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危险因素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PDA)发生的有关危险因素.方法 对2008年1~12月在我院新生儿科住院751例早产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133例行超声心动图检查,48例诊断PDA为病例组,85例非PDA为对照组,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对照研究,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胎龄、出生体重、母亲产前用激素、胎儿宫内窘迫、吸氧、出生窒息、呼吸衰竭、肺透明膜病、败血症、液体摄入、超声心动图检查时机与早产儿PDA的发生有关联,其OR值分别为2.636、2.755、0.311、12、0.431、3.692、3.038、7.085、2.282、2.581、1.026、0.474;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小胎龄、低出生体重、出生窒息、败血症是主要危险因素,其OR值分别是2.517、2.957、13.770、3.493,而母亲产前用激素、吸氧是主要保护因素,其OR值是0.208和0.127.结论 早产儿发生PDA与围生期多种因素有关,有针对性开展围生期保健是降低早产儿PDA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PDA)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10年7月至2011年7月在我院新生儿监护病房住院的早产儿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出生48h后进行超声检查诊断PDA的患儿为病例组,按2.5∶1的比例从动脉导管关闭的早产儿中随机抽取对照组。将两组早产儿的产科合并症、宫内情况、早产儿相关疾病、生后干预及相关检验指标进行对照研究。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纳入病例组96例,对照组250例。单因素分析显示胎龄、出生体重、母亲产前用药情况、早产儿相关疾病及生后干预与PDA相关。趋势卡方检验等级效应分析显示,胎龄越小,出生体重越低,PDA发生率越高,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感染和暂时性甲状腺功能低下是PDA的独立危险因素,胎龄为独立保护因素(OR值分别为2.183、2.935和0.806),P均<0.05。结论本研究中,早产儿PDA与小胎龄、低出生体重、合并感染及暂时性甲状腺功能低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早期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PDA)发生的危险因素,为进一步减少早产儿PDA 的发生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将2013 年1 月至2014 年12 月住院治疗的136 例诊断为有血流动力学意义的PDA(hs-PDA)的早期早产儿(胎龄≤ 32 周)设为病例组,按1:1 的比例从同期住院的早期早产儿中按匹配病例对照原则抽取136 例无hs-PDA 的早产儿作为对照组,两组匹配因素包括性别及胎龄。收集可能与PDA 发生有关的新生儿基本情况、母亲孕期及围产期情况等资料,应用多因素条件logistic 回归分析筛选PDA 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新生儿感染性疾病、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生后24 h 内血小板计数减低及低出生体重与hs-PDA 的发生相关(P<0.05)。多因素条件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新生儿感染性疾病(OR=2.368)及生后24 h 内血小板计数减低(OR=0.996)是hs-PDA 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新生儿感染性疾病及生后24 h 内血小板计数减低会增加早期早产儿hs-PDA 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4.
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危险因素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PDA)发生的有关危险因素。方法对2008年1~12月在我院新生儿科住院751例早产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133例行超声心动图检查,48例诊断PDA为病例组,85例非PDA为对照组,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对照研究,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胎龄、出生体重、母亲产前用激素、胎儿宫内窘迫、吸氧、出生窒息、呼吸衰竭、肺透明膜病、败血症、液体摄入、超声心动图检查时机与早产儿PDA的发生有关联,其OR值分别为2.636、2.755、0.311、12、0.431、3.692、3.038、7.085、2.282、2.581、1.026、0.474;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小胎龄、低出生体重、出生窒息、败血症是主要危险因素,其OR值分别是2.517、2.957、13.770、3.493,而母亲产前用激素、吸氧是主要保护因素,其OR值是0.208和0.127。结论早产儿发生PDA与围生期多种因素有关,有针对性开展围生期保健是降低早产儿PDA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动脉导管是胎儿时期肺动脉与主动脉间的正常血流通道, 为胚胎时期特殊循环方式所必需的血流通道, 如出生后动脉导管持续未闭即诊断为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 PDA), 发病率为10%~15%。右位主动脉弓是较常见的主动脉畸形, 但是动脉导管未闭合并右位主动脉弓相对罕见。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 PDA的诊断并不困难, 但基层医院治疗经验不多, 依然面临挑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收治1例被误治的动脉导管未闭合并右位主动脉弓患儿, 本文介绍其诊治经过, 以资借鉴。  相似文献   

6.
