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何廉旗  周进  于欣  宋占春 《重庆医学》2022,(15):2561-2565
目的 探讨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和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在预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合并糖尿病患者短期预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7月收治于辽宁省抚顺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的ACS患者185例,根据是否合并糖尿病分为ACS合并糖尿病组(合并组,n=87)和ACS无糖尿病组(ACS组,n=98);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对合并组患者进行30 d短期随访,根据30 d内是否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分为预后不良组(n=19)和预后良好组(n=68)。对各组数据进行比较,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CS合并糖尿病患者发生短期MACE的影响因素,并绘制3项指标预测短期MACE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 合并组和ACS组患者血清Lp-PLA2、sST2和NT-proBN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且合并组患者血清Lp-PLA2、sST2和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ACS组(P<0.05)。预后不良组患者血清Lp-...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入院时血清尿酸水平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个月内出现抑郁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6年12月于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498例为研究对象。卒中后6个月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被评定者进行检查,总分<7分为非卒中后抑郁(PSD)组(283例),总分≥7分为PSD组(168例)。收集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神经功能评价结果、实验室指标,比较两组上述指标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PSD的影响因素,分析血清尿酸水平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PSD的预测价值。结果 PSD组男性所占比例低于非PSD组,平均年龄、精神疾病家族史、合并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首次发病者所占比例高于非PS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SD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高于非PS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SD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水平高于非PSD组,血清尿酸水平低于非PSD组,两组血清尿酸水平分组构成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合并冠心病、脑卒中发生次数、mRS评分、血清尿酸水平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PSD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血清尿酸水平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PSD的独立影响因素,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6个月内抑郁的发生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阿替普酶(rt-PA)静脉溶栓的预后评估情况。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萍乡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接诊的60例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对其预后情况进行评估,以m RS评分为依据,分为预后良好组(mRS评分≤2分,n=41)和预后不良组(mRS评分>2分,n=19),比较两组血清Lp-PLA2、IL-6水平。并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患者血清Lp-PLA2、IL-6水平与其预后的相关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血清Lp-PLA2、IL-6水平对其预后不良的评估价值。结果:预后良好组血清Lp-PLA2、IL-6水平均明显低于预后不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Lp-PLA2、IL-6水平与预后情况均呈正相关(P<0.05);血清Lp-PLA2+IL-6对脑梗死溶栓治疗后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较Lp-PLA2、IL-6单一预测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 探讨脂蛋白磷脂酶A2(Lp PLA2)、肿瘤坏死因子(TNF α)及C反应蛋白(CRP)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收集2016年10月~2017年6月在海南省第三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1653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观察对象。按照1〖DK〗∶1〖DK〗∶1比例选择144例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老年组(轻型组,n=78;重型组,n=66),144例中青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中青年组,144例健康体检查为对照组。检测3组血清Lp PLA2、TNF α及CRP水平。使用Pearson分析三者之间的相关性,采用ROC曲线分析Lp PLA2、TNF α及CRP诊断老年重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价值,并对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3组患者血清Lp PLA2、TNF α及CR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型组患者血清Lp PLA2、TNF α及CRP水平高于轻型组(P<005)。患者血清Lp PLA2与TNF α及CRP均呈正相关,TNF α与CRP呈正相关。ROC曲线分析显示,Lp PLA2、TNF α及CRP诊断重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72、0790、0790;三者联合诊断重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曲线下面积为0878,联合检测AUC高于单独指标预测。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年龄≥80岁、高血压、高LDL C、Lp PLA2及CRP均为急性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重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Lp PLA2、TNF α及CRP水平均显著升高,且三者与患者预后存在联系,其联合检测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严重程度的临床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王铭  奚志  孟启哲  杨霄鹏 《中国全科医学》2022,25(12):1418-1423
