检出率16.28%,男性脂肪肝检出率显著高于女性,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脂肪肝检出率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脂肪肝组在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体质量指数、三酰甘油、年龄、空腹血糖、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尿酸、舒张压水平均显著高于非脂肪肝组(P0.01),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显著低于非脂肪肝组(P0.01)。结论:上海邮电职工体检人群中脂肪肝检出率高,男性检出率显著高于女性,肥胖、糖尿病、血脂异常、年龄、高血压、高尿酸血症均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重庆市1220名高级知识分子脂肪肝患病率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重庆市1220名正高职称人员脂肪肝患病率与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为脂肪肝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2006年重庆市参加健康体检的正高职称人员,先筛选并排除患有肝癌、慢性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肝脓肿等疾病(B超表现与脂肪肝相似的疾病)的人员.然后将经肝脏B超诊断为脂肪肝的患者作为研究组(302人),同时把余下的非脂肪肝组(918人)做为对照组,两组年龄、性别分布相似.最后将两组的血压、血脂、血糖、血尿酸等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重庆市1220名高级知识分子脂肪肝检出率为24.75%,男性检出率(30.47%)明显高于女性(8.04%);脂肪肝组的空腹血糖(FBG)、胆固醇(TG)、甘油三酯(TC)、低密度脂蛋白(IDLC)、血尿酸(UA)水平显著高于非脂肪肝组,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低于非脂肪肝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尿酸(OR=273.47)、甘油三酯(OR-4.13)、空腹血糖(OR=2.92)、收缩压(OR=1.68)、血清总胆同醇(OR=1.68)、低密度脂蛋白(OR=1.44)、舒张压(OR=1.34)这8项指标与脂肪肝的发生密切相关.结论:重庆市高级知识分子脂肪肝患病率较高,与多因素综合作用相关.强调定期体检,加强健康教育,提倡健康的行为和生活习惯将有利于其健康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不同职业人群各年龄段脂肪肝患病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探讨不同职业人群脂肪肝流行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体检中医务人员、高校教师、干警、机关工作人员共11 04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职业进行分组,分析不同职业人群脂肪肝患病情况,根据是否患脂肪肝分为脂肪肝组及非脂肪肝组,对脂肪肝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人群脂肪肝患病率为36.46%,男性患病率(45.41%)高于女性(26.49%),男性40~60岁患病率较高,女性50岁之后患病率开始上升,60岁后患病率较高;不同职业女性脂肪肝患病率无明显不同,而40~60岁的不同职业男性脂肪肝患病率不同,机关工作人员患病率高于其他职业;年龄、体质指数、舒张压、尿素氮、尿酸、空腹血糖、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γ-谷氨酰基转移酶、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乙肝表面抗体与脂肪肝的发生有相关性,其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乙肝表面抗体是保护性因素。结论男性脂肪肝重点防治年龄为40~60岁,女性为绝经期后;生活方式对脂肪肝的发生有明显影响,健康的生活方式可降低脂肪肝的患病风险;脂肪肝患者主要为肝细胞轻、中度损伤,血脂、血压、血糖、血尿酸、体质指数的控制可减少脂肪肝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检测健康体检人群心-踝血管指数(cardio-ankle vascular index,CAVI),分析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纳入2012年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健康体检的重庆市某机关单位875人,测量其CAVI、身高、体质量、血压及空腹状态下的血脂和血糖等项目;根据CAVI结果分为AS组102人和非AS组701人,对不同组别的不同人群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AS组的年龄、男性比例、收缩压、舒张压和空腹血糖等高于非AS组(P<0.05);年龄、性别、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收缩压、甘油三酯是AS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年龄对AS的影响作用最大(OR=4.375)。结论:AS的发生与多因素综合作用有关,应加强高危人群的定期体检,通过控制血压、血糖和血脂等危险因素,降低AS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