动脉导管是胎儿血液循环的重要生命通道。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s, PG)参与了胎儿时期动脉导管的扩张以及出生后动脉导管的解剖学重塑。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 PDA)是早产儿较为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目前通过抑制局部PG合成是临床上治疗PDA的主要手段, 其中吲哚美辛和布洛芬是最常使用的药物, 但不良反应较多, 因此, PG合成途径的其他靶点成为研究者的重点关注。该文通过复习相关文献, 结合PG在不同时期对动脉导管的生理作用, 对当前治疗PDA的药物及其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以期对该病的治疗和未来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Meta分析探究新生儿先天性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 PDA)与新生儿母亲糖尿病(infants of diabetic mothers, IDM)的相关性, 为新生儿PDA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Web of Science、PubMed、Scopus、Embase、Cochrane、ProQuest、OVID、CNKI、WanFang、VIP、SinoMed数据库, 检索词:动脉导管未闭、动脉导管开放、先天性动脉导管未闭、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1年8月。由两位研究者独立筛检出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 提取文献资料、评价文献质量。以医嘱诊断为准, 将新生儿分为PDA组和非PDA组。按病例所在区域、研究设计、糖尿病类型进行亚组分析。采用Stata 14.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最终纳入Meta分析的文献共11篇(样本总数为1 014 399例)。Meta分析显示, 新生儿PDA组IDM患病率是新生儿非PDA组的1.25倍,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25, 95%CI:(0.97~1.61), P=0.086]。按...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有血流动力学意义的动脉导管未闭(hemodynamically significant patent ductus arteriosus, hsPDA)早产儿布洛芬治疗失败的高危因素。方法 回顾性收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湖北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2018年1月—2023年6月收治的胎龄<34周hsPDA早产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布洛芬组(95例)和布洛芬+手术组(44例),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hsPDA早产儿布洛芬治疗失败的高危因素。结果 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动脉导管直径增大、大脑中动脉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 RI)值≥0.80、总有创机械通气时间延长是hsPDA早产儿布洛芬治疗失败的高危因素(P<0.05)。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动脉导管直径>2.85 mm,大脑中动脉RI值≥0.80,总有创机械通气时间>16 d对hsPDA早产儿布洛芬治疗失败具有预测价值(P<0.05);三者联合预测价值最高,曲线下面积为0.843,灵敏度为86.5%,特异度75.0%(P<0....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传统左后外侧切口动脉导管结扎术、电视胸腔镜下动脉导管结扎术、改良腋下小切口动脉导管结扎术治疗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 PDA)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2020年1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小儿心胸外科收治的PDA患儿临床资料, 根据手术方式分为A、B、C三组, A组采取传统经左后外侧切口动脉导管结扎术, B组采取电视胸腔镜下动脉导管结扎术, C组采取改良腋下小切口动脉导管结扎术。本研究纳入PDA患儿119例, 其中A组41例(男16例, 女25例)、B组37例(男19例, 女18例)、C组41例(男17例, 女24例)。比较三组患儿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胸腔闭式引流量、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 ICU)滞留时间、胸腔闭式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A、B、C三组患儿手术时间[(112.20±26.41)min、(104.51±18.59)min、(114.39±33.28)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术后留置胸腔闭式引流管, B组术后胸...  相似文献   

10.