背景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与永久性神经缺陷、功能障碍有关,并且被认为是一种不稳定的情况,需要进行全面的内科治疗。而END与血糖波动之间的关系尚不十分清楚。 目的 探索血糖变异性(GV)、葡萄糖目标范围内时间(TIR)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发生END的关系并建立预测模型。 方法 选取2019年7月至2021年5月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END分为END组(34例)和非END组(86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并进行72 h动态血糖监测,记录其GV相关指标〔血糖变异系数(CV)、血糖标准差(SD)、24 h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MODD)〕及葡萄糖TIR。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发生END的影响因素,并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预测价值。 结果 END组糖化血红蛋白(HbA1c)、入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CV、SD、MAGE、MODD均高于非END组,葡萄糖TIR低于非END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V〔OR=1.194,95%CI(1.027,1.388),P=0.021〕、SD〔OR=11.040,95%CI(1.189,102.473),P=0.035〕、MAGE〔OR=3.063,95%CI(1.062,8.837),P=0.038〕、MODD〔OR=20.990,95%CI(1.420,201.206),P=0.027〕升高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发生END的危险因素,葡萄糖TIR〔OR=0.877,95%CI(0.789,0.974),P=0.014〕升高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发生END的保护因素。基于CV、SD、MAGE、MODD及葡萄糖TIR建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发生END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对该模型采用Bootstrap法进行内部验证,预测值与实际值基本一致,说明该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绘制CV、SD、MAGE、MODD及葡萄糖TIR预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发生END的ROC曲线,结果显示,CV、SD、MAGE、MODD、葡萄糖TIR预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发生END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47〔95%CI(0.765,0.929),P<0.01〕、0.812〔95%CI(0.723,0.901),P<0.01〕、0.850〔95%CI(0.772,0.928),P<0.01〕、0.803〔95%CI(0.710,0.896),P<0.01〕、0.825〔95%CI(0.747,0.903),P<0.01〕。 结论 CV、SD、MAGE、MODD及葡萄糖TIR可能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发生END的影响因素,并对END的发生有一定的预测作用,通过降低GV并增加葡萄糖TIR对预防END发生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血清胆红素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HT)的关系,并探讨其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宁波市第二医院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AIS患者107例,根据溶栓后24h内随访的头颅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或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查结果是否发生HT,将入选患者分为HT组(n=32)和非HT组(n=75),对可能的HT危险因素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评估其对AIS患者静脉溶栓后HT预测的效能。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HT组与非HT组AIS患者的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吸烟史、入院时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血清总胆红素、吸烟史、入院时NIHSS评分均为AIS患者静脉溶栓后HT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97(1.028~1.171)、4.238(1.002~17.928)、1.061(1.009~1.114),P<0.05]。ROC曲线显示,总胆红素、入院时NIHSS评分及联合预测模型预测HT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43、0.698、0.769。结论 血清胆红素水平与AIS患者静脉溶栓后HT发生风险相关,可作为HT的风险预测因子,联合吸烟、入院时NIHSS评分可提高预测效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depression,PSD)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淀粉样蛋白A(serum amyloid A,SAA)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2月杭州市临安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5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发病3个月后是否发生PSD将其分为PSD组(n=57)和非PSD组(n=93)。收集两组患者入院时的一般资料和血清Hcy、NLR、SAA水平,比较不同抑郁程度PSD患者的血清Hcy、NLR、SAA水平,应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讨血清Hcy、NLR、SAA水平与PSD患者24项版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item 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24)评分的关系,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生PSD的影响因素。结果 PSD组患者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  相似文献   

8.
探讨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血管性痴呆(VD)相关性。根据109例AIS患者是否发生VD分为血管性痴呆组(n=50)和非血管性痴呆组(n=59)。结果显示,与非血管性痴呆组相比,血管性痴呆组血清Lp-PLA2、MMP-9水平显著升高,且随血管性痴呆严重程度的增加而上升,结果说明,血管性痴呆严重程度与血清Lp-PLA2、MMP-9水平呈正相关,Lp-PLA2、MMP-9有望成为AIS致血管性痴呆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24 h以内血浆MMP-9水平,探讨其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出血转化预测作用。方法:收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2例,根据复查头颅CT或MR I有无出血,分为HT(出血转化)组和non-HT(非出血转化)组,对照组选取同期的非脑血管疾病的患者30例,比较各组间血浆MMP-9水平,利用ROC曲线确定预测HT的血浆MMP-9临界浓度及血浆MMP-9浓度大于临界浓度时是否能够预测出血转化的发生。结果:HT组分别与non-HT组和对照组血浆MMP-9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on-HT组与对照组血浆MMP-9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确定血浆MMP-9预测HT的临界浓度为192.95 ng/mL,血浆MMP-9大于临界浓度时预测出血转化的OR值为8.301。结论:发病在24 h以内的血浆MMP-9水平可以作为急性缺血性卒中出血性转化的一项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血清脂蛋白a[Lp(a)]、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与代谢综合征合并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患者临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3月山西省临汾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7例代谢综合征合并缺血性脑卒中超急性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完善常规检查后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与Lp(a)、Lp-PLA2水平。根据患者入院时及入院后7 d的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变化将其分为近期改善组(67例)和近期未改善组(40例),另外根据患者入院时及入院后90 d的改良Rankin量表评分变化将其分为远期改善组(72例)和远期未改善组(35例)。分别比较其临床资料及Lp(a)、Lp-PLA2的差异,分析近、远期预后的影响因素,并对影响因素进一步进行预测价值分析。结果 近期未改善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Lp(a)、Lp-PLA2水平均高于近期改善组(P<0.05)。远期未改善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Lp(a)、Lp-PLA2水平均高于远期改善组(P<0.05)。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低密度脂蛋白(OR=1.073...  相似文献   

11.
陈冰  刘峥  韩秋 《浙江医学》2023,45(11):1162-1166
目的研究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与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PSCI)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9年8月至2021年6月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缺血性卒中患者186例,随访半年,根据是否发生PSCI分为观察组(PSCI患者38例)和对照组(认知功能正常患者148例)。收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行神经功能评估及生化指标检查。采取双向法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PSCI的危险因素,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血清Lp-PLA2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的相关性,采用ROC曲线分析缺血性卒中后发生PSCI时Lp-PLA2的截断值。结果观察组血清Lp-PLA2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型半胱氨酸(Hcy)、β2微球蛋白、Lp-PLA2与MoCA均呈负相关(r=-0.28、-0.15、-0.49,均P<0.01)。Lp-PLA2的AUC为0.849,缺血性卒中后发生PSCI时Lp-PLA2的截断值为232ng/ml。结论血清Lp-PLA2水平升高是发生PSCI的独立危险因素,可考虑作为缺血性卒中后发生PSCI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 比较感染与未感染2019新型冠状病毒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特点、炎症指标及凝血功能,探讨新型冠状病毒病(COVID-19)后发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单中心回顾性研究设计,纳入2022年11月5日至2023年2月5日于我院治疗且完善2019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87例,其中合并COVID-19患者75例(COVID-19组)、未发生COVID-19患者112例(无COVID-19组)。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炎症和凝血功能指标,包括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FIB)等。构建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COVID-19后发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COVID-19组的NLR[3.62(2.31,6.71) vs 2.64(1.87,5.04),P=0.014]、D-二聚体[0.70(0.32,2.27)mg/L vs 0.37(0.27,0.76)mg/L,P=0.001]、FIB[4.21(3.26,5.17)g/L vs 3.25(2.77,3.87)g/L,P<0.001]和淋巴细胞计数[1.40(1.03,1.71)×109/L vs 1.61(1.09,2.21)×109/L,P<0.05]高于无COVID-19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既往脑卒中史(OR =15.430,95% CI=(1.538,19.175),P= 0.009)、D-二聚体(OR =1.425,95% CI=(1.104,1.840),P= 0.007)及FIB(OR =2.405,95% CI=(1.683,3.437),P= 0.001)是COVID-19后发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感染COVID-19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炎症和凝血的血清生物标志物升高,COVID-19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与高凝状态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缺血性脑卒中致血管性痴呆(VD)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1年6月南京中医药大学连云港附属医院收治的112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发生VD的31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VD组,其余81例为非VD组。另选取该院同期体检的健康人员55例为健康组。比较3组血清sICAM-1、VEGF水平;比较VD组和非VD组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缺血性脑卒中后发生VD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sICAM-1、VEGF单独及联合检测对缺血性脑卒中后发生VD的预测价值。结果 与健康组比较,非VD组、VD组血清sICAM-1、VEGF水平升高(P <0.05);与非VD组比较,VD组血清sICAM-1水平升高(P <0.05),血清VEGF水平降低(P <0.05)。与非VD组比较,VD组吸烟占比、高血压及NIHSS评分升高(P <0.05),两组的年龄、性别构成、BMI、饮酒、VD家族史、高盐饮食、高脂血症、糖...  相似文献   

14.