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观察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 (PDA)发生率、影响因素及血流动力学的变化 ,提供监测及干预治疗的建议。方法  86例胎龄 2 8~ 3 6周、无呼吸机治疗 (未用或已停用 )的早产儿 ,出生 2~ 5d行首次超声心动图检查。对诊断为PDA的早产儿动态超声心动图监测。结果 生后 3~ 4d超声心动图诊断PDA 2 2例 ,胎龄 (3 3 .1± 2 .0 )周。生后 8.5d 2 0例复查 ,16例动脉导管自行关闭 ;4例PDA早产儿经治疗 ,动脉导管关闭 2例 (1例吲哚美辛 ;1例动脉导管再开放 )。最终遗留PDA 3例。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 ,出生体质量越低 ,PDA发生机率越高 (χ2 =2 .890 7 P =0 .0 891) ;生后窒息及严重疾病增加PDA发生的危险性 (χ2 =4.3 72 9 P =0 .0 3 65 ;χ2 =11.65 90 P =0 .0 0 0 6)。PDA存在使早产儿左心房 /主动脉根内径比值增高 (1.0 8± 0 .18vs 1.0 0± 0 .0 7 P =0 .0 48) ,心功能良好。结论 平均胎龄 3 3周、平均日龄 3d、一般状况较好的早产儿超声心动图诊断PDA机率 2 5 .6% ,85 %早产儿PDA可自行关闭。低出生体质量、出生窒息、严重疾病及症状性PDA发生或持续均是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1.
口服布洛芬治疗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的疗效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目的观察口服布洛芬治疗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PDA)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发生症状性PDA的早产儿22例,出生体质量(1426.59±355.74)g,胎龄(29.95±2.53)周。用口服布洛芬混悬滴剂治疗,布洛芬10 mg/kg,共3次,间隔24 h。用药期间监测心率、血压、氧饱和度、血糖、尿量、胆红素、电解质。治疗结束后复查肾功能、血常规、超声心动图、头颅B超。结果经治疗14例(63.63%)PDA关闭,疗效与出生体质量有关,出生体质量≥1500 g疗效好于出生体质量<1500 g(P<0.05)。3例(13.64%)在PDA关闭后发生再开放。13例(59.10%)患儿用药后出现一过性少尿[尿量<1 mL/(kg.h)],均发生于第1次给药后;治疗前肌酐和尿素水平与治疗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小板治疗前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10例(45.56%)发生喂养不耐受,经减少喂养量或暂停喂养后均好转。结论口服布洛芬治疗早产儿PDA有一定疗效,且安全,使用方便,但尚需进行早产儿药代动力学研究及临床对照研究以明确其疗效,制定有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布洛芬治疗动脉导管未闭(PDA)早产儿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早产儿PDA 43例,根据有无并其他心脏畸形,分为单纯PDA组及复合型PDA组,单纯PDA组根据出生体质量分为≥1500 g及<1500 g组。均予以布洛芬口服治疗,观察布洛芬的疗效及其不良反应。结果单纯组PDA关闭率为80.78%,复合组关闭率为47.06%,两组有显著差异(χ2=5.981 P<0.01);体质量≥1500 g组关闭率为80.0%,<1500 g组关闭率为81.81%,两组无显著差异(χ2=0.38 P>0.05)。43例仅1例出现胃潴留,未观察到其他不良反应。结论布洛芬口服治疗早产儿单纯PDA疗效好,对复合型PDA也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13.