李忠音  程明礼  李晓丽   《四川医学》2021,42(4):391-395
目的 探讨血清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dLDL-C)水平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8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762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均随访1年,根据复发情况分为复发组(n=121例)与未复发组组(n=641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及血清sdLDL-C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在首发缺血性脑卒中新TOAST分型的预测价值。方法:将茂名市人民医院2011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首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4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入院72 h内采用检测双抗体夹心法测定Lp-PLA2水平,并依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心电监测、心脏超声、头颅CT或MRI,明确患者的新TOAST分型后将不明原因型剔除,分析Lp-PLA2水平在新TOAST分型下各亚型的差异及预测价值。结果:400例首发缺血性脑卒中依据新TOAST分型进行病因分型,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形成性165例(AT组)、心源性脑栓塞98例(CE组)、小血管病变81例(SAD组),而其他原因所致的脑卒中45例(SOE组),不明原因型11例(SUD组)。新TOAST分型下的AT组Lp-PLA2水平显著高于CE组及SAD组,CE组的Lp-PLA2水平显著高于SAD组,SAD组Lp-PLA2水平显著低于SOE组(P0.05)。Lp-PLA2预测首发缺血性脑卒中新TOAST的AT分型ROC的曲线下面积最大,AUC为0.681,P0.001,95%CI(0.574,0.760);Lp-PLA2预测首发缺血性脑卒中新TOAST非SAD分型,AUC为0.781,P0.001,95%CI(0.688,0.874)。当Lp-PLA2≥316.5 ng/mL,预测首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AT的敏感度为72.3%,特异度为68.1%;当Lp-PLA2≥240.1 ng/mL,预测首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非SAD的敏感度为85.1%,特异度为55.6%。结论:新TOAST分型下的各亚型Lp-PLA2水平AT患者最高,SAD最低;Lp-PLA2水平预测AT及非SAD效能理想,预测最佳工作点分别为316.5 ng/mL、240.1 ng/mL。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过氧化还原蛋白1(PRDX1)、Sestrin2水平与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6年7月—2018年2月于邯郸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8例作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组,依据卒中量表(NIHSS)评分分为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依据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佳组,另选取同期于该院体检的健康群众9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PRDX1、Sestrin2水平,并分析血清PRDX1、Sestrin2水平与NIHSS评分、mRS评分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组血清PRDX1、Sestrin2水平较对照组高(P <0.05);轻度组血清PRDX1、Sestrin2水平低于中度组,中度组低于重度组(P <0.05);预后良好组血清PRDX1、Sestrin2水平低于预后不佳组(P <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组血清PRDX1、Sestrin2水平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r =0.647和0.842,均P <0.05),与mRS评分呈正相关(r =0.717和0.805,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PRDX1[R=3.765(95% CI:1.369,7.206),P <0.05]、Sestrin2[R=2.748(95% CI:0.853,6.071),P <0.05]、合并高血压[R=2.063(95% CI:0.824,4.976),P <0.05]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PRDX1、Sestrin2水平异常升高,且与病情和预后密切相关,检测血清PRDX1、Sestrin2及是否合并高血压有助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病情判断及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高分辨MRI构建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风险预警模型的预测价值。方法 收集本院2019年1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80例经B超筛选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随访60 d后记录脑卒中发生率,并将患者分为非脑卒中组与缺血性脑卒中组。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收缩压、舒张压、吸烟、合并高血脂、糖尿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临床资料以及MRI斑块负荷参数;比较两组患者实验室指标与斑块负荷指标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风险预测模型预测缺血性脑卒中的效能。结果 80例患者中15例发生脑卒中事件,发生率为18.74%。缺血性脑卒中组(n=15)与非脑卒中组(n=65)在合并高血脂、糖尿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斑块内出血、内脂质坏死核心(Lipid Rich Necotic Core,LRNC)、纤维帽破裂(Fibrous Cap Rupture,FCR)和颈总动脉的重构指数(Remodeling I...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究在伴高血压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中,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浓度及复发风险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纳入211例确诊伴高血压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入院24 h内检测血清Lp-PLA2浓度,对纳入研究的患者进行1年随访观察,根据头颅CT/MR证实脑梗死复发而分为复发组(35例)和非复发组(176例),根据高血压分级分为3组,分别为1级高血压组(60例,复发5例)、2级高血压组(76例,复发11例)、3级高血压组(75例,复发19例)。单因素分析两组间的临床资料及Lp-PLA2浓度,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趋势性分析、平滑曲线拟合分析血清Lp-PLA2浓度与伴高血压的急性脑梗死复发风险的相关性,采用ROC曲线对不同高血压分级伴AIS中Lp-PLA2浓度与复发风险进行预测效能评价。结果与非复发组对比,复发组中血清Lp-PLA2浓度、年龄、入院时NHISS评分、7 d时mRS评分、HCY、吸烟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中,当调整混杂因素后,与Lp-PLA2最低三分位组相比,Lp-PLA2最高三分位组...  相似文献   

19.
潘剑罡  吴昊  廖峰 《当代医学》2014,(19):102-104
探讨中青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硬化斑块与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的关系。方法抽取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2012年1月~2013年3月收治的142例中青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血清Lp-PLA2、LDL-C水平等进行测定,同时选择40例同期来本院进行健康体检者进行对照。给予急性脑梗死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按照两侧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具体状况,分为颈动脉IMT正常组34例,颈动脉IMT增厚组30例,颈动脉斑块组78例,其中稳定斑块42例,易损斑块36例,测定并比较各组血清Lp-PLA 2、LDL-C水平。结果中青年急性脑梗死组Lp-PLA2为(328.72±76.62)μg/L、LDL-C为(3.58±0.85)mmol/L;正常对照组Lp-PLA2为(61.31±14.81)μg/L、LDL-C为(2.21±0.72)mmol/L(P〈0.01);在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清Lp-PLA 2、LDL-C水平比较中,颈动脉粥样硬化组Lp-PLA2为(289.08±69.16)μg/L、LDL-C为(3.42±1.06)mmol/L明显要高于颈动脉IMT正常组Lp-PLA 2:(218.16±48.62)μg/L、LDL-C:(2.63±0.86)mmol/L(P〈0.05),颈动脉IMT斑块形成组Lp-PLA 2:(386.72±84.25)μg/L、LDL-C:(3.86±1.14)mmol/L则显著高于颈动脉IMT增厚组(P〈0.05),颈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组血清Lp-PLA 2、LDL-C水平Lp-PLA 2(406.38±96.11)μg/L、LDL-C:(4.12±1.24)mmol/L较稳定斑块组Lp-PLA 2(317.06±80.23)μg/L、LDL-C:(3.51±1.08)mmol/L明显升高(P〈0.05);线性相关分析表明Lp-PLA2水平和LDL-C水平无明显相关(r=0.23814,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Lp-PLA 2、LDL-C是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OR=1.017,95%CI:1.018~1.025;OR=1.039,95%CI:1.013~1.068)。结论中青年急性脑梗死颈动脉硬化斑块与Lp-PLA2、LDL-C水平有一定的相关性,临床可通过检测两者的含量来对其炎症程度和斑块易损度进行有效判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用Meta分析的方法探讨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ipoprotein-associated phospholipase A2,Lp-PLA2)与缺 血性脑卒中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在线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和Cochrane Library以及中国生物医学 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重庆维普和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关于Lp-PLA2与缺血性脑卒中相关性 的病例对照研究或队列研究,采用Stata 12.0软件对入选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有8篇文献46 034例符合纳入 标准。Meta分析结果显示:Lp-PLA2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合并效应量的危险比(95%可信区间)[RR(95% CI)]为 1.04(0.98~1.11),提示Lp-PLA2水平与缺血性卒中发生无相关性。Lp-PLA2 活性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相关性合并效应 量RR(95% CI)为1.03(0.96~1.10),提示Lp-PLA2活性与缺血性卒中发生无相关性。结论:目前不能认为Lp-PLA2水平及 Lp-PLA2活性可以预测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高Lp-PLA2水平及高Lp-PLA2活性是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危险因素的结论 有待进一步论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