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的发病率较高,特别是在出生胎龄<28周的超早产儿(extremely preterm infant,EPI)中.血流动力学异常的PDA如持续存在,不仅可引起一系列并发症,还是早产儿死亡率升高的重要危险因素.关于早产儿PDA的管理一直是新生儿医...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内科保守治疗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效果不佳的早产儿实施床旁外科手术结扎(或钳夹)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心外科对25例行床旁动脉导管结扎(或钳夹)术的手术过程及术后转归.结论 所有行动脉导管结扎术(或钳夹术)患儿中,无术中死亡病例,术后均未出现与手术相关的并发症.结论 经左胸后外侧切口治疗早产儿PDA,术中暴露视野清晰、操作简便.层流病房可满足麻醉、术中监护及外科手术操作的需要,手术治疗效果肯定.早产儿经内科保守治疗PDA无效,或存在多系统疾病,或存在药物治疗禁忌的情况下,均应行动脉导管结扎(或钳夹)术.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experience of bedside surgical treatment of 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 by ligature or clip ligation for premature infants.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25 bedside surgical ligations of PDA from Oct.2009 to Oct.2010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Results All these 25 cases recovered uneventfully,no death or surgical complication occurred.ConclusionsThe PDA canbe adequately exposed by a limited left posterolateral thoracotomy.Premature ICU department could satisfy the requirement of anesthesia and surgical operation.Surgical ligation of PDA,either by ligature or clip,is a good option for premature infants with PDA.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口服布洛芬治疗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PDA)的疗效及其相关因素对治疗效果影响。方法选取发生症状性PDA早产儿42例,予口服或鼻饲布洛芬混悬滴剂,共3次,首剂10mg/kg,于24、48h后各予5mg/kg。观察内容包括每一疗程布洛芬治疗的效果和总布洛芬治疗的最终效果。记录相关因素包括性别、体质量、日龄、婴儿的宫内发育状况、治疗前动脉导管内径、首剂布洛芬应用时的日龄(h)及不良反应等。结果本组早产儿经布洛芬1个疗程治疗,PDA的关闭率为78.5%。经过2个疗程治疗后,最终关闭PDA的总有效率为85.7%。患儿出生体质量和首次布洛芬应用时间对PDA的关闭效果有显著影响(P〈0.05)。而孕周、婴儿性别、应用布洛芬前PDA内径和胎儿的宫内发育状况,对布洛芬的使用效果无影响(P〉0.05)。结论布洛芬对关闭早产儿PDA有良好效果,且较安全,其效果随着早产儿出生体质量增加而增强,首剂布洛芬应用时间越早,其PDA关闭率越高。  相似文献   

16.
17.
早产儿晚发性循环衰竭(late-onset circulatory collapse, LCC)的主要特点是早产儿出生1周后突然出现低血压、少尿, 且对扩容、血管活性药物治疗无反应, 而及时的糖皮质激素治疗则效果显著。发生LCC的早产儿如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可能会出现呼吸、消化系统并发症以及神经系统后遗症。目前认为相对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是其主要原因, 但具体病理生理机制尚不清楚。该文将对LCC发生的病理生理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黄金一小时"策略是改善新生儿近、远期不良预后的重要举措, 指在新生儿生后一小时内进行优化干预, 包括新生儿复苏、转运及早期积极救治措施。早产及其并发症是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黄金一小时"策略在早产儿领域的研究均证实其可增加早产儿的早期稳定性, 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进一步改善预后。该文对早产儿"黄金一小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以期为早产儿救治持续质量改进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动脉导管未闭(PDA)是早产儿常见并发症,也是影响早产儿存活率和后遗症发生率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研究发现,早产儿PDA的发生除与自身动脉导管的组织发育不成熟、不易发生重塑有关外,还与动脉导管对氧、血管活性物质的反应异常相关;遗传因素也参与早产儿PDA的发病.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两种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诊断及分度标准对早产儿BPD诊断和预后判断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分析研究,研究对象为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157例出生胎龄<32周、存活>14 d且诊断符合2001年美国国立儿童健康与人类发育研究所(NICHD)定义(简称2001标准)的中重度BPD或14日龄至校正胎龄36周前因肺实质性疾病或呼吸衰竭而死亡的早产儿,根据2018年美国NICHD的新诊断标准(简称2018标准)重新分度(Ⅰ、Ⅱ、Ⅲ及ⅢA度)。采用t检验、非参数检验或χ2检验比较两种BPD标准分度患儿的临床特征及预后。结果 157例患儿中男100例,根据2001标准诊断为中度62例、重度84例、无法分度11例;根据2018标准诊断为Ⅰ度51例、Ⅱ度29例、Ⅲ度66例、ⅢA度11例。2018标准的Ⅱ度患儿总用氧时间、正压通气、气管插管持续时间均明显大于2001标准的中度BPD患儿[80(65, 95)比65(59, 77)d,52(38, 58)比30(19, 48)d,10(2, 17)比4(0, 12)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